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國婚姻小說的 “ 典妻 ” 習俗敘事

      2022-03-22 22:44:09孫玥菡
      今古文創(chuàng) 2022年11期
      關鍵詞:敘事習俗

      【摘要】 “典妻”是舊時中國社會一種起源甚早的畸形婚姻形態(tài),它歷經(jīng)歲月變遷,雖然封建社會消失,進入現(xiàn)代社會,時至民國時,這種陋俗仍殘存社會中,甚至變化出新的形式。眾多民國婚姻小說對此有所表現(xiàn),在各種類型的“典妻”習俗敘事中,心理矛盾扭曲了女人的心靈,社會變化讓男人無可奈何,一幕幕生活的悲劇由此造就,體現(xiàn)出彼時社會婚姻觀念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織的時代特點。在對此類民俗事象書寫中,作家們所透露出的情感態(tài)度亦不盡相同,這反映出他們對時代變遷的理解及所持社會立場的不同。

      【關鍵詞】 民國婚姻小說;典妻;習俗;敘事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1-0028-04

      一、古代社會的典妻習俗

      典妻是中國舊時的一種特殊婚俗,是指夫家一方將合法妻子典借出去,出讓性的權利或生育的權利,以換取某種物質(zhì)利益的形式。一般而言,出典女子與其原夫仍然具有既定的婚姻關系,但在約定期限內(nèi)出典女子與承典者之間形成事實婚姻關系。但其還有變形的形式,在維系婚姻關系的前提下,得到丈夫許可,女子還與其他男人存在性的關系,實施性權利的分享與出租。

      據(jù)社會學家考證,婚姻上的典妻制在中國起源甚早,可能在人類進入單偶婚時代就已出現(xiàn),發(fā)展于秦漢,成熟于宋元,至民國時仍留存民間。出于謀取錢權的利益考慮,丈夫將妻子或明或暗奉獻他人以求獲回報之事亦時有所聞。

      作為古代社會一種特殊的婚姻形態(tài),當儒家思想盛行社會后,典妻即被認為悖人倫理,被視為社會陋俗,而遭官方明令禁止,元明清三朝均有法令對此予以嚴禁 ①。但在民間典妻習俗卻并無絕跡,尤在窮鄉(xiāng)僻野之地常有發(fā)生,這反映了民間倫理的變通性及其在某種狀況下與主流倫理的悖離特點。

      在性質(zhì)上,典妻制近乎買賣婚,但又具特殊性,表現(xiàn)在其婚姻關系帶有時效性,出典婦女的夫方與承典者之間通常以書面約定出讓期限,當期滿后立約失效,出典婦女仍要返歸本夫家庭。通常情況下,典妻行為能夠達成,出典一方多因家庭生活窘迫無以為繼,或丈夫無力承擔養(yǎng)家重擔,而承典一方或因妻妾不能生育,或因不能生育妻子不容納妾,或因經(jīng)濟條件局限,只能短期典租女子為妻,借其子宮生育子嗣,以完成傳宗接代任務 ②。

      寧波地區(qū)民間,典妻被形象地稱為“借肚皮”,《壽寧待志》記載:“或有急需,典賣其妻不以為諱?;蛸U與他人生子,歲僅一金,三周而滿,滿則迎歸。典夫乞寬限,更券酬直如初。亦有久假不歸,遂書賣券者?!?③出典后所形成的事實婚姻中,出典女子承擔的角色僅是生育機器而已。與皆為出資而來買賣婚相比,買賣婚中被買女子可通過生育改變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典婚中出典女子即便生育后,仍無法改變在承典者家中近乎為奴的地位,除非最終被完全賣給承典者。出典期結束后,出典婦女回歸本夫家庭中,其地位通常不會因曾為家庭處境改變做出貢獻而受到家人尊重,甚至還會因為失貞于他人而受到家人鄙視。

      典妻制完全是夫權社會中女子被物化的產(chǎn)物,因而當中國進入現(xiàn)代文明社會后,這種社會陋俗便受到新思想洗禮的知識分子們激烈的批評。

      二、民國典妻習俗敘事及類型

      上世紀初期,封建王朝覆亡,民國建立,中國進入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一切都處在破舊立新的變革中,封建禮教受到了徹底批判,自由平等的婚姻觀念在社會中逐步確立,婚姻形式也發(fā)生了諸多新的變化,因處在新舊過渡時期,此時的婚姻形態(tài)呈現(xiàn)出新舊交錯的特點,一些舊時代的婚姻習俗依然存在,如典妻陋俗亦有殘存,甚至還發(fā)生了形式上的某些改變。這在民國時期眾多婚姻小說中得到了反映,典妻習俗敘事展現(xiàn)了在新時代中女性依然在婚姻中從屬丈夫而不得自主的命運,作為特殊時代的留影,其對于研究中國人婚姻的時代變遷具有標本性的意義 ④。就民國婚姻小說中的典妻習俗敘事而言,以其形式作區(qū)別,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典人為妻敘事

