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國女子國文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及當代價值
      ——基于商務版《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的文本分析

      2022-03-17 00:07:39劉景超唐藝軒何麗
      課程教學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國文教科書勞動

      文∣劉景超 唐藝軒 何麗

      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fā)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加強對學校勞動教育實施的專業(yè)指導,提出要“豐富、拓展勞動教育實施途徑”,強調“在學科專業(yè)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教科書作為學校學科專業(yè)教學的重要載體和依托,無疑具有重要的勞動教育價值。民國時期的女子教科書是我國教科書編寫歷史上極富特色的一類教科書,女子教科書的出現(xiàn),打破了中國傳統(tǒng)“女子無學”的局面,極大地拓展了女性的生存空間,促成了“新女性”。女子教科書非常重視女性的勞動教育,當時不僅編寫出版了大量《家政》《家事學》《女子園藝》《刺繡》《縫紉》等專門的勞動教育教科書,其他學科如國文、修身等教科書中也蘊含著豐富的勞動教育內容,為培養(yǎng)當時的女性勞動者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文選擇民國時期發(fā)行量比較大的商務版《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為研究對象,試圖分析國文教科書中如何滲透勞動教育內容,以期對當前的小學語文教科書編寫以及勞動教育的學科滲透實施有所啟示。

      一、民國女子國文教科書中勞動教育內容的構成

      女子學堂興起于清末,專門用于女子學堂的教科書也始見于清末。1907年3月,清政府頒布《學部奏定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學部奏定女子師范學堂章程》,確立了女子學堂的合法地位,女子學堂迫切需要順應時代要求的新式教科書。在此背景下,商務印書館作為當時教科書出版的巨頭,在1907年前后編寫出版了成套的《女子國文教科書》。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適應新政權及時代發(fā)展之需,商務印書館又對這套教科書進行了修訂,并在教科書封面加上“訂正”二字。這套書供初等女子小學堂用,共8冊,每冊50篇課文。在全套400篇課文中,勞動教育相關篇目144篇,占總課文篇目數(shù)的36%,足見這套國文教科書對勞動教育的重視。此外,第一至第五冊各冊中的勞動教育相關篇目約占整冊篇目總數(shù)的一半,而第六至第八冊書中的相關篇目占比較前五冊相對減少??梢姡队喺訃慕炭茣犯鼮樽⒅卦趯W段早期對女子開展勞動教育。這套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勞動知識與技能的普及和提高、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勞動價值觀的塑造三個方面。

      (一)普及勞動知識,提升女子勞動能力

      民國初期,社會生產(chǎn)力低下,人民受教育水平不高,日常生活以及農(nóng)業(yè)、紡織等生產(chǎn)活動的知識與技能主要依靠口耳相傳,缺乏科學性和系統(tǒng)的知識性。于女性而言,幾千年來女子無學的局面使得她們只能從家庭里獲得最基本的勞動知識和能力。因此,《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承擔著重要的普智責任,知識的普及被擺在極為重要的位置,通過普及勞動知識以提升女子的勞動能力是教科書比較注重的一個方面。這套教科書主要強調女子一些基本生活和職業(yè)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女紅方面的培養(yǎng),形式以實際操作型勞動為主。[1]

      1.日常生活勞動知識與技能

      《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中關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的內容集中表現(xiàn)在女紅、灑掃、廚藝等方面。女紅方面,第一冊中提到做女紅相關用具,如第九課的“穿針 量布”、第十課“剪刀 裁衣”;第二冊中開始有女紅過程的描述,如第二十五課“剪絨為花 編線為袋”;第三冊有對布的種類描述的內容等。這些均是關于女紅知識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技能的內容,如第二冊第三課“裁剪布 針縫衣”,第五冊第十六課《刺繡》等。灑掃方面,第三冊第三十七課《清潔》提到了“畚箕 拖把 板刷 噴壺 笤帚”這些灑掃的器具,并配有對應器具的圖片。第一冊第十四課“開窗 掃地 拭幾”配有文字與圖片,生動形象地表達了相關勞動的過程與方法。廚藝方面,第六冊第二十八課《烹飪》有“飯籮 吊桶 鍋 湯罐 蒸籠”等廚具的羅列并附有圖片,女子可以生動形象地認識廚具;第二冊第三十七課的“秧長成稻 稻熟成谷 礱谷成米 炊米成飯”,向女子說明了飯的形成過程,讓女子了解到米飯的來之不易。除此之外,廚藝的技能方法在教科書中也有談到,如第四冊第十五課“采其花 漬以糖 封于瓶中 不令透氣”提到了桂花糖的制作方法;同冊第三十六課“取而曝之 俟略干 置缸中 腌以鹽 旬余便可食”提到了腌菜的技巧方法;尤其是第六冊第二十八課《烹飪》中提到“烹飪之法,因物而異”,有煮、蒸、煎、炒等方式,還提到烹飪作料和食品安全問題。

