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柳仕履與顏延之起家時間考辨

      2022-04-08 01:33王學軍
      關鍵詞:劉裕刺史將軍

      王學軍

      起家即起之于家而開始擔任官職,起家官指人物出仕時所任的第一個官職。顏延之(384—456年)于東晉末年出仕。在東晉門閥政治的背景下,作為仕途的起點,起家官及起家時間常影響士人的發(fā)展?jié)摿εc方向?!端螘ゎ佈又畟鳌份d顏延之三十歲時尚未出仕,起家官為后將軍行參軍,府主為后將軍、吳國內史劉柳。劉柳為東晉末年大臣,史書記載簡略,《晉書》卷六十一有傳,云:

      柳字叔惠,亦有名譽。少登清官,歷尚書左右仆射。時右丞傅迪好廣讀書而不解其義,柳唯讀《老子》而已,迪每輕之。柳云:“卿讀書雖多,而無所解,可謂書簏矣?!睍r人重其言。出為徐、兗、江三州刺史。卒,贈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1〕。

      關于劉柳的仕履,目前尚無專文探討,本文試作考察,并以此為基礎,澄清學界存在爭議的顏延之起家時間問題。

      一、劉柳仕履考察

      (一)劉柳任吳國內史時間考

      東晉時期,王國行政長官為內史,相當于郡太守,由于兩者職能相似以及郡國興廢不定,史籍中內史、太守?;旆Q而未作嚴格區(qū)分。為行文方便,本文統(tǒng)一以內史相稱。《宋書·謝瞻傳》載:“初為桓偉安西參軍,楚臺秘書郎。瞻幼孤,叔母劉撫養(yǎng)有恩紀,兄弟事之,同于至親。劉弟柳為吳郡,將姊俱行,瞻不能違,解職隨從,為柳建威長史。尋為高祖鎮(zhèn)軍,瑯邪王大司馬參軍,轉主簿,安成相,中書侍郎,宋國中書、黃門侍郎,相國從事中郎。”〔2〕據(jù)《晉書·安帝紀》《晉書·桓玄傳》,元興二年(403)八月楚國建立、桓玄稱楚王,元興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稱帝,“楚臺”不存,可見謝瞻任楚臺秘書郎及辭職均在元興二年八月至十二月之間?!皠⒌芰鵀閰强?,將姊俱行”指劉柳剛被授予吳國內史之職,準備攜其姐劉撫赴任。謝瞻辭去楚臺秘書郎之職后即隨劉撫、劉柳同至吳國,可見劉柳始任吳國內史在元興二年。

      東晉末年,吳國內史常加將軍職以重其權威,如劉柳的前任王謐為建威將軍、吳國內史;劉柳的后任魏詠之為征虜將軍、吳國內史。謝瞻隨劉柳來到吳國后“為柳建威長史”,說明劉柳時任建威將軍、吳國內史。之后謝瞻“尋為高祖鎮(zhèn)軍,瑯邪王大司馬參軍”。據(jù)《晉書·安帝紀》,劉裕為鎮(zhèn)軍將軍始于元興三年(404)三月,“桓玄司徒王謐推劉裕行鎮(zhèn)軍將軍、徐州刺史、都督揚徐兗豫青冀幽并八州諸軍事、假節(jié)”,終于義熙元年(405)三月,“加鎮(zhèn)軍將軍劉裕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瑯琊王司馬德文任大司馬時間在義熙元年三月,“以瑯邪王德文為大司馬”。可見謝瞻“為高祖鎮(zhèn)軍”在元興三年三月至義熙元年三月之間,為“瑯邪王大司馬參軍”在義熙元年三月左右。謝瞻“為柳建威長史”的時間較短,很快即轉任,因而《宋書·謝瞻傳》特意用“尋”(頃刻、不久)字點明。