      民國作家筆下,如許杰的《賭徒吉順》、羅淑的《生人妻》、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等作品,均對彼時鄉(xiāng)間的典妻習俗有所表現(xiàn)與描寫,其中柔石的小說對這一習俗給婦女帶來的傷害揭示最深,最為感人,最具代表性意義。

      1930年柔石發(fā)表了《為奴隸的母親》,展示了一個出典給秀才家生兒育女,歸家后被先前所生孩子鄙棄疏遠的母親的悲劇。這個隱忍無助的苦命母親正是民國時期千萬鄉(xiāng)村母親的縮影,在家庭中,她從屬丈夫,沒有任何決策話語權,只能牛馬般操勞維持家庭日常事務的運轉,她沒有意識到在婚姻中不能自主的悲劇,更可悲的是她們被當成物品典出后,既沒有做出抗爭的努力,亦沒有發(fā)出怨天尤人的話語,只能一味順從命運的安排。在為奴做人妻的日子里,她沒有對遭受的屈辱怨天尤人,只是對原夫家自己的兒子牽腸掛肚。就此小說的主題,以往文學評論多強調(diào)其揭示了舊時代禮教吃人的血腥冷酷的意義,批判封建婚姻將婦女壓迫到完全喪失自我的地步,如唐弢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論及這篇作品時,即認為它“描繪了農(nóng)村中苦難深重的一隅,具有強烈的控訴意義。” ⑤但評論側重了它的社會意義,卻忽略了母親的角色設定,忽略了母愛無私而自我犧牲的普遍意義。

      出典的母親最關心孩子的溫飽問題,無論是秋寶還是春寶,她都是他們的母親,她心底有生養(yǎng)他們的欣慰與榮耀。但這種情感懵懂而畸形,因為她在生育權利上不能自主,出典生子是一種屈辱。從法律意義或倫理角度而言,母親的基本權利受到侵犯,非是傳統(tǒng)評論所謂她對自己的悲慘命運麻木不仁,而是她根本就沒有生之為人的權利意識,不知道為人的尊嚴,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不公平環(huán)境與婚姻中。新時代的婚姻觀念與人權觀念,對她而言仍聞所未聞,因此對面對被典當?shù)拿\,她只能逆來順受,勉強地活下去,等待再次見到她的春寶,回到原先的生活中。但是等來的卻是春寶的疏遠,自己對秋寶不能忘懷的掛念,“在她已經(jīng)麻木的腦內(nèi),仿佛秋寶肥白可愛地在她身邊掙扎著,她伸出兩手想去抱,可是身邊是春寶?!?⑥淪為生育機器的母親為家庭奉獻了自我,卻很難再回到從前,她陷于恍惚與痛苦中迷失了自己。

      理學的興起給古代社會婦女帶上了一道沉重的倫理枷鎖,婚前守貞,婚后從一,夫死守節(jié),貞操成為女子之命。但在民間,尤其在偏僻鄉(xiāng)村中,當百姓生活無以為繼時,女子的貞操便成為犧牲品。傳統(tǒng)社會夫為妻綱,“從夫”是婦德要求,不得忤逆丈夫,丈夫的決定就是妻子的金科玉律。丈夫做出“典妻”決定,雖“守貞”要求與“從夫”原則相違,但夫命如天,幾經(jīng)矛盾心理撕扯,最終許多婦女不得不妥協(xié)而“從夫”,犧牲貞操,出借肉體以賺取財資。如貨物般出典有性和生育需求之人,女性的美色、年齡便是決定報價的因素。對“借肚皮”而言,多與生育相關,因子嗣關系到家庭財富繼承與香火延續(xù)。民間傳統(tǒng)觀點認為,生育與否并生男生女是由女子決定,年齡與美貌決定生育質(zhì)量,于是相貌端正,尤其是生育過男孩的青年婦女,便在“典妻”中成為搶手貨。這也是小說中的母親能夠順利出典的原因,也是其悲劇的開始。