      2.生產(chǎn)勞動知識與技能

      民國時期,內外雙重危機促使了我國產(chǎn)業(yè)結構的激變。在農(nóng)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轉變的背景下,需要人們突破傳統(tǒng)的產(chǎn)業(yè)結構思想(以農(nóng)業(yè)為本,手工業(yè)商業(yè)為末),這種訴求亦體現(xiàn)在女子國文教科書中,書中不僅有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知識技能內容,也有不少與手工業(yè)、商業(yè)相關的生產(chǎn)勞動知識與技能。

      教科書編選了大量有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的課文。首先,有不少課文對自然事物和農(nóng)具的知識進行了普及。比如,第七冊第二十四課《農(nóng)》詳細羅列了一些農(nóng)具并附有插圖;第一冊第二十五課“三四月 桑葉綠”對農(nóng)作物收獲的時間進行介紹;第一冊第四十九課“日正午 蜻蜓飛 黑云起 大雨來”說明了自然天氣的變化規(guī)律;第二冊第四課中對松和柳進行了特征介紹并配有插圖借助了解等。其次,也有課文提到農(nóng)業(yè)技能方面。如第二冊第二十一課提到了釣魚的方法“持竿釣魚 竿頭垂餌”“釣絲微動 舉竿得魚”;第四冊第二十九課《麥》中介紹了麥子生產(chǎn)加工的過程,“磨之成粉,可以制面,又可以制糕餅之屬”。

      教科書還有一些手工業(yè)生產(chǎn)知識的普及。一方面有手工業(yè)新興器具的介紹,如第三冊第六課《熨斗》;第六冊中涉及的《汽機》《汽船》;第八冊第二十二課《縫衣機》等,將具體的工業(yè)器具以圖文結合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非常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其特點。這些篇目是清末民初新興技術,在該版教科書中要求女子學習,這就打破了原有的女子只學習女紅等傳統(tǒng)技能的邊界。另一方面,教科書同時也涉及傳統(tǒng)手工業(yè)。如第五冊第二十二課《繅絲》中提到“煮繭釜中,溶其膠質”“尋其緒以抽之,卷于繅車之上”,詳細描述了繅絲的整個過程以及注意點,有助于更好地傳承繅絲技能。

      (二)強調女子良好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

      兒童時期是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女子國文教科書尤為重視女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認知,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主要包括“勤勞”“自立”兩個方面。

      1.勤勞的習慣

      整套教科書中,“勤勞”相關的內容設計較多,浸潤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強調女子的“守時”,要求女子早起。第一冊第十四課“天命 日出 人起 開窗 掃地 拭幾”,早起進行一些灑掃的家務勞動;又如第四冊第七課《早起》“師說 人能早起 則精神自健 作事不倦 汝今晏起 費時失學 不可不戒也”,借助事例來說明早起對人一天精神狀態(tài)的好處,告知女子要早起。其次,要學會做家務。比如第一冊第四十一課“小井旁 同汲水 彼洗菜 此洗衣”;再者,也有一些課文,對懶惰的行為表達唾棄,反面勸誡女子要勤勞。例如,第三冊第三十七課《清潔》中談到“賈女蓬首垢面 衣服污穢……污穢不去 則易致病也”。

