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三國東吳巴丘魯肅閱軍樓不是岳陽樓的前身

      2022-03-16 08:08:11舒邦新
      湖北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 2022年10期
      關(guān)鍵詞:巴陵魯肅東吳

      舒邦新

      (湖北文理學(xué)院 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湖北 襄陽 441053)

      魯肅閱軍樓據(jù)說是三國東吳將領(lǐng)魯肅在巴丘屯兵時所建。這個巴丘又稱巴陵,本來是一座山丘的名稱,在今湖南岳陽市西的洞庭湖邊,漢代屬于長沙郡下雋縣,晉太康元年在這里設(shè)置巴陵縣。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1]卷三十八:

      (湘水)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山在湘水右岸。山有巴陵故城,本吳之巴丘邸閣城也。晉太康元年立巴陵縣于此。

      又,北宋歐陽忞《輿地廣記》[2]卷二十八:

      巴陵縣:二漢下雋縣地。

      近一些年來,很多熱愛湖南岳陽樓的人熱衷于追尋岳陽樓始建的奧秘。這里面談?wù)摰米疃嗟木褪囚斆C閱軍樓,其重點(diǎn)在于指稱這個閱軍樓是岳陽樓的前身。如:

      岳陽樓景區(qū)官方網(wǎng)頁《岳陽樓-中國文化名樓》上的《岳陽樓研究·岳陽樓歷史》中,先說“岳陽樓的始建時間,自古眾說紛紜”;接著概述前人關(guān)于岳陽樓“前身”的種種說法;然后陳述說“檢閱歷代文獻(xiàn),以‘魯肅閱軍樓’之說較為可靠”,并且進(jìn)一步論證“魯肅閱軍樓的始建年代,以建于東漢建安二十年的可能性最大”[3]。

      有的材料更是直接說,“(魯肅)為操練水軍,在(巴丘)西面臨湖處修建‘閱軍樓’,這便是岳陽樓的前身。”[4]

      上?!缎旅裢韴蟆窋?shù)字報紙上有文章說,魯肅閱軍樓“乃岳陽樓之前身”:“時稱‘巴丘城樓’,南朝詩人顏延之最早登樓吟詩。至唐,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擴(kuò)建閱軍樓,易名岳陽樓。”[5]

      也有把魯肅閱軍樓稱為閱兵臺或者閱兵樓的。

      有學(xué)者指出,岳陽樓“始自三國,前身是‘魯肅閱軍樓’”的說法“得到大部分地方修志者及岳陽地方文史研究者如何林福、李望生等的贊同,1997年《岳陽樓志》、2016年新版《岳陽樓志》[注]何林福:《岳陽樓史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李望生:《岳陽城與岳陽樓》,岳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9年第3期;湖南省方志編纂委員會:《岳陽樓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湖南省方志編纂委員會:《岳陽樓志》,方志出版社,2016年。亦采此說。”[6]

      其實(shí),關(guān)于三國東吳巴丘魯肅閱軍樓、閱兵臺、閱兵樓是湖南岳陽樓前身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的確,東吳將領(lǐng)魯肅曾經(jīng)將兵在巴丘屯駐練兵。其時間在赤壁大戰(zhàn)(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后的建安十九年(214年)。見《三國志·吳書·孫權(quán)傳》[7]664:

      (建安)十九年五月,權(quán)征皖城。閏月,克之。是歲劉備定蜀。權(quán)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權(quán)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guī)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guān)羽。

      所謂“屯巴丘”就是在巴丘駐軍防守。

      這段話的背景是,建安十三年劉備聯(lián)合孫權(quán)于赤壁大敗曹操后,奪取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7]525:

      (劉備)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同時劉備還從孫權(quán)手中借得荊州長江沿岸的全部重要地區(qū),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7]525:

      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于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復(fù)從權(quán)借荊州數(shù)郡。

      從此劉備有了穩(wěn)固的立足之地。經(jīng)過數(shù)年經(jīng)營后,劉備于建安十九年占據(jù)了益州(今四川、重慶、云南、貴州一帶)。于是孫權(quán)派諸葛瑾(諸葛亮之兄)向劉備討還荊州,劉備不答應(yīng)。孫權(quán)便派遣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率兵五萬下公安,令關(guān)羽入益陽;孫、劉形成對峙之勢。魯肅正是在這嚴(yán)峻的時刻奉命率部屯兵巴丘。

