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第三十一中學 830017)
為了有效地提升高中物理的學習效率,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思考能力以及推理能力,通過應用推理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推理能力,幫助他們形成一種解題的思路,還可以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相應的鍛煉,從而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另外,通過應用推理法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畏懼心理,而且還能夠搭建出一個基本的解題框架,從而不斷地提升物理的解題效率.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應用推理法進行解題.
在學習高中物理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相應的物理推理能力,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物理的解題效率.物理推理能力在應用的時候具有以下幾點特征.首先,高中物理的推理能力具有規(guī)范性.在同等的教育背景下,在高中物理解題的過程中應用推理法能夠?qū)⑽锢碇R的相同點以及相應的區(qū)別進行突出.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應用推理法可以遵照解題的步驟,對問題的條件進行深入地剖析.其次,高中物理的推理能力具有等級性.在解題的時候?qū)︻}目進行相應的邏輯推理時,必須要結(jié)合所學的物理知識,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這樣才能確保問題推理的準確性.其次,物理推理能力具有多元化.雖然在解決實際的問題時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但是解題的方法卻可以是多樣化的,掌握了多元化的物理推理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
高中物理習題的重點與難點是我們要突破的.這樣有難度的物理題通常會有很多問題.利用推理法,可以從問題的應變情況推斷出相應的條件,然后挖掘出隱藏的解題信息.舉例來說,兩個傾斜角度不同的理想光滑斜坡,讓小球分別從兩個坡面上的同一高度無初速度釋放.即使僅僅通過想象,我們也很難一次比較兩個小球的運動情況.所以,在解題過程中建立一個平面,把兩個小球在直角坐標系下的運動狀態(tài)畫出來,并把它們放在同一坐標系中,這樣既有利于我們快速找到解題的方法,又能加強對圖像的理解.兩種情況下,由于傾斜角度不同,所以小球下落時的加速度不同.這樣就可以從建立的v-t圖像知道曲線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圖像和坐標軸圍成的面積代表著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位移.這樣就能很容易地得到答案.運用論證方法時,可以將圖象法結(jié)合起來,理清思路,克服物理知識的難點和重點,實現(xiàn)物理知識的有效學習.
在實際解答物理問題時,我們可以把物理問題中所涉及的許多要素逐一闡述,結(jié)合我們自己的物理知識進行邏輯推理,就會衍生出新的問題.我們將此方法稱為“例子結(jié)論推導驗證”.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我們必須對實例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并保持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只要在初始階段解決了問題,就會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思路.要提高我們有效思考的能力,我們就要研究物理解題中的歸類推理法.
如:在解答牛頓第三定律經(jīng)典習題過程中,利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guān)系時,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比較常見案例出發(fā),如:劃水運動員在海面進行迅速滑行時,他們?yōu)槭裁磿霈F(xiàn)下沉的問題.此時我們需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猜測,當游艇牽引劃水運動員向前運動時,因為運動員借助滑板對水面施加了一個向下傾斜的力,且隨著水的流動而不斷擴大.由此我們提出猜測,此時牽引力數(shù)值越大,劃水運動員對水施加的力也就越大,由于水的特殊屬性,我們此時可以利用力的特征,結(jié)合牛頓第三定律內(nèi)容,運用歸納推理的形式進行物理知識準確性的驗證.如:反作用力是否是保證劃水運動員不會掉入水中的主要因素?我們在實際解答過程中,可以自主繪制劃水運動員的受力情況表,以此為依據(jù)綜合分析物理數(shù)據(jù),并利用此內(nèi)容進行科學有效的推理與驗證,進而有效求解出當反作用力處于垂直方向的力,等同于劃水運動員的重力時,運動員就不會再出現(xiàn)下沉的問題.
在高中物理課程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類比推理通常是指綜合分析同一類學科的相同屬性,然后排除某些屬性較一致的事物.為了有效地充實我們的結(jié)論,有些事實和理論應盡可能完滿.然而,應當指出,在用物理例子類推的時候,我們總是必須考慮數(shù)量因素.在實際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時刻注意類比的程度,并準確地捕捉到類比推理的內(nèi)容.
