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綠葉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南都小學,浙江 杭州 310000)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學生的預學起點,直接影響新知識的獲取、新技能的遷移。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首要關注的是學生的預學起點,使其成為構建教學的基點,方能引在重點上,導在疑難處,點在困惑時。事實上,無視預學起點的教學設計是得不到理想教學效果的。
課文《慈母情深》講述了“我”因為太渴望得到《青年近衛(wèi)軍》,懷著萬分矛盾的心情向母親要錢買書,母親在家境貧寒的情況下毅然給“我”錢買書。體現(xiàn)了母親工作的辛勞、慈愛。
公開課時,筆者選擇了最優(yōu)秀的班級,課堂教學確實獲得良好效果,學生不僅深刻感受了母親的辛勞、寬容、慈愛,還習得了“用特殊句式表達特殊情感”的方法,更可喜的是學生在拓展時能準確捕捉到單元中另兩篇課文的特殊句式。此次磨課,筆者飽嘗了成功課堂帶來的喜悅。然而成功的光環(huán)容易迷人心眼,失敗才使人心明眼亮。
最近,筆者又上了此課,不過此次在四年級。第一板塊的字詞教學原本預設5~10分鐘的教學時間,卻硬生生花了15分鐘;感悟母親形象和習得特殊句式板塊,在筆者強拉硬拽中,下課鈴聲響起,教學任務仍未完成;拓展板塊只好剝奪學生下課的時間……結果可想而知,學生并未真正領悟特殊句式的表達妙處。幾番剖析,豁然開朗,筆者教學時走入了誤區(qū):無視學生的預學起點。
在備課時只是簡單地預設了學生“應該”會有問題的詞——龜裂、攥;理解特殊句式時,筆者想當然地認為學生能關注到“我的母親”后置的問題;拓展中,筆者又自欺欺人地以為隨便瀏覽一遍學生就能找到《“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特殊句式……忽視了學生“現(xiàn)實的預學起點”: 從所花時間來看,字詞學習的困難被忽視了;特殊句式習得時,沒有充分地朗讀,強拉硬拽中理解被剝奪了;拓展中,僅瀏覽一次不可能敏銳地捕捉到特殊句式,能力被“拔苗”了。
教學只有與學生的“前見”形成“視界融合”,讓他們在自我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才能更有效。《慈母情深》對四年級學生在字詞上究竟存在什么困難?為此,筆者調查了四年級6個班級261名學生朗讀2遍后的預學情況。情況如下:
讀音遇到困難的詞:
讀音困難的詞 人數(shù) 占百分比 讀音困難的詞 人數(shù) 占百分比龜裂 116人 44.4% 毛票 23人 8.8%攥著 110人 42.1% 迸發(fā) 22人 8.4%縫紉機 46人 17.6% 數(shù)落 13人 4.98%震耳欲聾 39人 14.9% 脊背 12人 4.6%失魂落魄 37人 14.1% 陷入 7人 2.7%
理解遇到困難的詞:
理解困難的詞 人數(shù) 占百分比 理解困難的詞 人數(shù) 占百分比龜裂 132人 50.6% 數(shù)落 27人 10.3%毛票 66人 25.3% 縫紉機 16人 6.1%失魂落魄 56人 21.5% 陷入 11人 4.2%攥著 38人 14.6% 迸發(fā) 11人 4.2%震耳欲聾 36人 13.8% 皺皺 9人 3.4%
經過調查可知:
1.“龜裂”一詞是本課字詞教學最大的難點,應著重讀會和講清。
2.若以10%為預學起點,那么“龜裂”“攥著”“縫紉機”“震耳欲聾”“失魂落魄”需重點讀會,“龜裂”“毛票”“失魂落魄”“攥著”“震耳欲聾”“數(shù)落”需重點理解。
3.發(fā)現(xiàn)學生還是能通過互相幫助學習字詞,可放手讓學生互學完成學習任務。
明確了四年級學生的預學起點,使其成為構建課堂教學的教學基點,再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教師必須將學習目標重新定位、學習板塊重新整合、學習過程重新優(yōu)化。
特級教師沈大安提出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時不僅關注學段教學目標與內容、文體、語言、人文內涵、編者意圖,還要關注學生的預學起點。依據(jù)預學起點,重新定位學習目標,使課堂教學的教學基點高屋建瓴。
前兩次磨課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預習情況,學生會讀龜裂、攥等詞,理解震耳欲聾、毛票等詞意。
2.借助主要人物和圍繞人物發(fā)生的主要事件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抓住省略號訓練朗讀,讀出“我”向母親要錢時的猶豫和矛盾。
4.通過快慢鏡頭的對比,感受母親形象,并明白特殊句式表達特殊的情感的表達方式。
5.結合特殊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找尋《“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特殊句式 。
再次磨課學習目標:
1.通過反饋預習情況,會讀“龜裂、攥著、縫紉機、震耳欲聾、失魂落魄”等詞,理解“龜裂、毛票、震耳欲聾、失魂落魄、攥著、數(shù)落”等詞意。
2.通過學生自己點評概括作業(yè),歸納出“抓住小說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抓住省略號訓練朗讀,自讀自悟“我”向母親要錢時的猶豫和矛盾。
4.抓住“我是否應該向母親要錢”一問,以小組交流匯報形式感悟母親形象,并理解特殊句式表達特殊的情感的表達方式。
5.結合特殊表達方式學生嘗試找出《“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特殊的句式及其表達的特殊感情。
【比較后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些課標倡導的理念目標中得到體現(xiàn)。特別是字詞板塊,依據(jù)調查,確立學習目標,擁有極強針對性;概括板塊借本課作支點,習得“借助小說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拓展板塊又根據(jù)四年級學生初次習得特殊句式的實際,將目標降低到嘗試找出《“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特殊句式及表達的特殊情感,關注到了學習基礎較弱學生,可以通過同學間交流獲得。】
教學中教師依據(jù)學生預學起點將學習板塊進行統(tǒng)整,能使學習板塊更加清晰,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會更加突出。在時間安排上要有一定的伸縮,便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情進行調整。
前兩次磨課教學板塊:
再次磨課學習板塊:
【比較后反思:沈大安教師在《閱讀教學設計的改進》中提倡“每課時安排2~4個板塊的語言實踐活動,并預估時間”。雖然三次磨課教學板塊設計上都符合要求,但前兩次不夠合理。特別是第三板塊,作為學習重、難點,學習時間明顯不夠,導致拓展板塊只能占用下課時間,且效果不明顯。而再次磨課中將二、三板塊改進,整合成“圍繞我是否應該向母親要錢”一問,開展小組討論匯報,感悟母親的辛勞與慈愛,引導學生進行快慢鏡頭的對比,習得特殊句式的表達?!?/p>
學習過程的優(yōu)化,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氛圍、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調動學生積極性都非常重要。
(一)明確共同預學起點,優(yōu)化字詞學習
學生進入第二學段后,其心理素質和認識水平都有所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明確共同的預學起點,把學生看成平等的、共同探討問題的伙伴,讓他們真正擁有一個能學的環(huán)境。
前兩次磨課:
交流學習單中預學情況,一個學生帶著學習單放于投影上反饋。
師:這四個詞中,你認為難讀的是哪一個?
