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躍升
《詩經·陳風》共十首詩歌,創(chuàng)作時間基本上可以認定為東周以后,主要收集的是河南淮陽、柘城一帶的作品。《漢書·地理志》:“陳國,今淮陽之地?!盵1]鄭玄《詩譜》亦云:“陳者,大皞虙戲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閼父者,為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后,封其子媯滿于陳,都于宛丘之側,是曰陳胡公,以備三恪。妻以元女太姬?!盵2]陳國的始祖為胡公,其封地為黃河流域的河南淮陽,定都于河南宛丘附近。這些詩歌采集于民間,熏染了濃厚的巫文化氣息,反映了春秋后處于儒家文化核心區(qū)域的陳國的巫文化曾盛極一時的現象?!对娊洝肥侨寮沂サ亍S河流域的一部詩歌總集,屬于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而產生于陳國的《詩經·陳風》卻以哀艷情歌和神秘浪漫的巫風著稱,明顯與《詩經》不同,更與黃河流域的核心文化——儒家禮樂文化中的質樸文風迥然有別。筆者認為《詩經·陳風》獨特的內容及風格的產生與陳國特殊的歷史發(fā)展、地理位置、地域風俗有著密切的關系。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祖先在“萬物有靈”基礎上逐漸衍生出以“尊祖敬宗”為核心的祭祀觀。在儒家傳統(tǒng)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儒家強調“圣人以孝治天下”,認為從孝可以引出忠、信、仁、義等美德。祭祀祖先就是后人慎終追遠的表現,是對祖先表達感念之情。巫文化是在人類對自然極大的疑惑和恐懼中產生的,也是隨著靈魂信仰和祖先祭祀出現的。最初的巫師由氏族長兼任,主要負責祭祀、占卜等活動。地處河南的陳國巫文化歷史悠久,韓高年說:“陳國的風俗巫鬼,本為淵源自有,與東夷部族的傳統(tǒng)習俗有關?!薄熬嘟?000年前的河南舞陽文化遺址的發(fā)掘,該遺址就出土了大量與巫覡有關的神秘器具?!盵3]可見,陳國所轄地域在儒家文化盛行之前就已經出現巫文化了。殷商時期,統(tǒng)治者篤信巫文化,事無大小都要求神問卜。上行下效,巫鬼之風因此而大為盛行。陳國為殷商故地,巫文化自然被陳國統(tǒng)治者繼承下來。《禮記·表記》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先罰而后賞,尊而不親……”[4]殷商祭祀神靈與夏、周兩代不同,更加重視人與神的親近關系。根據宮廟大量祭祀遺跡及文獻記載,商王不僅尊奉神靈,而且親自擔任群巫之長。商湯本人就是一個巫長,經常帶頭參加巫祀活動?!秴问洗呵铩ろ樏瘛酚涊d了“湯乃以身禱于桑林,……以身為犧牲,用祈福于上帝”[5]的歷史事實?!妒印芬嘣疲骸皽群狄?,乘素車白馬,著布衣,身嬰白茅,以身為牲,禱于桑木之野?!苯涍^六百多年的苦心經營,巫祭文化在殷商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勢力?!蹲髠鳌ざü哪辍份d:康叔被分封到衛(wèi)地時,曾受命“皆啟以商政,疆以周索”。[6]杜預注曰:“皆,魯、衛(wèi)也。啟,開也,居殷故地,因其風俗,開用其政,疆理土地以周法?!边@些政策促進了殷商巫文化習俗的保存與傳承。崛起于殷商故地的陳國自然深受殷商巫祭文化的浸染。
此外,陳國濃郁的巫文化還與周王封胡公于陳的歷史密切相關。胡公為舜帝后裔,而舜乃顓頊七氏孫,又是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主,所以胡公被認為是“神明之后”。其父虞閼父任職周朝,功勛卓著。故周武王妻以元女大姬,并封胡公于陳,使之“祭祀虞帝”?!蹲髠鳌は骞迥辍份d陳國受封之事:“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7]又《左傳·昭公八年》載:“陳,顓頊之族也?!昂灰?,故周賜之姓,使祀虞帝?!盵8]可見周王賜封胡公于陳的要求之一就是祭祀虞帝。再者,陳國胡公之夫人也非常喜好巫祭?!稘h書》引張晏注云:“胡公夫人,武王之女大姬,無子,好祭鬼神”。周武王讓胡公“祭祀虞帝”自然是取信于天下、提高政治威望的手段,胡公也奉行不悖。巫能通神靈且善于用歌舞迎接神靈,因而祭祖禮神必然要使用巫。祭祀祖先既是政治任務,又是統(tǒng)治者的喜好。上有所好,下必從之。《毛詩正義》云:“大姬無子,好巫覡禱祈鬼神歌舞之樂,民俗化而為之”。[9]巫祭之風在陳國就延續(xù)并盛行起來了。
