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蜃中樓》“龍”型人物形象的審美文化意蘊

      2022-03-17 05:06:05徐彩云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涇河張生龍王

      駱 兵,徐彩云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南昌 330008)

      明末清初的李漁(1611~1680),別號笠翁等,金華蘭溪(今浙江省蘭溪市夏李村)人,是中國古代戲曲史上著名的劇作家,先后創(chuàng)作10 部傳奇,即《憐香伴》(1651)、《風箏誤》(1652)、《意中緣》(1653)、《玉搔頭》(1655)、《奈何天》(1657)、《蜃中樓》(1659)、《比目魚》(1661)、《凰求鳳》(1665)、《慎鸞交》(1667)、《巧團圓》(1668),合集問世被稱為《翁笠十種曲》。在《笠翁十種曲》里,李漁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其中,《蜃中樓》塑造的諸多人物是以“龍”型的形象出現(xiàn),并且搬演于戲曲舞臺?!厄字袠恰费堇[人與“龍”的愛情故事,所塑造的各不相同的“龍”型人物形象、以及其他人物形象,飽含獨特且豐富的審美文化意蘊。

      一、《蜃中樓》的書寫具有勸善懲惡的思想主題

      傳奇《蜃中樓》問世于順治十六年(1659)。搬演的故事內核是柳毅與龍女舜華、張生與龍女瓊蓮的愛情姻緣和世俗糾葛,男女青年雙雙在經歷一番磨難“懲罰”之后,終結“秦晉之好”,可謂一部人龍戀愛、情感交融、有悲有喜、先悲后喜、結局大團圓的戲曲?!厄字袠恰非楣?jié)演繹和關目鏈接籠罩著濃厚的道教“龍”文化色彩。劇中主要人物是男青年柳毅、張生和女青年舜華、瓊蓮。柳毅、張生在現(xiàn)實的人世間生活,是貧困書生、“頑仙托身”;舜華、瓊蓮在虛幻的東海里生活,是“龍宮二女”“玄女托生”。次要人物是嫡親三兄弟黃龍王、青龍王和赤龍王,龍母,涇河老龍,涇河小龍。大哥黃龍王乃東海龍王、瓊蓮之父,老二青龍王乃洞庭湖龍王、舜華之父,小弟赤龍王乃錢塘江龍王。龍母是青龍王之妻。再次要人物是涇荷、玉帝、東華上仙、元帥、天將、兵卒、雷神、電母等。劇中諸多人物實質上均是道教中的神仙。

      《蜃中樓》的思想主題是勸善懲惡,挑戰(zhàn)或顛覆某些陳舊、落后和封建的傳統(tǒng)觀念,將針砭的矛頭指向封建門第觀念和腐朽婚姻制度。例如,《蜃中樓》演繹龍女舜華無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主婚姻,大膽與柳毅訂立百年之約,并且矢志不渝;在被迫嫁給涇河小龍以后,她寧愿做“守寡新娘”,到涇河邊上去牧羊,也絕不爽約。這表現(xiàn)了龍女舜華對理想愛情的向往和堅貞不屈的品格,具有積極的反對封建禮教的思想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又如,在第九出《姻阻》里,因錢塘江龍王擅自將侄女舜華許配給涇河老龍的兒子涇河小龍,為此,洞庭湖龍王與妻子龍母為女兒舜華擇婿一事發(fā)生意見分歧。洞庭湖龍王主張向錢塘江龍王妥協(xié),認為錢塘江龍王所謂的“你也是個龍王,他也是個龍王,你的女兒是個龍種,他的兒子也是個龍種,那些玷辱了你”一席話“也說得有理。論門戶家聲也說得過,便依了他吧”。龍母則不然。她強烈地反對“門當戶對,正好聯(lián)姻”的封建門第觀念,“今日也門戶,明日也門戶,門你的頭,戶你的腦!除了龍王家里,就不吃飯了”,表現(xiàn)了鮮明的反對封建門第觀念的立場和態(tài)度。再如,在《蜃中樓》里,玉帝從根本上掌控了柳毅、張生、舜華、瓊蓮的全部命運,但是,為了懲罰柳毅、張生觸犯仙戒之罪,故意使柳毅、張生與舜華、瓊蓮在自由戀愛成就蜃樓“姻緣”之前,“被一個狠心人割斷恩和愛”“受些磨障”,然而,歷經磨難之后,劇終,四位青年男女雙雙“成好事”。這些敘事宗旨、情節(jié)演繹、矛盾沖突和編劇技巧都表明了《蜃中樓》崇尚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愛情觀。

