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安方言中可與《說文解字》及其他字書相印證的古語詞探究

      2022-03-18 02:09:07江遠(yuǎn)勝
      關(guān)鍵詞:集韻紅安廣韻

      江遠(yuǎn)勝

      (武昌理工學(xué)院 文法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223)

      一、紅安方言簡介

      紅安縣位于湖北省東北部,鄂豫兩省交界處,大別山南麓;東鄰麻城市,西接武漢市黃陂區(qū)、孝感市大悟縣,南連武漢市新洲區(qū),北靠河南省新縣,總面積1796平方公里。紅安縣與周邊地區(q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紅安這塊土地上,遠(yuǎn)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正式批準(zhǔn)建縣,始名新安縣,由于此地春秋時期歸黃國管轄,故后來更名為黃安縣。1952年,經(jīng)中央人民政府政務(wù)院批準(zhǔn),黃安縣改為紅安縣,今紅安縣下轄10個鎮(zhèn)、1個鄉(xiāng),常住人口大約60萬。

      紅安方言屬于北方方言區(qū)江淮官話黃孝片,其聲母、韻母、聲調(diào)與普通話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又存在一定的差異。

      (一)除了零聲母,紅安方言的輔音聲母有22個

      b[p]、p[p‘]、m[m]、f[f]

      d[t]、t[t‘]、l[l]

      g[k]、k[k‘]、h[x]、ng[?]

      j[t?]、q[t?‘]、x[?]、[?]

      zh[??]、ch[??‘]、sh[?]、r[?]

      z[ts]、c[ts‘]、s[s]

      與普通話相比較,紅安方言聲母多了一個ng,如“安、岸”的聲母。普通話中的n在紅安方言中發(fā)成[l]或[?],[?]是一個舌面前濁鼻音,如“牛、年、娘、念、泥”的聲母。另外,r有弱化為[?]的傾向。[?]是一個舌尖后圓唇元音,如“忍、認(rèn)”的聲母。

      (二)紅安方言的韻母有43個,分為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四類

      開口呼:-i(前)[?]、-i(后)[?]、ɑ[A]、o[o]、ê[?]、[?]、er[?]、ɑi[ai]、ei[ei]、ɑo[ɑu]、ou[ou]、ɑn[an]、en[?n]、ɑng[ɑ?]

      齊齒呼:i[i]、iɑ[iA]、ie[i?]、iɑo[iɑu]、iou[iou]、iɑn[ian]、in[in]、iɑng[iɑ?]、io[io]

      合口呼:u[u]、uɑ[uA]、ue[u?]、[u?]、uɑi[uai]、uei[uei]、uɑn[uan]、uen[u?n]、uɑng[uɑ?]、ong[u?]

      撮口呼:[?]、[?a]、[??]、[??]、[?ai]、[?ei]、[?an]、[??n]、[?a?]、iong[y?]

      紅安方言韻母與普通話韻母的主要差別是:開口呼少了e[?](普通話中的e在紅安方言中發(fā)成[o],如“哥”念成[ko11]),多了[?];齊齒呼少了ing[i?],多了io[io];合口呼少了uo[uo]、ueng[u??],多了ue[u?]、[u?];撮口呼差別最大,[?]和以[?]開頭的韻母是普通話所沒有的。

      (三)紅安方言的聲調(diào)有6個

      陰平:調(diào)值11,如媽、衣、夫、詩、安。

      陽平:調(diào)值31,如麻、移、扶、時、紅。

      上聲:調(diào)值45,如馬、椅、虎、始。

      陰去:調(diào)值35,如意、富、試、漢。

      陽去:調(diào)值33,如義、父、岸、大。

      入聲:調(diào)值213,如益、福、識、木、急。

      紅安方言聲調(diào)的調(diào)類、調(diào)值與普通話存在較大差異。楊凱在《鄂東方言詞匯與地域文化研究》中說:“去聲分陰陽,保留古入聲從而構(gòu)成六個調(diào)類,是鄂東方言的重要特點,也是鄂東方言與普通話差別最大、關(guān)系最復(fù)雜的方面?!保?]8

