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單位犯罪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證分析

      2022-03-22 01:12:40張劍徐碧雪姚文軍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2年2期
      關鍵詞:認罪認罰法律援助

      張劍 徐碧雪 姚文軍

      摘 要:現(xiàn)有法律并未規(guī)定單位能否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已經(jīng)常遇到犯罪單位要求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情況。辦案中,單位認罪認罰意志的認定存在障礙,并且還存在適用程序及權利保障設置缺失等問題。從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理論出發(fā),結(jié)合辦案實際,明確犯罪單位可以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進一步完善立法,明確犯罪單位認罪認罰意志的認定標準及訴訟代表人選任方式,盡快解決法律援助問題,并將單位犯罪認罪認罰與企業(yè)合規(guī)審查相結(jié)合,從實質(zhì)上促進企業(yè)依法合規(guī)經(jīng)營,避免違法犯罪的再次發(fā)生。

      關鍵詞:單位犯罪 認罪認罰 單位意志 法律援助

      從2016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fā)布授權“兩高”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以來,檢察機關在辦案中頻繁遇到被告單位申請適用認罪認罰的情況。且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到經(jīng)濟活動中,尤其是走私案件,單位犯罪案件數(shù)在逐年增加。對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行實證分析并規(guī)范做法,不僅符合實踐的需要,同時也有助于該制度的完善與發(fā)展。筆者梳理了2017年至2020年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辦理的單位犯罪26件95人,其中被告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11件19人,被告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6件7單位。通過調(diào)取辦案數(shù)據(jù)、查閱案件審結(jié)報告、判決書、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等法律文書,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該類案件存在一些規(guī)律特點。

      一、單位犯罪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案件主要特點

      (一)單位犯罪集中在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及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

      2017年至2020年,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共辦理單位犯罪26件95人,其中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罪5件21人,均系2017年“1018”走私翻新醫(yī)療器械案件;走私普通貨物罪21件74人,走私物品涉及化妝品、皮毛等物品。犯罪單位均是在日常經(jīng)營過程中,為獲得高額利潤,采取低報價格或者偽報貿(mào)易方式的方法逃避海關監(jiān)管。

      (二)單位犯罪案件數(shù)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2017年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辦理單位犯罪案件13件47人,2018年辦理3件16人,2019年辦理4件13人,2020年辦理6件19人。除2017年因辦理“1018”專案的5件21人導致案件數(shù)量較高以外,其余3年辦理單位犯罪數(shù)變化幅度不大,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三)犯罪單位認罪認罰適用率近3年呈下降趨勢,均系訴訟代表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

      2017年辦理的13件單位犯罪中,有1個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占比7.6%。2018年辦理的3件單位犯罪中,有2件3個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占比66.67%。2019年辦理的4件單位犯罪中,有2件2個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占比50%。2020年辦理的6件單位犯罪中,有1件1個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占比16.7%。近3年來適用率呈逐漸下降趨勢。上述犯罪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均由訴訟代表人代表單位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

      (四)被告人與犯罪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同步

      2017年辦理的13件47人單位犯罪中,有4件5名被告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但僅有1件1個單位適用該制度。2018年辦理的3件16人單位犯罪中,有3件9名被告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但只有2件3個單位適用該制度。2019年辦理的4件13人單位犯罪中,有3件4名被告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但只有2件2個單位適用該制度。2020年辦理的6件19人單位犯罪中,有1個案件中的1名被告人及犯罪單位均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從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11個案件中,有6個案件是犯罪單位及被告人同時認罪認罰,其余5個案件系有被告人認罪認罰,但犯罪單位未認罪認罰。

      二、案件辦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規(guī)定空白

      根據(jù)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對象主要是自然人,對于單位能否適用尚存法律空白,但是在司法實踐中,經(jīng)常遇到犯罪單位認罪認罰的問題。犯罪單位是否可以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案件辦理中也有不同意見。

