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媒體時代綜合性高校藝術專業(yè)插畫教學模式探索

      2022-04-03 12:36:02沙海燕申澤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 2022年1期
      關鍵詞:插畫新媒體時代教學模式

      沙海燕 申澤

      摘 要:通過明確以創(chuàng)造力、思考力培養(yǎng)為插畫設計教學的終極目標,打破傳統(tǒng)以專業(yè)方向來分類的課程設計模式,以項目式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改變單向師生教學模式,構建雙向流動的工作坊式的插畫教學體系,利用新媒體整合綜合性高校及社會資源,依托綜合性高校藝術學院獨具的學術生態(tài)環(huán)境,構建多學科跨界融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插畫;教學模式;綜合性高校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573(2022)01-0080-05

      目前國內約兩千余所綜合性高校設置了藝術學院,在生源、培養(yǎng)目標以及所依托大學本身學科特色影響下,綜合性大學藝術學院正在逐步形成區(qū)別于專業(yè)美術學院的獨特生長軌跡。插畫設計是社會和文化歷史的積淀,是一種重要而有生命力的藝術形式。隨著近些年來插畫藝術被日益廣泛應用在當下設計生活的各個層面,插畫藝術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也由傳統(tǒng)主導課程向綜合運用方向發(fā)展。筆者主要就新媒體時代綜合性高校藝術學院中插畫教學模式的困境和發(fā)展可能性進行探討。

      一、綜合性高校藝術專業(yè)插畫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存在差距

      從筆者調查走訪京津冀范圍內幾所綜合性高校藝術學院來看,“插畫設計”在平面設計類教學計劃中大多位于第2~6學期,有的列于專業(yè)基礎課,有的列于選修課,少數被列于專業(yè)核心課。“插畫設計”課時數有限,基本為32~51節(jié),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相對孤立,既沒有前期預熱導入課程,后期也缺乏精進延展機會,無法形成教學脈絡系統(tǒng)設計。因此,插畫設計的教學內容比較單薄,或者以出版類插畫為主,或者以商業(yè)廣告插畫為主,甚至以電腦繪畫技巧為主,確實無法在有限的課時內從容展開更為緊密結合當下市場需求的包裝、廣告、文創(chuàng)等應用設計,也缺少涉及新媒體領域的設計實踐機會。

      (二)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緩慢

      在生源方面,由于現行中等教育以應試為主要目的,這種以灌輸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很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加之綜合性高校藝術生源本身對藝術興趣平平,甚至有部分同學在入學前僅僅只經過為期兩個月的考沖班訓練,無論造型基礎還是藝術常識都比較匱乏,所以即使教師在課堂上采取提問互動,但往往應著寥寥,相應的課題訓練也不得不更多偏重基礎造型技法的補課,從而很難提到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培養(yǎng)的高度。

      在師資方面,除了少數設置插畫專業(yè)方向的院系外,大多數教師以繪畫或平面設計教學為主業(yè),教師本身在插畫創(chuàng)作和實踐方面經驗不足,對插畫行業(yè)日新月異的新風格和新技術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關注。

      在學科建設投入上,綜合性高校的藝術學院通常因為建院歷史較短,在大學學科建設中處于弱勢,大多需要按照大學現有非藝術類教學設計模式運行,既不能獲得充分的學科建設投入,也不容易獲得在特色專業(yè)教學規(guī)劃上的自由度。所以雖有構建符合信息時代需求的教學模式的迫切需求,但大體依然延續(xù)傳統(tǒng)工業(yè)時代的教育理念和程式,基本只能在大學既定的模式中進行小規(guī)模的摸索實驗。

      王受之先生認為設計教學應該有教學的科學性和邏輯性,要構建自己獨有的,涵蓋社會性、應用性、市場性和審美性多方面目的復合體系[1]。為此,筆者嘗試在此方針指導下探索如何構建插畫教學新模式。

