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婷
在成長型思維引導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重點應放在對學生的引導和鼓勵上,相信學生,協(xié)助學生逐步成長。英語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英語教師應基于成長型思維理論,對學生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關注,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英語基礎,觀察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狀態(tài),及時調整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積極伸出援手,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取得進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成效。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對學生的認知是固定的,往往是根據一段時間以來學生的英語成績和練習水平評定,缺乏對學生持續(xù)性的觀察,無視學生本身的潛力,缺乏對學困生的引導與幫助。為了改善此類情況,英語教師應從課堂教學實踐策略開始著手調整,對所有學生采取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改變從前刻板的教學態(tài)度,積極引導所有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思考、學習、探索,由衷相信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他們的刻苦努力不斷提升英語知識水平,激活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原動力。
一、成長型思維概述
成長型思維一種特定的思維模式,與固定性思維截然相反,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自己的智力、能力、素養(yǎng)、品德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和訓練得到提高的,這些人的學習主動性更強,對自我認知往往十分清晰、透徹,更加愿意付出和努力。故此,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無論是面對學習、生活和工作,他們的潛能更大,抗壓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更強,未來的發(fā)展空間更廣闊。
成長型思維有著以下幾大特質:勇于迎接挑戰(zhàn)、積極擁抱生活中的變化、堅持、愿意努力、認為一切皆有可能。固定性思維則恰恰相反,這類人害怕或反感變化,不喜歡挑戰(zhàn)以及新鮮事物、更喜歡墨守成規(guī)、安于現狀、認為努力無用。具有這兩種不同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生活、學習和工作時的態(tài)度將會全然不同,固定性思維更消極、更悲觀,尤其是當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時,具有固定性思維的人很容易潰敗和逃離,不喜歡面對新的挑戰(zhàn),也不愿意嘗試新的東西。
對教育工作者而言,成長型思維是一項很重要且實用的思維方式。具有成長型思維的教師更愿意傾聽學生的需求和意見,他們善于給予學生幫助和引導,他們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也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調整,而非固定、刻板的。這類教師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信心,使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也更為順暢、開放和自由,有利于增強課程教學質量,營造健康活躍的教學氛圍。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英語是初級教育階段中的重要課程,學生通過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將會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英語口語對話能力,對英語產生興趣和喜愛。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卻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師給予關注,通過對教學手段、教學計劃、教學模式的調整完善來改進這些問題。
首先,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固化死板,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英語課程的學習對小學生而言有著一定的難度,因為英語并非母語,而且在國內大多數學校不具備良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那么學生在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時容易感到困難和枯燥。固化死板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僅會逐步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可能使學生對英語產生刻板印象而排斥學習。
其次,英語教師對學生學情缺乏了解,教學方法不具備針對性。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有一種常見情況,即教師對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詞匯量、接受能力、性格特點并不了解,采用“一刀切”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難以起到理想效果,而且缺乏針對性。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也就無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對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弱的學生而言,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是不完善的。
最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不足。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十分單一,僅僅憑借一個階段性的英語測試成績判斷學生,將教學關注點放在了那些學得快、學得好的學生身上,忽略了中下游的學生,未能充分挖掘所有學生的學習潛能。對中下游的學生而言,他們在英語課堂上很難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長此以往,這些學生的英語成績難以提升,且容易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是小學英語課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的品質直接影響了英語課程教學質量。教師應正視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發(fā)揮自己的教學智慧,及時調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思路,根據實際情況完善和解決,使小學英語教育整體質量得以提高。
三、基于成長型思維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一)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抓住學生興趣
基于成長型思維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以激趣、引導、鼓勵、觀察為主。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在教材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擴充,添加一系列圖片、視頻、動畫、解說,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更為有趣、鮮活和生動,抓住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激趣為先,當小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有了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后,后續(xù)的教學工作實施將會更加順利,課堂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舉例說明,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Colour這節(jié)課時,這節(jié)課的授課任務是要讓學生能初步聽、說、讀句型What colour...? It’s ...以及各類關于色彩名稱的英語單詞,例如,colour、yellow、blue、brown、white等?;诔砷L型思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需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和信心,針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內容。教師可根據本課主題Colour設計一個不同配色的調色盤,讓學生成為“色彩搭配師”,受到邀請的學生將會得到一本服裝畫冊,里面人物的衣服都沒有顏色,學生可以應用這節(jié)課所學習到的單詞進行對話。學生可拿著手中的畫冊,從教師提供的調色盤中選取學習過的單詞,練習colour、yellow、blue、brown、white等單詞的讀音,并說出其中文名稱,還可以在這個語境下練習句型What colour...? It’s ...當一名學生為衣服配上色彩后,下一名學生則需要用What colour...? It’s ...句型與教師進行對話,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節(jié)課句型和單詞的記憶程度。
