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碧波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詩人玉屑》卷六里提到王安石“詩家語”的概念,周振甫先生在《詩詞例話》中也為我們作了較為詳細的闡述:詩(這里指格律詩)的用語有時和散文以及其他文體不一樣,要受到字數(shù)、韻律、立意等之限制,不能像散文小說那樣自由表達。如我們用“非詩性思維”去欣賞或者創(chuàng)作詩歌,就不能正確理解作品原意,就不能創(chuàng)造出好的詩作來。
所謂“詩家語”,即為“詩性語言”,乃詩家用含蓄、形象、跳躍、夸張、凝練、音樂性的語言表達自己主觀情志之詩語?!霸娂艺Z”的組成形式是十分豐富的,也是相當復雜的。詩家語有幾個顯著特性:含蓄婉轉;用語形象;字句凝練;語言跳躍;藝術夸張;和聲律協(xié)美等幾個主要特征??偲饋碇v就是具有詩性和音樂性?!霸娂艺Z”概念的提出,使得詩歌在整體表達上,體現(xiàn)出了它獨特之詩性和音樂性。
一、含蓄婉轉。
清.袁牧說:“詩文貴曲”。詩心亦貴曲也, 曲如流水?!霸娂艺Z”在表達上具有含蓄婉轉之特點,常用比喻,影射,曲喻,反說,陪襯,諷刺,用典,比興等手法。用意含蓄而曲折、蘊藉而委婉,說有限語留無限想象空間,這正如中國書畫中“留白”一樣。如:
韓翃·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古代在寒食節(jié)有禁火之習俗,韓詩中“輕煙散入五侯家”,以清明日皇帝賜火給親近臣子來借喻皇帝寵幸太監(jiān),重權被太監(jiān)等掌控,終至亡國;本詩采用《春秋》筆法,頗具諷刺意味,用意曲折含蓄。這里含蓄和諷刺、影射相結合。但含蓄不同于隱晦。詩里意思,看了自然懂得是含蓄;看不懂,是隱晦、是隔。
二、形象用語
詩家語常?!耙孕蜗笳Z”言為特征。詩家之情志和詩之境界往往借助于“物象”并通過形象語言表達出來,常常詩中有畫,詩畫相生而意味無限。物象的選取要集中、不雜亂堆砌,要與所達之意境吻合:如:
桃花溪·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詩中物象豐富:野煙、飛橋、石磯、水畔、漁船、桃花、流水…行文曲折動人:28字勾畫點染出一幅美麗的《春水桃花》畫軸。首句著一“隔”字,使飛橋和野煙交相點染,互相映襯,創(chuàng)造出一種朦朧之美境,實在“隔”而非隔也。次句著一“問”字,將詩人置入畫圖之中,表達詩人對世外桃源向往之急切心情。此詩用語形象,構思婉曲,情趣幽遠,畫意甚濃,詩人的畫筆,玲瓏剔透,由遠而近,由實及虛,動靜相諧,不斷地變換角度,展現(xiàn)景物.
三、語言跳躍。
詩家語具有跳躍之特性。五字或者七字之內(nèi)往往具體表現(xiàn)在語法結構和句式上,詩往往省去不必要的文字。概因詩之句式因受字數(shù)、韻律、意象等因素限制,其構成方式與現(xiàn)代漢語之表達差異甚大,這就是所謂的“詩家語”。除常用式句外,主要有省略句、倒裝句、意象組合句、和互文句等形式。
倒裝句:為使句子具搖曳生姿之美,詩家故意錯列一些句子成分,有時候亦是為了格律表達之需要(包括對仗和平仄)或需要強調某一句子成分。
1、主語置謂語后。
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正常的語序應該是: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
2、賓語前置。
如: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孟浩然《歲末歸南山》)原序應是:明主棄不才,故人疏多病。
3、定語后置。
如: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崔顥《行經(jīng)華陽》)原序應是:河山北枕險秦關,驛路西連平漢畤。
4、特殊的錯列。
如: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原序當是: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錯列,用得很少,用時小心,解讀時候也得小心,不然鬧出笑話來。因為從正常的語序去看,一般都不符合邏輯,需要正確地推理。
四、字句凝練
“詩家語”具有語言錘煉之特點:用字凝煉而精確。歐陽修《六一詩話》里記載了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煉字推敲之故事?!霸姴粎捀摹?,古之詩家尚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之嘆,何況今人?!凹t杏枝頭春意鬧”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是也?!棒[”、“綠”是也,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驚”是也?!跋s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噪”襯“靜”,以“鳴”襯“幽”,使“靜”的特點更為突出,更為鮮明。毛澤東“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鎖”字是也?!眲㈧o松先生之《移居》:“十載營巢費苦辛,白頭終得杜為鄰;錦江花草非吾戀,要借詩王一片春”?!敖琛弊謽O妙,虛實相生,自嘲,自信,幽默。王維《觀獵》第三四兩句:”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边@兩句話共有四個句子形式,”枯”、”疾”、”盡”、”輕”,都是謂語。但是,”枯”與”盡”是平常的謂語,而”疾”與”輕”是煉字。草枯以后,鷹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詩人不說看得清楚,而說”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盡以后,馬蹄走得更快了,詩人不說快,而說”輕”,”輕”比”快”又更形象。凝練關系作品之質量。所謂煉字就是根據(jù)內(nèi)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當?shù)淖衷~句,貼切生動地表現(xiàn)人或事物。它不是追求華麗辭藻,生僻用語,而是追求詩語之樸素自然、生動流暢和準確達意。煉字煉得好的,便成了詩眼,境界全出,甚至句以字名、詩以句名,千古流傳。
六、聲律協(xié)美
詩歌講究聲律和諧,聲律協(xié)美是“詩家語”的重要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詩律之押韻、平仄、四聲、以及節(jié)奏上。梁朝沈約提出“詩律”學說,即是永明詩律。其要旨是說:聲律的協(xié)調,要音階配合得適當。音的高低清濁要有變化,前面有輕音,后面就該有重音,一首詩里音韻不重復,兩句之中輕重不雷同。所以要有高低清濁,抑揚頓挫之分,才能悠揚悅耳。古代詩歌是用來配樂演唱的歌詞,詩歌的聲律就像音樂有旋律一樣,其作用就是使詩歌富有音樂美?!霸娂艺Z”要押韻,是詩語基本“詩家語”要押韻,是詩語基本特點,是一首“詩”能夠成為“詩”的最基本的條件。詩韻使得詩具有“音韻美”,她能增加韻律之美。將許多渙散之音,聯(lián)絡貫串,以成為完整之聲調,使詩歌之節(jié)奏更鮮明、更和諧。吟誦時鏗鏘悅耳,瑯瑯上口;便于記憶,易于誦讀。
總之,詩歌既具有詩之特性,也具有歌之特性, 二者密不可分。詩家語也具有詩之特性,樂之特性. 這些特點往往交互運用,不可孤立起來。理解這些特點對我們更好地欣賞和創(chuàng)作詩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