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體育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2022-02-27 20:58:31姜桂萍王大勇李大威吳雪萍
      當代教研論叢 2022年11期
      關鍵詞:理論課目標運動

      姜桂萍,王大勇,李大威,吳雪萍

      (1.哈爾濱學院 體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2.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學院,上海 200438)

      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性質、設置、目標做了明確規(guī)定,并提出“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教學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并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手段……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盵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更加明確:“體育課的教學形式應當靈活多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高校體育理論課與實踐課相輔相成,共同構成體育系列課程?!毒V要》與《條例》均為理論課教學改革方向與方法提供了基本遵循,要注重理論結合實踐,與時俱進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新時代體育理論課不僅承擔著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傳授、體育科學素養(yǎng)的培育、運動技能的形成,更秉承著體育精神的高度凝練與傳承,滲透著意志品質教育,健全人格培養(yǎng),道德審美、價值塑造、生態(tài)文明、文化思想等諸多方面的智育與德育功能。可見,體育理論課憑借其獨特的體育學科優(yōu)勢特征以及全面育人規(guī)律,成為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導向、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培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主渠道,是塑造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2]體育理論課對于喚醒大學生主動鍛煉的自覺性,指導學生科學運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和能力,養(yǎng)成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3]但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理念陳舊、地位邊緣化,教學效果達不到《綱要》的目標。[4]可見,體育理論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這就需要教師除了熱愛教學外,還要具有主動改革的自省與自覺,深刻認識到教學學術的本質。

      教學是復雜的學術活動,其不僅承擔傳授知識的任務,也有擴展知識、衍生新知識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作者近幾年在體育理論課教學中的改革,逐漸轉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前提下,探尋“研究導向型”教學理念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優(yōu)化體育理論課教學效果,與同行們探究優(yōu)化體育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一、研究背景

      1.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綜合發(fā)揮線上學習的便利性、個性化與線下學習的互動性、深度性特點,通過知識學習與知識應用的混合,利于拓展學生學習的廣度與深度,拓寬學生的認知,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果,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5]

      2.研究導向型教學

      教學是復雜的學術活動。教學實踐是進行學術性反思的過程,既要有研究,又要有表達。研究導向型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某門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從而達成發(fā)展學生投入度、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學習能力的目標。該教學理念認為“參與研究”是最佳的受教育途徑,并將研究視為啟發(fā)學習者的過程。可見,研究導向型教學理念深刻地詮釋了教學的學術本質,而用學術的規(guī)范推動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更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深化及內涵建設水平的提升。

      二、體育理論課基于“研究導向型”教學理念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

      高層級的教學是需要精心設計的。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維度對體育理論課進行重構,重新定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重新定位“教”與“學”的關系。通過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符合學生學習和發(fā)展需求的具有魅力的課堂教學,通過教學的科學魅力、藝術魅力和教師的人格魅力去創(chuàng)造充滿活力、內聚力、吸引力和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體現課堂教學的價值和教師自身的價值。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知識建構、人格塑造及心性靈魂等方面朝著更完善的方向轉變。在體育理論課教學實踐中具體改革如下:

      1.設置清晰具體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活動預計學生通過學習達到的效果,也是進行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模式應用、教學資源選擇和教學評價等的依據。教學目標對應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指導學生學習的航向標,因此,目標設計要明確、清晰,適合學生,且具有可操作性,改變原來目標中較為模糊的“了解、熟悉、掌握”等語句的描述。要想設計出明確的教學目標,第一,教師要抓住一個中心,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以學生成長為中心、以體育專業(yè)學生核心素養(yǎng)需求為中心(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目的是什么,這門課程對于學生個人及專業(yè)成長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基礎扎實、理論聯系實際的具有家國情懷的體育人。第二,基于背景分析和內容分析基礎上設置教學目標,要分析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分析大綱、分析學情、分析教材基礎上,緊緊圍繞課程目標設置每一教學節(jié)段目標。第三,要基于真實情境或者接近學生生活實際問題為導向設計具象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能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學習。在問題設計背后,教師要對“本課程目的是什么,追求什么,這個課程對于學生個人和專業(yè)成長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使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環(huán)環(huán)相扣,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設計出可操作且有價值的教學目標。第四,要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從認知、能力和情感等目標重新設計體育理論課課程目標,才能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充分發(fā)揮協同育人作用。

