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莊子的藝術觀與中國傳統(tǒng)聲樂文化表達

      2022-03-17 17:57:22張艷林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莊子歌唱聲樂

      張艷林,劉 靜

      (1.江漢大學音樂學院,武漢 430056;2.湖北藝術職業(yè)學院音樂學院,武漢 430064)

      引言

      莊子是我國東周戰(zhàn)國時期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他創(chuàng)立了華夏莊學,是老子之后,我國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精通音樂,提出了“天籟”“法天貴真”“鼓盆而歌”“至樂無樂”“流光其聲”等美學觀,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大音希聲”的“非樂”思想,提出了“至樂無樂”“無言心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音樂思想。他倡導自然之樂,提出了“鼓盆而歌”、“天籟之音”等音樂命題。他反對儒家禮樂,倡導人性和精神的解放,主張用自然的音樂來抒發(fā)人的真性情,提出了“法天貴真”“無聲之中獨聞和”等美學命題。

      莊子博學多才,但生活貧困,一生拒絕權貴,“獨與天地精神”,自得其樂。他以超脫和曠達面對苦難和困難,追求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莊子堅持“法天貴真”“大美無言”的宇宙觀,認為美在自由,美是自由和必然的統(tǒng)一。他提出“天非人”“道非禮”的觀點,否定儒家的“禮”“人”學說。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社會,提出“至德之世”“安時處順”“心齋坐忘”的處世哲學,強調“人與道合”,否定“禮”而追求人性的自由之美。

      莊子認為音樂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的“天籟”之樂,認為音樂之美在于浩瀚無垠,充滿天地,“包裹六極”。他認為音樂的演奏和演唱不應在庭院和廟堂,而應該在洞庭之野,推崇民間音樂。他強調音樂的內容應該“日月之明”“陰陽之和”,音樂與天、地、人合,提倡自然、樸素、恬淡的音樂,崇尚至高無上的“天樂”。他認為音樂的形式美應該是變化莫測,“包裹六極”的天樂,而非儒家有所規(guī)定的禮樂。他強調“坐忘”“心齋”,用內心感知音樂之美,提出“適性之樂”“至樂無樂”的音樂思想,反對對音樂群相競取,而要順應自然,適合本性。此外,他還提出了“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的觀點,認為音樂應順應人的純樸之性,恬靜無為,無“禮”之束縛,追求有個性和自由的音樂,即“法天貴真”的藝術觀。

      本文將莊子“至樂無樂”“法貴天真”“流光其聲”“坐忘”“心齋”等美學境界與中國傳統(tǒng)聲樂文化中的“心口相一”“神形兼?zhèn)洹薄皻忭嵣鷦印薄案璩杂伞钡人囆g要求加以比較,論證其內在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闡釋二者的理論聯(lián)系,為我國的民族聲樂文化藝術研究提供了研究一定的線索和空間。莊子的美學思想對我國民族聲樂文化藝術產生過重要影響,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承遞關系。其中,清代《唱論》(《樂府傳聲》徐大椿著)中的“字真”“曲情”理論,與莊子“法天貴真”的藝術思想密切相關。我國古代聲樂理論的曲情“心板”論(清代戲曲理論家徐大椿),與莊子音樂美學中的“至樂無樂”“大美不言”等命題一脈相承。此外,古代《唱論》中“字真、句篤;依腔,貼調”“過腔、接字、收韻”等唱法理論以及“字清”“板正”“腔純”和“死曲活唱”“氣韻生動”等歌唱審美理論,也與莊子的“流光其聲”等美學思想相統(tǒng)一。

      一、“至樂無樂”與“心口相一”

      《莊子·至樂》:“果有樂無有哉?吾以無為誠樂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盵1]他認為最高的審美價值、最美的藝術品乃是出自自然無為的表現(xiàn)方式,認為音樂表達的最高階段是達到無樂之境,認為音樂的美“在于合自然之道,在于山水之間,在于心靈的超脫與愉悅”。[2]他強調音樂藝術表現(xiàn)應該追求自然之美和心靈之美的統(tǒng)一,即天人合一。莊子寓言中還提到“弦歌不惙”的音樂觀,主張?zhí)竦胶偷母璩^,提倡安時處順、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歌唱生態(tài)觀。同時,他的“子桑之歌”,肯定無情之樂又倡導深情之樂,主張無拘無束,真摯自然的歌唱觀,反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