      《晉書·魏詠之傳》載:“詠之早與劉裕游款,及玄篡位,協(xié)贊義謀。玄敗,授建威將軍、豫州刺史?;胳Э軞v陽,詠之率眾擊走之。義熙初,進征虜將軍、吳國內史,尋轉荊州刺史、持節(jié)、都督六州,領南蠻校尉……尋卒于官。”〔1〕這里提到魏詠之在“義熙初”任吳國內史。關于“義熙初”的具體時間,我們可作進一步分析。《晉書·安帝紀》載:“(義熙元年)三月,桓振復襲江陵,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奔于襄陽?!薄?〕《晉書·司馬休之傳》載:“到鎮(zhèn)無幾,桓振復襲江陵,休之戰(zhàn)敗,出奔襄陽。甯朔將軍張暢之、高平相劉懷肅自沔攻振,走之。休之還鎮(zhèn),御史中丞王楨之奏休之失戍,免官。朝廷以豫州刺史魏詠之代之,征休之還京師,拜后將軍、會稽內史?!薄?〕可見義熙元年三月桓振襲取江陵,不久司馬休之免荊州刺史,由魏詠之代之。因此,魏詠之任征虜將軍、吳國內史在義熙元年。

      由上可知,劉柳任吳國內史在元興二年(403)至義熙元年(405)之間。需要說明的是,劉柳任吳國內史是在桓玄專權時期,桓玄之妻為劉柳的姐妹,因而桓玄控制朝政之后,重用岳父劉耽、妻舅劉柳。《晉書·劉耽傳》載:“桓玄,耽女婿也。及玄輔政,以耽為尚書令,加侍中,不拜,改授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尋卒,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耽子柳?!薄?〕

      (二)劉柳任尚書右仆射時間考

      《宋書·沈演之傳》載:“演之年十一,尚書仆射劉柳見而知之,曰:‘此童終為令器?!?元嘉二十六年)暴卒,時年五十三。”〔2〕可見沈演之生于隆安元年(397),卒于元嘉二十六年(449)。義熙三年(407)沈演之十一歲時,劉柳已為尚書仆射。

      《宋書·袁豹傳》載:“歲余,轉司徒左西屬,遷劉毅撫軍諮議參軍,領記室……尋轉撫軍司馬,遷御史中丞……豹以為婦人從夫之爵,懷玉父大司農綽見居列卿,妻不宜從子,奏免尚書右仆射劉柳、左丞徐羨之、郎何邵之官,詔并贖論。孟昶卒,豹代為丹陽尹?!薄?〕據(jù)《晉書·安帝紀》《晉書·劉毅傳》,劉毅任撫軍將軍在義熙元年(404)至義熙五年(408)正月,孟昶卒于義熙六年(409)五月。因此,袁豹奏免尚書右仆射劉柳、左丞徐羨之一事發(fā)生在義熙五年左右,此時劉柳任尚書右仆射。

      劉柳之外,東晉安帝元興、義熙(402—418年)時期,尚書仆射任職人員及時間如表1所示:

      表1 東晉安帝元興、義熙年間尚書仆射任職人員

      尚書仆射有左右之分,定員均為一人。義熙三年至八年初,劉柳一直任尚書右仆射,如表1所示,此時孔安國(義熙二年十月至四年四月)、孟昶(義熙四年四月至六年五月)、謝混(義熙六年五月至八年九月)先后任尚書左仆射。義熙八年初,劉柳不再任尚書右仆射,也未升任尚書左仆射?!稌x書·安帝紀》載:“義熙八年春二月丙子,以吳興太守孔靖為尚書右仆射。”〔1〕這說明義熙八年二月尚書右仆射職位空缺,劉柳已經不在位。此時謝混為尚書左仆射,依舊在職。義熙八年二月,孔靖辭尚書右仆射之命,之后劉柳可能續(xù)任尚書右仆射,也可能任他職。由于史料缺載,義熙八年二月至九月,劉柳的官職難以確考。

      (三)劉柳尚書左仆射任職時間考

      《晉書·劉柳傳》載:“柳字叔惠,亦有名譽。少登清官,歷尚書左、右仆射?!薄?〕可見尚書右仆射之外,劉柳還曾任尚書左仆射。尚書左仆射職位重于右仆射,因而劉柳任尚書左仆射的時間當在右仆射之后。考察史料,劉柳任尚書左仆射當在義熙八年九月至義熙十年之間。

      如前所述,義熙三年至八年初,劉柳一直任尚書右仆射,此時孔安國、孟昶、謝混先后任尚書左仆射,期間尚書左仆射一直有人在位,劉柳無任職可能。義熙十一年之后,劉柳外任江州刺史,直至義熙十二年六月去世,這段時期劉柳不可能任尚書左仆射。義熙八年九月,尚書左仆射謝混為劉裕所殺,此前孔靖辭讓尚書右仆射,外放會稽內史,因而尚書左仆射、右仆射皆空缺。劉柳當在此時任尚書左仆射,但任職時間并不長。據(jù)《晉書·安帝紀》,義熙十一年正月,劉裕任命心腹謝裕、劉穆之為尚書左、右仆射。因此,劉柳任尚書左仆射當在義熙八年九月至義熙十年之間。