      柔石的小說,通過母親歸家后的自我迷失對夫權專制的殘忍進行了控訴,但開頭他又寫到,丈夫原是插秧能手,日子原本不錯,艱難世道讓生活日漸貧困,又漸染惡習,最終把結發(fā)妻子典了出去,似乎在為其典妻尋找借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批判力度。但是小說以其寫實性而具有了全面的文化意義,如封建禮教的頑固、啟蒙教育的缺失、社會管理的缺位等時代特征,均可從中得見。

      (二)典人作妓敘事

      民國時,還有一種丈夫把合法妻子當作妓女接客獲利的婚姻形式,其與生育無關,但在出讓性權利以獲取利益上,與典人生育的婚姻形式目的一致,應為一種變形的典妻形式。

      1930年,沈從文發(fā)表的《丈夫》即描寫了一段如是婚姻,年輕丈夫照例把妻子送至妓船上作“生意”,目睹妻子接客生意后,他作為男人的意識覺醒,終將妻子接歸鄉(xiāng)下。但丈夫所為不是理性意義上的覺醒,他并無意識到典出妻子為妓是對女性的壓迫與侮辱,他只是朦朧意識到了作為丈夫靠妻子出賣身體賺錢的恥辱感,“男子搖搖頭,把票子撒到地上去,兩只大而粗的手掌捂著臉孔,像小孩子那樣莫名其妙地哭了” ⑦。作者先有說明,典妻為妓是湘西一種常見的生意,人們習以為常,故而丈夫身份意識的突然覺醒在讀者看來奇怪,其突然的轉變多少令人惶惑。在小說中,女人們似乎亦無以為妓為非,她們稱之“生意”,她們?yōu)樽錾舛鴣?,可以將所賺交付鄉(xiāng)下“誠實耐勞”種田的丈夫,以后可以過好日子,女人的節(jié)操與尊嚴問題,她們并無考慮。

      宋代始婦女貞節(jié)問題即為漢地百姓所重,但在這偏遠閉塞的湘西地區(qū)民風殊異,道德評判亦異于中原,但小說中丈夫萌生的朦朧羞恥感,還是反映了傳統(tǒng)道德對于此地稍顯滯后的滲透。這對年輕夫妻沒有被作者給予過多心理描寫,散文筆法的小說故事性稍弱,奇異的湘西風情敘事吸引讀者以獵奇心態(tài)閱讀完文本后,還是能夠感受到作者不動聲色中對這一習俗的批判態(tài)度。小說中,作船妓的“老七”對回鄉(xiāng)下“很為難”,但最終還是隨丈夫“回轉鄉(xiāng)下去了”,丈夫對妻子仍然具有絕對支配權。丈夫的恥辱感之所來還是出自傳統(tǒng)道德教化的滲透,而民國社會所宣揚的人權與自由的思想,在這偏僻地區(qū)對這些在窮苦生活中掙扎的人們而言,可能聞所未聞。

      (三)縱妻交際敘事

      民國都市婚姻小說中,許多作品寫到丈夫縱妻參與交際,女人出賣色相肉體,周旋在權貴社會中,為丈夫撈取名利之事,這可以看作傳統(tǒng)典妻習俗在現(xiàn)代社會的變種。與鄉(xiāng)土小說典妻敘事不同,都市女性甘做丈夫牟利工具多出于自我的選擇。

      張愛玲1943年發(fā)表的《第一爐香》中,葛薇龍由曾經(jīng)的上進學生變?yōu)樘婀媚概?、替丈夫弄錢的賣笑交際花 ⑧,何嘗不是被丈夫典當給紙醉金迷的世界呢?這只是流行于上流社會中的賣淫新形式而已。但這條道路是她的主動選擇,非如被出典的村婦般出于被迫與無奈,她在新年夜有言,她是自愿的。沒有生活壓力,亦無人強迫,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甘愿出賣靈肉,原因令人深思。

      葛薇龍為捍衛(wèi)所謂的愛情,看似做出了犧牲,但丈夫對她的感情更像是一場游戲,除去同被上流社會邊緣而惺惺相惜之外,他最愛的是金錢,并因此放縱了妻子的行為。早在婚前葛薇龍就對愛人的人品心知肚明,故而她的捍衛(wèi)愛情只能是自我欺騙,她在姑母的圈套里越陷越深無法自拔,沉迷奢華、愛慕虛榮才是其自甘墮落的主要原因。

      老舍1935年出版的《陽光》早將彼時上流社會里以妻換利的丑事爆出,道德楷模娶了社交能手,貌似忠厚的丈夫默許乃至縱容妻子以美色去結交位高權重的人物,犧牲妻子以使自己逐步高升 ⑨。老舍的小說揭示了以妻換利的骯臟交易,這正是典妻手段的現(xiàn)代變形。