      1.第一種意見認為犯罪單位可以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理由有以下3點:一是根據(jù)我國刑法第30條規(guī)定,單位能夠作為犯罪主體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二是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guī)定,對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主體并未做限制性規(guī)定,因此單位作為犯罪主體之一也可以適用。三是刑法中關于走私犯罪規(guī)定了單位與個人所應分別承擔的責任,如第151條第4款、第153條第2款都明確規(guī)定了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相應的刑罰,因此犯罪單位可以作為獨立承擔刑罰責任的法律主體,理應享有認罪認罰的權利。

      2.第二種意見認為犯罪單位不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理由有以下3點:一是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根本是其“自愿表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疑可以做出自愿意思表示,但是單位作為擬制的犯罪主體,其能否做出自愿意思表示以及如何認定其自愿性、真實性仍需進行理論探討。二是認為我國刑法將走私類犯罪規(guī)定為雙罰制,即對單位進行處罰的同時還需要對其主管人員進行處罰,在這種情況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只適用于自然人還是同時適用于單位和自然人不明確。三是由誰代表單位作出認罪認罰的意思表示適宜,仍需探討。

      我們同意第一種意見,認為犯罪單位可以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一是我國法律已經(jīng)肯定了單位可以作為犯罪主體,具有法律上的獨立人格。單位通過個人或集體決策體現(xiàn)單位意志,并且具有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而此犯罪主體地位即明確了單位可以作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主體。二是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單位犯罪數(shù)量的增多,對部分被告單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可以實現(xiàn)繁簡分流,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三是法律的缺失,尤其是程序法的缺失所導致的實踐中的操作障礙,不能作為剝奪犯罪單位享有認罪認罰從寬權利的理由。

      (二)單位認罪認罰意志的認定障礙

      單位認罪認罰的意志是單位意志的延伸。單位意志一般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單位整體意志是指根據(jù)單位設立的目的與宗旨,按照單位制度程序形成的,反映單位利益并支配單位成員行為的精神能力。其最突出的特點是整體性,即反映單位整體利益訴求,而非單位成員個人主觀意志的簡單相加。二是單位意志需要通過自然人予以表示?;诖?,可將犯罪單位認罪認罰意志的認定分為以下3種情況:

      1.單位集體研究決定認罪認罰的,應當認定為單位認罪認罰。在犯罪單位組織架構完備,單位決策層未參與犯罪的情況下,單位決策機構集體討論后出具相關材料表示該單位愿意認罪認罰,是認定犯罪單位有認罪認罰意志的理想狀態(tài)。此種情況下,應當認定為單位認罪認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單位法定代表人涉案且不認罪,也不應成為阻卻單位適用認罪認罰的理由。

      2.特定情況下單位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表示認罪認罰,原則上可以認定為單位認罪認罰,特殊情況下需結(jié)合辦案需要等多方因素具體分析。

      根據(jù)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近幾年來辦理的單位犯罪走私案件情況來看,絕大部分涉案單位體量較小,多系個人獨資公司或?qū)嶋H為1人控制公司,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往往已經(jīng)成為本案被告人。在這種情況下,法定代表人或公司實際控制人表示認罪認罰,此認罪認罰表示是否可以當然及于單位,而無需單位再單獨作出認罪認罰意思表示存有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有權代表單位作出認罪認罰的意思表示,因此如果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表示認罪認罰,則自然成立單位的認罪認罰。

      第二種意見認為,雖然在1人控制公司情況下,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的意志基本可以認為是單位意志,但是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對單位認罪認罰的意愿表示仍需要單位以出具證明等方式予以確認,才可以認定為單位的認罪認罰表示,否則就會混淆犯罪單位及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這兩個犯罪主體。