      2.獨立的習慣

      五四運動前后,社會有識之士倡導女子獨立的呼聲高漲。蔡元培認為“女子教育應與男子教育一樣養(yǎng)成完全之人格”,使得女子得到真正的解放。胡適提出“超級賢母良妻觀”,贊同中國婦女應當超越傳統(tǒng)的賢妻良母觀,走向自立的人生。[2]梁啟超《論女學》中指出國家的“積弱之本”與女子不接受教育息息相關。在這些先進知識分子眼里,女子教育成為反帝反封建的重要革命任務之一。[3]這些思想的變革體現(xiàn)在《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中,便是注重女性自立意識的培養(yǎng)。自立包括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獨立兩個方面。與獨立生活能力培養(yǎng)相關的課文有第二冊第二十一課“女子持竿釣魚”、第三冊第十三課《茶》中女子相約采茶葉、第四冊第六課“村中女子 邀鄰伴 劃小舟 同去采菱”等,表達了女子要學習釣魚、采茶、采菱等勞動技能,第四冊第二十三課《妝飾》表達了女子不僅要好妝飾,更重要的是學習技能來提升自我,旨在培養(yǎng)女子能夠獨立生活,不再依附于男子。精神上的自立,主要表現(xiàn)為勸女子進學。第四冊第八課《讀書》直接說明了女子讀書的重要性;第四冊第四十八課《甄女》則是通過具體事例來證明女子讀書能拓寬眼界和思維。這幾篇課文都表達女子要讀書,自強自立。

      (三)重視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學者檀傳寶曾言,在現(xiàn)代文明中,對人的尊重總是需要理由的,他認為最好的方式不如基于勞動價值觀。[4]勞動價值觀是勞動教育的靈魂,沒有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一切形式的勞動教育都會走偏。在女子國文教科書中,女子勞動教育的價值觀塑造,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主要表現(xiàn)為珍惜勞動果實、學習勞動精神。

      1.珍惜勞動果實

      《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注重引導女子懂得每一份勞動成果都離不開廣大勞動人民的辛苦血汗,倡導女子珍惜勞動人民辛苦得來的勞動成果,不僅培養(yǎng)了她們對勞動人民的尊敬情感,還有利于幫助女子塑造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例如第七冊第二十四課《農(nóng)》寫道:“不幸而遇螟、蝗,或水、旱、風、雹,則收獲之物,常致不稔,且當其耕作也,必借牲畜以助之,肥料以培之,而一切應用之農(nóng)具,又不能有所缺?!奔毮伩坍嬃宿r(nóng)民耕種的艱辛,糧食收獲的不易,引導女子在情感上尊重農(nóng)民。又如第四冊第三十八課《黃豆》和第十七課《米》直接引導女子物盡其用,珍惜勞動成果。

      2.學習勞動精神

      教科書中的勞動精神包括奉獻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等方面。如第一冊第十四課中“農(nóng)家婦,送午飯,提小籃,村前行”生動刻畫了農(nóng)家婦在勞動中為親人無私付出的場景,又如第三冊第二十八課女子在園中摘取櫻桃分給弟妹吃,一起分享勞動果實,同樣宣揚的是親人之間甘于奉獻的精神;第四冊第三十四課《縫衣》中強調人與人的相互幫助,發(fā)揚合作精神,“乞助我……同坐縫之”鄰家女來“我”家合作縫衣服,完成后鄰家女才回家;另外,教科書也注重培養(yǎng)女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如第四冊第二十五課《鴉》,通過“烏鴉解渴”故事來引導女子多角度思考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難題;再如第五冊第二十三課《嫘祖》,介紹嫘祖發(fā)揮聰明才智,發(fā)明了養(yǎng)蠶,這才有了我們當下絲綢制作的一整套工序。教科書中勞動精神的宣揚,并非空洞的說教,而是從女子熟悉的生活情境、耳熟能詳?shù)膫鹘y(tǒng)故事入手,這樣的形式降低了女子的學習難度,容易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對女子進行勞動熏陶。