這樣一來,這節(jié)課的授課目標清晰明確,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既能感受樂趣,也能學會關于顏色的表達,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簡單有趣的小游戲活躍了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開放性的游戲活動中應用英語知識,同時引導學生與他人英語互動,在交流中增強英語表達能力。
(二)鼓勵學生多加練習,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英語是一門綜合性與實踐性很強的語言類學科。由于小學生缺乏全面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教師要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對學生多加引導,鼓勵學生多看、多讀、多記、多說,幫助小學生建立英語語言思維。英語教師可充分發(fā)揮成長型思維的作用,在課堂上積極稱贊學生,為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幫助和引導,避免一味地斥責與批評,與學生一同成長,耐心指引他們的發(fā)展。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8 Happy New Year!這節(jié)課為例,這節(jié)課的主題是一年一度的新年,要求學生能用Happy new year表達新年快樂,學會用Thank you回應對方,以及鞏固之前學過的句型What’s this?/that?/It’s a .../This is for you.并靈活應用。新年主題對小學生而言并不陌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一對一問答的方式進行場景對話。學生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踴躍與組員進行英語口語互動。教師可帶領班級學生一同欣賞世界各地人們慶祝新年的方式,與學生討論,將話題引到新年禮物上。然后教師可以請學生為自己的朋友準備一份新年禮物,用卡片與畫筆將禮物畫出來,將卡片作為場景對話的道具,然后以接龍的方式進行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對話。學生將會交換他們準備好的禮物,在對話過程中應用句型What’s this? It’s a doll.在卡片道具的輔助下,學生對話起來能有的放矢,而且可以進一步掌握this and that之間的使用區(qū)別。
新年禮物的話題能激活小學生的興趣,教師可幫助學生努力進行口語對話練習,鼓勵他們多說,即使說錯了也沒有關系,用耐心指導學生,積極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三)開展課堂合作任務,推動學生成長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秉持成長型思維模式,保持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主動給予學生更多發(fā)揮自身潛能的機會。英語教師可圍繞課本內容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任務,讓班級學生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參與英語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與此同時,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避免負面情緒,多給予正面反饋和鼓勵。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On the farm這課的時候,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能掌握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以及學習關于農場動物、水果的英語單詞。教師可圍繞課文主題“farm”設計有趣的英語課堂合作任務,可將班級學生分為數個合作小組,每四名學生為一組,且每組學生將會得到一塊平板電腦。學生可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flash小游戲中搭建一座屬于他們的農場,而其中的動物、水果都出自課文中的單詞。當農場搭建完成后,每組學生需上臺展示并用英語分享,“Show a beautiful farm and talk about it with friends”。臺下的學生可以舉手提問,臺上分享的學生可以與他們進行問答,借此鞏固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They are...在最后的Cartoon time,在教師的積極鼓勵下,每組學生將會對故事進行改編,然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現整個故事,并對故事中的Bobby和Sam說一句話。將英語學習變成了情景式表演,能有效帶動班級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加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趣味性,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中所需要的英語口語能力。
團隊合作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英語課堂活動。比起單獨的演講和分享,團隊分工配合的形式讓學生有信心、有勇氣,能盡可能避免啞巴英語的情況產生,還可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與膽量。
(四)創(chuàng)建課堂生活情境,鍛煉應用能力
基于成長型思維,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生真切感受到英語這門語言的魅力所在。為此,教師可從生活視角出發(fā),將英語課文與學生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生活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增加學生對英語的親切感,搭建真實、生動、具體的英語語境,讓學生在此類生活化語境中交流、表達、思考,從而進一步建立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提高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Project 1 My school life的復習課中,教師可借助一些表格、圖片和道具搭建校園生活場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在學校的生活體驗進行對話,讓學生愿意說、敢于表達、言之有物。首先,教師可與學生進行自由問答,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隨機選擇話題,與學生輕松地聊一聊他們的校園生活。問題1:What day is it today?問題2: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this morning?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引入復習課內容,同時給予學生鍛煉英語口語和聽力的機會。接著,教師將隨機給到學生一些任務卡,拿到任務卡后,學生需應用之前一到二單元學習過的單詞和句式完成對話任務,例如,my subjects/my timetable/my day/my school等。學生拿到任務卡后可以選擇和英語教師互動,也可以選擇與班級里的同學進行話題交流。假設在交流過程中,學生發(fā)生了句式或語法錯誤,教師可進行糾正和指導。教師應圍繞校園生活情境,盡可能地讓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論中,增強小學英語課堂的參與率。幫助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動力,指出學生目前的不足以及未來的前進方向,讓學生明白失敗并不可怕,反而可能成為進步的動力。
課堂是對話的場域,高質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高品質英語課堂的必備要素。由于英語口語能力的不同,學生在對話互動中必然會呈現差距,教師要負責引導、糾正、反饋,組織起有效的英語課堂交流。
四、結語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成長型思維能給教師和學生帶來顯著的轉變?;诔砷L型思維模式,教師需扭轉過去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心和期待,在英語課堂上挖掘學生的英語語言潛能,借助媒體技術、情境游戲、對話訓練、師生互動、小組合作等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地學習,沉浸在英語課堂中。英語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激活學生的潛在能力,給予他們正面的反饋與鼓舞,使學生能充分感受到英語學科的樂趣所在,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整體質量。
(邱瑞玲)
346850058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