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項目化教學下開展美術學科活動的途徑

      2022-03-07 00:50:01陳歡
      幸福家庭 2022年14期
      關鍵詞:二中活動設計

      ■文/陳歡

      項目化教學指的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方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基于項目化教學設計美術學科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美術活動。教師可以通過空間整合、主題整合、資源整合的方法,優(yōu)化活動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制定方案、共享成果,積極展開自主建構。在設計活動方式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情設計各種項目活動,讓美術學習更加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和學習效果。

      一、基于項目化教學,優(yōu)化活動內容

      (一)空間整合,延伸活動場所

      項目化學習是指基于具體任務情境的整合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整體認識和綜合運用,因此,教師要基于整體設計活動內容。教師可以結合城市和鄉(xiāng)村的特點,適當延伸活動場所,讓學生能同時感受大自然和現(xiàn)代都市的魅力,獲得更多的創(chuàng)作素材。

      例如,結合“美麗的田園”這個主題,教師設計了“城市鄉(xiāng)村大不同”主題活動。在項目一中,學生先觀察自己生活的城市,交流討論一番,看看其特點是什么;在項目二中,學生走入鄉(xiāng)村,用簡單的語言描述田園四季的景色,思考該如何用美術的方式呈現(xiàn)田園風光;在項目三中,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呈現(xiàn)田園之美,并思考怎樣才能將城市的繁華景象和鄉(xiāng)村的自然氣息整合在一起,將自己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設想通過筆墨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在空間的整合中,學生突破了教室的界限,更好地了解了外部世界。他們既能感受到鄉(xiāng)村的魅力,又能體會到大都市的繁華,通過對比分析,獲得了更多的審美感悟。

      (二)主題整合,設計活動任務

      項目化學習的整合性還體現(xiàn)在主題整合方面,教師可以將不同單元的學習內容整合在一起,設計一系列的活動,促使學生進行整體感知、深度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探索能力和活動能力。

      教師可以將《美麗的田園》《有趣的動物》《我喜愛的植物》《畫水果》《捏蔬果》等課文結合在一起,設計系列主題活動。在項目一中,學生可以去鄉(xiāng)村尋找在城市中很少見到的動植物,體會它們的生命力。在互動交流中,教師可以將生命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感受生命的活力,體會生命的意義。在項目二中,學生可以自主創(chuàng)作,結合繪畫、泥塑等方式展現(xiàn)美好的鄉(xiāng)村生活。教師可以將科學教育融入其中,適當給學生介紹動植物的生活狀態(tài),還可以將公德教育滲透進去,讓學生學會相互幫助,在完成泥塑活動后,學會清理現(xiàn)場,保護環(huán)境。

      除了將課本中的不同主題整合在一起,教師還可以考慮將生命教育、公德教育、科學教育、自我教育等其他主題的教育內容和美術項目活動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更好地探索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

      (三)資源整合,開闊活動視界

      資源整合是項目化教學中的重點,教師要采用多元整合的方式,與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溝通,讓學生的活動視界得以開闊。此外,教師還要利用網絡給學生構筑線上、線下多元化互動的空間,進一步拓展、整合資源,以增強活動效果。

      例如,在學習《漂亮的染紙》一課之前,教師可以先了解一下家長資源和社區(qū)資源,看看家長或社區(qū)中是否有從事民間扎染工藝行業(yè)的人員,或者是否有人了解相關的知識。如果有的話,則設計項目一,邀請相關人員給學生講課,通過手把手的教學,向學生介紹民間扎染工藝,讓學生感受扎染的魅力。如果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則可以把項目一改成學生自主利用網絡資源,搜索和扎染有關的視頻、文字資料,了解其相關知識。在項目二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染紙活動,增強他們創(chuàng)造美、感受美的能力。

      很多學生對于大千世界的了解還不夠多,采用這種資源整合的方式能開闊他們的眼界,豐富他們對世界的認識。

      二、自主建構,創(chuàng)新活動模式

      (一)著眼過程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問題

      項目式學習的特點是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建構能力,讓他們在創(chuàng)新的活動模式中增強團隊合作的意識,主動參與活動,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活動過程中的各種細節(jié),嘗試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法。

      例如,在一次繪畫中,有學生表示自己弄丟了畫筆,來不及購買新的。針對此問題,教師設計了“自制小畫筆”項目活動,以幫助學生解決困擾。在項目一中,學生要互動討論,說說畫筆的特點,他們可以拆開壞掉的畫筆,觀察畫筆的內部結構。在項目二中,學生要合作討論制作畫筆的具體步驟。他們認為,首先要選擇棉花、木棍、繩子等材料,然后將棉花做成筆頭固定在木棍上,最后用繩子將其捆綁固定。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筆頭很容易從木棍上脫落下來,繩子材質不合適、不方便捆綁,制作好的畫筆手感不舒服,等等。他們要合作探討,解決這些問題。

      教師要學會利用生活中的問題,指導學生設計相關的活動項目,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經驗。

      (二)加強合作探究,制定方案

      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制定活動方案。比如,教師可以設計“家鄉(xiāng)的老玩具”主題探索活動,讓學生結合自己家鄉(xiāng)的特點,設計合作主題,制定方案。在一段時間后,學生通過商討,確定了具體的方案。在項目一中,學生分工合作,一部分學生去家鄉(xiāng)采風,尋找街頭巷尾有趣的玩具,詢問家中老人,看看他們是否了解一些傳統(tǒng)玩具的制作方法。另一部分學生上網搜索,看看能否找到和老玩具有關的信息。在項目二中,他們分組合作,選擇一種最有趣的玩具自主制作,并和其他小組交換玩具,一起玩耍,豐富課余生活。如有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爺爺擅長制作風箏,家中也收藏了一些風箏圖樣,于是就去請教爺爺,學習風箏的制作工藝,并和同伴一起放風箏,感受放風箏的趣味。