      如以《運動解剖學》課程中“脊柱”這一節(jié)段的教學目標設計為例?!哆\動解剖學》是哈爾濱學院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核心課。授課對象為大一學生,其文化功底薄弱,但學生在高中階段對人體結構具有基本的認知。學生前期已經學習了骨、關節(jié)、骨骼肌等基礎知識,脊柱作為人體的中軸,無論結構及功能都極為重要,且為人體核心肌群所在部位,學生日常核心肌群訓練對脊柱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學生對此部分學習充滿期待。但該專業(yè)學生喜歡應用性強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基于以上學情分析,結合教學大綱、教材等設置本節(jié)段教學目標:第一,認知目標:學生在學習脊柱的結構基礎上,深刻理解脊柱的中軸作用和重要性、常見的脊柱問題,深刻理解糾正不良姿勢對脊柱的重要性;第二,能力目標:學生能準確說出脊柱的骨性結構和四個生理彎曲;能從運動解剖學視角出發(fā)科學管理脊柱,糾正不良姿勢;第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和探索的科學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脊柱的興趣,將所學的解剖學原理應用到姿勢糾正、體態(tài)糾正的實踐,解決有關脊柱的現實問題。從脊柱作為人體的中軸核心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鍛造專業(yè)內核,樹立專業(yè)自信,未來用自己的專業(yè)為他人和社會做更有意義的服務理念。該教學目標既有通識目標(第三)又有專業(yè)目標(第一和第二),且潛移默化蘊含課程思政元素,目標明確、具體,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

      2.重構科學適宜的教學內容

      重構教學內容即根據學生需求、技術發(fā)展需求、社會發(fā)展需求、教師的專業(yè)程度和研究積淀、教師對教學大綱理解的深度與廣度等,基于教材的邏輯脈絡和我校特色應用型本科建設目標要求和體育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造、優(yōu)化、關聯、存疑、兼顧、原創(chuàng)、剔除和增加,以設計適宜我校體育專業(yè)學生發(fā)展需求的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5]在重構教學內容時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第一,教學內容要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诮滩木褪且裱滩牡倪壿嬻w系和核心內容,高于教材就是與教材的核心內容相關、與課程目標緊密相連、與學生個人需求、學習需求及未來發(fā)展需求相關。第二,教學內容要適宜學生和社會發(fā)展需求。適應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內容就是要與學生個人需求、就業(yè)崗位需求和體育專業(yè)核心能力以及學生未來發(fā)展?jié)摿Π▌?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等能力相關;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內容就是引入或拓展與課程緊密相連的最新理論、方法和技術,對教材中不合時宜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改造、優(yōu)化或剔除。第三,教學內容要基于大綱的課程目標,并與教師的相關研究進行關聯。教學大綱是重構教學內容的約束邊界,為教學內容的改革提供課程目標遵循的依據;教師的相關研究是反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大學教師區(qū)別于基礎教育教師的重要區(qū)別和價值。教師應該將自己的科研成就在遵循教學大綱的前提下,適度納入教學內容,將這些自己更熟悉、更前言的內容分享給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3.創(chuàng)新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

      本研究基于“研究導向型”教育理念,即基于時代特征、時事熱點、社會問題和國際化視野的角度創(chuàng)設以“實際問題(或項目)為導向”的研究型教學法,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圍繞“學習體驗、交互式學習”,教師作為設計者、引領者和導師的角色啟迪學生的好奇心以釋放其學習的動力和潛力,激發(fā)學生內生動力,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為學生創(chuàng)新行為的發(fā)生埋下種子,發(fā)展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即通過學習,讓人變得更智慧,懷著創(chuàng)新和批判精神去追求自身的價值,并最終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本教學改革在《運動解剖學》《運動康復保健》《體適能》以及《體育保健學》課程中均本著“研究導向型”教育理念下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第一,通過學習通建立了豐富的線上課程平臺,包括課程介紹、教案、PPT、視頻、動畫、自主學習任務清單、試題庫、資料庫及其他輔助性資源。豐富的線上資源是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的依據,也是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學習發(fā)展的拓展資源。第二,以BOPPPS+對分課堂的教學策略開展課堂教學。BOPPPS教學結構包括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后測和總結6個模塊?!皩Ψ终n堂”包括精講、獨思、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四個部分。將對分課堂形式嵌入到BOPPPS中的“參與”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BOPPPS嚴謹的邏輯結構和層層深入,吸引學生的參與度特點,在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中進行互動的參與式學習;發(fā)揮對分課堂教與學的高效率優(yōu)勢,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強化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互相啟發(fā)與共同進步。這兩種策略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活動提供了高效、簡潔、清晰的設計思路,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學生全方位和深度參與以及及時反饋、反思交流的閉環(huán)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為體育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貢獻。第三,構建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多元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通過一定的標準對教學活動及結果給予價值判斷,包括對教學全過程全因素(如學生、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管理等)的評價,但主要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估。本文只討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學生考核方式更注重過程性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主動學習,重視學生的參與度,在此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以及認知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度如何。具體包括過程性評價占50%,包括課堂參與度占5%,課程報告占15%,作業(yè)占10%,線上學習任務占5%,學習通章節(jié)學習及主題討論等占10%,出勤占5%;結果性評價占50%,主要考察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式可以是開閉卷考試、可以是項目成果匯報,也可以是綜合技能考核等。評價方式也由原來只是教師評價改為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師生評價等混合多元的方式。