      二、綜合性高校藝術學院插畫教學模式迭代路徑

      (一)以創(chuàng)造力、思考力培養(yǎng)為插畫設計教學的終極目標

      設計教育的本質,即引導學生如何直面社會生活的各種問題并試圖提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創(chuàng)造力和思考力是構建解決方案的基本能力,挖掘學生自身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通過創(chuàng)造的過程釋放自我,通過推演打磨設計過程獲得自信,感受自我提升的愉悅。

      作為限定性藝術的插畫設計,與其他繪畫藝術表現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創(chuàng)作思維方式、表達方式和應用條件上。高榮生老師曾闡述插畫設計教學的理念,即在特定限制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對所需傳達信息的分類歸納深研,轉換為視覺信息[2]。通過深入思考后的解讀,尋找創(chuàng)意性的視覺語言傳達,是插畫創(chuàng)作和教學中的重點,能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原文的內涵是評價一個插畫師概念和視覺語言轉換能力的標準,這種能力來源于扎實的多向思維創(chuàng)作訓練。

      插畫設計本身沒有固定的模式,通過對想法、形式、色彩、構造、畫境和內容的持續(xù)互文試驗,可以幫助插畫師重新思考、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獨有的個性化視覺語言?!敖洺5母淖兛梢杂绊懙剿行问降囊曈X交流:方法運用的彈性、對批判思維的強調、想法的醞釀和產生,以及基本的繪畫技巧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在接觸新技術的時候,要帶著批判的態(tài)度和想象力,同時研究調查其他可供選擇的方法和技術?!盵3]

      在教學過程中,門德來老師關于英國藝術設計教育理念的概述值得參考,他說:“英國的藝術設計教育注重學生設計創(chuàng)意的全部過程。在一門課程中,并非僅以學生最后的作品表現優(yōu)劣為最終考核的唯一依據。學生在除了提交設計成品之外,還要提交該作品文件集(PORTFOLIO)——從作品之初到完成的全部內容與過程的文件集合。其中包括了作業(yè)的想法、擬解決的問題、作業(yè)計劃、創(chuàng)作的依據、素材的搜集、創(chuàng)意的形式與拓展、設計方案的修改、工藝技術和最終作品完成的效果圖等主要內容?!盵4]英國設計教育通過強調對學生設計研究過程的督導,注重實驗性和邏輯性思維訓練,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這不僅能提供大量基礎訓練機會,更能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以項目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1.項目式教學模式課程結構設計。項目式教學必須賦予學生相當大的自由探索創(chuàng)作空間,唯有自由才能真正喚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來自自身求解的欲望,即對未知事物的興趣,或者通過逐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來實現自我價值。面對已經習慣被喂養(yǎng)的機械式被動學習狀態(tài),項目式學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

      “項目式學習”通過變被動執(zhí)行為主動策劃,讓學生回歸到學習主體的本位上,教師隱到幕后負責控制項目的穩(wěn)定性和完整性。在此,筆者以插畫設計課程(51個教學課時)為例,劃分為四個周期,第一個周期在正式開課前兩周,先由教師指定范圍和學生投票選擇結合確立一個項目調研主題,教師提供必讀書目;第二個周期(即課程前期10課時)由學生講解并討論自己的調研報告和讀書筆記,教師負責把握方向并提出具體修改意見;第三個周期(課程中期35課時)教師講授并提出項目主題,學生可以根據前期調研結果在教師提出的大主題下自選主題延展方向,自主結合組成項目小組,通過團隊合作來提出問題(現有問題的成因分析報告)、規(guī)劃方案(團隊分工合作行動計劃案),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系列草圖和成品樣本);第四個周期(課程后期6課時),進行公眾展示,收集評價意見并反思,寫出項目總結報告。通過經歷“調查分析、創(chuàng)意思考、形式表達、展示溝通”每個階段的打磨,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真正貼近生活、了解生活,學會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通過作品的表達展示樹立自信,進而實現項目執(zhí)行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英國插畫藝術家馬克·維根指出,“對于插畫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合作完成團隊項目,借此為將來在復雜的全球通信交流環(huán)境中工作做準備是很普遍的,因為這個行業(yè)運轉的基礎就是合作。插畫家需要采用一直具有前瞻性的方法來保持其在行業(yè)發(fā)展中的領先地位,駕馭變化趨勢,把握交付時間,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盵5]所以項目式學習正是促成學生之間實現合作機會的路徑。