      教師要指導學生合作互動,學會自主分工,找到適合自己的任務。漸漸地,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只要能找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與團隊形成良好的配合,就能共同增強項目活動的效果,快速地解決問題。

      (三)構建交流平臺,共享成果

      項目化學習要求學生像藝術家、設計師一樣去學習,學習的過程就是設置主題、鑒賞探究、學習技法、構思創(chuàng)作的過程。在學生完成創(chuàng)作后,教師要給他們構建展示、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共享合作成果。

      例如,在“我的家”主題活動中,有兩個不同的活動項目。項目一要求學生去同伴的家中采訪,看看不同學生的家庭具有什么特點,如家具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它們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在項目二中,學生要結合自己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繪制各種家具,并涂抹上漂亮的顏色,然后交流分享。在互動分享中,學生要根據(jù)構圖新穎、色彩鮮艷、還原度高、鄉(xiāng)土氣息濃等評價標準,給同伴的作品打分。

      在交流互動中,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分析,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主題要求,這樣才能提升活動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三、聚焦學科課型,探索活動方式

      (一)“造型·表現(xiàn)”,創(chuàng)設個性表演

      表演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扮演特定情境中的具體角色,是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學習方法。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造型·表現(xiàn)”課程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材料、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體驗做造型的樂趣。教師要聚焦這種課程的特點,設計個性化的表演活動,增強學習效果。

      例如,圍繞“環(huán)境美容師”這個主題,師生合作設計了一系列探究活動。項目一要求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清潔工人的懷念》,并通過觀察、采訪等方式,了解清潔工人的工作內容和生活狀態(tài)。在項目二中,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展現(xiàn)清潔工人的生活瞬間,并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姿勢定格拍照,記錄下這個瞬間。在項目三中,學生要結合拍攝的照片,回憶生活中真實的場景,畫出清潔工人清掃路面的場景。

      教師要組織學生參與具有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讓他們深入了解各種角色的特點,并獲得真實的體驗,將獨特的想法融入“造型·表現(xiàn)”類的活動中。

      (二)“設計·應用”,融入傳統(tǒng)節(jié)日

      “設計·應用”類課程的特點是通過平面設計、手工制作等方法,運用美術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節(jié)日融入美術課程中,創(chuàng)設以節(jié)日為主題的活動。

      將“做彩燈”和元宵節(jié)結合在一起,設計項目探究活動,能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在元宵節(jié),不少地區(qū)都有掛彩燈的習慣,利用這一點,教師設計了兩個項目。項目一要求學生自主搜查找料,了解制作彩燈的具體方法,如果有條件,還可以采訪一下鄉(xiāng)村中會制作彩燈的手藝人,向他們請教制作彩燈的技巧。在項目二中,學生要整合收集到的資料自主制作彩燈。在元宵節(jié)期間,他們將自己制作的彩燈掛在門外,給節(jié)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在參與“設計·應用”課程的過程中,學生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時,也更好地了解了家鄉(xiāng)的民風民俗。

      (三)“欣賞·評述”,撰寫心得體會

      “欣賞·評述”類課程的特點是讓學生了解藝術作品的特點,并在欣賞的基礎上撰寫心得體會。由于部分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足,因此,教師要利用網絡,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賞析素材,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寫出對藝術作品的真實感受。

      例如,在學習“夜空”時,教師設計了賞析類課程,項目一要求學生欣賞凡高的作品《羅納河上的星夜》,在互動交流中說出自己對此作品的感受。在項目二中,學生要先自主創(chuàng)作《夜空》,畫出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夜空的不同之處。接著,教師再開展交流鑒賞活動,讓學生互相評價彼此的作品。最后,他們要將自己的心得感悟寫下來,并在班上展示。如有學生寫道:“城市的夜空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黑色的,建筑物上的燈光很耀眼,星星的光被掩蓋住了。鄉(xiāng)村的夜里燈光比較少,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天上的星星。在畫畫的時候,我也著重畫出了這一點。我覺得,自然界的星光好美啊,一閃一閃的,給人無限的遐想?!?/p>

      在引導學生撰寫心得體會的基礎上,教師還要提供平臺,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互相學習,這樣能讓他們博采眾長,加深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項目化教學具有實踐性、自主性、發(fā)展性、綜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教師要基于其特點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主題和展示自己的方式,以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展現(xiàn)他們的個性與才華。

      猜你喜歡
      二中活動設計
      解析幾何試題精選
      “六小”活動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啟航
      ——松江二中(集團)初級中學校歌
      北方音樂(2020年23期)2020-12-24 01:07:34
      廬江二中簡介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瞞天過海——仿生設計萌到家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三八節(jié),省婦聯(lián)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設計秀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石家庄市| 扎鲁特旗| 东山县| 安平县| 阿合奇县| 永德县| 恭城| 景东| 时尚| 新巴尔虎左旗| 丰镇市| 无锡市| 衡东县| 叙永县| 宣恩县| 峡江县| 三都| 凉山| 湛江市| 西峡县| 社旗县| 永福县| 玉田县| 雷波县| 永年县| 德昌县| 乐安县| 健康| 灌云县| 屏东县| 宁南县| 青龙| 内黄县| 六盘水市| 霞浦县| 齐齐哈尔市| 咸丰县| 赤水市| 天津市| 隆子县|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