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偉 李清明
(成都市錦匯東城小學,四川 成都 610058)
《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指出教育現(xiàn)代化要發(fā)展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的優(yōu)質教育。隨后,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guī)劃綱要》)進一步提出了“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的重大任務。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發(fā)展進入新階段、社會發(fā)展主要矛盾發(fā)生新變化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1]“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內涵是指面向全體人民、兼顧公平與質量原則、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潛能與才能的教育體系。[2]因此,提供高質量和公平的教育,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其核心特征。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強調要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202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再次強調學校要通過各種途徑健全學校體育體系,堅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xié)調發(fā)展。近期,《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的頒布再次強調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給出指導意見。
陽光體育運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lián)合組織“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其主要內容是針對全國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素質下降的情況,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個學校首先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貫徹落實國家對學校工作的要求,包括依法保障學生睡眠和體育鍛煉的權利。陽光體育運動要求學校要保證學生平均每個學習日有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將由課間操發(fā)展而來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和陽光體育運動結合,在學校范圍內開展了“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
陽光體育大課間進一步掀起了陽光體育運動新高潮,它與常規(guī)的體育課程是學校體育體系中的兩大支柱,對于國家建設、學校教學和學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從國家層面來看,它是發(fā)展優(yōu)質教育、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工作,開展高質量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工程,對實現(xiàn)以體育智、以體育心具有獨特功能。
其次,從學校層面來看,它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和學校教學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有助于校風校貌的完美展示,促進校園文藝活動的開展、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4]另一方面,陽光體育大課間兼具“體育”和“課間活動”的雙重屬性,且較體育課而言更重“課間活動”本質,其主要功能是課間休息,讓學生樂于參與、有效參與,進而放松心理、舒展身體、調節(jié)課堂學習和腦力勞動的身心疲勞。[5]
最后,從個體層面開看,它是增強學生體質和促進全面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開展高質量的陽關體育大課間活動可以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它還是推進素質教育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突破口和切入點,通過培養(yǎng)健康的體魄和磅礴的生機與精力為學生的品德發(fā)展、知識學習、審美提升和勞動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自從2007年實施陽光大課間以來,全國各地因時因地制宜,對大課間實施各種改革,切實改善了學生體質及各項生理指標,提供了許多成功經驗。但是隨著學校辦學規(guī)模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黨和政府對學生體質健康關注度不斷的提高,盡管學校對體育課、陽光大課間以及學生每天體育鍛煉進行不斷優(yōu)化,卻仍然面臨一系列的挑戰(zhàn)。
1.時間與空間受限
隨著辦學規(guī)模增加,場地和時間受限成為一個問題。以錦匯東城小學為例,當學校達到設計規(guī)模36個班、1 620個學位時,學校的運動場地就明顯不足,無法支撐全校統(tǒng)一陽光體育大課間的場地需求,這就大大限制了對學生課間活動的有效安排。場地受限也是城市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6]同時,陽光體育大課間,在同一時間、同一時段、統(tǒng)一要求,這樣安排全體中小學生一起鍛煉,不夠科學,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其中存在最大的弊端是出現(xiàn)陽光體育大課間與體育課首尾相接的現(xiàn)象,這可能導致學生的運動量過大,甚至造成過勞性運動創(chuàng)傷,影響體育課或課間鍛煉的效果。