      對于《蜃中樓》所具有的勸善懲惡的思想主題,當時的戲曲批評家已經看得非常清楚,并且直截了當地予以揭示和褒揚。例如,孫宇臺名列“西泠十子”之一,在寫《蜃中樓·序》時說道,這一部傳奇是“李子以雕龍之才,鼓風化之鐸,幻為蜃樓,預結絲蘿,狀而后錢塘之喑鳴睚眥,柳生之離奇變化,皆不背馳于正義,又合張生煮海事附焉。於乎,亦奇觀矣!”[1]壘庵居士在《蜃中樓》眉評中寫道:“看此等傳奇,當知作者寓意處;若僅以關目求之,與矮人觀場無異矣”[2]220;在總評中又再次強調道:“笠翁泚筆時,慘淡經營,實有一段披瞽振聾之意郁勃欲出,不僅嘲風弄月,欲頡頏于馬(致遠)、關(漢卿)已也?!盵3]313此番話可謂見解深刻、契合命脈、畫龍點睛、中肯恰當。

      二、《蜃中樓》的藝術呈現(xiàn)方式全面且豐富多彩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蜃中樓》的舞臺搬演充分發(fā)揮了戲曲綜合藝術的功能。

      從舞臺人物形象塑造的再現(xiàn)性來看,《蜃中樓》在“龍”型人物的服裝和化妝設計上賦形巧妙、匠心獨運。例如,在第三出《訓女》、第四出《獻壽》、第七出《婚諾》中,李漁規(guī)定龍王嫡親三兄弟等“龍”型人物形象的服飾及其色彩、化妝各不相同:黃龍王是“白髯黃袍”,青龍王是“蒼髯青袍”,赤龍王是“赤面虬髯”,龍母是“紅面”,涇河老龍是“白髯綠袍”,涇河小龍是“金冠艷服”“垢面鼻涕”。李漁在舞臺指示中特地強調:“凡扮龍王,俱有一定服色,始終一樣,不可更換?!盵4]215可見李漁對固定服裝造型和色彩差異塑造“龍”型人物形象,從而便利戲曲觀賞的積極意義有精深的認識和把握。進一步地說,“龍”型人物形象的戲曲服裝差異打破了觀眾對角色認知的思維定勢,給觀眾審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力地增強了戲曲的游戲趣味和觀賞價值。此外,李漁還設計柳毅和張生先后穿“巾服”“冠帶”“便服”“吉服”、左仆射兼攝吏部尚書李義府“冠帶”、火將“紫巾紅袍”,以及玉帝、東華上仙和蝦、魚、蟹、鱉等眾水卒火兵著裝各因名而異,等等。誠如周貽白先生所說,中國戲曲的服裝是“一種特創(chuàng)的形式”,劇作家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特別注重“外表只求美觀”[3]。至于諸演員裝扮成《蜃中樓》中不同的“龍”型人物形象即諸演員的人物變相搬演或人物形象的變異塑造,往往比尋常現(xiàn)實中的人物形象更具有強烈的游戲傾向和直覺的審美魅力,從而大大提高了舞臺搬演的趣味性和人物觀賞的娛樂性。