      另外,紅安方言還有一個自成音節(jié)的“n”,只有“你[n35]”和“嗯[n31]”兩個字。

      二、紅安方言中可與《說文解字》相印證的古語詞舉例

      古語詞是現(xiàn)代漢語中仍使用的那部分古代漢語詞語,是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組成部分[2]243-244。古語詞包括文言詞和歷史詞,它們都來源于古代漢語。紅安方言歷史悠久,其中存在大量古語詞,這些古語詞有的可與《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相印證。

      (一)名詞類

      1.杪[miɑu45]子:樹梢

      “杪”的本義為樹梢。《說文》:“杪,木標(biāo)末也?!敝祢E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高遠(yuǎn)之木枝曰標(biāo),曰杪?!薄斗窖浴肪矶骸澳炯?xì)枝謂之杪?!惫弊ⅲ骸把澡律乙病!痹诩t安方言中,“杪”通常要加后綴“子”,構(gòu)成“杪子”,一般指樹梢?!拌隆币嗫蓡为毷褂?,但要兒化。

      2.?[tiɑu11]子:禾穗

      《說文》:“?,禾危穗也?!倍斡癫米ⅲ骸拔K胫^穎欲斷落也?!薄?”的本義指低垂的禾穗。在紅安方言中,“?子”指成熟的禾穗,多指稻谷的穗。“?”兒化后還可以單獨使用,但只用作量詞,即禾穗的單位。如一?兒谷。

      3.銚[tiɑu35]子:一種燒水的器具,大口,有蓋,尖嘴,上面有提柄,多以鋁制成

      《說文》:“銚,溫器也。一曰田器?!倍斡癫米ⅲ骸敖裰笪锿咂?,謂之銚子?!薄都本推罚骸般~鐘鼎銚?!毙?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四:“江南有銅銚,形似而無腳,上加踞龍為襻也?!薄墩滞āそ鸩俊罚骸般?,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亦曰銚。”在紅安日常生活中,“銚子”是用來燒開水的,一般是擱在火爐上燒,如果是通電的,則叫“電銚子”;“半銚子”比喻不理性、愚蠢的人。

      4.碓[ti35]:一種舂糧食的工具

      《說文》:“碓,舂也。從石,隹聲?!薄稄V韻·隊韻》:“碓,杵臼。”宋代陸游《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虛窗熟睡誰驚覺,野碓無人夜自舂。”紅安農(nóng)村使用的“碓”主要由兩部分構(gòu)成,一部分是凹形的石窩,其實就是古代的“臼”,紅安方言叫“碓凼子”;另一部分是略尖而圓的頭狀物,用來撞擊“碓凼子”中的糧食,用木頭或石頭制成,紅安方言叫“碓頭”?!绊浴庇心_踏的和手搗的兩種。使用“碓”加工糧食是一種古老的糧食加工方法,這從“舂”的古文字字形即可窺見一斑?!棒钡募坠俏淖鳌啊?,金文作“”,正像兩手持杵搗去臼中谷物皮殼?!墩f文》:“舂,搗粟也。從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p>

      5.箢[?an11]子:一種用竹篾編成的工具,平底,底部大致呈半圓形,上部呈三角形,用于肩挑,可裝載泥沙、糞土等

      6.衁[fɑ?35]子:鳥獸的血

      《說文》:衁,血也。從血,亡聲?!洞呵飩鳌吩唬骸笆縿l羊,亦無衁也。”“衁”的本義指血液。在紅安方言中,“衁子”指鳥獸的血,且一般指固體狀的血。由于鳥獸的血可食用,故“衁子”也是一道菜。

      7.田塍[??35]:田埂

      《說文》:“塍,稻中畦也?!倍斡癫眯8臑椤半?,稻田中畦埒也”,并云:“稻田中作介畫以蓄水?!倍斡癫玫男a屖强扇〉?。唐代劉禹錫《插田歌》:“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紅安以農(nóng)業(yè)為主,水田較多,田與田之間的界線即為“田塍”,也叫“田岸”,紅安方言中某事完畢叫“上岸”,取義于此。

