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琴
摘要:作為中職一線教師,筆者關注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有困惑,也在思考更有效的語文教學方式。
關鍵詞:中職語文現(xiàn)狀思考
一、調查與分析
筆者對本校一、二年級的財會專業(yè)、電子商務專業(yè)、數(shù)控專業(yè)的150名學生就是否喜歡語文課作過一個調查,有22%的學生認為語文課內容豐富,生動有趣,自己喜歡;有68%的學生認為只是為完成任務,對語文課談不上喜歡不喜歡;還有近8%的學生根本就不喜歡語文課。如此重要的一門文化基礎課居然有這么多的學生抱著無所謂的心態(tài),確實值得我們中職語文教師深思。
原因分析如下:(1)有27%的學生認為老師的講課方式過于陳舊,幾乎所有語文內容是在課堂進行,以教師講為主,課外的實踐活動很少。不少學生有這樣的抱怨,“我們上的語文課好無聊哦,老師只是上課本上的內容,一個單元又一個單元,然后發(fā)卷子給我們做。除此之外就沒別的了。”(2)有46%的學生認為語文課內容枯燥乏味,跟生活和所學專業(yè)聯(lián)系得較少,乏味那是自然的事。(3)有17%的學生認為自己來中職學校是來學習專業(yè)技能的,而語文和專業(yè)是兩碼事,學不學語文無所謂,語文課自然提不起精神。(4)還有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語文基礎較差,根本聽不懂課堂內容。目前中職學生基本上是因為沒有通過普通高中入學考試才不得不選擇就讀中職學校,所以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能力差,對語文學習興趣低等情況,有些學生則表現(xiàn)出明顯的厭學情緒。
這些現(xiàn)狀都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它實實在在地在我們中職學校存在著,回避它只能使我們的中職語文教學高高在上,語文教學大綱中的諸多“美好”愿望也只能變成空中樓閣,大而全的教學定位最終只會讓語文教師如瞎子摸象一般,找不著重點,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從而迷失自我。托爾斯泰說“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shù)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币淖儸F(xiàn)狀,就得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
擺在面前的現(xiàn)狀告訴我們:改變,尋求改變!
經常聽到身邊的同事們這樣說:
“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不強,除了極個別對學習有興趣的學生能比較認真聽語文課之外,大部分學生課堂上不是很專心,講話的有,課上睡覺的學生也不是少數(shù)?!?/p>
“最要緊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有學生自己要學了,我們才能教會學生如何聽說讀寫。”
絕大多數(shù)的中職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困擾。對于如何解除眼前的困擾,我們的許多同仁都表示絕不僅僅用懲罰來約束學生的行為,更要緊的還是應尋求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我們的老師清醒地意識到是到該改變的時候了,我們的語文課從課堂內容到教學方式都已經走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了。生硬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教學內容遠離學生興趣與生活,與學生心目中的語文課相距甚遠。
“普通中學的語文課有太多應試的內容,我們中職就不同,我們不為學生的升學服務,我們中職可以開展真正的語文素質教學?!?/p>
“結合社會上的事情啟發(fā)學生懂得做人,這點在中職學校比較重要,學生也會比較愛聽現(xiàn)實感較強的內容?!?/p>
“中職學校不比普高,普通高中重視課文的講解分析、鑒賞課文,而在中職學校則更重視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p>
中職語文教學不同于高中語文教育,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各行各業(yè)的需要?;谶@一點,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各行業(yè)的不同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有的放矢,有所側重,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不同工作崗位與社會需要的合格的中職畢業(yè)生。正因為如此,中職學校的語文課對語文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借語文課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工作生活都必需的語文能力?
聽聽我們學生的心聲: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老師講,學生在下面認真聽、記筆記,老師和學生沒有資格之分,共同探討、共同學習,營造一個向上、和諧、積極、快樂的課堂。”
“我覺得語文應該就某個專題,師生共同探討,不喜歡乏味的上課方式?!?/p>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內容豐富一點,生動有趣一點,幽默一點?!?/p>
“生活與課文內容結合起來上課,學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不一定要聽老師的觀點。”
“多多擴展課外知識,課本上的一些東西上不上都一樣?!?/p>
“別出心裁的上課方式;課堂內容豐富,生動有趣;對就業(yè)有幫助?!?/p>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是放松的,適當幽默的,氣氛很活躍,老師同學相互交流,或分小組自己實踐互助學習,不像平常的那種,只是老師講,學生聽,那樣太枯燥、乏味?!?/p>
學生心目中的語文課是這樣的。作為他們的老師,我們應該想方設法達成他們的愿望與期待。
二、一點思考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旨在引導學生根據(jù)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開展自主的言語實踐活動,積累言語經驗,把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guī)律,提高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理解與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發(fā)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積累豐厚的文化底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任務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化關鍵能力,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接受人類進步文化,汲取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質、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學好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提高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和終身發(fā)展能力,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奠定基礎。
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的根本屬性的核心內涵是職業(yè)學校的職業(yè)教育,而非基礎教育內涵。學生能力上的差異也決定了這一點:他們不可能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都深入兼顧,因此扎扎實實掌握職業(yè)技能是他們面向未來的合理選擇。這也是職校區(qū)別于普通高中而賴以生存的基礎。
中職語文教學也應定位于此,“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應積極和中職專業(yè)相結合,才能發(fā)揮其在教育教學中的真正作用。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正視現(xiàn)狀,承認學生的差異,結合學生實際,輔以多樣化的教法,精講、討論、多媒體演示、學生動手實踐、戲劇化教學等方式,盡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發(fā)揮他們的長處。本次調查中,其中約有37%的同學告訴筆者他們最想在語文課上得到的是口頭表達能力,有43%的學生認為較為欠缺的是寫作能力,這些能力與他們未來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另外有35%同學希望從語文中獲得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其余的同學則希望可以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梢娭新殞W生對于語文課的期望并不只是單純地從中獲取基礎理論知識。因此,對于中職語文教師而言,轉變教學思想,改變教學理念以適用于中職教育的特點并有益于學生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s].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5D8147D-75E6-447E-B5A9-9F0D8B6B40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