      三、“研究導向型”教學理念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體育理論課中的應用

      以2016級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yè)健康服務與管理方向專選班(24名學生)的《運動康復保健(四)》課程教學實施策略為例,節(jié)選“糖尿病案例研究及運動處方制定”,具體如下:

      1.教師基于“問題導向”布置學習任務

      第一,課前線上自主學習任務布置。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上課前2-3天內布置)——請同學們根據線上資源自主學習糖尿病概括(包括糖尿病流行情況、糖尿病診斷標準)、病理生理學(分類和并發(fā)癥)、臨床注意事項(癥狀和體征、病史和體格檢查、診斷測試、運動測試及治療)的具體內容(約需30分鐘)。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與同學交流疑惑,摘記要點并留下疑問在課堂討論。第二,教師通過微信收集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雜癥”問題。第三,課中,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疑難雜癥”問題進行精講,主要通過BOPPPS+對分課堂教學策略實施,解決學生困惑。第四,教師布置任務。學生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后,教師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布置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實際調研小組的家人或學校周圍居民糖尿病案例,運用本課程前期所學的“常規(guī)的面談”進行實際調研,并根據糖尿病患者實際制定可行的運動處方。

      2.學生階段性成果匯報及學習過程

      第一次匯報的目標是評估采集到的案例是否符合標準。(1)出現的現實問題:有的小組在調研前列出調研提綱,有的沒列出。小組內親朋有糖尿病史的人:信息采集較順利,除了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外,運動史、用藥史、血糖數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并發(fā)癥情況及最近一次體檢報告及其他慢性病等重要信息有不同程度遺漏。在對學苑嘉園小區(qū)、西溝街附近居民進行隨機調研過程中遇到溝通問題、配合問題,致使信息采集不完整等情況。(2)學生反饋:事前想好或列好的調研提綱在實際調研過程中還會出現遺漏、甚至有些人不配合或配合不夠,采集不到更全面的有用信息等。(3)課程設計理念:實際調研是“求真”、掌握第一手資料的過程,也是做好各項工作必備的基本功。實際情況遠比書本上講的復雜且多變,面對不同的調研對象及龐雜的信息如何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記錄、篩選尤為重要。鍛煉學生面對實際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教師引導解決問題:當出現上述問題以組間互助的策略提出解決方案,同時探討其可行性;同時教師適時引導提示學生在向陌生市民進行調研時,首先說明身份并說出調研目的(主要從雙贏角度出發(fā):學生方面——調研任務;市民——通過免費專業(yè)評估,制定運動處方建議)及所有信息保密;其次,掌握前面學習的“常規(guī)的面談”話術流程,通過真誠、有溫度的關懷視角出發(fā)提供咨詢和幫助,獲得信任后調研需要的信息,并記錄聯系方式以便進一步補充信息及反饋運動處方。(5)學生反饋:通過組內反思、組間討論及教師引導,學生調研流程更清晰,調研目標明確,且有較好的保密意識,語言通過反復討論練習更親切,為進一步調研或完善信息樹立了信心。

      第二次匯報的目標是采集到較規(guī)范的糖尿病案例并進行分享交流。(1)出現的問題:還存在部分案例關鍵點遺漏情況。(2)解決方法:組間評出較好的案例,經過教師全面審核后評選較佳的案例,然后通過組間評估其他有遺漏信息組的案例,并提出解決辦法,教師旁聽,如果有遺漏,教師補充。(3)學生反饋:經過反復實踐,采集到合格的案例(此過程不同組實施次數不同)。(4)課程設計理念:對實際問題經過小組內討論,激發(fā)學生積極性;通過組間互助,使同學真正進行了交互式同伴學習體驗,教師的適時輔助引導,把握方向,使學生在快樂、輕松過程中解決問題。(5)教師引導:看似很簡單的實際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困難、找到解決方法;引導學生任何一個合格案例的調研都需要精心、細心、耐心的進行,引導學生精益求精、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

      第三次匯報的目標是根據各個組調研的糖尿病實際案例制定可行的運動處方并進行成果匯報。(1)出現的問題:運動處方設計的六個方面(運動目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頻率、時間、注意事項)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但在提高心肺功能、肌肉適能、柔韌適能、體重管理等方面缺乏個性化指導。(2)解決方法:組間討論后,教師做總結,并引領綜合運用“健康體適能”和“運動處方制定及應用”部分內容,做全面、個性化運動處方方案設計。(3)課程設計理念:鍛煉學生從現實問題出發(fā)、遇到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團結協作以及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辨證論治拓展了他們的批判精神和科學的思辨能力。