如:在解答有關(guān)物理“電勢能”的問題時,我們可以采用推理的方式,自主對其問題進行結(jié)論性總結(jié).比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兩個正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也增大
B.當兩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減小
C.一個正點電荷與一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也增大
D.一個正點電荷與一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減小,它們的電勢能也減小
兩個正點電荷相互靠近,由庫侖定律可知庫侖力增大,克服電場力做功,所以系統(tǒng)的電勢能增大,故A正確;同理,兩個負電荷靠近時,也要克服電場力做功,所以B錯誤;正負電荷靠近,由庫侖定律可知,庫侖力增大,這一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所以電勢能減小,故C、D錯誤;或者是解磁場概念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列出電場和磁場的相關(guān)屬性,如:電場是電荷及變化磁場周圍空間里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zhì).電場這種物質(zhì)與通常的實物不同,它不是由分子原子所組成,但它是客觀存在的.電場具有通常物質(zhì)所具有的力和能量等客觀屬性.磁場:能夠產(chǎn)生磁力的空間存在著磁場.磁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場作為媒介的.借助性質(zhì)類比有效分析其內(nèi)容,進而從根本上強化我們的學習能力.
物理這門課程更加注重培養(yǎng)以及訓練學生的思維推理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高中物理的時候需要充分地結(jié)合生活中的一些實際例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推理能力,讓學生可以自覺地對問題以及基礎(chǔ)知識進行相應的練習,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書本當中的知識點以及公式、定理,在解題的過程中學會深入地挖掘一些潛在的條件,發(fā)現(xiàn)知識點存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再結(jié)合具體的題目進行相應的思考以及推理,從而將解題的效率提升上來.教師在對高中物理進行教學時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他們在解題的過程中形成一種主動思考的習慣,而且還要學會和實際的生活進行相應的聯(lián)系,將一些相似的題型進行有效地整合,幫助他們更好地構(gòu)建出一個解題的框架,這樣就能夠在解題的過程中快速地找到題目當中的突破點,讓整個解題的過程中變得更加順利.比如說,在考察牛頓第三定律的相關(guān)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地聯(lián)系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我們都知道牛頓第三定律的定義就是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在實際的生活當中,當我們鼓掌的時候左手用力地拍打右手,兩只手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痛覺,這就說明左手對右手有力的作用,與此同時,右手對左手也產(chǎn)生了力的作用.當與實際的生活進行聯(lián)系的時候必須得保持一種敏銳的態(tài)度進行審題,通過將猜想以及推理和實際的題目進行結(jié)合,進而完成對題目的推理過程.
教師在對高中物理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對比相似的物理問題來將題型進行區(qū)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快速地找到解題的方法,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在解題時的反應能力以及解題速度.對相似的物理問題進行推理解答的時候,要對相似的題型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在看到一道題目的時候需要根據(jù)題目的條件以及要求進行相應的分類,對題目涉及的定理以及考察的方向進行明確.比如說,如果一個物理題考察的是電磁學,那么就可以結(jié)合電磁公式對平面運動以及斜面切割等進行分類歸納,然后引導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將學過的知識與新學的知識進行有效地結(jié)合,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在解答物理題目的時候利用對比相似的題型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解題的關(guān)鍵,將學生的解題能力不斷地進行提升.
在對高中物理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推理法解答物理題目,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演繹推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演繹推理法指的是將一些具有關(guān)聯(lián)的知識進行一定的演繹推理,進而求解出在這些知識當中存在的一些共有屬性,在進行推理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程度便一目了然,而且所得出的推理結(jié)論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當講解到滑動摩擦因數(shù)這個實驗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相應的演繹推理,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設(shè)計實驗的方案,然后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之間存在著相應的聯(lián)系.通過巧妙地運用演繹推理的方式,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會更加具有條理性以及邏輯性,對于整理他們的解題思路來說是非常具有幫助的,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對公式的記憶,在演繹推理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他們的物理解題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在解題的過程中通過應用推理法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能幫助學生構(gòu)建一個解題的框架,對于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來說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效地結(jié)合生活中的一些例證、相似問題的類比以及巧妙地運用演繹推理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思維,從而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將高中物理的學習效率不斷地提升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