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 農朝幸
摘 要:直播帶貨發(fā)展作為時下效率最高的營銷方式之一,其行業(yè)應用邊界不斷拓寬。在新冠肺炎疫情旅游業(yè)受到嚴重沖擊的背景下,OTA平臺借此契機融合旅游產品與直播生態(tài),取得了成功并決定推動其作為常態(tài)化營銷方式之一。文章通過追溯其發(fā)展緣由,明晰其營銷意義,厘清新階段發(fā)展現(xiàn)狀及問題挑戰(zhàn),調查平臺用戶直播購物行為習慣,探討營銷策略,為OTA平臺優(yōu)化營銷提供借鑒。
關鍵詞:OTA平臺;直播帶貨;旅游產品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0-0181-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0.181
1 OTA平臺旅游產品直播帶貨的發(fā)展緣由及營銷意義
隨著5G通信技術的商業(yè)化不斷推進,旅游消費者信息需求及預定習慣的改變,“直播帶貨”成為新的營銷模式,帶貨主播傳統(tǒng)的線下導購場景搬到線上,構建購物臨場感覺實現(xiàn)直銷,呈現(xiàn)低成本、高流、高銷量的特征,但與其他行業(yè)相比目前尚處起步與探索階段,且主要集中于業(yè)界OTA平臺,如何借此優(yōu)化旅游供應鏈,拓寬企業(yè)的營銷渠道,值得探討。
旅游直播帶貨的出現(xiàn)與快消品行業(yè)影響有關。2016—2019年,快消品行業(yè)出現(xiàn)了直播帶貨現(xiàn)象,受其影響,擁有強大產品整合能力與大流量的OTA平臺率先與專業(yè)直播平臺合作,推出系列“娛樂式”旅游直播內容,以求達到曝光推廣目的。2016年途牛與花椒直播達成戰(zhàn)略合作,共同打造旅游頻道,邀請演員顏丹晨的郵輪直播吸引10萬人次的關注,王祖藍李亞男夫婦旅行直播更獲90萬人次的網友觀看。之后受到短視頻內容平臺迅速崛起,電商平臺、內容平臺直播帶貨成功啟發(fā),OTA平臺正式入水,飛豬在2018年阿里系“雙11”購物節(jié)期間,舉辦了4000場全球品牌直播,萬豪借此創(chuàng)下一小時直播最高平均18秒成交一單的業(yè)績,流量變現(xiàn)明顯[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被迫“宅”的消費者更依賴互聯(lián)網,線上經濟蓬勃發(fā)展,直播帶貨產業(yè)迎來商業(yè)爆發(fā)期,直播帶貨創(chuàng)造的“短路經濟”及流量快速轉化,顯然有助于OTA流量轉化交易閉環(huán)和形成、完善其業(yè)務生態(tài)。OTA定位的“搭建平臺,商家唱戲”,通過商家和達人吸引公域流量,再而轉化成其私域流量并能沉淀于平臺上,形成“以私吸公,以公促私”流量良性循環(huán),緩解當前OTA與上下游產業(yè)鏈的矛盾,促使OTA開始注重自身平臺直播功能建設,直播生態(tài)體系打造與直播矩陣營銷布局。飛豬2018年6月上線直播頻道,馬蜂窩、攜程也于2020年年初建設特色直播板塊,攜程在2020年歷時4個月零6天,以“BOSS直播”為核心的攜程直播交出了總GMV破11億、產品核銷率近5成、為千家高星酒店帶貨超百萬間夜的成績單”[2], 成功樹立行業(yè)典范。至此,OTA平臺正式融入直播帶貨生態(tài)圈,開始旅游產品電商直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
2 OTA平臺直播帶貨方法與產品形式
2.1 直播帶貨以手機屏為場景
OTA直播均采用手機屏播放形式,提供預約、直播預告、直播回放等業(yè)務功能,直播間內可進行文字互動、分享、點贊、送禮、關注、抽獎及商品預定鏈接,頁面標注房間名稱、ID號、預告及文字主題等基本信息。模式有自營B2C,如攜程的BOSS直播間、周末探店、境外本地三大特色主題直播產品,也有飛豬 “飛豬逛吃團”“逛吃團-交通號”“飛豬逛吃團-江浙滬”“逛吃團-廣深珠”等以吸引商家與內容創(chuàng)作者入駐的B2B2C模式。
