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金碧
摘要: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育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如何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是今后小學生外語學習的重中之重。《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英語課外活動是培養(yǎng)和發(fā)揮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課外英語活動?? 小學英語? 英語學習 /語言實踐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fā)展智力和個性、展現(xiàn)才能。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講、表演、英語角、英語墻報、主題班會和展覽等。教師要善于誘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痹谟伞皯嚱逃毕蛩刭|教育轉變的過程中,課外活動作為一種教育途徑,其作用已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某些局限性,使兩者互補,相輔相成,以促進課堂教學,優(yōu)化整個教學過程。
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往往用游戲、情景、體態(tài)、活動、比賽等教學方法把英語課堂上本身抽象的,不易于學生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通過直觀的感知模仿,讓學生對學習英語更加有興趣,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能力。而課外英語活動的開展,能夠對英語課內(nèi)所學習的知識,掌握的技能進一步的強化和補充,它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綜合訓練,同時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我認為利用課外活動進一步加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可以用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活動:
一、英語課外活動應該與英語課程內(nèi)容緊密結合
課外活動開展的都是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都是十分喜歡的。老師在設計課外活動的時,就可以課程內(nèi)容為依據(jù)。如小學英語教材每單元都有重點句型,教師應當抓住重點句型,引導學生跳出教材,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靈活運用句型,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例如,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運用“How?many…are?there…?”“There?are…”句型,在布置課外作業(yè)時,引導學生依據(jù)小組擬定的調(diào)查表分組調(diào)查統(tǒng)計學校教師、學生、電腦室、閱覽室、音樂室等的數(shù)量,課上用“How?many…are?there?”“There?are…”的句型匯報調(diào)查結果。在教授六年級下冊Module7 Unit 1關于航天人“楊利偉”的一篇課文,我讓孩子們選擇完成“神舟五號”、“楊利偉個人介紹”、 “制作宇宙飛船”、“楊利偉給你的啟示?”等學習任務,帶到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大部分孩子理解到了楊利偉的輝煌后付出的艱辛,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孩子們會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學習中。所以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我還使思想品德教育自然而巧妙的滲透在英語活動中。
二、英語課外活動應與合理的方法緊密結合
課外科技活動往往形式多種多樣,學生在高度參與的過程中,也十分興奮,就會忘記使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因此在課外科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仍然要注意對學生科學觀察方法的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觀看英文原聲影視作品無疑是學習英語的有效途徑。如:在觀看學習時,絕對不能看字幕(可將字幕隱去),要強迫自己全身心去聽、去理解,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建議每天花一天兩個小時,第一次看一集,每一集至少看四遍。第一遍以了解劇情為主,不必在意能聽懂多少;第二遍全神貫注地觀看,盡可能地去理解;第三遍要有針對性地觀看,對于不易聽懂的對話要反復多次聽,對實在聽不懂的,建議使用復讀機聽寫軟件觀看,如如能做到聽寫臺詞則效果更佳;第四遍,將這一集配上英文字幕,再看一遍。四遍看完之后,再仔細研讀劇本。弄清楚難點和生詞,并將一些比較好的表達方式、慣用法等記錄下來作為積累,并不斷練習提高英語口語能力。此外,如有必要也可看過兩、三遍之后,再用MP3隨時聽。此外,看(聽)只是語言交際的輸入,決不能忽略它的輸出---說,因為在看(聽)英語影視時,要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對于比較有用的表達方式要不斷誦記,反復操練。在觀看之前,帶著When 、Where、Who 、What ,How 、Which這樣才能將聽與說有效地結合起來。
三、英語課外活動應與學生年齡特征緊密結合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設定是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征來劃分的,我們在設計活動的時候,也應該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來設計活動的內(nèi)容。在競賽性活動中享受快樂 針對小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英語書法比賽、誦讀比賽、作文競賽、知識競賽等活動,促進和刺激學生的情緒興奮點,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比如:排演英語短劇?,給予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對于低年級,教師可提供劇本,并幫助排演;對于高年級,除規(guī)定劇本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喜歡的故事進行創(chuàng)編、排演。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班四組制作英文主題手抄報。主題可以是:環(huán)保、飲食、生活小常識、禮儀等。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找資料,有的負責美工,有的負責抄寫,有的負責校對……學生在設計一張張圖文并茂、新穎獨特的海報過程中,發(fā)展了綜合運用能力,也培養(yǎng)了分析、思維、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四、課外科技活動應該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發(fā)展的十分迅速,但是無論科技怎么發(fā)展,他都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的,我們設計的課外活動也不能離開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設計時,我往往結合課堂學習的知識,制造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外利用我們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來解決。并且鼓勵學生參到活動中。日常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例如孩子們可以手機廣告牌,食品或者生活用品的英文翻譯……。在教授六年級上冊 Module4 Unit 1Thanks giving is my favorite festival的課文后,我設置了讓孩子們利用課余時間用同樣方法學習并收集“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等的由來習俗,并與外教老師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課外活動是課內(nèi)活動的延續(xù),如何搞好英語課外活動通過老師、學生、社會和家庭的緊密協(xié)作。搞好英語課外活動能促使學習英語學習達到“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小學課程標準》2015年修訂版。
②《學周刊》, 2011(20):135-135
195550078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