      我國傳統(tǒng)聲樂藝術文化強調“道技并行”“虛實相生”“動靜相迎”等辯證思想,強調“聲、字、情、味、表、養(yǎng)、像”的藝術標準;[3]以自然之法統(tǒng)領,追求嫻熟而精妙,強調“手、眼、身、法、步”的具體表達。這反映出莊子“至樂無樂”“天人合一”的美學境界。此外,“至樂無樂”的精神追求還反映出莊子“求心而不求于聲”“無言而心悅”[4],追求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解放,到達“至樂”之精神境界。這與我國傳統(tǒng)聲樂藝術文化中“口法與心技結合”[5]29的藝術要求相一致?!靶募季褪侵父枵邇仍诩妓?,它包括感情色彩、歌唱的表現(xiàn)、演唱的風格等等”。[5]29口法和心技的結合,能把心、聲之間的關系統(tǒng)一起來,前者是美之精神體驗,后者是美之過程的生發(fā),達到外在表現(xiàn)與內在體驗的統(tǒng)一。

      其次,我國傳統(tǒng)聲樂藝術文化講求“外在表演與內在曲情表達結合”,[6]也強調“心口相一”的辯證統(tǒng)一。如《樂府傳聲·曲情》所云:“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為尤重。蓋聲者眾曲之所盡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獨異……反令聽者索然無味矣”[7]。這與莊子“鐘鼓之音”為“樂之末”(《莊子·天運》)的精神體驗之“本”的境界相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莊子“合自然之道”的“無樂”思想。

      “至樂無樂”是莊子美學境界的核心命題,莊子“反對雕琢,崇尚自然;反對繁縟,崇尚素樸;反對虛偽,崇尚真情?!?,[8]我國傳統(tǒng)聲樂藝術文化認為“能曲作之意象捭闔、神馳于天地之中,歌聲行云流水,得意忘形。”[9]二者在境界、品格和精神內核要求上相一致。它們都表現(xiàn)出追求自然樸實的藝術要求,要求藝術應表達出作品的情趣、品味和格調,外顯作品的氣質與精神之美。

      二、“法貴天真”與“真切生動”

      《莊子·漁父》云:“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于俗,故不足”。[10]莊子以天然造化為法,以天然本性為真,不拘泥于俗世禮節(jié),以自然、真性為美之境界。

      我國傳統(tǒng)聲樂藝術以字音的真切、純正作為基本要求。清代劇作家李漁在《閑情偶寄·演習部》中云:“字忌模糊:學唱之人,勿論巧拙,只看有口無口;聽曲之人,慢講精粗,先問有字無字,字從口出,有字即有口,唱曲無口,與啞人何異哉!”[11]可見我國傳統(tǒng)聲樂文化以“真切、真情”表達為要領,與莊子“法天貴真”的藝術境界相統(tǒng)一。傳統(tǒng)聲樂藝術文化強調以內心感悟為源點,表達作品的內涵,主張表達作品的情感和韻味,要求其表演要真實生動,以真心傳遞真情,追求“大美之樂于無聲之中獨聞和”[12]藝術境界。這與莊子“反對儒家的仁政和仁義道德,主張絕圣棄智,返樸歸真”[13]的文化內涵完全一致。

      莊子寓言中提到“鼓盆而歌”的藝術觀,可見他提倡形式簡單,自然而適性的音樂。其歌唱的方式簡單而率性,反映內在心靈的真實感受,不注重歌唱的形式而重內容。這種質樸無華、求真求實的歌唱觀念對中國傳統(tǒng)聲樂藝術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啟發(fā)了嵇康①、李贄②、徐上瀛③等的“反禮樂”“和”“蔑棄禮教”的音樂思想有影響,影響了明清時期湯顯祖④為代表的戲曲表演中的“主情論”思想。莊子“法天貴真、崇尚自然”的藝術觀,與其“安時處順、逍遙自得”[14]的相對主義相統(tǒng)一,他追求人性的解放與自由,與其“天籟”觀、“鼓盆而歌”“弦歌不惙”“無樂”觀相一致,注重人的心靈感悟,抒發(fā)人的真情實感。這些和我國傳統(tǒng)聲樂文化中“依字行腔、字正腔圓”的審美理論,以及“字清”“板正”“腔純”的藝術表達有著深層次的邏輯聯(lián)系,體現(xiàn)出我國傳統(tǒng)聲樂文化“依字行腔、以情帶聲、神情兼?zhèn)?、真切動人”[15]的美學特征。