      這是赤壁大戰(zhàn)之后孫、劉之間一次嚴(yán)重的政治軍事斗爭。結(jié)果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達(dá)成戰(zhàn)略平衡之勢。以湘水為界,就是以洞庭湖為界,這就是清嘉慶《巴陵縣志》[注]唐伊盛,龔立海:《巴陵縣志》,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嘉慶九年刻本。卷二所說的“所謂以湘水為界,即洞庭湖也”。

      在這場重大的政治軍事斗爭中,“魯肅以萬人屯巴丘”發(fā)揮了重要的威懾作用。

      對于魯肅率兵屯戍巴丘之事,其他史料也多有記述。如北宋范致明撰的《岳陽風(fēng)土記》[注]范致明:《岳陽風(fēng)土記》,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二年刻本。也說:

      岳州:……秦并天下,為長沙郡。漢因之,以為要扼之地,置戍以鎮(zhèn)之。建安中,吳使魯肅將兵萬人屯駐于此。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那么他在巴丘屯兵的時間不到四年。

      閱軍樓是軍中指揮、檢閱部隊(duì)的一個設(shè)施。既然當(dāng)時魯肅將兵萬人在巴丘屯駐練兵,那么無論時間長短,建閱軍樓的確是情理中的事。所以,魯肅閱軍樓在歷史上極有可能是真實(shí)存在過。

      但是在巴丘屯兵,建閱軍樓的并不止魯肅一人。

      有材料說,在魯肅屯駐巴丘之前,周瑜曾經(jīng)“留鎮(zhèn)巴丘”。如《三國志·吳書·周瑜傳》[7]746:

      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hù)軍,領(lǐng)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fù)近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zhèn)巴丘。

      這件事發(fā)生在孫權(quán)的父親孫策執(zhí)掌江東之時,赤壁大戰(zhàn)之前,早于“魯肅以萬人屯巴丘”。

      不過此時周瑜“留鎮(zhèn)”的地點(diǎn),并不是后來魯肅屯駐的巴丘?!度龂尽菚ぶ荑鳌穂7]747此處的裴松之注即指出:

      孫策于時始得豫章、廬陵,尚未能得定江夏。瑜之所鎮(zhèn),應(yīng)在今巴丘縣也,與后所平巴丘處不同。

      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在南朝劉宋之時。這里所說的“今巴丘縣”顯然是劉宋之時的巴丘縣。

      關(guān)于這個巴丘縣的設(shè)置時間,史料上的說法并不一致。清康熙八年《峽江縣志》[注]佟國才,邊繼登:《峽江縣志》,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八年刻本。卷二說是在東漢和帝永元年間:“東漢永元間分新淦置巴丘、石陽二縣,屬廬陵郡”。清同治十年《峽江縣志》[注]暴大儒,廖其觀:《峽江縣志》,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同治十年刻本。卷一上說是在東吳之時:“吳分新淦、石陽置巴丘縣”,而卷一下又說是在東漢永元二年,“石陽城在東三都,近大浽頭。東漢永元二年與巴丘并建縣”。

      但是無論巴丘縣建于何時,這個巴丘縣并不在現(xiàn)在的湖南,而是在今江西?,F(xiàn)在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的巴邱鎮(zhèn),應(yīng)該就是當(dāng)年周瑜的“留鎮(zhèn)”之地。

      后來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自“京”(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還江陵,為行裝,而道于巴丘病卒”[7]747。此處裴注說,周瑜“所卒之處,應(yīng)在今之巴陵,與前所鎮(zhèn)巴丘,名同處異也。”這個周瑜“所卒之處”,才是后來魯肅于建安十九年的屯駐之地巴丘(巴陵)。

      顯然,《三國志·吳書·孫權(quán)傳》所說的“魯肅以萬人屯”的巴丘和《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所說的周瑜留鎮(zhèn)的巴丘,前者在今湖南岳陽,后者在今江西峽江,二者并不是同一個地方。而且嚴(yán)格地說,這兩個地方還談不上是“名同處異”。因?yàn)橹荑ち翩?zhèn)的地方是巴丘縣,并不稱巴陵;魯肅屯駐之地巴丘又稱巴陵,卻從來沒有稱為巴丘縣。二者之名還是有著顯著差異的。

