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露
隨文練筆是小學作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這一方法,既可以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理念,又能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為后續(xù)的作文教學提供可行性的參考。隨文練筆作為有針對性的扎實的作文訓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寫作時就不愁無話可說了,文筆也會更加流暢。教師運用隨文練筆教學法時,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指導學生勤于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一、“練筆”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練筆這一形式主要是針對學生目前的寫作能力提出的教學策略,教師在具體的課文講解過程中,要布置隨文練筆作業(yè),并且在課文中精選一些適合學生練筆的經典題目,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特點寫作。運用練筆的形式,既能避免學生承擔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又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提升閱讀水平和作文水平,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以及后續(xù)語文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以課文為基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學生通過練筆的形式完成寫作訓練。
二、“練筆”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發(fā)揮練筆的階梯教育作用
小學作文教學是階段性與連貫性統(tǒng)一的教學,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教師要按照由句成段到由段成篇,直至最后命題寫作的原則。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既能保證學生產生寫作興趣,又能讓學生逐步了解寫作的整個流程,實現提升寫作能力的目標。
例如,在由句成段這一階段的練習中,教師可以選擇《池子與河流》這個寓言故事作為練筆參考,讓學生先大致瀏覽,然后放慢閱讀速度,揣摩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攻克閱讀過程中的難點,從句子的分析到段落的分析,學生才能逐漸由淺入深地了解擴寫的重要性,從具體敘述、重點語句等諸多寫作難點角度入手,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教師也能以此入手布置練筆任務。在由段成篇這一階段的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練筆感受寫作的樂趣,教師要通過學生的練筆作品找到其思路以及技巧運用等方面的問題,讓學生積極觀察、感受課文內容的內涵和語言特點,及時改正錯誤。學生在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后,教師可以進行后續(xù)的命題作文練筆,布置合適的寫作任務,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因此,科學地安排作文練筆,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這主要得益于教師堅持科學的教學原則,不斷優(yōu)化練筆形式和內容,還要積累更加豐富的教學經驗,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技巧,在練筆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2.抓準練筆時機,明確練筆目標
新課標提出要注重學生對語言的品味、積累與運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時關注作者運用的寫作技巧,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寫作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不能精準找到練筆切入點,如練筆的時機、難易程度與方法等,降低了練筆教學效率。教師要認真解讀教材,了解編者的編寫意圖,找準練筆時機。小學生的練筆往往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而閱讀主要針對的是教材。教師要精準把握部編教材編者的意圖,以抓準練筆時機。
以單元導語為例,部編教材中的單元導語包括兩部分,先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本單元的內容,然后明確提出本單元語言表達方面的要求。以五上第六單元導語為例,在開始的時候用簡短的語言描繪孩子與親人之間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暗示本單元的主題——“父母之愛”。導語的第二部分,則指出了本單元在語言表達方法上學生要達到的目標?;诖?,本單元的第一課《慈母情深》一文就是通過對母親的細致描寫,講述母親對孩子無私、平凡的愛。課后設置的練筆為“聯(lián)系上下文,說一說你有沒有‘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歷”;第二課的《父愛之舟》,則是以標題為主要線索,以時間為順序,從夢中醒來開始,淚濕枕邊結束。作者回憶了父親日常生活中與求學路上“疼我”的故事,體現父愛的偉大深沉與“我”對父親的懷念與感激。本單元的文章都是從人物外貌、動作、語言與心理、神態(tài)等方面描寫的,教師在設計本單元隨筆練習的時候,在閱讀中要不斷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細節(jié)描寫,精準刻畫人物,突出人物特征,讓學生將語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科學運用到寫作中。
3.基于練筆內容研究練筆形式
語文教材中的素材豐富,學生可以借鑒其中的寫作技巧與手法。光潛先生曾將仿寫當作激活學生思維的主要方法,所以其一直將模仿當作練筆的一種,認為練筆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除了要指導學生認真書寫,還要指導其從創(chuàng)造性的句子開始模仿。部編教材中有很多經典范文,學生在學習文本的時候,能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受益匪淺。仿寫可從這幾點入手:
第一,句子仿寫。仿寫好的段落與句式,可讓學生規(guī)范語言,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寫作經驗,不斷提升作文水平。二年級的課后練習有很多仿寫,包括比喻句、擬人句、反問句等。到了三年級,增加了排比句。排比句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可以引入三上《秋天的雨》中的排比句,為了讓學生深入思考秋天雨的特點,設計的練習句式為:秋天的雨,(? ? );秋天的雨,(? ? );秋天的雨,(? ? )。隨著學段的提升,句子的難度也在升級,例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使用的是經典四句擬人結合排比句式,四個“時而”充分體現山勢、溪流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教師設計的練習題為:請你用“時而……時而……時而……”的句式寫一個擬人句,指導學生思考,寫出好詞佳句。
第二,段落仿寫。將隨文練筆當作寫作與閱讀之間的橋梁,仿寫可以作為這座橋梁的地基。仿寫練筆,不僅符合學生的寫作心理,還可鞏固學生語言訓練的成果。模仿的真實意義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記錄表達要點,模仿寫作。如教學《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可讓學生模仿文本結構-提出想法-強調要點-嘗試編寫。
第三,立意仿寫。選材、立意是寫好文章的關鍵,立意作為文章的基石與靈魂,要正確與清晰,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指導命題立意的方法,掌握好力度,一方面指導學生了解文本抒發(fā)情感,另一方面確定文章主題,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想象能力。如部編教材五上《落花生》一文借物喻人,利用樸實的語言闡明深刻的道理,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案赣H”借助落花生教育子女“做有用的人,不做體面但對別人無用的人”。在小練筆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寫作方法,不斷提升立意能力。
