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威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新都中學 張春蘭
數學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數學自身抽象的特性成為許多學生不易攻克的難關,部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逐漸喪失了興趣。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創(chuàng)新了多樣的教學方式,知識傳輸速率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但數學課堂教學的評價方法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存在一定的阻礙。本文首先分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以及課堂教學評價的衡量標準,接著針對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方法開展探討。
自20世紀80年代我國從蘇聯引進了新的教學模式以來,教學模式在不斷改進,教學評價標準也在不斷變動,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評價也有了新的標準。但如今初中各個科目的課堂教學評價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相關的問題,師生之間無法實現有效溝通,導致教學效率無法得到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同樣存在一定的問題,致使數學理論和實踐未能充分結合,學生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在實際中得到應用,導致知識輸入與輸出的不對等,教師的教學更有壓力,而學生的學習也較為吃力。目前新課程改革仍在不斷強調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性,相關教師也認識到了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師齊心協(xié)力,在教學評價中不斷探索,定會在教學中取得不凡的成就。
教學過程大致可分為教學導入、學習新知、課堂檢測等幾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想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需要保證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高效率。教學導入是每一節(jié)課的開始,也是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的關鍵。高效的課堂導入,并不是源于生硬的數學知識,而是通過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對所學習內容產生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新知識的導入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會產生厭煩感,最后在課堂檢測中可以有效檢測學習成果,積極地進行知識反饋。教師在課前需要充分地進行備課,并對自己所教學生水平有清晰的認知,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和調整,讓學生學有所獲。教學方法需要根據所學內容進行變化調整,教師還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應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并在參與中相互探索獲取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學生應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并緊跟教師的節(jié)奏,積極地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會獨立思考,愉快地享受課堂學習過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將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因人而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以及知識接受能力。因此,在課堂上學生要根據自己個人情況,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注重課堂上聽、寫、思、答的訓練。
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中,不少教師喜歡布置每一章節(jié)后的單元練習或通過測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這種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以及視野認知,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會在單一的評價方式中得不到發(fā)展,課堂會變得索然無味,任其發(fā)展最終只會形成以成績衡量學生的一切標準,在惡性循環(huán)下逐漸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的逐步降低。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開展多樣化的評價,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數學課堂中。
例如,在《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評價中,教師可以先提出幾個問題,了解學生對直線平行條件的掌握情況,如,是否對直線平行的條件進行過獨立思考?對所提出的問題想到了幾種解決方式等,讓學生自評或同桌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學生在評價教師設置的問題中進行反思,明白自身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改正。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評價的多樣化,不能只通過成績或做題的正確率來衡量一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展開評價,讓學生說出教師這一節(jié)課中的不足之處,讓學生通過匿名的方式給予教師一定的評價,師生在這一過程中相互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共同進步,
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語言的豐富性,要時刻注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不要因為學生學習成績的不好而產生不公平的評判。在評價語言方面,需要注重自己的用詞,教師切記不可把教學評價當成應付公事,對學生的評價沒有針對性,一般都用“好”“很好”“閱”等評價語。教師在教學評價時要學會靈活應用評價語言,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也可以采用幽默的語言或鼓勵性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要注重學生個人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所出現的問題要以委婉幽默的方式進行指正。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也需要反思斟酌自己的語言,注重自己的語言表達以達到引導學生改正不足的目的,在潛移默化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與數學思維。
例如,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幾道數學題,讓學生即時答題。教師所留的數學題既要有基礎類的又要有挑戰(zhàn)性的題目,如“2y-3x=1,x=y(tǒng)-1”這是一道比較基礎的二元一次方程組。若有學生答錯這一道題時,教師可以委婉地對學生進行批評并鼓勵學生;有的學生可以運用消元法和代入法兩種方法解決問題,這時教師要給予學生肯定。通過這樣的評價,學生與教師之間也有一定的溝通,教師的評價不再是冷冰冰的幾個字,而是存在著溫度,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改善不足之處。
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細心地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有技巧性地給予學生鼓勵。教師的教學評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即時評價,另一部分為終結性評價,兩種評價方式針對不同的課堂情況。在即時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時刻秉持以生為理念,多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在心理上樹立自信心。
例如,在《反比例函數的應用》這一節(jié)課的即時評價中,學生可能無法靈活地應用反比例函數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引導,對在教師引導之下能解決反比例函數相關問題的學生給予鼓勵。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有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理解能力較弱,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對學習能力較弱、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其努力,并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知道教師并沒有放棄他們。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挑戰(zhàn),讓學生知道自己是有上升的空間的。而對學習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引導這部分的學生養(yǎng)成多元化的思路,培養(yǎng)其數學思維。即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通過即時評價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基礎溝通,為學生樹立自信心,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自己所學進一步提升自己。教師要掌握即時評價的技巧性與內涵,沖破傳統(tǒng)教學所帶來的壓制,探索新型評價方式。
由此可見,教學評價,是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之一。通過評價,教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而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的評價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學生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并及時改正自身所存在的錯誤。有效評價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讓學生對數學課堂充滿積極性。教師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促進師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構建數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