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維平 代昕璐
(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 煙臺 264109)
山東某冶煉廠年產鉛陽極泥約8 000 t,通過貴鉛爐還原熔煉、分銀爐氧化吹煉后,使用平模人工方式將銀澆鑄成35 kg銀陽極板;銀陽極板利用傳統(tǒng)船型電解槽電解生產銀粉,銀粉洗滌烘干后熔化鑄錠,陽極泥進一步處理提取其中的金、鉑、鈀等貴金屬元素。平模人工澆鑄銀陽極板存在板厚度不均勻、飛邊毛刺多、不規(guī)則、易短路、殘極率高等問題;傳統(tǒng)船型電解槽存在電流效率低、人工刮板勞動強度大、銀粉含金品位高、操作環(huán)境差、占地面積大、電解液占用多等問題[1-3]。針對以上問題,山東某冶煉廠采用自動水平連鑄小板、立式高效銀電解槽電解,提高電流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和銀粉含金品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
鉛陽極泥經貴鉛爐還原熔煉、分銀爐氧化吹煉后得到銀合金,使用平模人工方式澆鑄成尺寸為500 mm×372 mm的銀陽極板,每塊銀陽極板重約35 kg。由于平模人工澆鑄無法做到定量控制,銀陽極板厚度不均勻,投入銀電解槽后,造成極間距不固定;且由于陽極板厚度不均勻,電解周期受最薄的極板制約,殘極率高。平模澆鑄的銀陽極板為大耳陽極,電解過程中殘極率達20%~25%,殘極需返回分銀爐重新鑄板,直收率低,生產成本高。此外,平模澆鑄的銀陽極板飛邊毛刺多,倒模時不易脫模,需人工使用撬棍輔助脫模,銀陽極板易變形,導致電解時銀陽極板與導電銅排間接觸面積小,易出現(xiàn)短路燒板現(xiàn)象。同時由于銀陽極板表面毛刺、顆粒較多,電解過程中易引起局部放電,造成陽極袋被擊穿,黑金粉混入銀粉中,造成銀粉中金品位升高,金損失量大,回收率低。
人工澆鑄的銀陽極板品質見表1。
表1 人工平模澆鑄銀陽極板品質 %
人工澆鑄好的銀陽極板在傳統(tǒng)船型銀電解槽中電解,傳統(tǒng)船型銀電解槽外形尺寸為6 110 mm×1 000 mm×750 mm,占地面積較大。每個大槽包含7個小槽,每個小槽內放置6塊陰極板和5塊陽極板。電流密度一般為600 A/m2,電流效率約為55%,每個大槽每天可產銀粉約300 kg。由于電解槽較大,所需電解液較多,每槽電解液約4 m3,貴金屬在制品增多,資金占用較多。傳統(tǒng)船型銀電解槽采用人工方式刮銀粉,勞動強度大[4],且易造成短路現(xiàn)象。電解產生的酸性煙氣利用電解槽上部敞口的傘形煙罩收集,需經過操作空間,導致操作環(huán)境惡劣,對周圍設備腐蝕嚴重。產出的銀粉通過電解槽底部的傳送帶傳輸至電解槽外收集,再進行洗滌烘干、鑄錠。銀粉中的金品位較高,鑄成銀錠后外售,金不計價,造成貴金屬損失。傳統(tǒng)船型銀電解槽產出的銀粉品質見表2。
表2 傳統(tǒng)船型銀電解槽產出銀粉品質 %
因此,急需引進新型銀電解設備,提高金回收率、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改善工作環(huán)境。
為解決人工平模澆鑄銀陽極板存在的問題,選用立模人工方式澆鑄銀陽極板,陽極板尺寸為220 mm×375 mm,厚度約16 mm,重量約14 kg/塊,冷卻凝固后拆開模具進行脫模,鑄成的陽極板利用沖孔機打孔。
立模人工澆鑄的銀陽極板,易于脫模,幾乎無飛邊、毛刺,形狀規(guī)則,表面光滑平整。澆鑄成型的銀陽極板利用銀質掛鉤懸掛于銀導電棒上,放置于立式高效銀電解槽中。采用銀導電棒,導電效果好,導電棒與銅排間接觸面積大,電解過程中不易短路。
采用小陽極板加掛鉤的形式電解,極板幾乎全部浸沒于電解液中,同時由于陽極板厚度均勻,各陽極板之間電解周期可保持同步,殘極率低,基本在5%~10%,提高了銀的直收率。
立模人工澆鑄陽極板,雖然解決了脫模困難、飛邊毛刺多等問題,但人工勞動強度大,且存在操作安全風險,因此選擇自動水平連鑄方式。
選用自動水平方式連鑄銀陽極板,分銀爐產出的銀合金倒入工頻保溫爐,通過工頻保溫爐出料口的水冷模具,利用牽引機將合金連續(xù)拉成375 mm寬的銀板,再利用液壓切斷機將銀板切成375 mm×500 mm、重量約35 kg/塊的無耳陽極板,最后陽極板利用沖孔機打孔(圖1)。
采用水平連鑄銀陽極板,可實現(xiàn)自動澆鑄,勞動強度低,且液壓切斷機采用在線跟蹤切斷的設計,可由程序控制,根據(jù)需求直接在觸摸屏內設置陽極板的長度;如需調整陽極板寬度,僅需更換工頻爐出料口的水冷模具。此外,自動水平連鑄工頻保溫爐內熔體液面可覆蓋石墨顆粒,避免熔體被氧化,使產出的銀陽極板表面光滑,截面無氣孔,更有利于電解。與人工澆鑄的銀陽極板相比,自動水平連鑄的銀陽極板殘極率相同,但板幅較寬,可提高電解工序生產效率,從而提高產能。