2.2 直播入口以App導流為主,以第三方入口對接引流為輔
OTA一般會開發(fā)App,通常在首頁設計酒店特/爆款和直播入口,點擊便可抵達特賣直播頁面,鏈接直播陳列間,消費者可停留于此了解商品或與主播互動,還可以通過鏈接“特賣榜單”瀏覽信息預定產品。做得較好的App可提供直播預約、直播預告、直播回放等業(yè)務功能,直播間內可進行文字互動、分享、點贊、送禮、關注、抽獎及商品預定鏈接,頁面標注房間名稱、ID號、預告及文字主題等基本信息。
2.3 以形象代言人為主播人設
目前OTA平臺上的常態(tài)化帶貨直播幾乎均為商家自播,主播主要源自企業(yè)內部孵化。此外,合作模式的旅游KOL、淘系帶貨達人也是平臺直播的主要構成,總體主播呈現(xiàn)以下特征:平臺帶貨主播固態(tài)化。每個賬號都已逐漸固定幾個為形象代言人,如攜程官方直播間EASON、橙子,飛豬逛吃團博爾,萬豪旗艦店萱萱等,皆為企業(yè)培養(yǎng)的帶貨主播,負責每日的直播活動;淘系主播、BOSS主播、旅游KOL等組成“活動主播”,間歇性策劃主題活動激活流量,這類“活動主播”有龐大的粉絲基數(shù),易獲得較高的關注度及成交量。
2.4 帶貨產品以高星級酒店客房為主
高星級酒店及周邊產品為帶貨的主打產品,以酒店套餐產品為輔,旅游線路、景區(qū)門票、度假區(qū)套票等其他旅游產品相對較少。2021年4月2日至17日,飛豬平臺共有52場直播,共上架784個旅游商品,其中737個為酒店及周邊產品,12個為景點門票,旅游線路及活動7個,機場周邊產品及旅游紀念品分別為28個[3]。
2.5 售出產品具有限時產品權益特色
OTA帶貨類型皆為預售形式,是出售具有法律關系的“承諾與保證”。所銷售的“××自由行” 等包價線路產品,一般都標注商品預約出行時間,是限時可兌換的產品使用時間和內容權益。
2.6 產品供應鏈模式多樣化
OTA聯(lián)合目的地政府文旅部門,整合一地酒店、景區(qū)、機票等多方供應商產品,由其官方直播帶貨,如攜程與湖州市聯(lián)手直播,派發(fā)價值1.98億的旅游券,10倍杠桿拉動旅游消費[4]。此外,零售終端品牌商也可入駐OTA直播帶貨,其他主播團隊也入駐OTA,為第三方供應商直播帶貨。
3 OTA平臺直播帶貨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平臺流量留存率低
雖然現(xiàn)時各OTA普遍都設立直播頻道,并將其納為發(fā)展戰(zhàn)略,但由于并未建立完善內容社區(qū)生態(tài),在直播結束后未找到流轉點,流量留存低。
3.2 與流量平臺的競爭加劇
2020年,小紅書、抖音與快手紛紛布局旅游業(yè),在發(fā)揮流量、內容、社交等平臺屬性優(yōu)勢的同時,引入旅企開發(fā)分銷系統(tǒng),實現(xiàn)平臺內部的電商預定銷售功能,試圖打造新的旅游流量池及實現(xiàn)商轉。2020年上半年,小紅書與抖音是用戶最常用的旅游出行決策平臺,占比63.7%及56.5%,其次才是攜程旅行、飛豬,為52.3%及40.7%,OTA面臨較激烈的市場競爭[5]。
3.3 帶貨類型單一,產品轉化低、損退高
集團酒店直播觀看人數(shù)多,有一定的轉化量,但單體酒店、旅行社線路觀眾稀少,幾乎未見成交,加之平臺與商家為刺激消費而定制的“預售”方式,在保證消費者退貨權益的同時提高了B端退訂風險,整體而言損退率高,甚至知名平臺產品核銷率才50%,退訂過半。
3.4 陷入新的“低價”陷阱
OTA平臺延續(xù)快消品行業(yè)的直播帶貨模式,“低價”仍為其競爭砝碼,而這樣做會出現(xiàn)旅企、平臺大幅讓利或是產品規(guī)格、質量降低以致消費者體驗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導致B端之間新一輪價格戰(zhàn)及B端與C端之間信任危機的出現(xiàn),不利于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3.5 主播水平參差不齊、直播內容與腳本同質化