2.內容與形式單一
大課間的內容單一,如組織學生跑步或課間操。這種單一枯燥的內容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興奮點,使得他們對于大課間活動喪失興趣。同時,大課間活動采取的模式比較固定,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進行機械重復化的動作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使得學生在活動中喪失主動性。同時,長期進行這種刻板、固定的大課間模式,容易導致流于形式而喪失本真。
3.學生與教師輕視
應試教育對家長、學生和教師所產生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學生在思想上對大課間活動并不重視,采取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乃至于出現(xiàn)千方百計逃避的行為。同樣,任課教師也并未深刻認識到體育活動的重要性,仍然只顧知識教育、分數(shù)提升,而忽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個性化發(fā)展。最后,作為體育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和參與者的體育教師的惰性和能力不足,使得大課間的質量和效果都不盡如人意。[7]
面對現(xiàn)實與理想存在的差距,我們必須思考如何破局,方法何在、從何處入手才能在陽光體育大課間上取得突破,實現(xiàn)破局;在時間空間上給予保障,豐富陽光體育大課間的內容,充盈陽光體育大課間的內涵,達到陽光體育大課間鍛煉的實效。成都市錦匯東城小學將大課間的組織形式、人員儲備、鍛煉內容、時空保障等方面作為探索研究的突破口,嘗試對“陽光體育大課間”實施課程化探索性改革。
1.導向:明確理念,納入管理
成都市錦匯東城小學的辦學理念為“錦上添花繡未來”,重點落在“錦”與“繡”。“錦”是底色,健康的身體無疑是最重要的“底色”;“繡”是過程,是結果,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需要有健康的身心作為資本。因此,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和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時代要求,學校決定把“陽光大課間”改革作為學校課程改革的一個突破口。首先,將陽光體育大課間命名為“陽光體育鍛煉”課,并與學校每班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共同構成學校“1+1”學生體質健康課程。隨后,將“陽光體育鍛煉”課以標準課時納入課表管理,按照學校課堂管理要求實施推進。以全新的方式踐行學校辦學理念,落實學?!八膫€一”的行動準則即“尊重每一個、關注每一個、依靠每一個、發(fā)展每一個”。
2.方向:把握目標,促進成長
在理解陽光體育大課間在教育中的價值和明確改革方向后,學校提出“陽光體育鍛煉”的三大教育目標,即強健師生體魄、促進陽光心態(tài)、培養(yǎng)社會交際。
(1)“卷入式”參與“陽光體育鍛煉”,共同強身健體。不但要求學生人人參與,而且要求教師人人參與。學校始終秉承人人都是體育工作者,通過教師的身教影響學生鍛煉意識,逐步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同時,教師在長期身教的過程中,強健自身的體魄,踐行終身運動的理念,形成一種持續(xù)推動的慣性,在慣性的帶動下,不僅僅卷入師生,也會將家長朋友一并卷入,由此形成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生態(tài)圈,像滾雪球一般,卷入的人越來越多,最終實現(xiàn)共同強健體魄。
(2)“項目式”組織“陽光體育鍛煉”,促進陽光心態(tài)。不僅要求教師人人參與“陽光體育鍛煉”,而且要求他們帶著自己擅長的項目參與。教師作為“陽光體育鍛煉”項目的組織者、指導者與管理者參與其中,共同鍛煉,在相互配合中競爭,在友好競爭中交流,在交流互動中敞開心扉。在“陽光體育鍛煉”過程中,雖然身上有汗,但能鍛煉意志;在任何困難面前,都能用運動般陽光心態(tài)去面對,在“陽光體育鍛煉”中學會與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相處。同時,教師也學會與不同學科、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同事相處。
(3)“開放式”拓展“陽光體育鍛煉”,培育社會交際。學校是社會的學校,開放辦學的程度可以體現(xiàn)學校的現(xiàn)代化程度。體育鍛煉就是一個促進學校開放辦學的有效手段。學校的“陽光體育鍛煉”有計劃、有組織向社會開放,引入家長志愿者、社區(qū)、社會團體等資源。由于社區(qū)資源的介入,使得師生交往的半徑從班級延伸到年級、學校、社區(qū),接觸的人員從同學擴展到老師、家長、社區(qū)工作人員。由于“陽光體育鍛煉”為師生實現(xiàn)社會交際提供了必要的場域,因此,在實踐中可以培育師生的社會交際能力。
3.實施:措施到位,分步推進
工作實施需要進行精心謀劃,充分考慮時、事、信、物、空等相關聯(lián)的因素,充分調查、分析研判、制定策略,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穩(wěn)妥科學地推進,確保實效。因此,學校課題組研究制定了入校實施推進措施。
(1)保障“陽光體育鍛煉”時間。在時長上,學校保證學生每天“陽光體育鍛煉”2小時,其中有計劃、有組織、有強度的“陽光體育鍛煉”80分鐘,自主“陽光體育鍛煉”40分鐘;保證教師每天“陽光體育鍛煉”1小時,其中有計劃、有組織、有強度“陽光體育鍛煉”40分鐘,自主“陽光體育鍛煉”20分鐘。在時段上,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陽光體育鍛煉”安排時段為第2節(jié)課與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之間,保證餐后半小時不參加“陽光體育鍛煉”、不因長時間鍛煉而過度勞累、體育課與“陽光體育鍛煉”不相鄰等情況。學校實現(xiàn)了學生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每天一節(jié)體育鍛煉課,在時間上給予了充分的保障;同時將學生的體育鍛煉課落實到教師,實現(xiàn)組織上的保障;學校對于體育鍛煉也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實現(xiàn)體育鍛煉有趣、有恒、有強度。我校根據學校場地實際情況,對體育鍛煉時間進行時段劃分,上午9:20—10:00為一二年級體育鍛煉時間,下午15:00—15:40為三四年級體育鍛煉時間。每天學生回家還有親子體育鍛煉時間,學校對此一周統(tǒng)計一次。