      2.項目式教學中的課題設計。傳統(tǒng)工業(yè)社會時代的藝術教育主要從設計形式上劃分課程類別,評價學生的標準是技能第一,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沒有被充分激活,在這種刻板的程式化教學培養(yǎng)思路下,學生被局限在虛擬的形式語言臆造象牙塔里,缺乏對市場、社會以及生活本身真正的認知和感受,很難完成當下多元化的設計任務。

      信息時代的藝術設計社會職能越來越凸顯,已經從解決設計本體問題升級為整合藝術與科學、藝術與社會生活各個層面,關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綜合性學科。所以項目式教學中的課題設計尤其要關注當下,緊密聯系生活,并能提供對未來的創(chuàng)想。

      項目式教學中的課題設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虛擬課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和自我探索能力,一類是實踐課題,根據實際客戶需求完成項目。在基于非商業(yè)目標的虛擬課題設計中,要注重結合當下熱點,引導學生在熱點上進行多維度溯源分析,通過發(fā)掘物象深層關聯,以開放的形式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自由想象和表達。這種開放式課題自由度較大,既可以用經典IP創(chuàng)新的甚至顛覆性的演繹,也可以根據當下生活的不同態(tài)度觀點進行深入的個性化表達。例如在筆者撰寫論文之時正值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們即可在充分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嘗試尋找自己的表達切入點,從病毒本身溯源、歸納傳播途徑、提出預防手段,從生理、心理健康、衛(wèi)生防疫科普,到挖掘人性閃光瞬間或至暗時刻,弘揚正能量,從個人抗疫日志到聚焦群體事件等,以插畫為表達形式,以海報、微信公眾號、微視頻等為載體進行設計,推動學生直面社會問題,回歸到設計是解決問題的本質層面。

      在基于商業(yè)目標的實踐課題中,要注重與客戶充分溝通,強調針對性和實用性,也可以在對市場深度調研基礎上,發(fā)現興趣點并自行確立項目策劃書,再尋求商業(yè)合作伙伴進行對接。在具體實踐操作中,在鼓勵學生嘗試對原有媒介的創(chuàng)新使用,或者著重對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大膽運用的同時,特別注意項目執(zhí)行的適用性和可行性。

      (三)工作坊式的插畫教學體系構建

      1.應新媒體時代市場需求擴容、迭代教學內容。傳統(tǒng)的插畫設計教學主要針對出版市場,少數有條件的院系會設置《商業(yè)插畫》課程以滿足廣告需求。而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和新技術的發(fā)展,電游、涂鴉、微信公號、小眾品牌形象設計等也需要越來越多的插畫去傳達信息,數字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加速了產品的生產過程,并且利于結合多種形式的藝術表現形式。此外,除原有的社論、圖書出版、時尚、廣告、包裝、音樂(MV)類插畫,自主設計正受到更多青年自由插畫師的青睞,他們在完成項目任務之余,開始更多關注自身興趣,從個性化的角度看待社會生活、表達自我態(tài)度和觀念已成為插畫設計的重要趨向。

      2.系統(tǒng)化的插畫教學課程設置。插畫設計作為整個視覺傳達方向教學中的核心基礎課程,因為它本身既是視覺語言轉換訓練的關鍵節(jié)點,也是視覺傳達應用的重要部分,所以保證插畫課程的前期預熱和后期延展的系統(tǒng)化、模塊化非常重要。