      (四)劉柳加后將軍時間考

      “后將軍”為軍職,東晉不常置,無定員,“自左右前后將軍以下至此四十號,唯四中郎將各一人,余皆無定員”〔2〕,多授予武將、宗室。東晉末年,顯赫一時的權臣司馬元顯、桓玄、司馬休之、劉毅等均曾加官后將軍,可知后將軍一職的顯貴。劉柳為文臣,東晉時期,非宗室文臣授“后將軍”者較少,“后將軍”一般是中樞執(zhí)政文臣的加官,如謝安“尋為尚書仆射,領吏部,加后將軍”〔1〕。與此類似,后將軍當是劉柳任尚書仆射后的加官。

      如前所述,劉柳任尚書右仆射在義熙三年至八年初、任尚書左仆射在義熙八年九月至義熙十年之間。尚書左仆射職位重于右仆射,參照孔靜“累遷尚書左仆射,加后將軍”〔1〕的記載,劉柳加后將軍當在義熙八年九月任尚書左仆射之后。義熙十年之后,劉柳不再任尚書右仆射,但后將軍之職一直保留,直至去世。例如,義熙十一年至十二年,劉柳任江州刺史,顏延之任后將軍功曹,“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2〕。

      (五)劉柳“出為徐、兗、江三州刺史”考辨

      《晉書·劉柳傳》載:“少登清官,歷尚書左右仆射……出為徐、兗、江三州刺史?!薄?〕考察史料,我們認為《晉書·劉柳傳》所載劉柳由尚書仆射出為“徐、兗、江三州刺史”有誤,劉柳實際所任只有江州刺史,而并未任徐、兗二州刺史。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至十二年(405—416年,劉柳卒于義熙十二年六月,故以此年為下限),徐、兗、江三州刺史任職人員及時間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義熙元年至七年,徐州刺史一直由劉裕兼領。義熙七年之后,徐州刺史有南北之分,“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州,淮南但為徐州”(《晉書·地理志》),“安帝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淮南猶為徐州。后又以幽、冀合徐,青、并合兗。武帝永初二年,加徐州曰南徐,而淮北但曰徐”(《宋書·州郡志》)。義熙七年至十二年,劉道憐(義熙七年至八年)、劉懷慎(義熙八年至十三年)相繼任北徐州刺史,但劉裕依舊兼領(南)徐州刺史,直至義熙十二年三月,劉裕方將(南)徐州刺史之位交由世子劉義符。義熙十二年九月至十四年六月,劉裕加領北徐州刺史(始任地點在彭城)。從任職時間上看,義熙元年至十二年六月,(南)徐州刺史、北徐州刺史一直有人在職,劉柳無任徐州刺史的可能。

      表2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至十二年徐、兗、江三州刺史任職人員

      義熙元年至四年,兗州刺史也由劉裕兼領,此后劉藩(義熙四年至八年)、劉道憐(義熙八年至十一年四月)、劉義符(義熙十一年八月至十二年正月、義熙十二年三月至十四年四月)、劉道憐(義熙十四年四月至永初三年六月)先后任兗州刺史。期間劉裕曾短暫兼領兗州刺史(義熙十二年正月至三月)。從任職時間上看,義熙元年至十二年六月,兗州刺史一直有人在職,唯一的空缺期是義熙十一年四月至八月。此年四月左右(按:《宋書·武帝本紀》作四月,《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七作五月)劉道憐由兗州刺史改任荊州刺史,八月劉義符任兗州刺史。這段時間很短,只有四個月,期間劉裕正率軍由江陵返回建康的路上?!端螘の涞郾炯o》載:

      四月,公復率眾進討,至襄陽,休之奔羌。天子復重申前命,授太傅、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封公第三子義隆為北彭城縣公。以中軍將軍道憐為荊州刺史。八月甲子,公至自江陵,奉還黃鉞,固辭太傅、州牧、前部羽葆、鼓吹,其余受命。朝議以公道尊勛重,不宜復施敬護軍,既加殊禮,奏事不復稱名,以世子為兗州刺史〔2〕。

      《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七載:

