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航
前一陣一篇名為“大學要有精氣神”一文火爆全網(wǎng),從配圖和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對廈門大學的熱愛和贊嘆之情。從2011-2021工作的十年里,作為教育工作者本人深知大學于育人之重要程度,對此談談個人的讀后感言。
路壞了要修、屋漏了要補、墻臟了要擦,樹倒了要扶,看似全在細節(jié)之處,背后卻是責任與熱愛的體現(xiàn)。大學是教書育人的港灣,更有著愛與責任的羈絆,每位教師和學生走進校門,有的應該是明朗的微笑,幸福的臉龐,和每一寸土地,每一寸芬芳都相得益彰。這種愉悅之情不需要偽裝更不需要遮掩,而應該是無限的傳遞與蔓延。
在閱讀之時,一個鮮活的例子浮現(xiàn)于腦中,本人在上大學的時候一直很奇怪,為什么世界上六個迪士尼樂園中,只有東京迪士尼是盈利的,是游玩幸福感最高的,而其他迪士尼均為虧損的。近些年中本人走訪了其中三個,得出的結(jié)論是只有走進東京迪士尼的時候,才會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所到之處每個服務人員的臉上都洋溢的幸福和熱情的笑容,那種幸福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能傳遞給每一位游客的,所以無論工作人員還是游客都沉浸在全民狂歡之中,雖然一天下來很是疲憊,但精神富足,情感豐富,帶回家的是滿滿的幸福感。
我想,大學之于樂園來說也是異曲同工,如果每個人,無論師與生,都能在校園中感到幸福,傳遞快樂,那么小樹倒了還能有人不去扶正、路面臟了還能有人不去清理、上課鈴響還能有人不去聽講、清晨起床還能睡眼迷離嗎?凡事要先有化學變化,才能引發(fā)物理變化,內(nèi)心沒有精氣神,任何行動都只是疲于應付,形式主義最終空做表面文章。
那么大學要怎樣才會有精氣神呢,水從平靜到沸騰需要一個加熱過程,只有激活了每一個細胞才會達到同頻共振,大學亦是如此,只有每一個細胞都是跳動的,才能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于本人而言,信念是一切行為最好的源泉,有很多人工作的源泉都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但大學里面拿人錢財并不是單純的完成工作,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信念和情懷,如果只為賺錢,奉勸這類人遠離學校,這里不適合過分的私欲和逐利,把握好這個初心才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有了信念,就保證了我們能在這里做正確的事,而如何正確的做事,需要的是責任和熱愛,把學校當家、同事當親人、學生當朋友,當我們學會詮釋這三種關(guān)系的時候,學校也就漸漸有了生機,有了精氣神,起初可能很難,但是我愿意去嘗試,在讀到“大學要有精氣神”的文末之時,為了更好地探求筆者的初心,我定了去廈門的機票,相信回歸之時,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107850170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