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課程育人大格局下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究

      2022-03-18 00:10:13湖南理工職業(yè)技術學院黃國慶
      成才 2022年13期
      關鍵詞:教育資源協(xié)同育人

      ■ 湖南理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黃國慶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發(fā)揮好全部課程育人的作用,必須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工程,實現(xiàn)課程思政教育資源的共建與共享。課程思政建設涉及整個教學運行體系,走共建共享的合作道路,需要構建一套運行保障機制。

      1 內外驅動機制

      課程思政建設涉及面廣泛,事務繁雜,持續(xù)時間長,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一方面,高校自身要有宏觀層面的頂層設計,構建協(xié)同育人的總體運行機制。從高校內部管理運行來說,要有高校主要負責人直接抓人才培養(yǎng)工作,成立相關的職能管理機構,如由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統(tǒng)籌管理課程建設、校企合作等;高校管理層不僅要有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強烈意識,還需要通過協(xié)調、監(jiān)督等方式,引導各個部門之間加強聯(lián)系與合作,共同探究各類學科專業(yè)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為學科專業(yè)建設、人才培養(yǎng)提供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的引領、激勵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外部動力。通過立項各級課程思政精品課程、開展各級思政教學能力比賽進行激勵都是外在驅動力,能起到榜樣與示范作用,幫助非思政課教師走出認識上的誤區(qū),不再將自身的教育教學僅僅定位于智育與育才上,自覺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落到實處。

      2 師資協(xié)同機制

      第一,教師協(xié)同。課程思政建設能否順利開展,關鍵在教師。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僅僅依靠思政課一個維度是遠遠不夠的,而應構筑以課程教學特別是思政課程為核心層、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為拓展層、以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和正向的觀念影響為延展層的立德樹人同心圓。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兩個群體的事情,所有教師都要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廣大教師需要認識到自身在課程教學中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自覺在育才的過程中強化育人意識,提升對協(xié)同育人的認可度,找準育人角度,提升育才育人的能力。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師資建設上,要通過專家授課、網(wǎng)絡培訓、跨學科研討等方式,提高非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總之,分學科專業(yè)、分課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都離不開師資隊伍的融通,離不開合作育人機制的建立。第二,部門協(xié)同。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礎,增強部門協(xié)同意識,高校的各個部門需要從過去各自為政的慣性思維中跳出來,為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提供便利,組織教師參與到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工作之中,提升教師育人能力和水平,提升推進課程思政的凝聚力。第三,學科專業(yè)團隊的協(xié)同。成立由專業(yè)教師、輔導員、企業(yè)導師、思政課教師共同參與的教研團隊,共同挖掘學科專業(yè)中思政元素并開展教學設計,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相對而言,新時代的思政教師視野較廣,他們較多關注時事政治,站在時代的前沿,思維新;而專業(yè)課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偏低,兩者攜手合作,共同切磋,形成合力,有利于豐富學識、增長見識。比如,團隊定期召開相關教研會議,共同研究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開展課程思政的典型經(jīng)驗交流,探討課程思政實施中的優(yōu)質資源、分工協(xié)作、診斷改進等。

