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香 王明偉
▲▲技法指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敝挥星楦姓鎿吹淖髌?,才能真正打動人心,引起讀者的共鳴。記敘文中情感的真摯,會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歷其事,如臨其境。那么,在記敘文寫作時,怎樣才能做到情感真摯呢?我們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寫真實的生活
誠如葉圣陶先生所說,“作文要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文章的內(nèi)容要來源于生活,要真實、不虛夸,不空談,才能讓讀者感同身受。
1.取材要真實
寫作的素材要來自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體驗,選取那些自己最熟悉和最了解的內(nèi)容進行藝術(shù)化的加工整合,真實地刻畫人物、表達認知、抒發(fā)情感,寫真人、講真事、說真話,以真實的情感撼動人心。
琦君的《金盒子》就取材于她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感受,抒寫了她人生不同時期真實的情感。讀者可以跟隨她簡練、樸素的語言、娓娓敘述的語調(diào),真切地感受到尋常日子里濃濃的親情,深刻地體味十年前、十年后哥哥和弟弟先后遽然病逝帶給她的錐心刺骨的疼痛……
2.情感要真善美
虛假的、無病呻吟的情感,都不是真實的,自然不能打動人;真實卻卑俗、低級趣味的情感,只能讓讀者產(chǎn)生厭惡心理。只有真、善、美的情感才能給讀者帶來好的審美體驗,才能讓讀者在閱讀的審美體驗中得到熏陶,才能產(chǎn)生情感共鳴。正所謂:“情感真,才美;情感美,才善;情感善,才高尚。”
二、化抽象為具體
情感是抽象的,一味地抒情,或者一味地喊口號,只會讓讀者感到無味、干澀。文章要打動人,就必須化虛為實,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也就是說,文章要表達的情感要與相關(guān)的人、事、物,或者一個動作、一句話等具體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在一起。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尋找這樣具體的情感載體。這樣,文章才能真正感動人心,引起讀者的共鳴。比如當代作家張之路的《羚羊木雕》,文章以“羚羊木雕”為載體,表現(xiàn)“我”糾結(jié)矛盾的心理、孩子之間真摯而純潔的友
▲▲
姥爺?shù)淖孕熊嚒驈垑粼?/p>
當清脆的車鈴聲響起的時候,我就會很高興,因為我知道姥爺?shù)胖孕衼碛變簣@看我了!
因為父母特別忙,兩歲半的我不得不早早進入幼兒園。姥爺知道后,心焦得睡不著覺——怕我一個人在幼兒園害怕。那時候,小小的我突然離開了父母,只能用哭來表達不安。而姥爺,疼我的姥爺,舍不得看見我掉淚,就辭掉了自己的工作,買了一輛自行車,把后座改裝成了我的專座。從那以后,姥爺就每天騎自行車送我去幼兒園。
白天,一有空閑,姥爺就會蹬著車來幼兒園看我,車簍里總會有我愛吃的東西。而我只要聽著那車鈴聲,就知道姥爺離我還有多遠。
很快,我就喜歡上了姥爺自行車的車鈴聲。漸漸地,我一不開心,姥爺就會響幾聲車鈴逗我。時間長了,街坊鄰居聽見車鈴響,就會轉(zhuǎn)過頭來,跟我們打招呼。
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在姥爺?shù)能団徛曋泻芸炀徒Y(jié)束了,我離開了姥爺,回到了父母身邊上小學。坐在父親舒適的可以擋風遮雨的小轎車里,我總不禁想起姥爺,想起那段坐在姥爺自行車上緊緊靠在姥爺后背的日子。每次回去時,姥爺都會從車庫里推出他的自行車讓我坐上去,然后他蹬著車帶我逛遍大街小巷。那時,我很少說話,姥爺也不吭聲,只是一直撥弄車鈴,清脆的車鈴聲響遍了我的整個童年……
中學生活單調(diào)忙碌,我常常會想起姥爺,想起童年的那段歲月,但卻很少有機會與姥爺見面。聽姥姥說,那輛自行車姥爺一直不讓賣,擱置在了角落里,漸漸地,車身已銹跡斑斑;姥爺?shù)募贡骋矟u漸佝僂了。姥姥說,姥爺經(jīng)常念叨我,有時還看著我小時候的照片悄悄抹眼淚……
像那輛老舊的自行車一樣,姥爺?shù)纳眢w也“銹”住了。有一次回去,姥爺興奮地給我講當年他騎車帶我遇到的趣事,甚至突然心血來潮,推出自行車要再帶我去逛逛。
被擱置太久,生銹的自行車早已不靈活了,騎上去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但車鈴聲依舊那么清脆……
后來,我把那車鈴摘下,安在了我的自行車上,一路騎過去,一路脆脆地響。恍惚間,覺得我又靠在了姥爺厚厚的脊背上,日子溫暖得仿佛是小時候姥爺車簍里的美食……
【作者系河南省通許縣實驗中學學生,指導老師:王明偉】
點評
本文取材于作者的一段真實經(jīng)歷,情感真摯、自然。作者用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兒時的“我”與姥爺共度的一段幸福時光。作者將對姥爺?shù)纳詈袂楦芯劢乖诹艘惠v自行車上,從幼兒時期的依戀到童年時的美好,再到長大后的思念,情感深切而感人。以姥爺?shù)淖孕熊団徛暺?,又以姥爺?shù)淖孕熊団徛暿瘴玻谂幕貞浝?,情意溫暖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