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課文中的科普
科學(xué)無處不在。翻開語文書,細心的小朋友可能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也有不少科普知識。那么我們一起把“藏”在課文中的科學(xué)找出來,增長新知識,解鎖新技能。
課文再現(xiàn):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fēng)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fēng)凍死我,明天就做窩?!?/p>
當喜鵲忙著做窩時,寒號鳥悠閑地躺在崖縫里。這寒號鳥既沒有喙,也沒有翅膀,難道不是鳥?沒錯,寒號鳥雖然名字里有個“鳥”字,但不是鳥!
寒號鳥是嚙齒類動物,學(xué)名叫復(fù)齒鼯鼠,比紅腹松鼠稍大,臉像狐,尖嘴像鼠,尾巴像松鼠,頭腹部毛發(fā)多為灰白色,背部毛發(fā)以黑、黃、橙色為主。棲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常在高大的喬木上和陡峭巖壁的裂縫中筑巢。
寒號鳥喜歡夜間在樹枝上活動,生性怕冷,到了冬天便日夜不停地號叫,叫聲凄厲,再加上身體兩側(cè)有皮膜,張開皮膜滑翔時像極了鳥,因此得名“寒號鳥”。身體小且輕,所以寒號鳥能進行長距離滑翔,最遠可達200米。
寒號鳥主要以側(cè)柏和油松的樹葉為食,也吃山桃和杏的核仁。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可愛,用前肢抱住食物啃食,后腿站立。
有意思的是,寒號鳥會在巢穴附近固定的“廁所”方便,即便外出覓食,也會憋著飛回“廁所”排便。寒號鳥的糞便曬干后還是一味中藥材,叫“五靈脂”。
370150058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