      民國三、四十年,許多城市女子已能接受教育,大家閨秀甚至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從而接觸更多新時代的現(xiàn)代思想。相對于農(nóng)村女性,都市新女性在婚姻中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主動權,傳統(tǒng)貞操觀也已然失效,但城市中流行的拜物主義還使得一些人放逐了貞操觀,利用色相置換利益,并陷于享樂主義的泥潭中,這是彼時女性意識的新變。但在婚姻中,她們?nèi)匀粵]有獨立人格,甚至沒有獨立意識,不能擺脫婚姻的操控,依然有從夫的理念,為了丈夫而甘愿犧牲自我,成為利益置換的工具,傳統(tǒng)倫理在家庭中仍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著支配作用。張愛玲、老舍的小說真實反映了其時城市上流社會的婚姻狀況,民國時的城市婚姻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觀念與傳統(tǒng)觀念新舊雜糅的時代特點。

      三、典妻習俗敘事中作家的情感寄寓

      民國時鄉(xiāng)村與城市的婚姻狀況給了作家們創(chuàng)作小說鮮活的素材,小說中典妻習俗及其現(xiàn)代變形敘事,非為其純?nèi)坏臉嬒?,而是有著現(xiàn)實依據(jù),在或冷或熱的敘事中,作家的情感寄寓亦不盡相同。

      柔石為典妻的男人找尋到社會原因,其情性的轉變是黑暗時代的逼迫,荒亂時代中苛捐雜稅壓迫下,正直善良之人沒有出路,日子日益窮困,精神亦日漸萎靡,自我麻醉走上了墮落之路,其將妻出典可恨亦可憐。

      但柔石非為男子開脫,文字亦沒有呈現(xiàn)鮮血淋漓的批判感,特殊的婚姻只是增添了荒誕感,孩子是女子在先后兩段婚姻中唯一考量的因素,為了春寶不被賣掉或餓死而同意出典為人妻,歸家后又因秋寶而懷念在出典的日子。中國傳統(tǒng)婚姻大抵如此,親子關系遠比夫妻關系更重要,作為血脈延續(xù)的孩子才是婚姻締結后家庭維系的重要紐帶,否則僅憑兩性關系婚姻感情的維系就變得艱難。由柔石小說可見,在婚姻中孩子成了男性壓迫女性的重要砝碼。為了自己所生的孩子,女性就會成為被動者,而為男人所操弄。孩子是已婚女性的一切,為了孩子女性甘愿付出一切。

      傳統(tǒng)女性的悲劇性意義由此而來,一個女子可以是為丈夫而活的好妻子,可以是為孩子而活的好母親,唯獨不是為自己而活著的人。柔石站在反封建立場上,在贊美母親偉大犧牲精神的同時,亦為其性別的不幸發(fā)出悲鳴。

      沈從文的小說展現(xiàn)了他對鄉(xiāng)人婚姻的曖昧態(tài)度。沈從文向來以鄉(xiāng)下人自居,自稱中或許帶有自矜、自卑等諸般情感,但他對都市文明的融入無力或抗拒態(tài)度亦可從中得見。沒有都市歸屬感的沈從文心系故土湘西,于是在其筆下,湘西的任何事物都籠罩著純美的情調(diào),但在贊美中亦有對鄉(xiāng)土民俗風情變遷的憂思,《丈夫》就是對故鄉(xiāng)一種婚姻形態(tài)的思索。小說寫到,讓妻子出去做船妓賺錢是當?shù)剞r(nóng)人的自然之事,贖回妻子是丈夫恥辱感的驟然生就,丈夫男權意識有所萌生,非心疼妻子遭人欺辱,或出于對女性尊重而將妻子帶歸,他覺得丈夫權利的某種旁落。沈從文似乎對丈夫的行為暗持贊賞態(tài)度,他所擔心的是,女人做了生意,慢慢變成城里人,與鄉(xiāng)村離遠,學會了城里人才有的惡德,這婦人“也就毀了”。自己的女人說話口音變了,有了城市太太的大方自由,全非“在鄉(xiāng)下做媳婦的神氣了”,這才是丈夫最大的心病。小說實是立于民粹主義立場的沈從文借以表達他對湘西淳樸民風正在失去的憂心。