      當下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插畫的應用和表現形式也隨著傳播媒介的變化呈現出更多新的樣式,手機出版、網絡游戲和網絡廣告以及在線教育市場的飆升,都給插畫設計帶來更多機會,可根據項目需要,在課外引導學生自行學習相應的插畫軟件和傳播技術等。

      雖然技術表達技巧和傳播形式日新月異,但如何表達觀念依然是首要的,藝術作品的制作技巧不是表達的目的而是途徑和手段,所以在表達方式和媒介上有很多自由選擇的空間,在插畫教學的課程設置中,應注意各個模塊之間的關聯性,始終把觀念表達放在核心位置,應以創(chuàng)新思維表達和多媒介下藝術形式語言的藝術獨特性,及多元化的綜合材料應用為目標。筆者依照學年進行了系列化教學模塊設計,見表1。

      3.開放性的插畫教學工作坊。插畫教學工作坊重在融合跨界學科師資,通過參與、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形成開放式教育平臺。利用綜合性高校資源的豐富性,變傳統(tǒng)“一言堂灌輸型”講授為“多主體講座型”輸入,在多元化輸入同時通過虛擬或實際課題的項目小組合作完成輸出。

      教學工作坊以本院主講教師為主要負責人,協(xié)商聘請本校、兄弟院校及企業(yè)合伙人為輔助教學團隊,依據不同教學模塊形成相對應的多元組合導師小組,分工負責藝術與科技、經濟等跨學科研究。具體來講主要包括本方向四年內課程項目設計、協(xié)調組合師資、跟進項目執(zhí)行、組織項目展覽。經過工作坊負責人初篩后進入工作坊的學生,必須通過定期項目階段考核后方能進入下一階段工作坊學習,形成師生良性互動,雙向選擇機制。

      三、利用新媒體整合綜合性高校及社會資源

      信息時代多媒體、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等多元化技術正以加速度迭代人們認知,變更我們的生活方式。依托綜合性高校藝術學院獨具的學術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構建多學科跨界融合的教學模式。

      (一)綜合性高校內部多學科學術生態(tài)優(yōu)勢整合

      跨學科合作在理論層面通??雌饋砬熬罢T人,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卻是困難重重的,很多合作開始有美好的設想,但往往因為缺乏換位思考、互相信任和尊重而導致各執(zhí)一詞,不歡而散。所以筆者嘗試從具體項目實踐入手,在高校內部進行院際合作,打破原有依據學科設置形成的封閉式教師團隊構成模式,尋找跨學科專業(yè)導師達到師資共享,只有通過多輪項目的磨合后才有可能尋找到彼此適合的團隊配置。

      每個教學工作坊負責老師都可以依據四年內教學計劃項目在每個秋季學期前提交項目任務書,在高校內部教學管理平臺公示,明確工作坊內教師分工領域,招募合作師資要求。然后依據教學目標,采取課程講授、專題講座、小組討論、實驗室技術指導和網絡遠程支持等多種形式,完成具體教學任務模塊。

      (二)利用新媒體時代網絡平臺整合社會資源

      1.項目課題設計雙向選擇機制。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設計師互動平臺搜集最新資訊,鼓勵學生參加新媒體插畫設計賽事,自主尋找課題,變教師單一指令教學項目為師生雙方交流溝通后確定項目主題。

      2.教學路徑的多元化、實驗性。通過智能應用工具豐富教學路徑,如在微課堂上師生共同分享圍繞本項目主題的相關參考資料,提交相關調研報告,明確分類歸檔學生作業(yè),通過主題討論平臺,教師可以根據后臺數據統(tǒng)計及時反饋學生問題,隨時調整教學步驟和節(jié)奏。