陳國的鄰國均有濃郁的巫文化氛圍且源遠流長。其西北與鄭國接壤,鄭國上巳節(jié)“祓禊”之俗就是前代巫覡遺風的延續(xù)。東北緊鄰宋國,宋國為殷商之后代。殷商之時,祭祖先、祭天地等形成風氣?!对娊洝ど添灐反蠹s為殷商中后期作品,基本上為祭祀之歌,較全面地反映了殷商祭祀之盛況。殷商人喜好祭祀,作為殷商后人的宋國人自然也受其浸潤,信巫鬼而重淫祀。西南接壤楚國,楚地巫文化源遠流長,已融入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稘h書·地理志》載: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盵10]洪興祖《楚辭補注》載:楚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使巫覡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盵11]楚靈王“簡賢務鬼,信巫祝之道”,當吳國進攻之時,猶信巫鬼,“鼓舞自若”,不肯發(fā)兵?!稘h書·郊祀志下》也記載楚懷王“隆祭祀,事鬼神”。巫文化在楚國盛極一時,巫風是楚國文化的最大特色。陳國還為楚、吳、越等國北進中原的必經之地。春秋之時,楚國曾逐鹿中原,陳國多次被其兼并,這也促進了陳、楚文化的交融,特別是陳國深受楚國崇巫信鬼文化的影響。如崔述在《讀書偶識》中云:“是以春秋之世,陳最不振,幸而齊桓一霸,得以少安。齊桓既亡,遂折而服役于楚。未久,遂為楚莊所滅。幸而復封,而楚靈王復滅之。又幸而再封,而楚惠卒滅之。”[12]另外,陳國與楚國還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清華簡·楚居》中有許多有關楚人徙居的記載,其中記錄了“穴窮”“喬多”“京宗”“騩山”“方山”等地名。雖然個別地名無法考證,但從能考證的地名中可以大致勾勒出楚先民遷徙的路線?!稘h書·地理志》云:“(河南郡)密,故國。有大騩山,潩水所出”。[13]從《清華簡·楚居》所載的人物季連、地名騩山看,可以斷定楚之祖先季連曾活動在河南鄭州一帶。酈道元說:“或言(新鄭)縣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薄锻ǖ洹份d:“新鄭縣……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黃帝都于有熊,亦在此地,本鄭國之地?!币陨腺Y料可以證明楚國的祖先曾生活在陳國所在的地域,因此楚地的巫文化必然深深滲透到陳國的文化之中。再從楚國與陳國的文化風俗看,兩國有著共同的祖先崇拜?!妒酚洝こ兰摇份d:“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盵14]這說明楚國的先祖是高陽氏,即顓頊帝,因而顓頊就是楚人祭祀的先祖?!对娙伊x集疏》載:“周武王封舜后媯滿于陳,是為胡公,妻以元女大姬?!盵15]陳為帝舜之后,而帝舜為顓頊之后,即陳國的始祖就是顓頊。共同的祖先、相似的歷史文化背景強化了陳國的巫文化傳統(tǒng)。陳國曾為中原交通樞紐,商業(yè)繁華,四方各國人口云集于此。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陳地“控蔡、潁之郊,綰卞、宋之道?;?、泗有事,順流東指,此其經營之所也?!薄瓣愒诔闹?,通魚鹽之貨,其民多賈。”[16]四面八方的商賈、游客匯聚于陳國,使陳國民眾思想更加開放、包容,各種思想文化的碰撞孕育出飄逸、艷麗等浪漫審美情趣,極大地促進了陳國巫文化的繁榮。
陳地居民屬于殷商及以前的東夷部落后裔。東夷部落的土著文化即為與巫文化融合的東夷文化。金榮權說:“古陳國所在地淮陽一帶,很早時期便是東夷部族的活動地。”《山海經》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钡劭【褪巧瞎艂髡f中的東方部族首領,其子孫羲和、太昊伏羲、少昊等均成為古老東方部族的領袖人物。其中太昊伏羲部落曾遷徙到河南西部一帶生活?!吨駮o年》載:太昊伏羲“元年即位,都宛丘?!薄蹲髠鳌ふ压吣辍芬噍d:“陳,大皞之虛也”,杜預注曰:“大皞居陳”。由此可以斷定太昊(或太皞、大皞)曾定都今河南之宛丘(或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周口、淮陽一帶?!睹献印るx婁下》亦云:“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17]據此可知,陳國的祖先舜帝就是東夷人,祖籍在今山東。夏商時期,舜帝的后裔遷到河南東部建立虞國,即陳國之前身?!