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亮
摘 要:鸮,古代人稱之為鴟鸮、梟和鴟梟等,俗稱貓頭鷹。在殷商時期的青銅器、玉石器及陶器等器物中發(fā)現(xiàn)了數(shù)量可觀的鸮形器和鸮形紋飾,對其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有助于探討殷民的鸮崇拜及鸮對殷民產(chǎn)生的影響。
關鍵詞:殷商;鸮形器;鸮形紋飾;鸮崇拜
從考古資料可知,鸮形器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開始出現(xiàn),如仰韶文化的陶鸮鼎、馬家窯和齊家文化的鸮面陶罐、紅山文化的玉鸮、石家河文化的陶鸮塑像以及龍山文化玉錛鸮形紋飾等。在二里頭文化中也有鸮形紋飾銅牌的出土。殷商時期鸮形器開始盛行,如青銅鸮尊、青銅鸮卣、青銅鸮斝、玉鸮及其他鸮形紋飾等,無論是制作工藝還是鸮形種類,都是其他時代所不能企及的。本文選取殷商時期比較典型的鸮形器和鸮形紋飾進行歸納整理,以期在此基礎上探析對鸮與殷民的神秘關系。
1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紋飾述略
殷商時期的鸮形器中最為著名的當為在1976年發(fā)掘于安陽殷墟婦好墓的一對婦好鸮尊(圖1)。這兩件鸮尊形狀基本一致,雙足與尾部構(gòu)成平面作站立狀,雙耳直立,雙翼收攏,大圓眼,寬勾喙?!睹赖蹏髁x掠奪我國殷商青銅器集錄》中的一件鸮尊與婦好鸮尊極為相似,頭部作為器物的器蓋,雙耳尖而外撇,氣勢宏偉。除鸮尊之外,這一時期的青銅鸮卣也是比較典型的,形制基本相同,大小略為不同。從外形上來看,提梁卣猶如兩只背對站立的鸮鳥組成,主體是由器蓋(蓋作鸮首)和器體(腹體作為鸮身)組成,器底為鸮鳥的雙足。管見所及,這一時期的青銅鸮卣大致有10件,安陽出土2件,分別為大司空村出土1件、苗圃北地出土1件,信陽羅山天湖出土2件,湖南株洲出土2件,另外在應城出土1件,長沙出土1件,雙峰出土1件,山西博物院藏有1件[1]。如在山西博物院藏的這件青銅卣(圖2)是在山西石樓縣二郎坡發(fā)現(xiàn)的,其外形是以軸對稱的兩只鸮鳥組成,鸮首為蓋、鸮身為器,器身飾有鳥翼紋飾,器底有四粗壯的短足,圓眼勾喙,凜然威武。
殷商時期的玉、石鸮形器也是比較有特點的,尤其以玉鸮最為出眾。玉鸮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圓雕和浮雕,既有抽象的,也有寫實的,形制與青銅鸮形器相比差異較大,尤其在耳、眼、喙、足等部位的雕飾手法各不相同。而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的玉鸮都有穿孔。在安陽殷墟出土了6件玉鸮,4件為圓雕,2件為浮雕。如在殷墟五號墓中出了2件玉鸮,一件為圓雕玉鸮,整體泛綠色,寬鉤喙,豎耳,兩翼合攏,短尾下垂與兩足在同一平面,作站立狀。另外一件玉鸮(圖3)深褐色,有黑斑,昂首站立,面呈三角形,兩目較大,雙耳相連,中有小孔,雙翼并攏,背脊突起,寬尾下垂。除此之外,在山東滕州市前掌大商代遺址3號墓出土1件玉鸮,在陜西省西安市毛西鄉(xiāng)毛西村出土1件玉鸮,在安陽西北崗出土了1件白石鴟鸮,在安陽侯家莊大墓也出土1件石鸮,臺北中央研究院也收藏了2件商代大理石鸮。
除了鸮形器以外,這一時期的鸮形紋飾也廣泛出現(xiàn)在青銅器物上,如溫縣小南張出土的鸮斝,其腹部飾有鸮首紋飾,形象逼真。另外,在鸮形器物中常常會有鸮形紋飾和虎形紋飾相結(jié)合的器物。如婦好銅圈足觥(圖4),從宏觀上來看,器形整體造型似虎,觥流部分作為虎頭,觥的后部作為鸮首,紋飾形象生動,極為巧妙地勾勒出鸮的立耳、勾喙、圓眼和羽翅等。安陽五號墓出土的偶方彝,器蓋和器身的中部分別飾有鸮面紋飾,同一墓地出土的一件色盤后部飾有一對鴟鸮,背對而立。類似這樣的鸮形紋飾在殷商時期的器物中是十分常見的,這些紋飾與其他動物紋飾相結(jié)合,鴟鸮紋作為主要紋飾常出現(xiàn)在器物的腹部,非常顯目,而與鴟鸮紋結(jié)合的獸面紋或者其他動物紋飾居次要位置出現(xiàn)。
2 殷商鸮崇拜探略
商周時期青銅器作為禮器,象征著貴族的身份和地位,代表著上層階級的權(quán)力。殷商時期出土鸮形器的數(shù)量大、種類多,每一種鸮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尤其是那炯炯有神的雙目和雄健的體形,給人一種十分威嚴的感覺。這一時期的鸮與殷民有著怎樣的關系?鸮在殷民的心中占據(jù)著什么樣的位置?鸮在這一時期大量出現(xiàn),表現(xiàn)了殷民怎樣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有必要先對商族的起源做一番探討。
據(jù)文獻記載,商族的人民認為他們的祖先是“玄鳥”,如《詩經(jīng)·商頌·玄鳥篇》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薄妒酚洝ひ蟊炯o》中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在《竹書紀年·殷商成湯》亦有載:“初,高辛氏之世,妃曰簡狄,以春分玄鳥至之日,從帝祀郊禖,與其妹浴于玄丘之上。有玄鳥銜卵而墜之,五色甚好。二人競?cè)?,覆之以二筐。簡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長為堯司徒,成功于民,受封商?!睆倪@些文獻中便可以得知“玄鳥”就是商人的祖先。