      針對小體量公司的單位意志確認,我們原則上同意第一種意見。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法定代表人可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fā)生法律效力。同理在刑事訴訟中,單位法定代表人所做的意思表示在符合單位利益時也應當能夠及于單位,此種做法也符合有利于被告人原則。但是,實踐中情況往往比較復雜,如果單位法定代表人的意思表示明顯不利于單位利益,是否能夠由法定代表人決定單位意志則需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此外,如果法定代表人表示不認罪卻授意公司員工以單位名義出具認罪認罰證明,是否認定單位認罪認罰,亦應考慮單位是否如實供述以及辦案均衡等因素,綜合評判是否采納單位出具的認罪認罰證明。例如在法定代表人涉案且做無罪供述時,雖然單位出具了證明表示認罪,但卻不能如實供述法定代表人在案件中的行為和地位作用,此種情況就不宜采納單位出具的認罪認罰證明。

      3.在犯罪單位表示認罪認罰的情況下,不宜參照單位自首的規(guī)定,當然及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立的初衷就是貫徹寬嚴相濟政策,鼓勵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進而實現(xiàn)案件分流、節(jié)約司法資源。該制度考察的重點是犯罪嫌疑人有無“認罪”“認罰”意愿,如果犯罪嫌疑人表示不認罪,即便犯罪單位認罪認罰,仍不宜及于該犯罪嫌疑人,因為這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相悖的。單位自首及于個人是法律的特殊規(guī)定,我們不能將此規(guī)定類比認罪認罰制度,做擴大解釋。

      (三)適用程序及權利保障的設置缺失

      目前法律未明確規(guī)定犯罪單位認罪認罰意志在程序上由誰表達,實踐中難以操作。根據(jù)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享有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有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訴訟代表人就是犯罪單位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的發(fā)聲代表,因此理論上應由訴訟代表人代表犯罪單位表示認罪認罰意愿并簽署具結(jié)書。然而在實踐中經(jīng)常存在“老板被抓,全公司解散”的情況,訴訟代表人往往由被告人親屬或朋友擔任,在這種情況下,此訴訟代表人能否代表公司簽署文書尚存疑慮。

      有觀點認為,在法定代表人或者實際控制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而單位訴訟代表人無法準確代表單位意志的情況下,由法定代表人或者實際控制人簽署具結(jié)書為宜,但此種做法也可能會因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與單位之間存在利益沖突而帶來隱患。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明確了“依據(jù)前款規(guī)定難以確定訴訟代表人的,可以由被告單位委托律師等單位以外的人員作為訴訟代表人”,但仍有可能存在訴訟代表人無法準確代表單位意志的情況。我們認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要求,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單位的意志,而非訴訟代表人的意志,即便訴訟代表人本身無法決定公司意志,但是他是可以依照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的指示行使公司權利的,因此,由訴訟代表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是適當?shù)摹?/p>

      同時,權利保障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而在實踐中,司法援助中心往往稱無法為犯罪單位指派值班律師,其只能為個人指派,在此情況下,犯罪單位可能由于無錢聘請律師又無法獲得法律援助而難以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這也是亟待協(xié)商解決的一個問題。

      三、完善建議

      (一)完善立法

      建議在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guī)定單位犯罪的刑事訴訟程序問題,系統(tǒng)規(guī)定單位犯罪案件的訴訟主體地位、單位意志的認定標準、訴訟代表人的資格、選任等內(nèi)容,有效解決訴訟代表人選任的可操行性問題,實現(xiàn)刑事訴訟法典的統(tǒng)一、完備和協(xié)調(diào)。目前法律對于單位能否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尚存空白,雖然刑法承認了單位的犯罪主體地位,但是從已頒布的關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規(guī)范性文件中并未找到該制度能夠適用于單位的依據(jù),因此建議完善相關立法,填補法律規(guī)定的空白。