大型平臺或者集團企業(yè),有能力挖掘、培養(yǎng)職業(yè)主播,或是與MCN合作聘請達人,從而保證主播素質,但小企業(yè)主播卻是內部員工“趕鴨子上架”,由于缺少專業(yè)素養(yǎng),以致常出現(xiàn)尬聊等局面。另外,平臺競爭不斷,主播的同質化也影響了直播效果。
3.6 監(jiān)管體制不完善
“預售性質”的帶貨產品涉及時間長,相關利益體復雜,具有平臺與商家、平臺與消費者、商家與消費者等多對矛盾關系,容易出現(xiàn)直播間虛假營銷、消費者核銷或退訂時權益受損等多種問題,而目前平臺尚未建立完善監(jiān)管反饋與售后保障體制。
4 OTA平臺旅游產品直播帶貨相關問題成因
4.1 旅游產品與直播邏輯的排斥性,使行業(yè)難以建立良好電商直播生態(tài)
旅游產品是虛擬性體驗產品,不可轉移與貯存,價值難以標準化衡量,難以將產品通過“人、場”全面呈現(xiàn),且“貨”皆為預售產品,本質上為交易契約。同時,旅游消費存在低頻、決策過程長、時間金錢需同時滿足等多個特點,用戶長久以來養(yǎng)成的計劃好才去購買的消費習性,較難接受提前“囤貨”的直播購物方式。
4.2 OTA平臺傳統(tǒng)屬性不能滿足消費者決策升級需求
OTA平臺屬性與消費者決策需求轉型升級具有矛盾性。傳統(tǒng)OTA平臺以市場既定需求為導向,提供產品和服務,工具屬性較強,內容性較弱,信息更新頻率低。隨著消費的轉型升級,大眾對旅游決策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旅游OTA直播體系建設仍以商品發(fā)布信息為主,用戶信息需求得不到滿足,對年輕用戶吸引力較低。
4.3 旅游產品定價的復雜性降低了其交易效率
旅游產品價格因時間、供求等諸多因素影響,具有高彈性及季節(jié)變動性特征,復雜的定價加之信息不對稱,導致用戶信任度低,市場交易不旺。
4.4 OTA直播不適應直播帶貨“人、場、貨”的要素需求
“人、場、貨” 是直播帶貨的三要素。旅游產品用戶相對于快消品而言,更趨向于追求情感與精神層面的滿足,對主播帶貨的專業(yè)度、信任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是“人”的因素;“場”方面,旅游產品的區(qū)域性注定其不能與快消品一樣通過鏡頭全面展示,加之產品的虛擬性與體驗性,更為直播方式的選擇增添了難度。主播如何搭建適宜的直播場域,科學合理地選擇展現(xiàn)方式,進而準確地傳達產品價值,激發(fā)用戶興趣是當前面臨的問題;“貨”是強調產品的期望值與顧客的滿意度相匹配。直播帶貨需要做好直播間與實地核銷的顧客期望“管理”,直播過程中,應適度地傳達產品價值與特色,不應過度“渲染”,拔高顧客的期望限值,“欺騙”消費者,同時,做好后續(xù)產品的品質監(jiān)管,適當?shù)亟o予“增值服務”,滿足顧客的“超值期望”,提升購買率。
4.5 現(xiàn)有技術的局限性限制了旅游直播帶貨的創(chuàng)新
旅游產品的不可轉移性與異地性,需要直播帶貨對目標用戶進行“人”“貨”匹配,無論是直播的產品定位、市場的細分、內容與流量的分發(fā),都需要技術與算法的支撐。同時,旅游產品屬于服務體驗產品,如何從普通的視頻交流升級為滿足消費者的感官沉浸、實現(xiàn)情感愉悅等高級的直播帶貨虛擬場景,提高直播的趣味性、豐富性與體驗性,平臺仍需 AI、5G、VR等新技術的改進和提升。
4.6 資源的有限性造成了旅企直播帶貨差級發(fā)展
相較于泛娛樂化直播,旅游直播的觀眾更青睞戶外深度玩樂體驗,對旅行玩樂內容的“純度”、體驗的深度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創(chuàng)作優(yōu)質的直播在供應鏈的甄選、主播的培養(yǎng)、技術加持、內容創(chuàng)作等多個環(huán)節(jié)要進行大量的投入,這對人財物有限的小微企業(yè)來說仍是較高的門檻。
5 OTA平臺旅游產品直播帶貨策略
5.1 以“貨”為根本,深耕產品供應鏈與顧客消費鏈