      所以周瑜其實(shí)并沒有留鎮(zhèn)過魯肅后來所屯駐的巴丘,當(dāng)然也就不可能在這個巴丘建有閱軍樓。

      不過,即使周瑜并沒有留鎮(zhèn)過后來魯肅所屯駐的巴丘,但是東吳時期的確是有多位將領(lǐng)屯駐巴丘。

      除了建安十九年“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guān)羽”外,孫權(quán)另外也還曾經(jīng)“增巴丘守兵萬人”。這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去世時的事,見《三國志·蜀書·宗預(yù)傳》[7]637:

      宗預(yù)字德艷,南陽安眾人也?!ㄅd初,丞相亮以為主簿,遷參軍右中郎將。及亮卒,吳慮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萬人,一欲以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

      司馬光《資治通鑒》[8]卷七十二對這件事的記述和《三國志·蜀書·宗預(yù)傳》是一致的:“吳人聞諸葛亮卒,恐魏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萬人”?!顿Y治通鑒》把這件事記在魏明帝曹叡青龍二年。此年為蜀漢后主劉禪建興十二年,吳大帝孫權(quán)嘉禾三年,公元234年。

      不過我們不清楚這次率領(lǐng)“巴丘守兵萬人”的東吳將領(lǐng)是誰。

      在孫權(quán)之后,他的孫子、東吳末代皇帝孫皓時期,也曾經(jīng)派右丞相萬彧鎮(zhèn)守巴丘,見《三國志·吳書·孫皓傳》[7]692:

      (寶鼎)二年春,大赦。右丞相萬彧上鎮(zhèn)巴丘。

      吳末帝孫皓寶鼎二年為公元267年。

      北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9]卷一百一十三也說:

      岳州?!瓍且詾橐笾?,置戍兵以鎮(zhèn)之。建安中孫權(quán)使魯肅,孫皓時萬彧,皆屯于此。

      既然在巴丘屯兵的并不止魯肅一人,那么除魯肅之外的其他東吳將領(lǐng)也可以在巴丘建閱軍樓,巴丘閱軍樓并不是唯一只和魯肅有關(guān)聯(lián)。如果說東吳巴丘的魯肅閱軍樓是岳陽樓的前身,那么其他東吳將領(lǐng)在巴丘建的閱軍樓也可以是岳陽樓的前身。唯獨(dú)指稱魯肅閱軍樓是岳陽樓前身,這是沒有說服力的?;蛘呶覀兛梢赃@樣理解,所謂魯肅閱軍樓其實(shí)就是東吳時期在巴丘屯兵的諸將領(lǐng)所建閱軍樓的一個代表性的稱呼。

      那么以魯肅閱軍樓為代表的東吳巴丘閱軍樓真的就是岳陽樓的前身嗎?

      其實(shí)無論是魯肅閱軍樓還是萬彧閱軍樓,東吳巴丘閱軍樓只是往年某些軍事活動的一種陳跡,早就消逝在歷史的煙塵中,和后世的岳陽樓完全沒有關(guān)聯(lián)。

      從東漢建安十九年(214年)魯肅屯戍巴丘,到孫吳寶鼎二年(267年)萬彧鎮(zhèn)巴丘,時間過去了五十多年,其間發(fā)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先是吳、蜀交惡,劉備兵敗去世(蜀漢章武三年,東吳黃武二年,223年),然后蜀漢被魏國所滅(蜀漢炎興元年,魏景元四年,263年),緊接著曹魏也被晉國取代(魏咸熙二年,晉泰始元年,265年)。這之后不久,在晉武帝司馬炎咸寧六年(東吳天紀(jì)四年,280年),東吳滅亡,三國歸晉。

      在這樣一個風(fēng)云激蕩的年代,巴丘一帶必定會有許多軍事行動,會建過許多閱軍樓。而且魯肅屯駐在先,萬彧等人屯駐在后。如果說巴丘閱軍樓是岳陽樓的前身,那么魯肅閱軍樓也只能是萬彧閱軍樓或者其他將領(lǐng)建的閱軍樓的前身,而不是岳陽樓的前身。

      岳陽樓其實(shí)就是后世岳州城的西門城樓,是依附于城郭、城垣、城墻的一個建筑。無城墻則無城樓。而當(dāng)年的巴丘還只是下雋縣的一塊轄地,還沒有行政建制。魯肅、萬彧等人,他們率兵進(jìn)駐巴丘,都只是一時性的軍事行動,其職責(zé)就是屯戍、練兵,威懾敵方。其間建軍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決不可能筑城。而閱軍樓只不過是建在軍營中的區(qū)區(qū)一座建筑,更不足以為城。既然無城,就沒有城樓;既然無城樓,就不可能有岳陽樓的前身。所以無論是魯肅閱軍樓,還是萬彧閱軍樓或者其他將領(lǐng)建的閱軍樓,其實(shí)都不應(yīng)是岳陽樓的前身。