      3 資源互通機制

      課程思政教育資源作為鑄魂育人的內容供給,在共建共享中占據(jù)核心地位。首先,組建團隊,建立課程思政集體備課教研制度。先依據(jù)學科專業(yè)分類,將思政課教師吸納進團隊,共同挖掘專業(yè)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集體備課攻關,實現(xiàn)資源互通。公共基礎、實踐類課程也可以以某一門課程為教學團隊形成課程組,集體開展教學研究,最終的目的都是提高課程的育人功能。每一個團隊深入梳理學科專業(yè)的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的特點、價值理念和思維方法,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其次,要依托合適的平臺。充分利用超星學習通等平臺,為團隊交流提供便利。這就要求高校教師要不斷提升信息技術能力,運用網(wǎng)絡技術搭建校本課程思政平臺,信息共建共享,促進師生互動,課程思政將變得具體、可視、可為,避免流于形式。鑒于不同部門的教師要召集起來存在一定的現(xiàn)實困難,可采取專業(yè)負責人或者課程負責人為首,依托一定的信息平臺,建立團隊討論群,或利用學習通課程群,對各方資源進行整合,共建共享線上線下資源、校內校外課程思政資源,推動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實現(xiàn)資源互通。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將新聞熱點焦點、思政前沿、思政類圖書等各種內容納入其中,利用平臺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對話等。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既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啟發(fā)、引領學生學習的主導作用,又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線上課程中嵌入課程思政的視頻、音頻、文本、圖片等資料。在線上課程互動區(qū)開設課程思政討論話題。鼓勵學生思考熱門思政議題,通過文獻查閱、問卷調查、時事新聞等多種渠道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引發(fā)學生對課程思政內容全面深入思考,提升學習效果。最后,要注重實踐類課程全面滲透。專業(yè)實習實訓類課程教師,要堅持校企合作共建,考慮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并建立協(xié)同育人平臺和機制。課程思政教育除了發(fā)揮好傳統(tǒng)課堂教學即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還可以借助第二課堂協(xié)同育人。在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中加深思想認識,實現(xiàn)價值觀引領。綜合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組織開展校內系列大講堂,持續(xù)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等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4 引領激勵機制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建設相關教育資源離不開正向激勵效應。對于專業(yè)課、公共基礎課、實踐類課程的任課教師來說,研究課程思政需要深入了解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精神、主要內容及改革的方向,與時俱進深挖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共同探討思政元素如何恰如其分地融入專業(yè)課、公共基礎課、實踐類課程中去,不能生硬,不可強加,要有潤物無聲的效果,這需要下一番功夫,花費更多精力。通過課程思政建設,須剖析出不同學科專業(yè)、不同課程背后的家國情懷、歷史文化、人文道德,增進學生的政治認同、法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增強學生獲得感,引導學生成長成才??偠灾?協(xié)同育人實現(xiàn)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需要團隊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只有建立適當?shù)募顧C制,才能激發(fā)各成員積極參與的積極性。高校層面可以在科研上給予資金的支持與保障,例如立項課程思政精品課程或者課程思政研究專項課題等,以保證課程思政資源建設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同時,鼓勵支持校內的名師、專業(yè)帶頭人、課程負責人帶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發(fā)揮他們的領頭雁作用,示范帶動一批教師。

      5 考核評價機制

      目前高校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中,課程思政開展情況未作為考核指標納入教學評價。教師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科研業(yè)績上,難以真正回歸立德樹人的教育初心。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有效促進高校思政教育提質增效,需要配套的考核評價制度作為支撐。一方面,高??梢猿闪⒄n程思政教學指導委員會或者教學督導委員會負責課程思政實施過程的評價與考核。課程思政評價標準要實現(xiàn)科學,必須建立多維度的考核評價制度。既要從管理層面評價,更要體現(xiàn)學生層面的評價,從受教育者的視角、從他們的獲得感層面去給予評價;還要打破傳統(tǒng)模式,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手段,促進課程思政評價體系逐步完善,使課堂教學成為課程思政的主渠道,專業(yè)課與實踐類課程成為思政教育的新的有效載體。另一方面,高校要用好評價這根“指揮棒”,引導所有教師在課堂中全面融入課程思政要求,科學合理地運用考核結果。各高校要將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情況與效果納入績效考核、評優(yōu)評先、選拔任用等工作之中。通過考核評價倒逼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實施和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此外,還要重視反饋的作用,促進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完善,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

      6 結語

      課程思政的理念是基于思政教育的整體考量而提出的。所有教師需要進一步強化課程的育人功能,明確為黨育人是新時代高校所有課程共同承擔的任務。全課程育人理念下的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需要高校在頂層設計、管理體系、考核評價、科學研究等方面持續(xù)開展研究。只有不斷完善課程思政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才能使課程思政實踐落到實處。

      猜你喜歡
      教育資源協(xié)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xié)同進化
      科學大眾(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四化”協(xié)同才有出路
      汽車觀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三醫(yī)聯(lián)動 協(xié)同創(chuàng)新
      面向數(shù)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協(xié)同進化
      生物進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
      “珠”育人
      内丘县| 阳山县| 页游| 临朐县| 安塞县| 嵊州市| 建瓯市| 迁西县| 北海市| 弥勒县| 阿鲁科尔沁旗| 娱乐| 灵寿县| 镶黄旗| 吐鲁番市| 新密市| 张掖市| 昭苏县| 瑞安市| 葫芦岛市| 余江县| 康定县| 望江县| 黑水县| 卢氏县| 明星| 高邑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泽县| 新巴尔虎右旗| 英山县| 彭阳县| 福安市| 攀枝花市| 清涧县| 凌海市| 苍山县| 平乡县| 宁河县| 界首市|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