“玄鳥”究竟是何種鳥類,學術(shù)界對此一直存有爭議。據(jù)《呂氏春秋·音初篇》載:“有娀氏有佚女,為之就成之臺,飲食必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fā)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兒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北飛,實始作為北音?!痹诤荛L的一段時間內(nèi),絕大部分學者在論證“玄鳥”的時候,往往會參考到此文獻,認為“玄鳥”即為燕子,這種觀點的影響是比較深遠的。直至民國時期,又提出了“玄鳥”為鳳凰一說,這種說法肇始于郭沫若先生[2]和聞一多先生[3]。此后,這兩種學說占據(jù)了主流。然而,隨著考古學的發(fā)展,以及考古資料的逐漸增多,鸮形器和鸮形紋飾開始豐富起來,“玄鳥為燕”和“玄鳥為鳳”這兩種學說在學術(shù)界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人們開始把殷商時期的鸮形器和“玄鳥”聯(lián)系起來,因為在殷商時期的墓葬或者傳世器中燕子和鳳凰的器形以及器物紋飾是比較少見的,如果玄鳥是燕子或者是鳳凰,那么在殷商時期的青銅器或者玉器中則勢必會有所反映。因此,有的學者開始把參考文獻和考古發(fā)掘相結(jié)合,提出了玄鳥為“鴟鸮”一說,劉敦愿先生在《中國古代有關梟類的好惡觀及其演變》中認為梟類在商代人的心目中是非常尊崇的[4]。繼劉敦愿先生提出“玄鳥”為鴟鸮這一說法之后,葉舒憲、孫新周、王小盾等眾多學者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這種說法對于“玄鳥”的探析和殷商的歷史研究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因此,“玄鳥”應該為鴟鸮,因而可以論證商人的祖先應該為鴟鸮,這樣鸮類題材的器物在殷商時期的大量出現(xiàn)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可見,鴟鸮在商人的心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他們對待自己的祖先應該是尊崇的。胡厚宣的《甲骨文所見商族的鳥圖騰的新證據(jù)》[5]和于省吾的《略論圖騰與宗教起源和夏商圖騰》[6]兩篇文章中,證實了商族確實存在著鳥崇拜,并解釋了商人的玄鳥崇拜。劉敦愿在《中國古代藝術(shù)中的梟類題材研究》一文中提出:“梟類在商代曾備受尊崇,它之所以受到尊崇……這既是奴隸社會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崇尚勇武的道德觀與審美觀所決定的,也是由于青銅時代去古不遠,生產(chǎn)水平也依然相當?shù)拖?,致使許多比較原始落后的宗教崇拜繼續(xù)保存了下來?!盵7]這也無疑說明在殷商時期依舊存在著鴟鸮的崇拜,在殷民心中鴟鸮就是他們的祖先,為表達對祖先的尊崇和懷念,殷民依據(jù)鴟鸮的生物特征來鑄造青銅禮器和玉器,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殷商時期出現(xiàn)大量的青銅鸮尊和提梁鸮卣以及有著鸮形紋樣的斝、卣、觥等酒器的原因。
3 結(jié)語
綜上所述,殷商時期的鸮形器和鸮形紋飾是比較豐富和多元的,不僅在青銅禮器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在配飾玉器中也極為重要的。在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比較低下時,殷民能夠生產(chǎn)出如此厚重的青銅鸮形器、雕飾出精美的玉鸮配飾和華麗的鸮形紋飾,可見“鴟鸮”在殷民心中的重要地位。這不僅體現(xiàn)了殷民對祖先“鴟鸮”的尊崇和敬畏,同樣也表達了殷民對祖先的懷念之情亦或是希望祖先能夠庇佑子孫,殷民把這種心理寄托于珍貴的鸮形器上,造就了殷商鸮形器的重要的歷史地位。
參考文獻
[1]饒勝.鸮形器研究[D].新鄉(xiāng):河南師范大學,2016.
[2]聞一多.神話與詩[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劉敦愿.中國古代有關梟類的好惡觀及其演變[M]//劉敦愿.劉敦愿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5]胡厚宣.甲骨文所見商族的鳥圖騰的新證據(jù)[J].文物,1977(3).
[6]于省吾.略論圖騰與宗教起源和夏商圖騰[J].歷史研究,1959(11).
[7]劉敦愿.中國古代藝術(shù)中的梟類題材研究[J].新美術(shù),19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