      張愛玲小說多以客觀冷靜為特色,通常不涉及道德評判,生活中紅男綠女的情事以原生之態(tài)盡現(xiàn)筆下,無論兩性世界多么混亂復雜,“出軌”“偷情”“奪妻”等諸般情狀,她都視之為自然,不做任何掩飾予以描繪。她的小說涉及婚姻問題,既不批判荒誕的婚姻,亦不贊美曠世的愛情,婚姻皆充滿了蒼涼感與虛無感。在她看來,葛薇龍等人皆為蕓蕓眾生中被情感欲望擺弄的可憐之人罷了,她以自然主義的立場揭露了為男女關系而人皆顛倒的真相。

      老舍對上層人物的游戲婚姻持以明確的批判態(tài)度,他以小說規(guī)勸女子們在婚姻中要自尊自愛,不要甘為丈夫附庸,莫為名利虛榮而淪為男人玩物,成為可悲的犧牲品而不覺。老舍的小說中,甚至融注了因果報應的勸誡味道,他流露出獨有的宗教情懷。

      可見在明智漸開民國之時,作為社會精英階層的作家群體接受現(xiàn)代文明洗禮后,其思想狀態(tài)與心智水平各不相同,對社會的認知存在差異,對婚姻的態(tài)度亦各有異,所以對于同樣的婚姻習俗或情態(tài),所持情感與觀點亦不盡相同,或同情,或惋惜,或默然,或憤憤,落在筆下,亦展現(xiàn)出不同的敘事風格與思想特點。

      四、結語

      典妻是父權時代的產(chǎn)物,是男人對女人的物化,是一種充滿了女人屈辱與血淚的畸變的婚姻形態(tài),時至步入現(xiàn)代門檻的民國時代,這種婚姻陋俗仍殘存于僻遠的鄉(xiāng)村中,在城市中亦變化出一種受都市文化中物質(zhì)主義至上思想熏染的新形式。作為那個時代婚姻狀況的兩個極端,其在謀利的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卻各有其內(nèi)涵。這種特殊的婚姻形態(tài)反映了彼時人倫關系的實際狀況,是其時社會思想與道德的具體體現(xiàn),其中大有意味。而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作家們捕捉了這一社會習俗的存在,出之為小說,在其筆下典妻敘事中,有著他們的時代感受,有著他們對社會的思考、對婚姻的認知,他們的小說亦因此而具有了深廣的內(nèi)涵。所以其小說對于社會學家研究社會發(fā)展、民俗家研究婚姻變遷、文學家研究文學嬗變,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標本性意義。

      注釋:

      ①陳顧遠:《中國婚姻史》,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110頁。

      ②徐海:《略論中國古代典妻婚俗及其產(chǎn)生根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第77-81頁。

      ③(明)馮夢龍撰,黃立云校輯:《壽寧待志校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④劉傳霞,石萬鵬:《論五四以來典妻題材小說的演變》,《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第101-104頁。

      ⑤唐弢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二冊)》,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243頁,

      ⑥柔石:《柔石小說精選》,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6年版,第47頁。

      ⑦沈從文:《沈從文小說全集(卷十)》,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89頁。

      ⑧張愛玲:《張愛玲全集·傾城之戀》,北京十月出版社2012年版,第1頁。

      ⑨老舍著,舒濟選編:《老舍小說經(jīng)典(第二卷)》,九州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頁。

      作者簡介:

      孫玥菡,山東青島人,上海大學社會學院2019級民俗學專業(yè)研究生。

      1562501705352

      猜你喜歡
      敘事習俗
      這些過年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寫好春節(jié)的一個習俗
      《建黨偉業(yè)》的愛國情懷敘事與當代啟示
      電影文學(2016年19期)2016-12-07 20:01:35
      平凡人悲涼的溫情與溫柔的絕望
      論晚清史詞的“詞史”特質(zhì)
      東方奇幻與眼球審美:對中國魔幻電影的解讀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1:37:26
      略析沈從文小說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質(zhì)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5:39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zhàn)》中的隱喻探究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49:38
      習俗
      處暑
      新泰市| 肃宁县| 黔西县| 绩溪县| 麦盖提县| 蒙自县| 黑山县| 宜城市| 麦盖提县| 江口县| 贺兰县| 五峰| 苗栗市| 朝阳区| 秀山| 鹤峰县| 韶关市| 沈丘县| 宜都市| 邹城市| 平谷区| 朔州市| 珲春市| 林西县| 呼图壁县| 怀宁县| 镇沅| 文成县| 阿勒泰市| 永胜县| 武夷山市| 晋州市| 筠连县| 分宜县| 潜江市| 静海县| 内黄县| 明星| 汶上县| 洞口县|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