      歷史上并沒有任何材料可以證明魯肅閱軍樓就是岳陽樓的前身。

      目前所見到的最早說到魯肅閱軍樓的是明人張存紳的《增訂雅俗稽言》[10]卷十:

      岳陽樓在天岳山之南,故名岳陽,即岳城西門樓也。其樓莫知所始。范文正《岳陽樓記》:宋慶歷間滕子京重修也。一曰唐張說謫岳州,有岳陽樓送別詩“誰念三千里,江澤一老翁”之句,意必嘗加修葺,因名燕公樓。一曰魯肅閱軍樓,自三國時始也。

      至清代,光緒《巴陵縣志》[注]姚詩德,杜貴墀:《巴陵縣志》,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八年刻本。卷六也說岳陽樓“或曰魯肅閱軍樓也,自三國時始”,其實(shí)還是引自《增訂雅俗稽言》。

      今人常常喜歡以《增訂雅俗稽言》中的這段材料來證明魯肅閱軍樓就是岳陽樓的前身。其實(shí)很有意思的是,恰恰正是張存紳寫下的這段文字表明:不能證明魯肅閱軍樓就是岳陽樓的前身。

      在《增訂雅俗稽言》中,張存紳已經(jīng)明確表示,人們對岳陽樓的創(chuàng)建歷史是“莫知所始”。在這個前提下,張存紳自己也只是提出了兩個“一曰”,也就是兩個可能的說法,并沒有作為定論。

      張存紳提出的第一個“一曰”是“唐張說謫岳州,有岳陽樓送別詩‘誰念三千里,江澤一老翁’之句,意必嘗加修葺,因名燕公樓”。

      張存紳這個“一曰”的意思是,張說在岳陽樓寫下了送別詩,并且推想(“意”)張說曾經(jīng)對岳陽樓加以修葺,因此人們以張說的爵號燕國公而將岳陽樓稱為燕公樓。

      首先,歷史文獻(xiàn)上第一次出現(xiàn)岳陽樓這個詞語,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在詩人李白和賈至的詩作中。在這四十多年前,張說于開元四年(716年)自中書令貶為岳州刺史之時,并沒有岳陽樓這個名稱。而且“誰念三千里,江澤一老翁”是張說《岳州宴別潭州王熊二首》中的詩句,這首詩從詩題到詩句并沒有一處提到岳陽樓。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唐張說的“岳陽樓送別詩”。

      其次,早在《增訂雅俗稽言》之前,宋代的《岳陽風(fēng)土記》[注]范致明:《岳陽風(fēng)土記》,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二年刻本。就已經(jīng)把燕公樓的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了:

      岳陽樓城西門樓也,下瞰洞庭,景物寬闊。唐開元四年,中書令張說除守此州,每與才士登樓賦詩,自爾名著。其后太守于樓北百步復(fù)創(chuàng)樓,名曰燕公樓。

      這里有兩個要點(diǎn):一是燕公樓是張說(“太守”)主持修筑(“創(chuàng)”)的,不是“修葺”;二是燕公樓的位置在“城西門樓”“北百步”,足見燕公樓和城西門樓根本就不是同一座建筑。而這個城西門樓正是后來的岳陽樓,所以燕公樓和岳陽樓毫無干涉。

      既然如此,張存紳提出的這第一個“一曰”顯然是不能成立的。

      張存紳提出的第二個“一曰”是“魯肅閱軍樓,自三國時始也”,意思是岳陽樓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魯肅閱軍樓。

      雖然張存紳提出的這個“一曰”僅僅只是一種可能性,但是這個可能性也是不能成立的。

      晉人陳壽從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三國時代結(jié)束的這一年開始撰寫《三國志》,其中沒有關(guān)于魯肅閱軍樓的記述。《增訂雅俗稽言》成書于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以前(有明熹宗天啟二年序文,刊刻于天啟三年)。從陳壽撰寫《三國志》起始,其間大約1300年,在史料上一直都沒有見到“魯肅閱軍樓”之說。現(xiàn)在突然在《增訂雅俗稽言》中有了岳陽樓“魯肅閱軍樓,自三國時始也”的說法,其可靠性是很難采信的。