      (二)動詞類

      1.徛[t?i35]:站立

      《說文》:“徛,舉脛有渡也?!北玖x為舉腳渡水?!稄V韻·紙韻》:“徛,立也?!奔t安方言中有“徛倒”一詞,意思是站立。楊凱《鄂東方言詞匯研究》一書認(rèn)為鄂東方言中表站立義的[t?i35]本字是“企”[5]235,不妥。李如龍《漢語方言學(xué)》:“閩粵語的‘站立’義的‘徛’,分明是《廣韻》的‘渠綺切,立也’,有人總寫為企,若是為了少寫幾筆起見,無可指摘;若以此為本字則謬矣?!保?]181

      2.癆[lɑu33]:藥物中毒

      《說文》:“癆,朝鮮謂藥毒曰癆?!薄斗窖浴罚骸胺诧嬎?、敷藥而毒,南楚之外謂之瘌,北燕、朝鮮之間謂之癆?!奔t安方言中“癆人”一詞,意思是(藥物或其他東西)能使人中毒。“癆藥”多比喻調(diào)皮的小孩。

      三、紅安方言中可與其他字書相印證的古語詞

      紅安方言中的古語詞除了與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相印證外,有的還可與其他字書如《方言》《玉篇》《廣雅》《廣韻》《集韻》《字匯》《正字通》《通俗文》等相印證。

      (一)名詞類

      1.楤[ts‘u?11]擔(dān):一種類似扁擔(dān)的農(nóng)具,兩頭尖,尖端為鐵器,用來挑捆在一起的莊稼、柴草等

      《廣韻·東韻》:“楤,尖頭擔(dān)也?!薄皹B”又寫作“棇”,二者為異體字。在農(nóng)業(yè)機(jī)械化程度較低的年代,運輸主要靠肩挑。楤擔(dān)就是一種重要的農(nóng)具,主要用來挑捆在一起的稻禾(紅安方言叫“草頭”),挑時兩尖端要插入捆扎的稻禾中?!疤舨蓊^”曾是一種重要的農(nóng)活。

      2.镵[ts‘a(chǎn)n31]頭:犁底部用來破土的尖鐵器

      《廣韻·銜韻》:“镵,吳人云犁鐵?!碧拼扆斆伞恶珩杲?jīng)》:“起其墢者镵也,覆其墢者壁也。”“壁”即“”。清代郝懿行《證俗文》卷三:“今東齊呼下鐵葉為犁,犁下鐵刺土者為镵?!?/p>

      4.蔸[tou11]:指樹木、莊稼等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莖

      5.牯[ku45]子:公牛

      在古漢語中,“牯”既可指母牛,也可指公牛?!队衿づ2俊罚骸瓣?,牝牛?!薄稄V韻·姥韻》:“牯,牯牛。”《正字通·牛部》:“牯,俗呼牡牛曰牯。”在紅安方言中,“牯”要加后綴“子”構(gòu)成“牯子”,指公牛。與“牯子”相對的是“”[??11],指母牛。

      6.?[ts‘a(chǎn)n11]子:一種魚,即白鰷

      《集韻·寒韻》:“?,魚名?!薄墩滞ā~部》:“?,白鰷別名。”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白鰷,產(chǎn)于淡水,大者長尺許。形狹長,背淡黑微青,腹白鱗細(xì),好群游水面?!奔t安多水塘、河溝,水中“?子”較多,釣魚人也喜歡釣“?子”?!?子”通常煎著吃。

      (二)動詞類

      1.跍[k‘u31]:蹲著

      《廣韻·模韻》:“跍,蹲貌?!狈辞袨榭嗪?。紅安方言中有“跍倒”一詞,意思是蹲著?!稘h語方言大詞典》“跍”字下明確引用了湖北紅安方言“冇得秧馬~囗([·tau])扯”[7]6103,例句的意思是沒有秧馬(一種田間坐具)就蹲著拔(秧苗)。例句中的“囗”實為“倒”,這是紅安方言中一個常見的后綴。

