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鄒聯(lián)安的詩,是真切的“語言燃燒”而成的青花瓷或舍利子。雄性在激蕩,陽剛的氣息撲面而來。哪怕是紅杏,哪怕是柔美噬骨的花朵,在他的詩里也是“不熄的火焰”“勝利的旗幟”“殺出了一條血路”。詩人的任務(wù)各有理解,但對語言的創(chuàng)新使命,已經(jīng)成為共識。鄒聯(lián)安這方面的努力是明顯的,也是成功的,盡管手法相對傳統(tǒng)。能在自我詩寫的稟賦內(nèi),竭力實現(xiàn)詩性升華的極致,這樣的寫作必然是優(yōu)秀的。
田曉華是一位嚴肅的詩寫者。他的每首詩都是感性觸動與理性思考融合的結(jié)晶,這種苦吟式的嚴謹態(tài)度,回饋于詩的是新穎的角度與濃郁的詩性。
涂擁的觀察能力是很強的,無論是在家中、在途中、在山上,都有他用獨特的視角觸摸的痕跡。細節(jié)是詩生長的土壤,是詩及物、落地,產(chǎn)生靈動詩意的依附。而詩的真實的細節(jié)就來自觀察,這是成功寫作的前提。
張敏華的詩寫得清新自然,真誠而灑脫,詩意的呈現(xiàn)水到渠成。其詩意象雖然不算濃稠,卻能精準地用在妥帖之處。讀之如春風拂面,涓流心田。
李坤秀可將懷舊情結(jié)融入現(xiàn)場的每個物象。哪怕風吹草動,哪怕一聲鳥鳴、一滴秋雨,都能打開一扇記憶之門,重新閃過時光深處的身影。
黃承智同樣在詩中回放著舊時光,回放著一朵杜鵑喊出的萬紫千紅的春天,回放那些兄弟般的野果,帶給詩人兄弟的純正的“野生的鄉(xiāng)愁”。
本期還有其他幾位詩人的作品,有清新典雅的,也有回環(huán)往復(fù)的;有寄情于景的,也有現(xiàn)場寫實的。當然,也有我們詩歌班學員的習作,歡迎愛詩的朋友品讀。
火
我的屬相在十二生肖之外
我屬火,卻又在五行中缺火
我在人類文明起源的火里逃生
肉身里藏著的全是火種
在雪海林原,我是一只火狐
我以火的冷焰,燎原了半個世紀
在祭祀天神之際
我是驚雷的附體,是野火的替身
是一粒撲滅自己而又點燃自己的
烈火金剛
沉? ?默
一句話也不說
但喉嚨里卻直冒青煙
柴禾與灰燼中間隔著一粒星火
渴望被壓干的事物
剩下的并非殘渣余孽
語言的燃燒
以淚洗面的和顏悅色
都暗藏著玄機
那里
必將有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
瞬間爆發(fā)
紅杏出墻
她翻越高墻
逃出一個成語的封鎖
把春天悄悄舉起
那一抹涂滿唇膏的紅
恰是一束不熄的火焰
一面勝利的旗幟
更是一個受困千年的靈魂
在春天殺出的一條血路
精神先兆
一只烏鴉
在某個預(yù)言里焦躁不安
在黑云的籠罩下
飛蛾,螻蟻,甲殼蟲們
貌似找到棲身之地
大地上歌舞升平
朔風在隱秘中奔跑
我在兩條河流間席地而坐
左邊一壺酒
右邊一部經(jīng)書
一杯酒,飲下一個腥紅的詞語
一聲長嘆,吁出一道燦爛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