      (三月)裕兵因而乘之,休之兵大潰,遂克江陵。休之、宗之俱北走,軌留石城。裕命閬中侯下邳趙倫之、太尉參軍沈林子攻之,遣武陵內史王鎮(zhèn)惡以舟師追休之等……(五月)趙倫之、沈林子破魯軌于石城,司馬休之、魯宗之救之不及,遂與軌奔襄陽,宗之參軍李應之閉門不納。甲午,休之、宗之、軌及譙王文思、新蔡王道賜、梁州刺史馬敬、南陽太守魯范俱奔秦。宗之素得士民心,爭為之衛(wèi)送出境。王鎮(zhèn)晉等追之,盡境而還……詔加太尉裕太傅、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以兗、青二州刺史劉道憐為都督荊、湘、益、秦、寧、梁、雍七州諸軍事、驃騎將軍、荊州刺史……八月,甲子,太尉裕還建康,固辭太傅、州牧,其余受命。以豫章公世子義符為兗州刺史〔3〕。

      兗州刺史官職顯要,劉藩被殺之后,義熙八年(412)至永初三年(422)十年間,劉裕及近親(仲弟劉道憐、長子劉義符)一直領兗州刺史,不假外人之手。義熙十一年(415)四月,劉道憐由兗州刺史改任荊州刺史,四個月后,劉裕的長子劉義符繼任兗州刺史,可見擔任此職位者往往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

      義熙十一年四月,劉裕率軍擊敗司馬休之,南方完全統(tǒng)一,內憂已除,東晉境內再無割據(jù)反對勢力,改朝換代在即。此時劉裕已經五十三歲,長子劉義符僅十歲。為保障劉義符順利接位,劉裕開始有意識地對其加以培養(yǎng)。義熙十一年,劉裕正式立長子劉義符為世子,“年十歲,拜豫章公世子”(《宋書·少帝本紀》),同年八月,劉?!耙允雷訛閮贾荽淌贰?,這是劉義符擔任的第一個官職。之后劉義符的官位不斷提升,義熙十二年正月,劉?!耙允雷訛樵ブ荽淌贰?,同年三月,劉裕“以世子為徐、兗二州刺史”,同年八月,劉?!耙允雷訛橹熊妼④姡O(jiān)太尉留府事”。劉裕還親自為劉義符挑選人才,《宋書·張敷傳》載:“高祖見而愛之,以為世子中軍參軍,數(shù)見接引”〔2〕。

      義熙十一年八月,劉裕挾大勝之威班師返朝,其權勢進一步鞏固,享受“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特殊禮遇,開始為繼承人順利接位謀劃,兗州刺史是其為世子劉義符準備的第一個官職。兗州刺史暫時空缺的四個月,劉裕正在率軍凱旋歸京的途中。劉裕特地將返朝后享受的特殊封賞與立世子、加世子兗州刺史放在一起,也是借勢確立劉義符的繼承人地位,為其順利接位作準備。因此,義熙十一年四月至八月,劉柳任兗州刺史的可能性很小。

      江州刺史不如徐州刺史、兗州刺史顯要,因而劉裕及近親未曾兼任。江州地處建康上游,遏荊州水師東進,為京師西邊屏障,亦不容忽視。義熙元年至十一年,江州刺史多為劉裕的親信擔任,如劉敬宣(元興三年至義熙元年)、何無忌(義熙二年至六年三月)、庾悅(義熙六年六月至義熙八年)、孟懷玉(義熙八年至十一年)等。

      《晉書·劉柳傳》之外,《宋書·陶潛傳》也記載了劉柳任江州刺史之事,“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尋陽,與潛情款”〔2〕。東晉末年,江州刺史的治所在尋陽,“晉惠帝元康元年,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十郡為江州。初治豫章,成帝咸康六年,移治尋陽。庾翼又治豫章,尋還尋陽”〔2〕。由此可知,劉柳曾實任江州刺史。

      由時間上看,劉柳任江州刺史當在孟懷玉之后、檀韶之前。據(jù)《宋書·孟懷玉傳》,義熙十一年孟懷玉卒于江州刺史任上;據(jù)《宋書·檀韶傳》,檀韶任江州刺史在義熙十二年。此外,義熙十二年六月左右,劉柳改任尚書令,未離江州即去世,“六月己酉,新除尚書令、都鄉(xiāng)亭侯劉柳卒”〔1〕、“父柳亡于江州,府州送故甚豐,一無所受,時論稱之”〔4〕。因此,劉柳任江州刺史當在義熙十一年至十二年六月之間。