      2.跶[tA45]:跌倒、摔倒

      《玉篇·足部》:“跶,足跌也?!碧拼?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五引字書:“及地曰跶?!痹诩t安方言中“跶倒”一詞,即跌倒,如你莫跶倒?!佰Q一跤”即跌倒一次。

      3.?[su?45]:推

      《集韻·腫韻》:“?,推也?!薄缎咽篮阊浴煽h令競義婚孤女》:“你一推,我一?,?他出了大門。”在紅安方言中,“?”主要指用手推,“?倒”即推倒。

      4.潷[pi45]:濾出液體

      5.搲[uA45]:舀

      《集韻·麻韻》:“搲,手捉物?!贝朔恰耙ā绷x;《正字通·手部》:“搲,深取也。義與掘、剜相近。”此與“舀”義近。在紅安方言中,“搲”可表示“舀”,如用瓢搲。

      6.囥[k‘ɑ?35]:藏

      《集韻·宕韻》:“囥,藏也。”紅安方言中有“囥倒”一詞,意思是藏著,指某人將某物藏起來。

      7.?[??‘?31]:剖(魚、雞等)

      《字匯·刀部》:“?,?魚?!弊⒁魹殛愔校褡xchí。《說文》載有“魝”,云:“楚人謂治魚也。從刀,從魚。讀如鍥。”魝,《廣韻》注為古屑切,今讀jié?!棒偂迸c“?”雖然詞義相同,但讀音相去甚遠(yuǎn)。在紅安方言中,“?”的對象主要是魚,但也可以是雞,指魚和雞被剖開后取出內(nèi)臟。

      8.挦[t?‘ian31]:拔、扯

      《方言》卷一:“挦,取也。衛(wèi)、魯、揚、徐、荊、衡之郊曰挦。”錢繹箋疏:“今俗謂以指摘物曰挦,音近蠶?!痹诩t安方言中,“挦”的對象主要是毛,尤其是雞毛。

      9.菢[pɑu33]:雞、鳥孵蛋

      《方言》卷八:“北燕、朝鮮、洌水之間謂伏雞曰抱?!敝茏嬷儭斗窖孕9{》:“抱,《玉燭寶典》卷一及《玄應(yīng)音義》卷五引并作菢?!保?]51《廣韻·號韻》:“菢,鳥伏卵?!薄都崱放c《廣韻》釋義相同。明代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牧養(yǎng)·雞》:“養(yǎng)雞不菢法:母雞下卵時,日逐食內(nèi)夾以麻子之,則常生卵不菢?!奔t安方言中有“菢雞”“菢兒”等說法,其中“菢雞”有二義:一是指母雞孵蛋;二是指正在孵蛋或照看小雞的母雞。

      (三)其他詞類

      除了名詞、動詞兩大類,還有形容詞、副詞等其他詞類。紅安方言詞匯中的其他詞類相對要少一些。

      2.?[t?iou35]:收縮、縮短

      《廣雅·釋詁》:“?,縮也?!蓖跄顚O疏證:“今俗語猶謂物不伸曰?矣?!薄稄V韻·宥韻》:“?,縮小。”在紅安方言中,“?”為形容詞,說某物長“?”了,即沒有正常伸展開來。人長得不體面也說“?頭?腦”。

      3.香?[p‘?35]的:香氣四溢

      《集韻·董韻》:“?,香氣盛也。”明代李實《蜀語》:“香氣盛曰?。”在紅安方言中,“香?的”通常用來贊美食物香,而不用來指花香。

      4.肨肨[p‘ɑ?11p‘ɑ?11]臭:非常臭

      《廣韻·絳韻》:“肨,脹臭貌?!薄饵S侃國學(xué)文集·蘄春語》解釋“肨”說:“今四川語狀物之臭,曰肨臭的,音略近平。”[3]307在紅安方言中,“肨”不單用,重疊后與“臭”構(gòu)成“肨肨臭”,形容非常臭。