4.結合材料積累方法,發(fā)揮練筆素材倉儲作用
作文對于學生來說屬于重難點學習內容,教師要通過練筆的形式指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以便產生更多寫作靈感。分析課文內容,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積累素材的能力,讓練筆素材充實學生的“倉儲庫”。
例如,教學《珍珠鳥》,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及時摘抄重點語句,讓學生理解修辭在作文中的作用。在積累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根據原有的修辭句仿寫拓展,以便運用在后續(xù)的練筆環(huán)節(jié)中?!墩渲轼B》這篇課文中的大部分修辭值得學生借鑒,故事情節(jié)合理,教師要重點講解,可讓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還能熟練地運用修辭手法,保證作文質量。
還要指導學生掌握人物描寫和語言描寫的技巧,例如,教學《小攝影師》,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了解課文用對話貫穿全篇的結構,在語言和內容比較淺顯的前提下,學生可以通過簡單閱讀理解課文含義。對話能表現人物內心的變化,學生意識到這種寫作手法的優(yōu)勢后,可以通過練筆的方式嘗試運用。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人物對話情境,指導學生根據情景劇表演的形式寫作劇本,這種有特色的練筆形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對寫作練筆產生濃厚的興趣。以“社會公德”為背景,不同小組派出代表演繹角色,比如扔垃圾的人、勸阻的人以及環(huán)境管理人員,設計三個角色的對話,給學生提供更多發(fā)揮空間。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代入到具體角色中,并且結合“社會公德”的相關內容寫作劇本。其中人物描寫以及語言描寫手法可以讓人物特點更突出,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通過練筆的形式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在練筆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仿寫課文中的示例,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新鮮感,這樣才能讓練筆這種寫作形式更好地應用于作文教學中,保證學生寫作時有充足的素材可用,并掌握可以為文章添彩的寫作技巧。
5.發(fā)揮練筆的激活思維作用
學生寫作時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和畏難情緒,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練筆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實現遷移實踐,拓寬作文思路和視野,進而提升作文水平。
例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關注其行文結構,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在更加規(guī)范的結構中完善作文內容,既要保證作文結構的合理,又要保證內容的有趣?!睹利惖男∨d安嶺》這篇課文主要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為分界點,教師在布置練筆任務時要以此為重點,讓學生帶著目的寫作。熟讀課文后,學生大致了解了其結構和內容,仿寫的時候,可以家鄉(xiāng)或者喜歡的地方為對象,從季節(jié)入手列出提綱,結合具體情景,運用修辭手法,這樣作文質量就有保障了。
教師還要延伸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作文思路,更好地表現寫作風格,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作文小能手”。例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展示名家作品或者優(yōu)秀作文,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及其中蘊含的真摯感情,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從優(yōu)秀的案例中學習需要掌握的寫作技巧。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學生形成了主動學習的意識,能主動自覺地完成寫作任務,努力向好學生、知名作家看齊。
獨特的練筆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在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的同時激活寫作思維,而豐富的閱讀經歷和對課文的深入剖析,是催化寫作的“特效藥”。因此在練筆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表達、修辭以及結構等寫作技巧,進而寫出更加優(yōu)秀的作品。
6.加強練筆教學指導
第一,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將練筆融入到教學中,結合閱讀教學的效果更明顯。教材中很多文章閱讀后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可指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抓住訓練重點,進行寫作訓練。教師應先讓學生對文本有深入的了解,感悟作者的情感,激活思維,發(fā)揮想象力。對于練筆,敘事或者童話類文體比較適合,可以讓學生快速找到寫作素材,確定立意方向,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故事與童話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也更能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與寫作興趣,教學效果會更好?;诖耍處熆芍笇W生編寫童話、續(xù)寫故事,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在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的同時,還要教授練筆方法,讓學生以事實為根據發(fā)揮想象力,充實作文內容。
第二,指導學生理解重難點
學生的作文中存在較多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強,教師可設置邏輯性較強的練筆任務,加強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進而激活思維。例如《落花生》中,“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像‘花生’一樣,默默無聞地做著貢獻”為教學重難點,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可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指導其向“默默奉獻”的方向思考。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可設計練筆,讓其將感受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還能進一步達成寫作目的。
第三,指導學生遷移運用
在深入文本分析情感的同時,要注重其中的獨特之處,如寫作順序、情節(jié)結構等。這些獨特的內容是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如《橋》的故事情節(jié)感人、內容集中,為讀者塑造了老共產黨員的形象。教師可提供練筆機會,抓住文章中“老漢”的心理獨白,讓學生在練筆中進一步理解老漢的想法和行為,感受老黨員高大的形象,進一步提升練筆能力。
綜上所述,練筆既可以降低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又能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提升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進行練筆訓練,保證練筆訓練的質量和效率,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教師要探索和分析練筆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問題,以便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在作文教學方面也能提供更多可供參考的教學建議。
227750170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