      從舞臺形象體系的本質表現(xiàn)性來看,《蜃中樓》通過“龍”型人物形象的矛盾關聯(lián)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蜃中樓》化仙人柳毅、張生為庶民,他們忠于愛情,誠摯不渝;龍女舜華、瓊蓮,以及黃龍王、青龍王、赤龍王、龍母、涇河老龍、涇河小龍等諸“龍”型人物形象血肉豐滿,率真盡情,龍名共稱,龍性各異?!厄字袠恰吩跀懥闩c龍女舜華的愛情故事時,還糅進了錢塘江龍王與涇河老龍的斗爭、張生與錢塘江龍王的斗爭。他們圍繞柳毅與龍女舜華、張生與龍女瓊蓮的愛情糾葛展開的矛盾沖突,立場各異,見解不同,個性鮮明突出。為了推動矛盾沖突的深入和展開,配合不同“龍”型人物形象的性格展示,《蜃中樓》在舞臺表演、情境營造和美術設計上也竭盡全力。例如,在第二十一出《龍戰(zhàn)》中,舞臺上的搬演或者“丑扮雷神舞上”,或者“小旦扮電母,兩手鏡舞上”;當錢塘江龍王的水卒戰(zhàn)勝涇河老龍的水卒時,涇河老龍所帥眾蝦、魚、蟹、鱉潰不成軍,抱頭鼠竄,亂作一團,舞臺場面一派聲光交錯、硝煙彌漫,可謂熱鬧非凡;全劇各色人物形象、動物形象先后輪番出場立體搬演,“雷鳴”“鼓吹”“羊叫”“敲云板”“內吶喊”“霹靂聲”“悲笳戰(zhàn)鼓聲”“滿場俱作氣喘聲”等喧囂臺上震場欲聾,賓白誦念、曲詞唱演、俚樂歌奏超越俗套耳目一新,對觀眾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靜態(tài)與動態(tài)交叉融匯的審美效果。此外,舞臺上精工奇巧的海市蜃樓神速忽現(xiàn),璀璨奪目異彩陸離的龍宮諸色寶玩從戲房突然上場穿行而過,在五色云端遮蔽的兩層高臺下東華上仙護佑張生搭灶架鍋執(zhí)扇操杓煮海;諸如此類的情境造型和美術呈現(xiàn)充滿絢麗想象和藝術夸張,搬演過程接二連三、忽疾忽徐、張弛有序、冷熱相兼、虛實變換,幻化出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的新奇舞臺搬演韻味,有效地淡化了人與龍、人與神、龍與神、真與幻、實與虛之間的種種隔膜,藝術風格充滿了浪漫奇詭、超凡脫俗、獨樹一幟的鮮明個性和新創(chuàng)特點,道教“龍”文化審美色彩新穎神異、濃郁綺麗。

      從戲曲情節(jié)的演繹和技巧方法的實行來看,《蜃中樓》寫柳毅、張生與龍女舜華、瓊蓮之間的你恩我愛和美婚良姻,完全被東華上仙遵玉帝之旨一手直接“幫襯”操控。盡管如此,不容忽略的是,劇中人物的“妙計”和“錯誤”設計,對推進劇中諸多人物之間矛盾沖突的關系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例如,丫鬟涇荷聽說涇河小龍要娶妻,惟恐失去涇河小龍對自己的寵愛,使自己做一個“守活寡的婢女”,更尋思做“將來的王后”,于是絞盡腦汁設計了一個“固寵之法”,使弱智的涇河小龍真假不辨、好歹不分,在與龍女舜華的新婚之夜稀里糊涂地執(zhí)意“抗姻”。這一“計”不僅使涇河小龍與龍女舜華直接發(fā)生矛盾沖突,而且為龍女舜華與諸龍王矛盾沖突的升級作了鋪墊。玉帝將“舜華錯嫁涇河”,目的是要使她“受些磨障”,而后“好好的成就姻緣”。殊不知,這一“錯”是對龍女舜華與諸龍王的矛盾沖突遞棍捅刀拱火加油,情節(jié)演繹和關目展開因此變得更加具有戲劇性、觀賞性。龍女舜華被迫嫁給涇河小龍之后,不愿屈服于違情悖理的婚姻撮合,被罰到涇河邊上牧羊。龍女舜華本來打算一死了之,但是,忽而想到自己的苦衷沒被父母知道,自己的死節(jié)沒被柳毅知曉,又想成就龍女瓊蓮與張生的姻緣,于是回心轉意,忍辱偷生,甘受磨難,等候救援。這一“計”使龍女舜華在與諸龍王的矛盾沖突中處于弱勢的地位出現(xiàn)了轉機。龍女舜華叫路人(實為柳毅)替她寄書給父母,“教父母接她回去,籌個萬全之策”。這一“心計”激化了錢塘龍王與涇河老龍、涇河小龍父子之間的矛盾沖突,為龍女舜華掙脫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枷鎖創(chuàng)造了機遇。隨后,“巧神仙”東華上仙將玉帝授予的御風扇、竭海杓、玄元至寶錢三件法寶交付張生,并授“計”張生到沙門島煮海,將龍女舜華與諸龍王的矛盾沖突推向了高潮。龍女舜華的父親洞庭龍王想出的上、中、下“三計”,即“上告玉皇,遣天兵下剿,此上策也;背城一戰(zhàn),以決雌雄,此中策也;和親解難,免害生靈,此下策也”,為最終化解龍女舜華與諸龍王的矛盾沖突,將情節(jié)導向大團圓結局作出了貢獻。