      二、女子國文教科書中勞動教育內容的特點

      《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中勞動教育內容數(shù)量占比大、主題豐富,具體特點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勞動教育內容的價值取向上,以培養(yǎng)傳統(tǒng)女性勞動者——“賢妻良母”為主要目標,同時又提倡培養(yǎng)自立自強、智慧的新時代女性勞動者;二是勞動教育內容重心上,重視家庭日常生活勞動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體現(xiàn)女性特色的“女紅”教育地位突出;三是勞動教育內容的呈現(xiàn)上,教科書從兒童視角出發(fā),體現(xiàn)出生活化與童趣化的特點。

      (一)以傳統(tǒng)的“賢妻良母”勞動者培養(yǎng)為核心,同時強調新女性勞動價值觀

      《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勞動教育內容的價值取向契合當時女子教育培養(yǎng)“賢妻良母”的目的,以培養(yǎng)具備傳統(tǒng)勞動價值觀的女性勞動者——“賢妻良母”為主要目標,同時又受到民國時期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等社會新思潮的影響,在女性勞動價值觀上有所突破,試圖培養(yǎng)具有自立自強勞動價值觀、具備智慧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能力的新女性,形成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女性勞動者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張力。

      1.以培養(yǎng)“賢妻良母”這一傳統(tǒng)女性勞動者角色為主要目標

      在漫長的男權制社會中,女子一直以來是男子的附庸品,女性長期處于“第二性”“他者”的位置。清末民初,女子教育雖然開始承認女性對于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但實為基于“強國保種”的考慮,而非女性作為獨立的勞動者之個體意義的認同。女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還是對于家庭的貢獻,培養(yǎng)適應新時代的“賢妻良母”角色。[5]這反映在教科書當中,則是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主題內容,側重于“家政”,旨在培養(yǎng)具備現(xiàn)代家政知識與技能的新“賢妻良母”。

      首先,教科書中勞動知識普及和勞動能力提高方面的相關內容,不論是廚藝,還是女紅等方面,都是傳統(tǒng)“女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第一冊第二十八課“母與女 做新衣 內衣短 外衣長”;還有第八冊第一課中提到的明太祖的皇后親自為太祖和其他一些皇室成員做衣服、鞋子。這些內容旨在提升女子的勞動能力,讓女子變得更為精明干練,從而“佐夫助子”。其次,教科書中勞動習慣培養(yǎng)的相關內容,也說明了這點。一方面,相關課文中的“勤勞”,主要是培養(yǎng)女子勤于相夫教子、教育子女、善待親族。譬如,第一冊第二十八課“母與女 做新衣 內衣短 外衣長”,母親教女兒一起做衣服,培養(yǎng)其做女紅的技能和習慣;另有第二冊第十四課中“母縫寒衣,深夜未眠”的也是從女子的家庭角色“母親”的角度予以描寫的。另一方面,即便是呼吁女性好學,走向自立的課文依然擺脫不了培養(yǎng)“賢妻良母”的痕跡。如第四冊第四十八課《甄女》指出“女子當習女紅”,但“古之賢女,未有不學”,“女紅”被作為女子的必修課。從中可見,《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著重在于培養(yǎng)具備一定新知識、掌握新的勞動技能的“賢妻良母”。

      2.順應時代思潮,強調女子要“獨立自主”“智慧勞動”

      盡管《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的勞動教育相關內容以日常生活勞動為主,強調“母性”,旨在培養(yǎng)“賢妻良母”,但也有不少課文從社會公民角色的角度出發(fā),要求女子為社會承擔責任和義務[6],教導女子擺脫封建的桎梏,培養(yǎng)女子獨立自主與自強不息的勞動觀念。

