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超亞
“亞洲杯U17預選賽,能說嗎?”看到老師發(fā)過來的消息,我手心直冒汗。
在進行分組之后,我與師姐溪雨分到了一組。兩個女生搭檔說球,對我們來說是第一次,在足球解說中也是難得一見。
我一直認為,解說是沒有辦法超常發(fā)揮的。雖然解說員情緒會跟著比賽發(fā)生變化,但對這個項目了解多少,球迷一聽便知。積累就是經(jīng)驗,經(jīng)驗就是應變,應變就是智慧。所有恰到好處的脫口而出,都是建立在足夠的積累之上。運動員、裁判、主教練……解說需要對各個角色都有所了解,站在不同的身份上了解規(guī)則,要掌握清楚場下觀眾看不到的那部分資料與內(nèi)容。
時間緊任務重,對于我們兩個初次說足球的新手解說,壓力山大,我們馬上開始分頭行動。
剛開始準備,我們就遇到了難題。由于國內(nèi)國外對于亞洲杯U17預選賽的關注度并不算高,所以能搜到的背景資料實在是太有限了。官方的消息少,我們就全網(wǎng)翻箱倒柜地找先前的采訪視頻,以及國少隊員們的比賽、集訓視頻。我們先是從2021金山杯和起源杯中,分析國少球員的戰(zhàn)術技巧、陣型、球員水平、球員特點,還有主教練的執(zhí)教風格;又從往期的集訓公眾號中找到出戰(zhàn)亞洲杯球員的位置以及所屬俱樂部,再針對先前的采訪視頻對于國少球員的訓練方式總體了解;之后從“懂球帝”等各個公眾號底下翻看網(wǎng)友評論,看看大家對幾號球員的討論度更高,并對高熱度選手的背景做詳細分析。至此,我們才算是對這個隊伍有了初步了解。
對柬埔寨隊的資料工作,讓我們犯了難。師姐委托東南亞的朋友幫忙查找一些資料,結果一無所獲。最后憑著我們兩個“挖掘機”般的能力,找到了柬埔寨在今年東南亞少年錦標賽和國內(nèi)U18比賽的成績,還找到了柬埔寨主教練的部分資料。先了解再解說,就像是會見老友。
因為我和師姐都是新手,我們的角色聯(lián)系只有更加緊密才能在場上將兩個人的知識相互貫通。所以這次我們決定做“聊天式”解說。不像大多數(shù)比賽解說那樣清晰地分出A、B角,從我們最真實最自然的反應出發(fā),繼而對場上場下的情況作一些討論和評價。
賽前,我們對于開頭的“聊天式”做了一次又一次“彩排”,但在正式開始之后,由于緊張,前半部分的銜接并不是很好,有些地方“割裂”。比如這會兒她大段地說,那會兒我大段地說,兩段之間并沒有聯(lián)系和承接,成了“尬聊”加念背景資料。我和師姐都意識到后,不斷交換眼神,彼此遞話口、承接對方的話,到后面漸入佳境,逐漸“聊”了起來,狀態(tài)也更加松弛。雖然離我們想象的狀態(tài)還有很大距離,但是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一步。
在這次解說過程中我充分認識到了解說邏輯的重要性。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可能會直接影響觀眾對于比賽的興趣以及第一印象。在足球解說中,我主要從兩個邏輯體系展開解說。一個是時間順序。在賽前說本場比賽的基本信息,如比賽性質(zhì)、比賽時間(當?shù)貢r間和北京時間)、比賽地點、比賽日期、天氣狀況、賽制、兩隊在本屆比賽中已完成比賽的情況、本場對陣后兩隊排名情況的預測。剩下非必要的材料可以作為補充內(nèi)容在比賽過程中說出來。第二個邏輯是空間順序。場上的空間介紹順序與講解類似,要讓觀眾順著一個方向走,不能先上再下又左又右,拒絕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順觀眾道而行之。其中會有背景資料的穿插,這時要注意,資料不能覆蓋比賽,當有重點、精彩的比賽場景時,要及時將目光投到賽場上。背景資料作為輔助不能占據(jù)大的篇幅,這些都是解說必要的邏輯。
除了邏輯,讓我感受深刻的還有解說時拋開技巧外的真誠。真誠是打動觀眾的第一要素。在廣播時代,解說員更多是通過表述讓觀眾憑空產(chǎn)生畫面感,擔任著一個描繪者的角色。現(xiàn)在,隨著時代和技術的變化,解說員更多是擔任一個真誠的分享者、講解者、互動者的角色。我們不能高高在上,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要與賽場同呼吸共進退,要帶著大腦、眼睛和嘴走遍球場的每個角落,將2D的畫面講出3D的感受、甚至是4D的感受。這次解說中,當10號王鈺棟三次突破球門上演帽子戲法后,我和溪雨就驚呼:“王鈺棟的個人能力很強!在U13就曾獲得過最有價值球員……”“他很沉穩(wěn),有自己的節(jié)奏……”我們不再將討論內(nèi)容局限于準備內(nèi)容,而是去適應場上各種情況,用最真實的反應帶動最真誠的聊天。我深感,解說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場上的那一瞬間,而是要預測,要描述現(xiàn)場、作出分析,甚至是進行科普;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描述層面,要通過表象看本質(zhì)。真誠也體現(xiàn)解說員的人文關懷能力。在解說中,除了比賽,人本身是更值得被關注的。
在第一次解說實踐之后,我清楚地認識到,體育解說員在解說、賽場、觀眾之間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和變化性。在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解說員的道路上,我們不僅僅要懂解說、提升解說專業(yè)能力,更需要將解說與其他領域的內(nèi)容結合,只懂項目本身的解說是匱乏和單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