      三、《蜃中樓》融繼承、改編和創(chuàng)造三者為一體

      李漁創(chuàng)作的《蜃中樓》既有對前人文學作品的繼承,也有對前人文學作品的改編,以及在上述基礎上獨具匠心、別開生面的創(chuàng)造。

      在繼承方面,李漁的《蜃中樓》繼承了前人戲曲等作品的本事內核。莊一拂先生在考證《蜃中樓》的來歷時說:“宋元闕名戲文《柳毅洞庭龍女》(在)《南詞敘錄·宋元舊篇》著錄。宋官本雜劇有《柳毅大圣樂》一本,金諸宮調有《柳毅傳書》。事出《太平廣記》引《異聞記》、唐李朝威《柳毅傳》,宋《綠窗新話》《醉翁談錄》皆有轉述,敘柳受龍女之托,傳書與洞庭龍君故事。按‘龍女’一詞,未先見于載籍,惟于佛經中常常遇之。此類題材,亦非向壁虛構,可能乃運用佛經之資料。元尚仲賢有《洞庭湖柳毅傳書》雜劇,明許自昌有《橘浦記》,黃說仲有《龍綃記》,楊珽有《龍膏記》,闕名有《傳書記》,清李漁有《蜃中樓》,何鏞有《乘龍佳話》等傳奇?!盵4]45莊一拂先生還說:“元代雜劇《張生煮?!罚ㄔ冢朵浌聿尽分?。僅此簡名。正名無考。賈本注:次本。《太和正音譜》注:有二本。李好古有《沙門島張生煮?!芬粍 Ec《柳毅傳書》同以龍女為題材。按牛僧儒《幽怪錄》載葉靜能閑居,有白衣老父泣拜曰:職在小海,有僧善術,來喝水,海水十涸七八。靜能使朱衣人執(zhí)黃符往投之,海水復舊。老父乃龍也。觀此道家煮海之術,或有其出處。宋院本有《張生煮?!芬槐荆謇顫O更融合《柳毅傳書》衍為《蜃中樓》傳奇?!盵4]243

      在改編方面,李漁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通俗文學大家,對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小說題材與戲曲本事相互借鑒、襲用和改編的情況了如指掌。而且,李漁不僅創(chuàng)作過傳奇,還創(chuàng)作過小說《無聲戲》(1656)、《十二樓》(1658)等,在文學理論上提出了小說是“無聲戲”的著名觀點。李漁曾經先后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四篇擬話本小說改編成傳奇作品:將小說《丑郎君怕嬌偏得艷》改編成傳奇《奈何天》,將小說《寡婦設計贅新郎 眾美齊心奪才子》改編成傳奇《凰求鳳》,將小說《譚楚玉戲里傳情 劉藐姑曲終死節(jié)》改編成傳奇《比目魚》,將小說《生我樓》改編成傳奇《巧團圓》。所以說,推本溯源,《蜃中樓》一方面主要是據元人雜劇《柳毅傳書》《張生煮?!防^承改編而成,誠如壘庵居士在《蜃中樓·總評》中寫道:“傳書、煮海,本二事也。惟龍女同,龍宮亦同,故笠翁先生合其奇而傳之?!盵2]313另一方面是對前人小說題材的借鑒、襲用和改編。如上所述,據莊一拂先生的《古典戲曲存目匯考》考證,元人雜劇《柳毅傳書》《張生煮?!方耘c小說存在借鑒、襲用和改編關系?!读銈鲿肥鲁觥短綇V記》引《異聞記》、唐李朝威傳奇小說《柳毅傳》,宋《綠窗新話》《醉翁談錄》皆有轉述;《張生煮?!放c牛僧儒《幽怪錄》所載道家煮海之術有關。由此可見,李漁改編創(chuàng)作的傳奇《蜃中樓》是直接或間接借鑒了中國古代小說題材和戲曲本事,以及小說題材與戲曲本事互相襲用的編創(chuàng)實績。