      三、“流光其聲”與“神形兼?zhèn)洹?/h2>

      《莊子·至樂》云:“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后調理四時,太和萬物。四時迭起,萬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倫經。一清一濁,陰陽調和,流光其聲?!盵16]450流,即藝術生命的運行與律動。光,即藝術生命的光輝與光明,是日月星辰之光與藝術心靈之光,“體現(xiàn)審美主體對生命隱幽的燭照,體現(xiàn)空靈光輝、通體透明的藝術之境?!盵17]在此莊子明確了對聲音藝術(包括歌唱)審美的最高標準,認為起伏流動、光彩奪目的音樂最美。莊子以“流光之聲”論述他追求詩意、韻味、神氣、意境的音樂理想,而這與我國傳統(tǒng)聲樂文化審美的表達與要求相一致,莊子的“流光其聲”的藝術境界與“氣韻生動、神形兼?zhèn)?、意境高雅”等藝術觀相統(tǒng)一。

      “氣韻生動”是中國古典藝術理論中的重要范疇,它指藝術作品神氣與韻味的形象表現(xiàn)?!皻狻敝杏小吧耥崱辈拍苌鷦?,才有藝術的生命。我國傳統(tǒng)聲樂文化要求“氣韻貫通,神情畢肖”,貫注藝術生命的魅力。要求藝術表達要有豐富的情感表達,注入藝術以文化內涵,彰顯氣韻之中的神氣。既有“韻”的品格,又有“神”的風貌。

      “神形兼?zhèn)洹?,包含形體造型方面的精神創(chuàng)造,形處于表層,神處于內核,神借形才能外顯,形用神才有生氣。聲樂文化蘊含體態(tài)和表情意義,包裹著豐富的內心情感狀態(tài)。強調形體動作和情感表現(xiàn)合為一體,以神形兼?zhèn)涞乃囆g要求表達作品的文化內涵。以形取象,以神取心,表現(xiàn)藝術作品的精神和氣質。聲情并茂、氣韻生動、神形兼?zhèn)涫菍徝绖?chuàng)造,意境高雅是審美效果,演唱者需要不斷在二度創(chuàng)作中出“意境”,賦予作品更深刻的精神內涵。

      四、“坐忘”“心齋”與“歌唱自由”

      所謂“坐忘”“心齋”“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是莊子哲學的重要內容?!白敝竿ㄟ^靜坐,讓精神脫離肉體,真正感知宇宙與大道相通的奧妙。所謂“心齋”“虛以待物”“唯道集虛”,指人通過心境虛空而脫離感官束縛,用虛無之心接納萬物,澄明大道。

      “坐忘”“心齋”本指參道之法,卻在音樂審美心理上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聲樂學習心理的構建具有啟發(fā)意義。一方面,它強調了音樂審美心理中自我“體驗”、自我“感悟”的重要性。在聲樂學習中,歌唱的很多方法與技巧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這就要通過“坐忘”“心齋”的方式,虛空心境、澄明大道,從而感悟真知。教學中既要體現(xiàn)老師的“教”的重要指導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要強調聲樂審美的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學”“思”“踐”“悟”,理論結合實際,不但總結、思索而得以感悟歌唱之道。另一方面,它強調“化通”,“離形去知”,通過心與道的合一實現(xiàn)“物我兩忘”,超越功利,得意忘言,“乘物以游心”,到達歌唱的自由之境。在演唱中,如果歌者不能超越于歌唱技術,對于歌曲的理解似是而非,對于歌曲的表達患得患失,就無法超越自我,只能達到“唱聲音”的初級階段,而不能達到“心口同一”“技道合一”“自如”和“自由”的高級境界。

      五、結語

      莊子的藝術境界蘊藏著自然恬淡、虛靜純真、天地人和等人文思想,莊子認為最美的音樂在于生命韻律,在于與天道和自然合為一體。它與中國傳統(tǒng)聲樂藝術的聲、字、情、韻、神、形標準相結合,強調二度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莊子的“樂以載道”“天人合一”的藝術思想??傊?,莊子的哲學和美學思想,以“法天貴真”為思想源點,生發(fā)出“自然”“和諧”的宇宙觀和人生觀,要求音樂要解放人性的枷鎖,“中純實而返乎于情”“道技合一”,自由地抒發(fā)人性之真。同時這種“真”又綻放出人性的自由之善的光芒,厘定了道家“無為”之境的大美,對嵇康、李贄、徐上瀛等人的音樂審美思想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秉承的音樂哲學主體觀對現(xiàn)當代聲樂演唱和教學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但是,莊子“耀亂六律,礫絕竿瑟,塞師曠之耳”[16]259的極端主張,他挑戰(zhàn)孔子的禮樂秩序,否定音樂服務社會、教育民眾的積極作用,否認了音樂的社會性和時代性,有失偏頗。因此莊子的“無樂”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文化若要走向世界前列,一方面需要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另一方面需要緊密結合當代民族聲樂藝術的舞臺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追求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我國儒家、道家、釋家等古典哲學學派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源頭,學習先賢們的藝術智慧,對接中國古典唱論理論,理解民族聲樂藝術的“韻味”“意境”等美學要求,能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理論體系。

