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一朝出了兩個叫于成龍的著名人物。他們曾一起共事,均官至一品總督,都清正廉潔、勤政愛民。出生早的于成龍(1617—1684),字北溟,號于山,謚號清端,即清端公于成龍,籍貫山西;出生晚的于成龍(1638—1700)為漢軍鑲紅旗人,字振甲,號如山,謚號襄勤,固安人。
《清史稿》記載:“同時兩于成龍,先后汲引,并以清操特邀帝眷,時論稱之?!庇腥朔Q兩位于成龍為老于成龍和小于成龍,直隸坊間有民謠稱頌道:“前于后于,百姓安居。”歌謠中的稱呼表現(xiàn)了直隸百姓對振甲于成龍的高度尊重。
本刊所載的《大清廉吏于成龍》中的“于青菜”講的是北溟于成龍。北溟于成龍曾奏免荒地錢糧,放糧賑災(zāi)。他善于決獄,以執(zhí)法嚴(yán)正,不徇私情,正直清廉著稱。在他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所到之處,皆有政聲,是清代循吏的代表人物。康熙帝曾稱贊他道:“朕博采輿評,咸稱于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