      5.?[lai11]:窩囊、懦弱無能

      《集韻·咍韻》:“?,佇劣?!薄皝辛印奔磁橙鯚o能。在紅安方言中,“?”可以單用,形容一個人懦弱無能,如:他好?。還有“?貨”一詞,也是形容一個人懦弱無能。

      綜上可知,紅安方言詞匯中包含大量源自古代漢語的古語詞,這些古語詞大多是單音節(jié)的,體現(xiàn)了古漢語詞匯的特點。從文獻(xiàn)記載來看,這些古語詞主要見于《說文》等傳統(tǒng)“小學(xué)”典籍。在詞匯類別上,這些古語詞有的屬于古漢語通用詞匯,有的還是古代方言詞。這些古語詞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很少使用,但在紅安方言中經(jīng)常使用。方言往往被稱為“土話”,其實這種“土”體現(xiàn)的是“古”——一種不為一般人所知的古雅。

      四、紅安方言中古語詞的作用

      紅安方言中的古語詞具有重要作用,不僅可以彌補(bǔ)方言詞典之不足,還可以為古漢語詞匯研究提供佐證。

      2.?

      《漢語方言大詞典》:①<名>禾穗。西南官話。四川云陽。1935年《云陽縣志》:“谷穗曰~,音吊。”②<形>禾穗垂貌。西南官話。四川。清張慎儀《蜀方言》:“禾穗下垂曰~?!?/p>

      【??】<名>成熟的禾穗。西南官話。貴州清鎮(zhèn)[tiau13tiau13][7]3415。

      該詞典“?”字“禾穗”義下僅列舉西南官話,有失偏頗,其實包括紅安方言在內(nèi)的江淮官話也有此義。另外,該詞典沒有“?”的量詞用法,而紅安方言可據(jù)以補(bǔ)正。

      4.?

      《漢語方言大詞典》:②<形>窩囊;無能。一江淮官話。湖北紅安[(lai][7]5723。

      此處明確提到湖北紅安,但沒有列舉具體的方言詞和句子,因此可據(jù)紅安方言補(bǔ)充詞語或短句。

      5.潽

      “潽”從水,本為水名?!皾北硎尽耙后w沸騰溢出”,當(dāng)是后起之用法,其本字應(yīng)為“”。關(guān)于這一點,《漢語大字典》沒做詳細(xì)解釋,同時缺少書證或方言證據(jù)。紅安方言可作為補(bǔ)充。

      紅安方言雖屬北方方言區(qū)江淮官話,與普通話較為接近,但其詞匯中包含很多普通話中不常用的帶有古漢語特征的古語詞,這些古語詞可與《說文》及其他字書相印證。整理、研究這些古語詞能夠彌補(bǔ)《漢語方言大詞典》等方言辭書的不足,亦能為古漢語研究提供鮮活的語料。其實大多數(shù)方言都具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其詞匯中必定保留一定數(shù)量的古語詞,我們應(yīng)該重視并研究這類詞。綜觀當(dāng)前方言研究,這方面的成果還不夠豐碩,所以應(yīng)該加大投入,繼續(xù)推進(jìn)這項工作的研究。

      猜你喜歡
      集韻紅安廣韻
      《原本廣韻》引書訂誤*
      荊璞《五音集韻》之形制
      《集韻》征引《說文》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集韻》征引《廣雅》研究
      王國維《廣韻》批校與治學(xué)精神
      紅安脫貧摘帽喜賦
      《集韻》編撰的起訖年代考辨
      Synthesis of diamonds in Fe C systems using nitrogen and hydrogen co-doped impurities under HPHT?
      紅安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hù)與發(fā)展
      學(xué)習(xí)紅安精神 提升教師素質(zhì)
      项城市| 南丹县| 马山县| 广宁县| 沅陵县| 友谊县| 漾濞| 七台河市| 泽库县| 信阳市| 桓仁| 枞阳县| 屏东市| 阳新县| 洞头县| 南华县| 连山| 甘孜| 蒙城县| 福贡县| 苗栗县| 田东县| 石柱| 长海县| 湘乡市| 夹江县| 大竹县| 永城市| 广安市| 隆安县| 龙井市| 巴青县| 盱眙县| 济阳县| 淮滨县| 丹凤县| 光山县| 岐山县| 六安市| 海南省|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