(2)選擇“陽光體育鍛煉”內容。充分依靠各個主體(教師、學生、家長)所能提供的教育資源。學校通過摸底調查、征集資源、合理編排,不斷豐富和完善學生“陽光體育鍛煉”課程的內容與內涵,制定出動態(tài)化、可選擇的“陽光體育鍛煉”課程,為學生、教師、家長參與提供了更多的可選項。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項目和伙伴,盡可能讓學生自主參與,體驗自由的氣息,感受成長的快樂。首先,學校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充分調查學校教師的體育專長,根據教師專長開設體育鍛煉課程;其次,學校開通了學生體育鍛煉課程選課通道,讓學生對自己的體育鍛煉內容有選擇權。
(3)覆蓋“陽光體育鍛煉”全員。教師專人專班專項,落實時段,分項目實施,人人參與,組織管理指導學生“陽光體育鍛煉”;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做到學校師生人人參與,確?!瓣柟怏w育鍛煉”全員覆蓋。陽光體育鍛煉課由體育組總體規(guī)劃、設置項目、規(guī)定目標、實施監(jiān)測等,各班體育班主任(可能是班主任、也可能是任課教師)按自己特長和學校的總體協(xié)調,分別負責一到兩個鍛煉項目的指導,并和學生一起投入到鍛煉之中。
(4)提供“陽光體育鍛煉”空間。根據學校的場地實際情況,采用“時間換空間”的策略,按照年級相對統(tǒng)一劃分體育鍛煉時段和項目場地,確保每一個項目有充足的活動場地,每一個項目有人組織、有技術指導,保障每一個參與“陽光體育鍛煉”人員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5)明確“陽光體育鍛煉”要求。學校制定了“陽光體育鍛煉”項目負責教師工作職責和“陽光體育鍛煉”項目學生參與須知。
“陽光體育鍛煉”項目負責教師工作職責:一是對于參與“陽光體育鍛煉”的學生實行站位管理,每日考勤,做到缺勤跟蹤;二是負責對“陽光體育鍛煉”項目課程的內容進行設計、實施組織、過程指導、時時評價;三是項目負責教師要做好學生“陽光體育鍛煉”的陪練,和學生一起鍛煉;四是項目負責教師要做好“陽光體育鍛煉”學生參與效果的評估記錄;五是項目負責教師要注重開發(fā)與“陽光體育鍛煉”課程相融合的教育資源;六是項目負責教師要關注項目對學生的實際影響,做好個案跟蹤,梳理成功案例。
“陽光體育鍛煉”項目學生參與須知:一是“陽光體育鍛煉”課程進入課表,按照課表上課;二是“陽光體育鍛煉”課程學生人人參與,無特殊情況不得缺席;三是“陽光體育鍛煉”課程的參與項目由學生自主選擇;四是“陽光體育鍛煉”課程實施在固定場地,項目不同所在場地不同;五是參與“陽光體育鍛煉”必須服從項目負責教師的管理,有特殊原因提前請假;六是“陽光體育鍛煉”課程,鍛煉效果納入學生體質綜合測評。
(6)評價“陽光體育鍛煉”效果。既然學校實施陽光體育大課間課程化改革,就必須考慮課程內容、實施空間和時間、實施措施、實施主體、具體效果評價等必備要素。通過前面五項具體措施都已經回答了關于課程的內容、性質、地位、實施環(huán)節(jié),唯獨缺少評價?!瓣柟怏w育鍛煉”課程的評價是對體育鍛煉實際效果的評價。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在參與“陽光體育鍛煉”后的實際效果;二是經歷了學?!瓣柟怏w育鍛煉”課程實施后,學生在體質健康方面取得了哪些實際效果或效益。因此,學校對學生“陽光體育鍛煉”的評價標準為“四有”,即“臉上有笑、身上有汗、場上有伴、時上有恒”;對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鍛煉”階段性成果評價為“六得”既“看得遠、站得直、跳得遠、跑得快、靜得下、想得開”。
隨著人們教育質量認知更新、教育主要矛盾轉變和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轉型,以高質量發(fā)展為核心的教育內涵發(fā)展主題進一步凸顯。[8]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新要求為新時代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指明了方向,為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開啟了新征程。[9]學校體育作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方面從國家層面受到極大重視。《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指出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全面強化學校體育工作;《規(guī)劃綱要》提到必須保障學校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時間,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體育在國家教育強國與健康中國建設、學校體育文化發(fā)展、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毋庸置疑。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是新時代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下,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小學階段,學生正在處在蓬勃的身體發(fā)育時期,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能夠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滿足其體育運動需求。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場,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打好基礎,強健體魄并呈現(xiàn)良好精神面貌。與此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為其終身體育習慣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