1-工頻爐; 2-牽引機; 3-液壓切斷機; 4-銀陽極板圖1 自動水平連鑄機
立式高效銀電解槽外形尺寸為2 290 mm×1 080 mm×960 mm,占地面積小,每槽需電解液約1.5 m3,貴金屬在制品較少,資金占用少。每個大槽包含3個小槽,每個小槽裝入7塊陽極和6塊陰極。電流強度控制在1 600 A左右,電流密度為730 A/m2,電流效率可達到90%,每個高效銀電解槽每天可產銀粉300~350 kg。
電解過程中,電解液通過槽底閥門放入電解液循環(huán)槽,閥門前段設有濾網(wǎng),可防止銀粉流入循環(huán)槽中。循環(huán)槽中的電解液通過電解液循環(huán)泵打入電解槽中,通過電解液分布器均勻分布在各個極板之間,然后通過回流管自流入電解液循環(huán)槽(圖2)。電解周期為24 h,電解完成后,通過電解槽底部放料閥將槽內銀粉及電解液放入接料小車;接料小車設有帶孔隔板,隔板上鋪有濾布,銀粉經濾布過濾,濾液通過小車底部放液口通過隔膜泵打至電解液循環(huán)槽。銀粉全部過濾完成后,將接料小車推出,取出濾布內銀粉洗滌烘干,熔融鑄錠。電解液循環(huán)槽內設置水冷盤管,循環(huán)水利用冷水機組冷卻,通入水冷盤管后給電解液降溫,控制電解槽內電解液溫度為40~45 ℃。
電解槽內部設有煙氣管路,上部設有透明的塑料材質頂蓋,通過尾氣風機抽力使電解槽內保持負壓狀態(tài)。電解過程產生的煙氣經煙氣管道排入尾氣吸收系統(tǒng),使整個電解過程處于密閉環(huán)境中,煙氣不經過操作區(qū)域,大大改善了操作環(huán)境。
電解過程中,利用電機及導向軸帶動PP板制作的刮板,實現(xiàn)陰極板自動刮板,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陰極析出的銀粉及時被刮入陽極袋中,有利于電解的進行,且可有效防止短路及陽極袋擊穿的發(fā)生。高效銀電解槽產出的銀粉品質見表3。銀粉鑄錠品質均符合國標《銀錠》(GB/T 4135—2016)中IC-Ag 99.99的要求。
表3 高效銀電解槽產出的銀粉品質 %
1-高效銀電解槽; 2-頂蓋; 3-煙氣管路; 4-回流管; 5-電解液循環(huán)槽; 6-接料小車; 7-槽底閥門; 8-水冷盤管; 9-電解液循環(huán)泵; 10-水冷機組圖2 高效銀電解槽
在立式高效銀電解槽的基礎上,增加無殘極電解槽。立式高效銀電解槽產生的殘極以及傳統(tǒng)船型銀電解槽產生的殘極,裝入鈦籃中,掛入電解槽內作為陽極,以不銹鋼板作為陰極。無殘極電解槽與立式高效銀電解槽形式相同,每個大槽包含3個小槽,每個小槽裝入7塊陽極和6塊陰極,在電流密度1 600 A/m2下電解,產出銀粉。采用無殘極電解槽處理殘極,殘極可直接電解轉化為銀粉,無需再返回分銀爐內進行熔融鑄錠,簡化了工藝流程,減少資金占用[5],提高殘極中銀的直收率,降低生產成本。
傳統(tǒng)銀電解設備與新型銀電解設備經濟效益比對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傳統(tǒng)銀電解設備殘極率為20%~25%,殘極需返回分銀爐重新鑄板,直收率低,生產成本高;而新型銀電解設備殘極率為5%~10%,比傳統(tǒng)銀電解設備殘極率降低約15%,生產成本降低。利用自動水平連鑄銀陽極板+高效銀電解槽+無殘極電解槽,電流密度提高約70 A/m2,電流效率提高了約35%,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銀粉品質可達到99.999%以上,銀粉中含金量由16.5 g/t降低至0.5 g/t,按照年產800 t銀錠計,每年可減少金損失量約12.8 kg,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表4 傳統(tǒng)銀電解設備與新型銀電解設備經濟效益分析
1)人工平模方式澆鑄陽極板存在板厚度不均勻、飛邊毛刺多、易短路等問題;采用自動水平連鑄陽極板實現(xiàn)自動澆鑄,勞動強度低,產能提高。傳統(tǒng)船型銀電解槽電流效率低,勞動強度大;采用立式高效銀電解槽,不僅電流效率提高約35%,還可以提高銀粉品質,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2)采用自動水平連鑄銀陽極板+立式高效銀電解槽+無殘極電解槽,殘極率降低約15%,產出的銀粉鑄錠均符合國標GB/T 4135—2016中IC-Ag 99.99的要求,銀粉品質上升,金損失量減少。
綜上,采用高效銀電解設備從鉛陽極泥中回收銀,方法簡單易行,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