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楊 _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
勞動教育作為“五育”之一,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如何深入推進勞動教育,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結合自身經(jīng)歷和思考,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與實踐。
“勞動教育,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tài)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yǎng)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主要內容之一?!背w力勞動外,勞動還表現(xiàn)為一種態(tài)度、一種習慣、一種尊重、一種感情、一種自信……面對學生勞動觀的弱化,以及新技術應用對勞動特別是對體力勞動的沖擊,筆者認為,勞動教育首先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其次要把勞動和成長、意志品質培養(yǎng)、奉獻社會的精神等融合起來,正確認識勞動的豐富內涵,去簡單化、表面化、功利性,樹立起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的新時尚。同時,要發(fā)揮課堂主陣地作用,通過學科滲透,實現(xiàn)“五育”融合,讓學生真正體會勞動教育的豐富內涵,體會勞動伴隨自己成長的深遠影響。
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個學段都應該有勞動教育的目標任務,形成長鏈條一體化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要引導學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功有我的一份付出”“扛起責任,服務社會”……從學會生活技能到提高自主勞動意識,從家庭責任感到社會責任擔當,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其熱愛勞動的情感。
在綜合實踐課程中,學校開設了茶創(chuàng)新系列課程。通過了解茶馬古道的艱辛,古人以勞動開創(chuàng)“一帶一路”,帶動了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讓文化自信入腦入心。了解不同茶的特點,開啟以健康為主題的“茶育”。網(wǎng)紅茶為什么紅?綠茶冰淇淋為什么火?帶著對茶多酚的專題研究,從動手制作茶餅到喝茶習慣養(yǎng)成,從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比對到茶多酚抗癌作用的分析……在藝術節(jié)上,學生以舞蹈的形式,再現(xiàn)采茶、制茶、敬茶的一系列過程,以勞育德、以美育心。在這樣的課程學習中,學生動手實踐,以知識學習為前提,以知識拓展來驅動自主探究。
在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中,學校以實踐代替宣講,圍繞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帶領學生包餃子、搖湯圓、包粽子、做月餅、腌制臘八蒜、制作冰糖葫蘆……“食育”離不開勞動,學生走進食堂操作間,體驗食物的加工過程,收獲動手的快樂。
開展勞動教育要從家庭抓起,從娃娃抓起,推動家校共育,雙管齊下。學校重視家校共育,在勞動教育方面,通過親子互動,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我是媽媽的小幫手”“與家長一起做起來”“我是廚師小達人”等。這樣身體力行的家庭勞動,使孝敬老人、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等良好習慣和優(yōu)良傳統(tǒng)逐漸浸潤學生心靈。這就是“勞動+”教育,寓教育于勞動中,以勞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