      在創(chuàng)造方面,《蜃中樓》在主要繼承元人雜劇《柳毅傳書》《張生煮?!返?,以及直接或間接借鑒中國古代小說相關題材和戲曲本事等的基礎上,將二者有機地綰結統(tǒng)一起來,重新創(chuàng)作了具有獨特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思想主題和藝術特色,全面超越前人文學作品藝術構思的傳奇佳作,誠可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倍?,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當中,“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人們普遍認為“龍”的出現(xiàn),會給人世間帶來吉祥與幸福。李漁深諳廣大市民百姓的民間信仰、社會心理和審美期待,為順應之起見,采用象征和比擬的藝術方法,將神話傳說特別是道教信仰中“龍”型動物形象人格化,預設并隱喻了柳毅與龍女舜華、張生與龍女瓊蓮愛情的圓滿結局,烘托了《蜃中樓》勸善懲惡的思想主題,契合了廣大市民百姓對《蜃中樓》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終極取向的接受心理和審美期待,獲得了廣大市民百姓普遍認同和贊譽的戲曲審美社會效果。

      四、《蜃中樓》的審美文化意蘊和藝術創(chuàng)作啟迪

      《蜃中樓》塑造的“龍”型人物形象具有濃郁的道教文化內涵?!褒垺逼鹪从谌A夏遠古某些氏族的圖騰,是一種由蛇演化而來的形象,后來被人們一致公認為華夏民族的源頭和中華文化的象征。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龍被人們視作神,與龍有關的內容被當作一種神話在歷代文獻經籍中記述傳承下來。特別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文化中,關于龍的神話和記載,僅從道書《周易參同契》等書寫“青龍”[5]伊始,迄今己經綿延近兩千年。而且,中國古代道教文化在傳承發(fā)展的過程中汲取了佛教關于龍王的學說,不斷充實了道教“龍”文化的內涵。例如,道書《龍王品》記載,有五帝龍王:“東方青帝青龍王,南方赤帝赤龍王,西方白帝白龍王,北方黑帝黑龍王,中央黃帝黃龍王”;又,道書《太上洞淵神咒經》記載,有四海龍王:“東方東海龍王,南方南海龍王,西方西海龍王,北方北海龍王?!盵6]隨著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形成與發(fā)展,在宋元明清時期,在戲曲作品中塑造道教意義上的“龍”以及“龍”型人物形象的作品為數漸多,而盡管不同的劇作家創(chuàng)作不同的戲曲作品,賦予其中道教意義上的“龍”以及“龍”型人物形象的思想主旨和藝術演繹不盡相同。

      李漁創(chuàng)作的傳奇《蜃中樓》,通過塑造道教意義上的“龍”型人物形象,以期實現(xiàn)戲曲勸善懲惡的社會功能,就其性質來說,鮮明地表露了李漁戲曲創(chuàng)作的審美文化意蘊和價值取向,即王端淑評價李漁傳奇創(chuàng)作的特色之一是所謂“以神道設教”[7]。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主、以道教和佛教學說為輔的意識形態(tài)。古代社會流傳悠久深廣的倫理學說和宗教信仰有一個顯著特點,即不單一追求神道世界的真實和個人靈魂的解脫、不特別講究宗教祭拜的外在形式,而注重宗教信仰的社會功能、注重現(xiàn)實人生、注重倫理道德;換句話說,注重的是宗教祭拜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倫理道德的移風易俗作用。自《周易·觀》以來“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8]的理念,真實地體現(xiàn)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宗教信仰社會本質的基本觀點。誠如《禮記·祭統(tǒng)》所說:“夫祭之為物大矣。……崇事宗廟社稷,則子孫順孝。盡其道,端其義,而教生焉?!试唬杭勒撸讨疽??!盵9]經過數千年的傳承闡揚,儒道佛學說深入普及,并扎根于中華民族的土壤、浸潤于廣大市民百姓的思想、感情和血脈之中,直至明清時期,“神道設教”也逐漸成為人們身份認同、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的時代盛尚。李漁的傳奇《蜃中樓》憑借主觀塑造道教意義上的“龍”型人物形象來實現(xiàn)戲曲的社會功能,并且受到廣大市民百姓的普遍認同和贊譽,正是順應了時代潮流,也是其時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人們社會心理的客觀表露。《蜃中樓》思想主題上的神道教化立意恰到好處,藝術上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足以表明李漁的審美意識精明通透,文化思維聰穎敏銳,藝術把握準確嫻熟,創(chuàng)作經驗豐富諳練。