      教科書融入了大量“智慧勞動”的內容,引導女子善于思考,解決問題,提升生活技能,會獨立謀生。如第一冊第十三課讓女子了解到燕子在“春日飛來 秋日飛去”“燕已去 雁南來”;在遇到難事時可以想到第四冊第二十五課《鴉》中“烏鴉解渴”的故事,“瓶深水淺,鴉伸喙不得飲”,最終用石頭填滿了瓶底水面升高而喝到了水。第四冊第三十一課《捕蟹》,使得女子在現(xiàn)實中能辨別蟹、學習捕蟹方法,“臍尖者為雄,臍圓者為雌”,待蟹聚集在籪中,趁機捕獲它們,“編竹為籪,屈曲圍水中,夜間點燈以誘之”。這些課文都旨在激發(fā)女子的聰明才智,鼓勵創(chuàng)造性勞動。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課文直接傳遞“獨立自主”的勞動觀念。如第四冊第二十三課《妝飾》,“周女好裝飾,不習女紅,母未女曰: 人生于世,當有只有職業(yè),今裁縫紡織,汝皆不能,是無用之人也”,這就是在告訴女子,應當通過勞動獲得正當?shù)穆殬I(yè),以求在社會立足,成為有價值之人。教科書的《車》《汽機》《汽船》和《造屋》等課文,同樣體現(xiàn)了認可女子于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價值,反映出一定的“男女平等”的價值取向。

      (二)重視日常生活勞動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突出“女紅”教育

      《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主要供初等小學的女性學生使用,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而言,日常生活勞動知識與技能是必備的,也是與她們的生活最貼近的。因此,教科書非常重視選擇編排日常生活勞動知識與技能的內容,如灑掃、廚藝、女紅等,以培養(yǎng)小學生基本的勞動習慣,具備基本的日常生活勞動知識和技能。同時,教科書也非常重視向女學生普及與家庭生活相關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常識,如介紹牛、羊、犬等家禽,介紹根據(jù)農(nóng)時采荷、采桑、插秧等活動。據(jù)統(tǒng)計,日常生活及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相關的勞動教育內容約各占一半比例,并且有的課文內容既是與日常生活勞動相關又是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相關的常識,如第一冊第二十六課介紹竹筍和菜花,這既是讓女學童認識菜品原料,又是農(nóng)作物種植相關的常識。

      (三)從兒童的視角出發(fā),勞動教育內容編排注重生活化與童趣化

      《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在勞動教育內容編排上非常注重從兒童視角出發(fā)去激發(fā)與引導學生。在選材上,教科書從學生最熟悉的身邊生活著手,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編入教材,把她們當朋友一樣來循循善誘;在內容呈現(xiàn)上,教科書常用簡潔而又朗朗上口的文字和富有故事性的圖畫,來描繪日常勞動生活場景,增加趣味性與吸引力,學生樂于也易于代入其中,產(chǎn)生親切感、認同感、喜悅感。如第一冊第十四課“開窗 掃地 拭幾”,僅用三組二字詞語,配以相應插圖,呈現(xiàn)出學生熟悉的日常勞動生活場景,讓學生感到熟悉又親切。再如第一冊第二十五課“三四月 桑葉綠 手提筐 往采?!保啙嵉娜侄陶Z,讀來朗朗上口,極富趣味性。同時,課文配圖為年輕的母親手提竹筐帶著年幼的女兒前往采桑的場景,母親還低頭溫柔地對女兒說著什么,大約是在教會女兒采桑的常識吧。這樣的文字與畫面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想象與美好向往。第二冊第十六課“田工畢,村人回,農(nóng)夫荷鋤,童子牽?!保啙嵉奈淖执钆潼S昏農(nóng)人歸家圖,沒有任何的說教,將學生日常所熟悉的鄉(xiāng)村勞動生活賦予畫面感。這樣圖文并茂地呈現(xiàn)日常勞動場景的情形在低年級的教科書中比比皆是,簡潔而又有韻律節(jié)奏的文字,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的圖畫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產(chǎn)生親切感,在不知不覺間感受勞動之美與快樂,并掌握一定的勞動知識與技能,潛移默化、日積月累地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教科書勞動教育內容編排的兒童視角還體現(xiàn)在: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教科書勞動教育內容的編排呈現(xiàn)出梯度變化。首先,勞動教育主題側重點隨著年級的遞升而變化。低年級的教科書以普及家庭日常生活勞動知識、培養(yǎng)簡單的家務能力為主,輔以最基本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常識,如日常所見的各種農(nóng)作物、家禽知識的介紹等;中高年級的教科書則呈現(xiàn)較為復雜的女紅技能、簡單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知識與技能。其次,隨著年級的遞升,勞動教育主題的表達方式也有所變化。低年級教科書更多地通過營造勞動生活的畫面感、故事感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與感化學生,很少直接說理。到了中高年級,課文開始出現(xiàn)說明與論證性文字以直陳事理。再次,在勞動教育內容的呈現(xiàn)形式上,低年級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為主,到了中高年級則以簡短的課文為主。文字表達上,低年級以極具韻律感的二字、三字或四字短句呈現(xiàn),中高年級課文長度增加,多為幾十字到百余字的小短文,但文字的表達仍然非常注重韻律感,也非常注重用文字來營造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勞動生活圖景。