      因此,我國民族聲樂文化建設要堅持技術和藝術相結合,將藝術與文化相結合,以進一步提高文化藝術修養(yǎng),提升不同的藝術作品表現(xiàn)力和精神內涵,創(chuàng)作出更多貼近人民生活的佳作。

      注釋:

      ①嵇康,公元223-262年,字叔夜,譙郡錘(今安徽宿縣西)人,是三國后期曹魏的著名才學之士。因為曾任中散大夫,故稱之為嵇中散。他為人剛直不阿,崇尚老莊哲學,精通詩文琴瑟,好言服食養(yǎng)生:他對當時搶班奪權、易代在即的形勢,憤憤不平,義形于色。他蔑棄虛偽禮教,而與以嗜酒頹廢放蕩為名的阮籍、劉伶等七人為友,并成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作品有《嵇中散集注本以戴名揚的嵇康集校注》較為詳備。其音樂著作《聲無哀樂論》被稱為中國音樂美學的四大名書之一。參見思履主編:《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詩》,江西美術出版社,2019年1月版,第128頁。

      ②李贄(1527-1602),號卓吾,又號宏甫,別號溫陵居士、龍湖叟,泉州(今屬福建)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鄉(xiāng)試單人。萬歷五年(1577)出為云南姚安知府,萬歷八年(1580)辭官,先后在湖北黃安、麻城著書講學。以“異端”自居,抨擊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終被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逮捕入獄,死在獄中。文學上倡導“童心說”,主張表現(xiàn)真情真性,反對模擬,重視小說、戲曲在文學上的地位。有《李溫陵集》《焚書》《續(xù)焚書》《藏書》《續(xù)藏書》等。參見徐中玉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元明清詩詞文》,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版,第117頁。

      ③徐上瀛(1582-1662),明清之際琴曲家,太倉(今屬江蘇)人。明末欲參加抗清,未果,遂隱居吳門(蘇州),改名谷共,號石帆。曾從“虞山派”張渭川等人學琴,發(fā)展此派“清淡微遠”的風格,又取諸家之長而別具一格,在當時與嚴澂(1547-1625)齊名。結合自己的豐富經驗,仿照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創(chuàng)造了琴況二十四論。其音樂美學思想的核心是“和”,提出音樂“所首重者,和也”,“弦與指合,指與音臺,音與意合,而和至矣”。要求琴曲表現(xiàn)的內容、意境、情趣與音樂的形式美、演奏技巧相統(tǒng)一。參見朱立元著:《美學大辭典(修訂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4月,第300頁。

      ④湯顯祖(1550-1616),明代戲曲理論家,江西梧州人,他崇尚真性情,稱“歌詩者自然而然“獨有性靈者,自為龍耳”,強調世界是有情的世界,人生是有情的人生,因而提出一個“情”字,與宋、明之“理”相對抗,他在《耳伯麻姑游詩序》中說“世總為情,情生詩歌”。意思說:社會生活的主體是情,而感情的激蕩使人產生沖動,創(chuàng)作出詩歌作品來。湯顯祖是臨川派戲曲的代表人物,論詩以言情為主,提倡抒寫性靈,不拘格套。參見游光中編著:《經典散文名句》,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年6月,第744頁。

      猜你喜歡
      莊子歌唱聲樂
      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為你歌唱
      小讀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關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聲樂診療室
      歌劇(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聲樂診療室
      歌劇(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聲樂診療室
      歌劇(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歌唱十月
      時代風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莊子說》(十四)
      中老年健康(2016年2期)2016-03-26 09:00:33
      民权县| 嘉义市| 阳原县| 樟树市| 江都市| 崇明县| 岢岚县| 新竹市| 房产| 沙雅县| 丰台区| 肃北| 高要市| 霍城县| 乌鲁木齐市| 宁强县| 辽源市| 新宾| 海原县| 健康| 枞阳县| 汉阴县| 贵阳市| 灌云县| 南康市| 长顺县| 西峡县| 黄大仙区| 肥城市| 金沙县| 香格里拉县| 灌南县| 湘阴县| 青海省| 金溪县| 苍梧县| 沾化县| 永修县| 齐齐哈尔市| 舞钢市|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