廖輝軍
古代清官中,數“半鴨知縣”于成龍(1617—1684)最為聞名。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賦閑在家的于成龍以前朝副榜貢生的身份,被朝廷選派到千里之外的廣西羅城縣任知縣。
有一次,兒子從山西老家來探望他,沒想到自己做官的父親竟如此清苦,不僅衙門里見不到一個仆人,連日常生活都儉樸得近乎吝嗇。
聽說父親要設宴款待自己,兒子心里很是高興。誰知吃飯的時候,桌上僅一碗清湯,一盤小白菜,一個咸菜頭,竟沒半點兒葷腥。
這時,于成龍突然想起了什么,只見他從陳舊的瓷罐里拿出一團東西,這東西用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一層層打開,才發(fā)現(xiàn)是只腌制咸鴨,烏黑發(fā)亮,一看就知道是存放了好長時間的。那次,于成龍用半邊咸鴨招待兒子,留下半邊作為禮品吩咐兒子帶回老家。
當時,兒子有些疑惑不解:“現(xiàn)在又沒有外人,為何您還這么待我呢?”
于成龍道:“為民上者,務須躬先儉樸。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到,如何教育家人,又怎能讓民眾信服呢?”
兒子好奇地問道:“那您讓我?guī)О脒咗喿踊丶?,又是為了什么呢??/p>
于成龍說:“無論為官處世,最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待你回去后,自然就會明白了。”
果然,兒子一回到山西,于成龍的夫人當即召集家人說:“老爺這是叮囑,不要‘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平時大家的一言一行都關系到老爺的清譽呀!”
后來,于成龍調任兩江總督,官階越升越高,相比之下,他的生活卻越發(fā)清苦了。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于成龍從不帶家眷,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皇帝贊譽,以“天下第一廉吏”蜚聲朝野。
選自《文史博覽·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