      三、女子國文教科書勞動教育內容的當代價值與啟示

      《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無疑是非常重視對女子的勞動教育的,盡管這種重視仍是出于培養(yǎng)“賢妻良母”的教育目的,但這些知識對女性視野的開闊、才學的發(fā)展、追求幸福生活能力的提升均有所助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女性的解放。并且該教科書的勞動教育思想滲透,使得其生活氣息濃厚、具備人性化特點。這一文本特點至少給我們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啟示。

      (一)重視教科書的勞動教育價值,豐富教科書的勞動教育內容

      勞動是生命存在的第一條件,勞動教育能夠錘煉品質、健全人格,促進生命的成長。2015年,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lián)合頒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勞動教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尋找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有效路徑,成為當下的社會熱點和教育熱點?!兑庖姟诽岢鲆霸诘掠⒄Z文、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tài)度的培養(yǎng)”[7]。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fā)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又進一步提出要“豐富、拓展勞動教育實施途徑”,強調“在學科專業(yè)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按照以上要求,將勞動教育內容編入各科教科書顯得尤為迫切。這是因為,一方面,教科書是學校學科專業(yè)教學的重要載體和依托,也是學生接觸最多、相伴時間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文本,在教科書中滲透勞動教育是一種有效、可行的勞動教育途徑;另一方面,勞動教育并非勞動技術課程所專有,人類的勞動無處不在,勞動教育也應成為各學科的共享物,根據(jù)不同學科的特點,把勞動教育滲透進各科教科書中,有助于形成勞動教育的合力,經(jīng)常、持久地影響學生。此外,勞動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多樣性,也為其有效滲透各科教科書中提供了現(xiàn)實條件。

      在各科教科書中,語文教科書在編選勞動教育內容,滲透勞動教育思想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罢Z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盵8]“勞動”作為與人的生命休戚與共的話題,是語文教育中繞不開的母題。語文教科書理應在學生勞動價值觀的塑造、勞動精神的培養(yǎng)方面多作為、發(fā)揮更多的熏陶感染作用。如前所述,《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中那一篇篇勞動教育相關的課文,沒有說教,沒有特意去歌頌勞動的偉大,但是讓學生在瑯瑯的書聲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勞動的美好,汲取勞動神圣的精神營養(yǎng)。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勞動的內容、知識在不斷充實與豐富,勞動價值觀也在不斷更新,新時代的教科書理應反映新時代勞動的變化特點,在教科書中不斷豐富勞動教育內容,完善勞動教育內容的結構。如在語文教科書中可適當增加勞動主題單元,豐富勞動教育內容與題材,考慮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合理設計勞動教育內容,從勞動知識、技能的普及,到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勞動精神、勞動價值觀培養(yǎng)等,循序漸進。在形式上,課文文字與圖畫相得益彰,課后習題作為課文內容的補充,設計相關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實踐性勞動”內容等,以不斷完善教科書中勞動教育內容的結構。

      (二)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既要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要體現(xiàn)時代特點

      《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在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的思潮下應時而生,但教科書編寫在倡導女性成為新時代勞動者的同時,并沒有丟棄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而是參酌中西,擇優(yōu)選材,既講了傳統(tǒng)“賢妻良母”勤儉持家,掌握“女紅”等基本家事勞動能力,也講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女性通過勞動而獨立、承擔社會勞動職責等。這啟發(fā)我們,在編寫教科書的勞動內容時,既要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要體現(xiàn)時代特點。

