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運玲
同樣是說話,表達同一個意思,有的人說出來,別人聽著就很受用,而有的人說出來,別人聽了就很反感。什么原因呢?這往往是由于不討巧的說話句式導(dǎo)致的。
下面這三種句式就很討人厭,你常說的是哪一種呢?
反問句式
課間休息,楊蘭問同桌高品哲:“哎,高品哲,你說下午的體育課會不會上室外???才下了雨,操場都是濕的。”
高品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問我,我問誰啊?”
楊蘭用一雙美麗的丹鳳眼狠狠地瞪了高品哲幾秒。他被瞪得發(fā)毛,不解地問:“你瞪我干嗎?我真不知道。我又不是體育老師,怎么會知道?”
可是楊蘭依然氣鼓鼓地瞪著他。高品哲有點兒郁悶,他不知道怎么又得罪同桌了。平時他跟朋友、同學(xué)說話時也常這樣,總是不經(jīng)意間就把人得罪了。
楊蘭終于說話了:“跟你說話,你總是愛用反問句式,你不覺得這樣說話很煩人嗎?你什么態(tài)度???你不耐煩跟我說話,我還不稀罕跟你說話呢!哼——”
高品哲咂摸了一下自己剛才的話,確實不太妥當,趕緊向同桌道歉。
反問句式存在什么缺點呢?
語氣中透出不耐煩的情緒,給人一種不想跟你深入交談的感覺。反問一出,別人都不想再跟你繼續(xù)說下去了。
就好比又把問題直接給拋了回來,問了也是白問,很容易發(fā)生“交流短路”。
怎樣說比較好?
直面回答。知道就說出答案,不知道就笑著回答:“我也不知道呢?!币欢ㄒχf,表達自己沒能給對方一個答案的歉意。
根據(jù)經(jīng)驗猜測。如果不能給對方一個有把握的答案,可以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來分析一下,給出一個猜測性的答案。高品哲就可以這樣說:“以前雨后體育課都改為室內(nèi)了,這次可能也不上室外了吧?!?/p>
別人問你問題,是想從你這里得到一個答案,肯定或否定都行。如果你直接冷漠地反問回去,會讓人覺得沒面子,感到尷尬。
命令句式
星期四有同學(xué)們愛上的微機課。老師要求上微機課必須穿鞋套,但是這次高品哲忘帶了。
當聽到周睿說他帶了兩副鞋套時,高品哲湊上前,伸出手說道:“鞋套借我??欤】?!”
周睿面露不悅,說:“你這是在命令我嗎?我憑什么借給你啊?”
這時,又一個同學(xué)忘帶鞋套了,他對周睿說:“哥們兒,能不能把你的鞋套借給我用?。恐x謝了。”
周睿毫不猶豫地就借了。臨了,周睿還點撥了一下高品哲:“兄弟,好好跟人家學(xué)學(xué)說話。有時,命令是不管用的?!?/p>
高品哲嘆了口氣,又開始向別的同學(xué)借鞋套了,當然這次是央求的口吻。他總算借到了鞋套,不然最喜歡的微機課可就上不成了。
有不少同學(xué)會犯高品哲這種錯誤。有時仗著朋友間關(guān)系好就不拘小節(jié),說起話來特別直接。比如“把你作業(yè)拿來給我看看?!薄白岄_?!泵罹涫胶懿挥懴病?/p>
命令句式存在什么缺點呢?
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身份不對等的感覺。命令的話聽來總是不夠友好,反倒容易激起對方內(nèi)心的不平衡感,會產(chǎn)生“你憑什么命令我啊?我憑什么就得聽你的話?”的疑惑。
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別人往往就更不會聽令行事。因為如果他乖乖聽話,就會顯得低人一等。
怎樣說比較好?
用商量的語氣,可以說“……好不好?” “勞駕……”
如果實在需要對方幫我們忙,可以真誠地多次懇求。“拜托你……”“求求你了……”不過要注意一點,懇求不過三。一般懇求三遍別人還不答應(yīng)的話,就不要再糾纏了。要體諒對方的難處。
另外,向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無論人家是否能滿足自己,都要把“謝謝”說出來,讓人覺得你比較有誠意、比較謙和。
誰的話都不是圣旨,所以,盡量不要用命令句式與人交流,弄不好會適得其反。
威脅句式
雖然高品哲有時說話會討人嫌,但是他也有討厭別人的說話方式的時候。比如,他最最最討厭媽媽說威脅他的話。
那天,高品哲又在玩他喜歡的樂高玩具。媽媽見了就生氣地說:“你作業(yè)寫完了嗎,就在這玩樂高?你再光想著玩樂高,我就給你沒收了,永遠不讓你玩了?!?/p>
其實高品哲平時還是比較聽媽媽的話的,但是每次媽媽一說威脅他的話,他就更不想聽媽媽的話,偏偏要跟她對著干心里才舒服。
媽媽最常用的威脅句式就是“你再……我就……”一聽到媽媽說這話,他就反感地直皺眉頭,心里反抗的情緒壓都壓不住,就喜歡跟媽媽頂嘴。母子倆經(jīng)常吵得不歡而散。
威脅句式存在什么缺點呢?
威脅是試圖用權(quán)威來壓倒或逼迫對方服從。威脅的話容易激起人的叛逆或反抗心理——“我就不那樣做,你能怎么著?”
即使表面服從,也是內(nèi)心不服。
怎樣說比較好?
如果是長輩對晚輩,可以用示弱的方式;
如果是平輩之間,像同學(xué)、朋友,可以用討好賣萌的方式;
如果是晚輩對長輩,可以用撒嬌的方式。
假如能夠避開這三種令人反感的說話句式,你會發(fā)現(xiàn),與人相處更融洽,摩擦?xí)?,人際關(guān)系會變得更好。
漢語文化博大精深,使用起來也非常靈活。有時換個句式、換個說辭,說話就會變得更動聽、更易讓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