      《增訂雅俗稽言》是一部對雅言和俗語并重稽考的辭書性質(zhì)的專著,其中包含著大量的民俗語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1]對這部書評價不高,認(rèn)為它失之于“叢脞”(細(xì)碎,雜亂);而當(dāng)代學(xué)人從民俗語言學(xué)研究的角度則認(rèn)為此書值得重視。

      眾所周知史書《三國志》和小說《三國演義》是不同的。《三國演義》中的很多故事,是作者羅貫中將史書記載的一些情節(jié)加以改造,移花接木、刻意夸大,同時結(jié)合民間長期流傳的一些傳說,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寫作而成。所謂岳陽樓就是魯肅閱軍樓的說法應(yīng)該和這類似。它極可能是明代岳州一帶的民間故老,從《三國志》等關(guān)于魯肅的一些記載中引申出來的一種口頭傳說,被張存紳收集在了《增訂雅俗稽言》之中,成為了一條民俗語匯,后來才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注。

      《增訂雅俗稽言》的記述不失為一段佳話,但它畢竟只是作者收集的一條民俗語匯。所謂“魯肅閱軍樓”在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述,不是一個流傳有序的名稱。這條記述至多只能說明在作者張存紳所在的明代晚期,在當(dāng)時的民間有這個說法。這并不能作為一種嚴(yán)格的史料來說明岳陽樓就是魯肅閱軍樓。

      其實(shí),《增訂雅俗稽言》的作者張存紳本來就是把這個說法作為一種傳聞來記述的。今天我們?nèi)绻麤]有比《增訂雅俗稽言》更確切的材料來證明“岳陽樓就是魯肅閱軍樓”,那么我們也就只能停留在《增訂雅俗稽言》的作者張存紳的“一曰”上,也只能把這個說法作為對岳陽樓始創(chuàng)之謎的一種民間說法,而不能把它作為一個嚴(yán)謹(jǐn)?shù)氖穼W(xué)定論。

      另外,也有人說,魯肅閱軍樓是岳陽樓前身這個說法,首見于明人汪凱、劉戩、潘恩的《岳陽樓詩集序》。[6]

      其實(shí)汪凱、劉戩、潘恩是明代不同時期的人,他們既沒有分別寫過也沒有共同寫過《岳陽樓詩集序》,而是各自寫過《岳陽樓詩后序》(汪凱)、《類編岳陽樓詩集(序)》(劉戩)、《重刻岳陽樓詩集序》(潘恩),見明胥文相輯《岳陽樓詩集》第2冊,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歷元年刻本。而且他們?nèi)说奈淖种卸紱]有提到過魯肅閱軍樓,與魯肅閱軍樓是岳陽樓前身的說法毫無關(guān)系。

      所以,目前所見到的最早說到魯肅閱軍樓的還是明人張存紳的《增訂雅俗稽言》,但是所謂魯肅閱軍樓是岳陽樓的前身這個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此外,還有說三國東吳巴丘邸閣城是岳陽樓前身的,也不能成立[12]。

      猜你喜歡
      巴陵魯肅東吳
      亂世豪杰
      巴陵石化硫酸銨穩(wěn)產(chǎn)穩(wěn)銷 確保春耕化肥供應(yīng)
      東吳·名家
      魯肅的深謀遠(yuǎn)慮
      湖南巴陵?duì)t窯節(jié)能股份有限公司
      資源再生(2019年3期)2019-04-29 03:44:32
      湖南巴陵?duì)t窯節(jié)能股份有限公司
      資源再生(2019年1期)2019-03-04 01:57:04
      岳陽王家河巴陵東路橋設(shè)計
      上海公路(2018年4期)2018-03-21 05:57:30
      三國軍師爭鋒之魯肅:三國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十幾歲(2017年11期)2017-11-08 01:11:26
      當(dāng)涂縣“天子墳”東吳墓考古發(fā)掘取得階段性成果
      羊祜以德服人
      中西区| 绥中县| 大埔县| 呼玛县| 宁津县| 舒兰市| 景东| 双城市| 景宁| 莱西市| 镇宁| 英吉沙县| 宝兴县| 巴林左旗| 保靖县| 巴林右旗| 江陵县| 鲜城| 改则县| 钟祥市| 万年县| 容城县| 桃园市| 卓尼县| 郓城县| 城口县| 吴桥县| 宁德市| 扎兰屯市| 兴国县| 永仁县| 荣昌县| 池州市| 巴林左旗| 和田县| 平顺县| 阿合奇县| 同仁县| 金塔县| 富顺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