      首先,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應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非常注重以傳統(tǒng)文化來進行勞動教育。如教科書選編了《嫘祖》《刺繡》等大量的和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課文。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可以加深對女子勞動價值觀的熏陶,提升女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這點,在新時代的今天,依然值得借鑒。在傳統(tǒng)文化當中,存在著許多優(yōu)秀的勞動教育讀本。如《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這些蒙學讀物中蘊含不少勞動教育相關的內容,也有不少關于勞動的民謠和諺語,如“一年之計莫如種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在古詩詞當中更是不乏勞動教育相關的經(jīng)典作品,如《憫農(nóng)》《江上漁者》。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勞動教育思想,也有比較具體的勞動教育實踐,正是這些勞動教育理論和實踐培育了勤勞善良、艱苦樸素、熱愛創(chuàng)造的中華民族,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五千多年來綿延不斷、永葆生機的重要原因。[9]因此,當今的教科書中勞動教育內容的融入應該注重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一方面可以樹立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另一方面從根本上增強對勞動教育的認同。

      其次,教科書中勞動教育內容的編寫也要與時俱進。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科技的力量已然滲透和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知識的更新?lián)Q代日新月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科書面臨的環(huán)境也更為復雜。要突破教科書發(fā)展的困境,一個重要前提是理解時代、認識時代[10]?!队喺訃慕炭茣分兴婕皠趧咏逃膬热?,很好地結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體現(xiàn)了時代特點。比如“熨斗”“縫衣機”等都是那時候興起的比較新型的勞動工具,“汽機”“汽船”代表了當時科技發(fā)展的最新水平,這些內容都出現(xiàn)在了教科書當中。此外,教科書結合現(xiàn)代文明的生活觀和價值觀,肯定新時代女性家庭勞動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11]這些內容足可見當時的教科書編寫團隊對科技發(fā)展和產(chǎn)業(yè)變革的關注。當今,新時代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充分反映出勞動素質的與時俱進對于一個民族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教科書的獨特之處也恰恰在于它身具培養(yǎng)人的使命。教科書中勞動教育內容沒有“新意”,又從何培養(yǎng)“時代新人”?因此,當下教科書的編訂應當更為注重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唯有體現(xiàn)時代特點的教科書,才是有“活力”的教科書。

      (三)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應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

      任何形式的教育,一旦脫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尤其是,勞動教育屬于一種實踐性強的教育。因此,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要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增強文本內容的體驗性。首先需要重視家庭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家庭日常生活勞動是兒童勞動的起始,蘇聯(lián)著名教育理論家馬卡連柯曾指出:家庭勞動教育為孩子擁有步入社會所需的各種勞動能力做了充分的準備。[12]《訂正女子國文教科書》就格外重視這一方面,例如《掃地》《縫衣》《刺繡》等課文涉及的勞動內容,是人們最為熟悉的日常生活勞動,女子學習起來毫無陌生之感。且這些內容因其“平常”,使得女子在文本學習之后,有充裕的機會在生活中加以實踐,從而大大提升了勞動的體驗感。因此,新時代的教科書編寫,同樣應當從學生熟悉的勞動場景、勞動內容入手,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建立聯(lián)系。

      本文系2018年全國教科規(guī)劃一般資助項目“改革開放40年中小學教科書話語變遷與基礎教育改革的互動研究”(BHA18013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國文教科書勞動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轉彎, 也是人生的一種前進方式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備急千金要方》:中醫(yī)急診教科書
      打麥
      舞 國文倩 漆畫 30cm x 30cm 2019年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學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26
      熱愛勞動
      藏起來的教科書
      對一道教科書習題的再探索
      盐源县| 岚皋县| 宜兰市| 望城县| 平南县| 泊头市| 开化县| 盐亭县| 河源市| 四会市| 缙云县| 离岛区| 新田县| 清水河县| 金溪县| 扶余县| 龙胜| 通道| 眉山市| 永嘉县| 广南县| 株洲县| 呼伦贝尔市| 阳新县| 工布江达县| 德昌县| 班戈县| 闸北区| 晴隆县| 开鲁县| 寿阳县| 通山县| 海丰县| 红桥区| 枣阳市| 疏附县| 平潭县| 绵竹市| 竹北市| 宝坻区|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