      (二)明確犯罪單位認罪認罰意志的認定標準

      針對實踐中常出現(xiàn)的單位犯罪情形,確立犯罪單位認罪認罰意志的認定標準。一是對于犯罪單位組織架構完備,單位決策層未參與犯罪的情況,由單位決策層決定單位認罪認罰并出具相關證明的,可以認定為犯罪單位具有認罪認罰意志。如上述情況下法定代表人涉案且不認罪,仍可以認定犯罪單位具有認罪認罰意志。二是對于小體量公司,如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涉案且認罪,此意思表示符合單位利益,則該意思表示當然及于單位,無需單位再出具證明,這種證明其實也是形式化的,沒有任何意義的。三是對于小體量公司,如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涉案且不認罪,單位亦未表示認罪,則不認定單位具有認罪認罰意思表示。如在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涉案且不認罪的情況下,其授意單位其他員工出具單位認罪的證明,則要考慮單位認罪的意圖及自愿性綜合判斷。四是對于小體量公司,如法定代表人或?qū)嶋H控制人不涉案,則可參考第一點的情況確定單位的認罪認罰意志。

      (三)明確訴訟代表人選任方式

      我們認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要求,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單位的意志,而非訴訟代表人意志。但是,犯罪單位的意志必然需要由自然人來表達,我國刑法賦予了訴訟代表人有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意味著訴訟代表人就是犯罪單位的發(fā)聲代表,因此應由訴訟代表人代表犯罪單位表示認罪認罰意愿并簽署具結(jié)書。

      對于如何確定單位的訴訟代表人,可采取依次遞進式的訴訟代表人選任方式。首先,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是單位作為法律主體參與社會生活的當然代表,其了解單位的日常運作,在訴訟中能夠代表單位的利益,無論從法律職責還是被告的利益維護上都是訴訟代表人的首選,因此當然作為第一順位的訴訟代表人。其次,當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涉案時,應當由單位確立其他適格人員擔任訴訟代表人,而不是由檢察院確定。最后,當被告單位確實無法或拒絕為自身確立訴訟代表人時,由法院指定法律援助律師擔任訴訟代表人,保障程序順利進行,并切實維護被告單位利益。

      (四)相關機制建設

      1.盡快解決司法援助中心無法為犯罪單位提供法律援助的問題。認罪認罰案件中律師的有效幫助,是保障被告人認罪自愿性及程序自主性的關鍵,是程序正當性的核心要求。在認罪認罰案件中,不僅僅要有律師參與,而且要求律師盡職盡責,最大程度維護被追訴人的利益。因此為保障犯罪單位的權利,需要盡快與司法援助中心協(xié)商解決無法為犯罪單位提供法律援助的問題。

      2.將單位犯罪認罪認罰工作與企業(yè)合規(guī)審查相結(jié)合,針對涉案企業(yè)提出的整改方案及合規(guī)審查措施綜合評判犯罪單位的認罪認罰意思表示,從實質(zhì)上促進企業(yè)依法合規(guī)經(jīng)營,避免違法犯罪的再次發(fā)生。

      3411501908263

      猜你喜歡
      認罪認罰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助力老年人維權
      公民與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8:12
      江西在全國首推法律援助“全省通辦”服務
      法律援助的中國模式及改革
      法制博覽(2019年17期)2019-12-13 20:16:40
      法律援助是農(nóng)民工的剛需
      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法理學思考
      以法經(jīng)濟學為視角的輕傷害案件刑事和解程序研究
      青年時代(2017年14期)2017-06-02 21:03:08
      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探討
      芻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目的考量
      淺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及其構建
      論有效辯護在法律援助中的實現(xiàn)
      福泉市| 集安市| 特克斯县| 闵行区| 信宜市| 香格里拉县| 沐川县| 金昌市| 阿克| 恩平市| 溆浦县| 五家渠市| 公安县| 库尔勒市| 砚山县| 安顺市| 安达市| 津南区| 丰宁| 兴仁县| 泗阳县| 白城市| 新宁县| 日照市| 巨野县| 莱芜市| 西吉县| 调兵山市| 凤翔县| 开平市| 大宁县| 宜城市| 石台县| 无棣县| 上栗县| 南平市| 鄂托克旗| 景德镇市| 东乌| 西充县|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