      第四次匯報的目標是糖尿病患者個性化運動處方的制定(具體見該課程學習通:糖尿病運動處方資料)。(1)學生反饋:經過多次調研、修改和討論最終制定具有個性化特征的糖尿病運動處方,體驗到成就感,同時,感觸某一疾病運動處方制定的過程的艱辛,還存在很多不足,甚至現在不能解決的疑惑。(2)課程設計理念:通過糖尿病運動處方的制定過程,讓學生切身體驗該過程的嚴謹、規(guī)范以及運動處方制定過程的艱辛。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制定高血壓、心血管等慢性病運動處方;引導學生尊重前輩的研究成果和不斷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斷學習、探索的工匠精神;激發(fā)學生探索未知、解決困惑的求知欲,為未來深度學習、主動學習奠定基礎。

      最后,將制定的個性化運動處方落實到患者的實際鍛煉中,在實踐中檢驗其可行性,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反思。課程設計理念:通過落地,檢驗其可行性,在實踐中不斷修繕,努力使運動康復方案更合理、更科學,引領學生終身學習。盡管這一案例花費學生課后調研時間較多,該案例思路符合體育學生喜歡在實踐中邊做邊學、邊啟發(fā)邊成長的特點。這一邏輯思路對于后期其他慢性疾病的運動康復提供了經典的解決思路,學生可以舉一反三,且可以越做越好。課程結束后學生們在寫心得體會時,劉鑫同學寫道:“……在老師智慧課堂改革下,從開始學習的運動體適能以及現在學習的慢性疾病的運動處方課程,真的感覺是潛移默化的改變,老師,您還很認真的學習新智慧課堂的那個電腦,真的感覺是與時俱進,……學到了挺多東西,都能用在實踐上,學會了辯證的看問題,……我希望可以將自己制定的糖尿病運動處方用在家人身上,并能對他的身體健康起到良好的作用?!虝牟恢皇且粋€學生,也許是一個家庭。周三那節(jié)課,聽了王藝,馬福霞和蘇航他們說的,其實這也不是課程本身了,而是您對學生的另一個了解,……對于以后要時刻保持著好奇心,自己要解決問題,并探索延伸自己發(fā)散思維,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其他學生的體悟詳見學習通課程平臺。看到24名學生認真寫著收獲和感悟,作為教師倍感欣慰,也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樂趣。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一節(jié)課是教學質量,兩節(jié)課是專業(yè)水平,三節(jié)課是生命價值。每個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原生教學思想與教育理念,這樣就不會使我們的同一課程的教學千篇一律,每位教師的課程都具有教師個人教學魅力和不同情感溫度的交互學習活動。

      四、結語

      大學的生命和活力要靠教育質量來彰顯,而教育質量最終要落實在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本教學改革基于我校作為地方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體育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和學情實際,依據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轉變觀念,在“研究導向型”教育理念下,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通過BOPPPS與對分課堂融合的教學策略啟迪學生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體育理論課是與實踐密切相關的,因此,通過設置真實問題的任務驅動,在“研究—學習—再研究—再學習”的循環(huán)過程中逐步建立正確的認知模式,讓學生從知識的理解走向建構。教師精準服務每一位學生學習成長需求,用有溫度、有情感的人格魅力助力學生成長,成才。讓教師從教書走向設計,讓教育教學關注點從知識走向問題與現象。在此過程中,對教學改革進行深入分析,識微知著,探索該模式在優(yōu)化體育理論課教學效果及其應用路徑,以及相關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為教學改革同行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理論課目標運動
      不正經運動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我們的目標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
      學習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學習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醫(yī)學院?;A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新課標下中職體育與健康理論課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體育師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7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01:19:30
      新目標七年級(下)Unit?。尘毩暎ㄒ唬?/a>
      翼城县| 茂名市| 东光县| 海淀区| 襄樊市| 乐亭县| 长沙县| 新竹县| 深泽县| 崇仁县| 高雄市| 北安市| 天峨县| 苍南县| 安阳市| 刚察县| 黄冈市| 宾川县| 繁昌县| 武穴市| 沁阳市| 剑阁县| 攀枝花市| 尼木县| 穆棱市| 武隆县| 万宁市| 左权县| 偏关县| 乐东| 通渭县| 防城港市| 太康县| 临邑县| 蕲春县| 丹凤县| 丹寨县| 五峰| 涿鹿县| 巫山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