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涵
小鴨子的腳蹼漸漸地厚了,腿漸漸地粗了,毛色變淺,翅膀長大了,喙也變硬了。天天陪著它們,天天看著它們,好像沒什么變化,可突然一天就長這么大了。
不過,小鴨子還是那么可愛,那么惹人喜歡。這是兩個月前,媽媽在我的聲聲央求下,給我買的一對小黃鴨。記得剛買回來時,兩個軟軟的黃毛球兒縮成一團,萌得可愛。
晚上得空,我便帶著它們?nèi)窍铝镞_。電梯門剛開,它們就待不住了,“嘎嘎”亂叫,撲棱著翅膀蹦出了紙箱子,一搖一晃地沖出電梯,連跳帶爬地下了樓梯,直奔向草叢。它們茫然地朝四周看了看,頭一低,嘴一張,不知怎么地又是吃樹葉,又是啄泥巴,搞得滿嘴滿腿都是泥,令圍觀的小朋友們哈哈大笑,好不滑稽!
看到了吧?活活兩個小吃貨,連泥巴都吃上了!每次看到我,它們都高聲叫著討食。我剛打開飼料袋,它們就一搖一晃地栽了進去,毛茸茸的屁股露在袋子外面一顫一顫的,只聽見一陣“啪啪”的啄食聲,逗得我不住地發(fā)笑。
我們這樣互相陪伴著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每天上學(xué)前和放學(xué)后,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跟它們待在一起。
“哎呀,都長這么大了,放在家里又臭又影響你寫作業(yè),送人算了!”奶奶一臉嫌棄地說出了埋藏多日的想法。
開篇就是一段細致的觀察,寫出了小鴨子長大后的變化,語言簡潔,直奔主題。為后面的沖突埋下伏筆,吸引人往下看。
“兩個軟軟的黃毛球兒”,簡短的描寫,讓人心生喜愛。
一連串的動作描寫,既寫出了小鴨子“迫不及待”的狀態(tài),也將讀者帶入滑稽的場面中。
“高聲叫著討食”“‘啪啪’的啄食聲”,形象地寫出了小鴨子的貪吃。
上面幾段交代了鴨子的來歷和日常,細節(jié)豐富,比如蹦出紙箱、滿嘴泥,還有毛茸茸的屁股在袋子外面一顫一顫等描寫,很有畫面感。
用奶奶的話自然轉(zhuǎn)折,帶出了沖突。
“不!誰說它們臭了!”我的話“砰”地從嘴里蹦了出來,眼睛無助地望向媽媽,滿是乞求。
“奶奶說得對,放在家里是有些麻煩,要不送給鄉(xiāng)下的親戚養(yǎng)吧?又不是不能去看?!痹趺磱寢屢矌椭棠?!
“不!就是不行!那么可愛,我舍不得呀!”我望了一眼蜷在籠子里“嘎嘎”叫的鴨子,擋在它們前面,眼神有些發(fā)虛。
“都長大了,籠子也擠不下了,讓它們這樣擠著,還不如去鄉(xiāng)下自由自在地生活呢!”媽媽把我拉到一邊,拍拍我的肩。
我的視線一晃,模糊了,又清晰了……
“送走吧,你到高年級了,也沒時間照顧它們了?!本瓦B爸爸也插嘴說道。
“不嘛!”我喊了一句,本來還想說些什么,可喉嚨哽住了,嘴里咸咸的。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被一個巨人關(guān)在小暗房里……我把眼睛閉上了,仰著頭,兩股涼涼的東西流進了我的脖子。
一周后,爸爸媽媽開車到了鄉(xiāng)下。下了車,兩個黃色的球兒一搖一晃地奔了出去,一下子不見了蹤影……
也好,它們自由了。那兩個球兒比在籠子里自在多了。看著它們的身影,我的視線模糊起來。
對話的技法用得很到位,把人物說話時的狀態(tài)寫得很具體,尤其是“我”的神態(tài)變化,寫出了層次感。只是,幾段對話中提示語的位置有點單一,可以根據(jù)當(dāng)時的情境,讓提示語的位置有一些變化。
后面幾次寫到“我”的視線,最后又用視線來結(jié)尾,既照應(yīng)了前文,又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效果,讓人回味。
總評
看得出來,小作者平時對鴨子有細致的觀察,也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前面把鴨子的日常生活寫得細致生動,后面的沖突中又通過動作、表情等細節(jié),寫出了自己對它們的不舍。從單純地喜歡,到希望給它們更好的歸宿,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中,對物的喜愛也在升華。如果后面的分別中,能簡單寫一寫小鴨子和“我”之間的某種互動,效果會更好。
【作者系湖北武漢市外國語小學(xué)五·3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丁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