      毋庸諱言,《蜃中樓》依據中國古代“神道設教”的倫理觀念和藝術構思進行創(chuàng)作,反映“龍”型人物形象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屬于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認識的范圍,其存在的某些局限和不足,如宿命觀念、占卜方術的泛用等顯而易見。諸如此類的瑕疵理所當然不值得今人肯定與效法。

      綜觀《蜃中樓》通過塑造“龍”型人物形象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和社會效果,給予今人戲曲創(chuàng)作積極而有益的啟迪:第一,劇作家要始終牢記戲曲藝術在新時代的審美文化使命,在現(xiàn)實生活中關注、貼近和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存狀態(tài),以及人們的思想品質、真實情感和獨特個性,注重以審美的藝術方式描繪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地塑造人物形象及其形象體系,賦能戲曲審美文化正確的價值取向,注入戲曲審美文化的正面意蘊,編創(chuàng)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精神需求、審美喜好、欣賞趣味的戲曲作品;第二,劇作家要以創(chuàng)造性的文化思維、創(chuàng)新性的藝術視野、深廣犀利的銳利眼光,處理好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審美文化二者之間,以及優(yōu)秀戲曲作品的傳承、改編與嶄新創(chuàng)作三者之間的關系,不斷升華戲曲作品的審美文化品位,使之與豐富的文化藝術想象、重構的故事敘述模式、獨特的舞臺美術設計及新穎的戲曲表演技巧,相互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進一步夯實發(fā)展繁榮新時代中國戲曲藝術的前提與基礎;第三,劇作家要加強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新時代社會主義審美文化的感知力和理解力,通過開拓戲曲藝術表演和文化傳播的平臺與空間,展示戲曲人物形象及其形象體系所負載傳承的文化正能量、時代使命感和核心價值觀,揭示人們深層次的思想感情、鮮明個性、審美心理和精神追求,進而使戲曲作品融入蓬勃奔涌的新時代主潮,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戲曲藝術的觀賞需要,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向上的文化藝術生活。

      猜你喜歡
      涇河張生龍王
      寶應縣涇河鎮(zhèn)創(chuàng)成市級“僑之家”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8 08:21:42
      龍王的孩子
      幸福的涇河水
      幸福的涇河水
      雷打冬
      三月三(2017年6期)2017-07-01 19:08:32
      雷打冬
      三月三(2017年6期)2017-07-01 08:13:42
      張生題字喻客
      三點共線向量式的巧妙應用
      涇河源水文站非汛期巡測方案檢驗
      龍王鬧海
      海洋世界(2014年2期)2014-02-27 15:25:32
      贡觉县| 通山县| 河曲县| 焉耆| 华宁县| 安岳县| 肥西县| 邛崃市| 乌鲁木齐县| 临澧县| 鹤岗市| 社会| 千阳县| 自贡市| 宜良县| 渝北区| 安龙县| 无锡市| 石泉县| 南投县| 柳州市| 嘉黎县| 衡阳县| 巴彦淖尔市| 潮安县| 监利县| 克山县| 塘沽区| 文化| 腾冲县| 胶州市| 正镶白旗| 石渠县| 绥芬河市| 微山县| 灌阳县| 外汇| 鹤岗市| 明溪县| 肃北|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