生:攥。
師:現(xiàn)在你學會了嗎?
生點頭。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生:我是查字典學會的。
……
再次磨課:
師:請拿出你的預習單,看第一題。教師統(tǒng)計第一題遇到最多難題的詞語。
讀音難題:龜裂 攥著 縫紉機 震耳欲聾 失魂落魄 理解難題:龜裂 毛票 失魂落魄 攥著 震耳欲聾 數(shù)落
師:請你做小教師帶領大家讀一遍讀音難題的詞。
生領讀。
師:這些難理解的詞,有人能幫忙嗎?
生1:教師,我能理解毛票。毛票就是面值很小的錢,我還帶了那時候的毛票(出示毛票)。
師:非常準確,特別是拿了實物。請問你是從哪里找來毛票的?
生1:我問了爸爸,爸爸告訴我并給我找了那時候的毛票。
師:你的方法太棒了,能請教家長解決疑問。另外的詞,有同學能幫忙嗎?
……
【比較后反思:前兩次磨課中,該板塊的側重點在于讓學生明白學習上遇到困難可采用請教字典等好方法。事實上,學生遇到困難尋求幫助第一學段已會,將此做重點無疑降低了預學起點。再次磨課,筆者根據(jù)調查結果,明確預學起點,羅列出遇到的難題,并將難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在互助中解決難題。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效果?!?/p>
(二)尊重不同預學起點,優(yōu)化重、難點突破
閱讀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參差不齊的預學起點,抓住關鍵問題并以其為支點,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其充分、自由地表達,從而實現(xiàn)重、難點的突破。
前兩次磨課:
……生默讀課文5—29自然段,畫出讓“我”覺得“吃驚”的地方,并批注。
生1:我找了“母親說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蹦赣H一刻不停留去工作了,這讓我很吃驚。
師:是啊,這像電影中的快鏡頭,你能讀出母親的這種快嗎?
師:還有一組慢鏡頭,(出示: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你從哪里看出慢?
生2:這里每一個動作后面都有我的母親。
師:這話和我們平時說的方式不一樣。(出示: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師范讀,學生想象母親的樣子,和記憶中的母親對比,感受到母親的辛勞。
……
師:同學們,一組省略號和一組快慢鏡頭的對比讓我們感受了母親的辛苦、疲憊和慈愛,我們把這叫作用“特殊句式表達特殊情感”。
再次磨課:
師:我是否應該向母親要錢呢?請你拿出學習單,完成第三題。
3、作者是否應該向母親要錢去買書呢?請你用下面的句式寫下你的觀點。我認為作者(應該 不應該)向母親要錢。因為
生根據(jù)觀點自由組合,小組交流3分鐘后全班交流。
生4:我們認為不該要錢。因為“那時候我家的破收音機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里了”。連破收音機都賣了,說明我家很窮,那么窮又哪里有錢買書呢?
師出示資料,進一步理解1元5角的重要性……
生7:“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蹦赣H爭分奪秒地工作,說明她工作很辛苦,賺的錢少不得不快。
師:了不起,那你能讀出這種爭分奪秒的感覺嗎?……
生8:文中寫“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說明我很吃驚,所以每個動作都好像很慢很慢了。還有就是很累時才會這么慢,說明母親工作很辛苦。
師:這里就像電影中的慢鏡頭,讓我們把每一個細節(jié)看清楚,剛剛四個立刻就是(生:快鏡頭)這樣快慢鏡頭的對比,就看到了母親的艱辛、勞累。這就是用“特殊句式表達特殊情感”??!
【比較后反思:前兩次磨課,筆者唯恐學生不懂,總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的習得是十分被動的。而再次磨課時,筆者嘗試放手,尊重學生不同的預學起點,相信學生能給予課堂驚喜,果然,班級中有語感特別好的學生,就敏銳地感受到了慢鏡頭,從而順理成章地習得了特殊句式?!?/p>
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根據(jù)學生的預學起點來設計適合的學案,找準學生預學起點的共同性,尊重學生預學起點的差異性,學生就會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