      插畫之所以與傳統(tǒng)架上繪畫之不同,最重要的就是,插畫總是要借助于某種載體而呈現,雖然最終優(yōu)秀的插畫也有可能被載入史冊,進入博物館被展覽或收藏,但畢竟這不是插畫創(chuàng)作的核心目標,只是一種附加值的體現。插畫主要起到某種引導人思考、享受、甚至采取某種行動的目的,而這些目的的實現也必然不是抽象的憑空出現,通常要憑借或新或舊或復合嫁接過的媒介來表達。所以,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種類的媒體和工具進行實驗,而且把它們加以解構和重構,最終達到突出其視覺語言獨特性的目的。雖然新媒體層出不窮,但舊媒體從來不會過時無用,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思考、熟練的技術技巧、精湛的制作工藝,是同創(chuàng)新地運用媒體相結合的,也唯如此,才能實現教學路徑的多元化和實驗性。

      3.教學評估的多維度可能。打破高校原有以學生課堂打分為主的單向評價模式,通過公眾號發(fā)布教學思路和實操難點、作品信息等方式不僅獲得公眾評價反饋,也為進一步完善項目提供參考,還可以獲得市場關注,為學生今后職場生涯預熱。

      (三)借助新媒體搭建插畫藝術交流平臺

      由于傳統(tǒng)學科領域界限日趨模糊化,新媒體帶來越來越多的靈活性,使不同類型的藝術設計實踐邊界波動、融合,給插畫師帶來更多自我表達的機會,插畫市場正在向全球化發(fā)展。傳統(tǒng)模式下的插畫師服務于客戶,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第一要務,拘泥于項目主題、經濟等多種因素。由于隨著新媒體提供了更多低成本的營銷、發(fā)行平臺(如自媒體),有了比以往更便捷的展示方式,這給插畫師更多自主創(chuàng)作空間和機會,沒有了截稿時間、經濟預算和載體形式、客戶觀點的限制,這些作品往往更具有探索精神,更體現了個性化的表達,很有可能也會帶來更多的委托機會。

      插畫教學模式迭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塊,就是通過建立插畫藝術交流平臺,不僅給在校生提供學習、交流機會,同時也給畢業(yè)生一個展示機會,在更廣泛的基礎上同市場并軌,即保持教學的延續(xù)性,收到教學效果的反饋,根據反饋持續(xù)更新完善教學模式,也能保持工作坊項目執(zhí)行的完整性。插畫藝術的多學科特點展現了無限的創(chuàng)新可能,能在激烈競爭中生存的插畫師,必然是能自我尋找項目,善于適應新技術,不斷突破傳統(tǒng)思維模式,并具有更宏大視野的創(chuàng)作者。

      參考文獻:

      [1]王受之.美國插圖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高榮生.插圖全程教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3]【英】馬克·維根.視黨思維[M].孫楠,張偉,譯.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5.

      [4]門德來.對英國藝術設計教育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的觀察與思考[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8):130.

      [5]【英】馬克·維根.畫境:插畫家的創(chuàng)想世界[M].劉雪蓮,王國石,譯.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29.

      責任編輯:艾 嵐

      猜你喜歡
      插畫新媒體時代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就要緊緊粘住你
      科學大眾(2022年7期)2022-04-25 06:44:38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49:10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34:21
      新媒體對當代青年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9:15
      無臉小插畫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超暖萌治愈系插畫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學習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永吉县| 乌兰县| 聂拉木县| 遂溪县| 宁乡县| 庆阳市| 根河市| 当涂县| 开江县| 来凤县| 武义县| 措美县| 都昌县| 庆元县| 永康市| 来安县| 沂源县| 依安县| 广丰县| 临夏县| 舞钢市| 安乡县| 桃源县| 诸城市| 泊头市| 平江县| 隆子县| 双桥区| 海兴县| 宜章县| 德庆县| 营山县| 高要市| 江津市| 桂平市| 滁州市| 石屏县| 庄河市| 上蔡县| 米脂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