產品質量是營銷的基石,但旅游營銷的是體驗性產品,其產品“價值”會隨著直播帶貨傳播過程中“人”的再造而發(fā)生改變。從邏輯上講,旅游企業(yè)生產的產品是原生態(tài)的實物與服務形式;帶貨主播在此基礎上以自身感知、理解的產品,通過語言、肢體等方式進行再加工傳達給消費者,消費者所接收到、想象到的其實是概念性的產品;而消費者交易后最終到目的地實地消費的產品則為實質性商品,具有較強的體驗屬性。因此,直播帶貨應從三種產品形態(tài)的轉變過程中,強化產品品質的管理,提升消費者滿意。
首先,平臺要做好上游產品的生產、選擇與服務管理,嚴格帶貨標準,根據不同的細分市場,挖掘包裝優(yōu)品,通過直播激活觀眾消費興趣。
其次,做好包裝、再加工以及價值傳達管理。直播間主播、場景、氣氛、符號、互動等元素是用戶對產品感知的核心來源,所以應對原生性產品進行語言描述、場景設計以及圖文視頻的拍攝等方式的包裝與再加工,讓其融入互聯(lián)網語境。具體而言主播應做到:準確理解并表達產品內涵,直播方式、風格應與產品主題對應;再加工及營銷不應“過度”,避免用戶實地感知與期望落差;同時做好監(jiān)管反饋、售后管理機制,主播要適時調整顧客期望值,平臺要兌現(xiàn)產品承諾。
5.2 以“人”為核心,完善過程組合營銷
旅游產品直播帶貨發(fā)展時間短,單獨營銷效果有限,因此,首先,OTA應與其他社交平臺、內容平臺聯(lián)動營銷,形成營銷矩陣。可以在商家、達人或平臺的原有公眾號以及微博、微信等平臺合作推廣,跳轉鏈接軟文、視頻、頁面對接引流,為直播“造勢”;其次,對于已在直播間“種草”但尚未下單或是下單后因未能及時核銷退訂的用戶,平臺應在直播后通過后續(xù)的產品組合包裝、信息內容的持續(xù)更新或是優(yōu)惠信息的推送,持續(xù)“種草保鮮”,強化營銷力度;最后,平臺可開設類馬蜂窩式的攻略分享板塊,加強產品內容化,通過打賞、流量分發(fā)等機制鼓勵已體驗的用戶以短視頻、文章、圖片、問答等方式分享或形成攻略,以維系用戶。
5.3 以“IP”為導向,打造直播帶貨品牌
主題活動、KOL專業(yè)形象在直播帶貨中是取得消費者信任的重要因素,平臺或商家應完善主播培養(yǎng)體系,固定品牌形象代言人,打造自己的KOL,以“IP”打造直播帶貨品牌。同時,平臺應加大直播產品主題化發(fā)展,形成獨特的風格與模式,實現(xiàn)品牌塑造。
5.4 動態(tài)管理直播帶貨內容與產品推送形式
營銷強調動態(tài)過程管理,平臺應依據用戶習性及數(shù)據信息,不斷優(yōu)化調整內容,實現(xiàn)精準推送。如應定時分析用戶喜歡的主播風格類型、區(qū)域用戶消費特性,及時調整推送內容和產品形式。
參考文獻:
周麗,范建華.形塑信任:網絡電商直播的場景框架與情感邏輯[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2(2):142-147.
直播+旅游如何真正產生化學效應?[EB/OL].https://www.maijia.com/news/article/156995.
飛豬雙11直播效果顯著 商家紛紛加場導流納新推品牌[EB/OL].https://www.dotour.cn/36680.html.
趙子忠,陳連子.直播電商的傳播理論、發(fā)展現(xiàn)狀、產業(yè)結構及反思[J].中國廣播,2020(9):11-18.
馬蜂窩旅游.旅游直播時代-文旅生態(tài)洞察2020[EB/OL].(2020-05-18).http://www.mafengwo.cn/gonglve/zt-964.html.
[作者簡介]:李雙(1998—),女,廣西人,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17級旅游管理專業(yè),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通訊作者:農朝幸(1961—),男,廣西人,副教授,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旅游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