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李焱
教育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2021年10月,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小兵大閱兵”。在觀看閱兵儀式時,孩子們深深被我國海陸空國防力量的強大所震撼,產生了濃烈的興趣。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室內立刻“炸開了鍋”:“最棒的武器是98K,子彈特別厲害?!薄拔矣X得航空母艦最棒,上面還能飛飛機?!边@時一個響亮的聲音說道:“老師,您說海陸空哪個武器最厲害?”一場爭論由此引發(fā)。
為了追隨孩子的興趣,我們以“海陸空三軍武器哪個最厲害”為主題,展開了一次行動學習,計劃通過“小兵大辯論”辯論會的形式,以小組合作、反思對話、行動驗證等環(huán)節(jié),提升幼兒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與思維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
研究開始前,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觀點和興趣組建小組,包括海軍組、陸軍組、空軍組、評審組。
我來看看辯論會
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視頻。在視頻中,幼兒了解到辯論會的概念和流程,知道辯論會是圍繞問題展開的討論。幼兒各自去尋找資料、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什么是辯論會?
“辯論會就是開會吧?!?/p>
“辯論會就是大家在PK。”
“就是開會,得說服別人?!?/p>
“大家要說的是一個事情,看看怎么解決?!?/p>
◎辯論會里有什么?
“有話題,大家都在說一件事?!?/p>
“有麥克風和桌子?!?/p>
“得有知識,要能說出來?!?/p>
“還得有標志,知道你是哪隊的?!?/p>
“要有裁判?!?/p>
“還應該有主持人和攝影師。”
◎怎樣當辯手,怎樣當評委?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并制定辯論會的規(guī)則。討論分成兩個方向,一是辯手怎樣當,二是評委怎樣當。總結經驗后,孩子們進行了分享:對辯手而言,“聲音洪亮,讓所有人聽到”“輪流發(fā)言”“必須尊重對手”“文明比賽,在臺上坐得好看”幾個關鍵項,是大家看重的;對評委而言,“要認真傾聽每一個辯手發(fā)言”“公平公正投票,誰棒投誰”則是大家認可的必要因素。
辯論會前的準備
有了對辯論會的基本認知,接下來,孩子們將討論的焦點聚集在辯手和評委分別于賽前需要進行的準備上。
經過探討,孩子們匯總了辯手需要準備的內容:收集辯論理由、盡可能多地匯集資料;內容的來源可以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查資料、和自己組的伙伴共同商量、打聽別組準備的情況;要注意自己的理由盡量不要和別人的重復。
辯手組在準備時,評委組也開始了籌措。孩子們達成了評委準備工作的共識:要制作胸簽;投票的時候準備一個投票牌,這樣別人就知道我們支持誰了;想想計分方法,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
在本次活動中,需要準備大量的實例,教師有限的教育資源遠不能滿足教育活動需要,于是家長與幼兒的積極配合就成為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家長與幼兒從報紙、網絡、書籍上收集了很多圖片與實例,幼兒將資料帶來幼兒園和自己組里的小朋友一起討論。幼兒顯得非常興奮,積極地收集資料,希望自己能在辯論會中大展身手。
孩子們想為各自的戰(zhàn)隊制作一個標志性武器,于是教師引導制定設計規(guī)劃:需要什么材料?擺放哪些裝飾品?怎么組裝?在初步收集材料之后,幼兒再次討論應該怎樣運用材料,決定分小組行動,將每一組的活動過程記錄下來。為了給辯論會做好環(huán)境準備,幼兒和教師一同設計辯手的胸牌。同時,大家明確了辯論精神: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辯論會開始了
完成上述準備后,幼兒回憶之前制定的比賽規(guī)則,開始了辯論。在開篇立論環(huán)節(jié),辯手逐一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立場。
海軍辯手發(fā)言。“海軍的核潛艇威力巨大,能在海里向前走?!薄昂\姷暮娇漳概灪軈柡Γ梢酝瑫r起飛兩架飛機,還可以發(fā)射導彈,直接打到很遠。”“潛水艇后面有一個螺旋槳,可以潛到水底打擊敵人?!薄昂\娍梢栽谒缀苌詈苌畹牡胤讲槐话l(fā)現?!?/p>
陸軍辯手發(fā)言?!瓣戃娮畎簦淦飨冗M,槍不發(fā)出聲音就能打到敵人。”“陸軍的運輸能力特別強?!薄瓣戃娪袌怨痰奶箍?,可以保護士兵?!薄瓣戃娛迨宓臉岆S時都能拿出來打,很輕便?!薄瓣戃姷臉屢幌履艽蛞淮當橙恕!?/p>
空軍辯手發(fā)言。“空軍能在天上看到敵人?!薄翱哲娮畎?,能看到海里的航母,發(fā)射炮彈,航母就爆炸了?!薄皯已虑捅诤\娺^不去,陸軍也過不去,只有空軍能過去?!薄翱哲娔苋ズ塥M窄的地方,從天上飛過?!?/p>
在攻辯和自由辯論環(huán)節(jié),教師“煽風點火”啟發(fā)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發(fā)散性思考。當幼兒偏離主題時,教師梳理發(fā)言將幼兒拉回本輪核心問題;在辯論中保持中立,起到“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當出現“一邊倒”的局面時,通過反問提醒幼兒跟從不一定是對的。評委席的幼兒在三組辯手闡述后進行投票,記分員進行計票。
在行動與反思中不斷學習
本次活動利用行動學習,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接納幼兒提出的建議。教師要善于發(fā)現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話題,充分意識到其中可能隱含的教育價值,并基于本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拓展出新的內容。
通過行動學習與幼兒一起走進辯論會。
幼兒的行動學習在于其在活動實踐過程中真實問題的解決。辯論作為一種語言活動,有其特殊的規(guī)則。在辯論會開始前提出問題,幼兒從各種渠道尋找答案、分享、梳理。在辯論活動中,幼兒要能在辯題的基礎上圍繞一個話題闡述觀點。此外,還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不隨意插話、搶話。一方面可讓幼兒關注到他人的觀點以更好地開展辯論,另一方面也可讓幼兒懂得尊重他人,從而促進其社會性發(fā)展。
整個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學習共同體,在民主、平等、互助的氛圍下開展,過程中有同伴支持。幼兒與同伴分享學習的實踐智慧,傳遞學習過程中的感悟與體會,有助于將實踐性知識外化和分享。
在辯論會中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經驗。
開展行動學習的實踐中,幼兒以小組學習形式,通過反思與行動不斷循環(huán)來學習。教師在活動中的角色是引導員,以“負責提問,不給答案”的中立角色,伴隨行動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引導使解決問題的過程更高效,使幼兒的合作和思考更深入。
幼兒由于語言、理解、邏輯等實際發(fā)展水平不同,在辯論活動中會出現“沒有說出完整的話”或“詞不達意”的情況,這時需要教師進行語言示范與引導。比如,當幼兒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教師可以用一些關聯詞提示幼兒,如“我認為……因為……所以……”等,幫助幼兒梳理思路。幼兒能完整、清晰地表達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與反饋。辯論結束后,教師可重點引導幼兒回顧并總結所使用的辯論方法,有利于其在以后的辯論中有意識地加以運用。
杜威曾說過:“教育過程在它的自身以外無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北敬无q論會,孩子們自由發(fā)表意見,充分發(fā)掘潛力,讓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孩子們的力量。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作為教師,一定要傾聽孩子,學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與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責任編輯: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