妒酚洝份d:“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后也?!劣谥芪渫蹩艘蠹q,乃復求舜后,得媯滿,封之于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盵18]《通志》中載:“陳氏,媯姓,初封虞城,……后封于陳。”[19]根據地域考證,陳國就是上古東夷部族的重要活動區(qū)域,而且媯姓的陳國人本來就是東夷部族的一個重要支派。酈道元將陳國位置描述為“沙水又東徑長平縣故城北,又東南徑陳城北,故陳國也”。而“宛丘在陳城南道東”。[20]《水經注》所說的沙水就是今天沙潁河的支流新蔡河,它流經淮陽縣城北。據以上資料可知,春秋時期陳國都城的位置就在今淮陽縣城東的新蔡河西岸,而當時的淮陽一帶便是東夷部族的活動地域。古代的東夷部族主要以游牧、狩獵為主,如《禹貢》云:“萊夷作牧”“鳥夷皮服”。[21]因此,陳國所轄的區(qū)域基本上就是東夷部族中大皞部族開拓和生活的地區(qū),這也就證明了陳國的文化正是在原來的土著文化——東夷文化的基礎上孕育和發(fā)展起來的。東夷部族具有兩大突出的文化特征:第一,以狩獵、游牧生活為主,以鳥和太陽為主要崇拜物;第二,與其他文化的最大區(qū)別就是簡禮儀而重巫祠。綜上所述,胚胎于東夷部族文化而發(fā)展起來的陳國文化必然具有巫文化特色。
《詩經·陳風》中的詩歌大致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600年前后所作。春秋時期,隨著周王朝的東遷,周天子的地位日趨下降,這直接導致周代禮制的解體。“王道衰,禮義廢?!倍Y崩樂壞,使社會出現了“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盵22]這些嚴重違背周代禮制的亂象。殷商一直沿襲下來的盛大的巫祭中心逐漸轉化為男女聚集游觀的場所。當時青年男女自由婚戀之風盛行,各國統(tǒng)治者還專門為青年男女設立自由婚戀的游觀場所?!赌印っ鞴砥吩疲骸把嘀凶妫旪R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夢也。此男女之所屬而觀也?!盵23]當時的燕、齊、楚也設立了男女游觀場所。男女游觀與巫歌、巫舞密不可分,人們把原來祭祀先祖所用的巫歌、巫舞改造成男女歡愛的歌曲、舞蹈?!端螘ざY志》引《韓詩》云:“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三月初三)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xù)魄,秉蘭草拂不祥。”祓,是祓除病氣和不祥?!吨芏Y》亦載:“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陳地處豫東要沖,為楚、吳、越等國北進中原的必經之地,且西北、東北及西南均是具有濃郁巫文化的國家。疆域廣袤、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促進了陳國商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四面八方的商賈云集于此,陳國居民思想開放,游觀之風更是盛行。陳國的“宛丘”也逐步演變?yōu)槟信酆嫌斡^的場所。陳奐《詩毛氏傳疏》云:“陳有宛丘,猶之鄭有洧淵,皆是國人游觀之所。”這些男女游觀盛會及祓除儀式從一開始就有著濃厚的巫文化氛圍,“招魂續(xù)魄”和“秉蘭草祓不祥”明顯屬于典型的宗教巫術儀式?!对娊洝り愶L·宛丘》就具體記載了宛丘之上青年男女相聚嬉戲,秉執(zhí)蘭草,巫女招魂續(xù)魄,祓除不祥,以歌舞迎神的場景。因此,陳國宛丘之上祭祀巫風的歌舞迎神活動與男女聚集的游觀活動結合并推陳出新,更加促進了陳國巫文化的昌盛。
巫文化是我國自上古以來長期積淀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具有奇異的浪漫色彩,影響了人們對繪畫、雕刻、文學等方面的審美傾向,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陳國巫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產生于陳國的《詩經·陳風》不僅包含了政治、社會、文化、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的信息和文化元素,還閃耀著巫文化的光芒。為了更好地詮釋、研究《詩經》,我們必須深入勘探孕育《詩經》的原始土壤,從不同角度去挖掘其潛藏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