      作為劉柳的前任,孟懷玉任江州刺史有著明確的軍事目的?!端螘っ蠎延駛鳌份d:“八年,遷江州刺史,尋督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汝南、潁川、司州之恒農、揚州之松滋六郡諸軍事、南中郎將,刺史如故。時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居上流,有異志,故授懷玉此任以防之。十一年,加持節(jié)……其年卒官,時年三十一?!薄?〕義熙十一年四月,荊州刺史司馬休之被劉裕擊敗逃亡,劉裕之弟劉道憐改任荊州刺史,江州防遏“上游”的軍事功能弱化,因而文臣劉柳得以赴任。劉柳義熙十二年六月改任尚書令,未離江州即去世。

      由上可知,劉柳未曾任徐州、兗州刺史;義熙十一年四月至十二年六月,劉柳任江州刺史,卒于江州。

      二、顏延之起家時間考辨

      顏延之生于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卒于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端螘ゎ佈又畟鳌份d:“年三十,猶未婚。妹適東莞劉憲之,穆之子也。穆之既與延之通家,又聞其美,將仕之,先欲相見,延之不往也。后將軍、吳國內史劉柳以為行參軍,因轉主簿,豫章公世子中軍行參軍?!薄?〕可見顏延之三十歲時依舊未婚、未仕,起家官為后將軍行參軍,府主為后將軍、吳國內史劉柳。

      如前所述,劉柳加后將軍在義熙八年九月任尚書左仆射之后,之后劉柳任后將軍直至義熙十二年去世。這與《宋書·顏延之傳》的記載相符,即年過三十的顏延之在義熙十年(414)之后出仕,其起家官為后將軍行參軍,此時劉柳任后將軍。問題在于,前面我們由史料推知劉柳任吳國內史在元興二年(403)至義熙元年(405)之間,這比《宋書·顏延之傳》所載劉柳任吳國內史的時間早十年左右。

      研究者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如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5〕,沈玉成《關于顏延之的生平與作品》〔6〕等。為避免時間沖突,這些學者認為《宋書·顏延之傳》所載劉柳任吳國內史時間有誤,進而將顏延之的起家時間提前十年左右,即二十歲左右開始出仕。這種解釋表面上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帶來了更多的問題:

      第一,元興二年至義熙元年劉柳任吳國內史時,其加官為建威將軍,而非后將軍?!端螘ぶx瞻傳》載:“初為桓偉安西參軍,楚臺秘書郎。瞻幼孤,叔母劉撫養(yǎng)有恩紀,兄弟事之,同于至親。劉弟柳為吳郡,將姊俱行,瞻不能違,解職隨從,為柳建威長史。”〔2〕如前所述,謝瞻“為柳建威長史”說明劉柳任吳國內史時的加官為建威將軍而非后將軍。

      東晉南朝時期,建威將軍(四品)的品秩低于后將軍(三品),多為地方刺史、郡守的加官。例如,據(jù)《晉書·安帝紀》《宋書·劉懷肅傳》,劉裕的從母兄劉懷肅生前曾為建威將軍、輔國將軍、淮南、歷陽二郡太守,死后方追贈與后將軍同等地位的左將軍。又如,《晉書·韓延之傳》載:“韓延之,字顯宗,南陽赭陽人,魏司徒暨之后也。少以分義稱。安帝時為建威將軍、荊州治中,轉平西府錄事參軍”〔1〕。韓延之為建威將軍時,只是荊州治中,治中主眾曹文書事,為州刺史的高級佐官。又如,《晉書·王謐傳》載:“及桓玄舉兵,詔謐銜命詣玄,玄深敬昵焉,拜建威將軍、吳國內史”〔1〕。這里王謐“拜建威將軍、吳國內史”,與劉柳的官職一致。

      出土文獻也可證明這一點,《故侍中司空永陽昭王墓志銘》載:“以公兼該文武,出為建威將軍、隋郡內史。下車□恤,威德大著。時獯獫侵逼義陽,四山互相影響??裙挛?,兵糧□弱。公□加獎督,視險若夷,于是百姓相攜入城,城中殆無復相容處。咸曰:‘賊若能來,必為府君死戰(zhàn)?!锴槿纭?,□□遂息。于是□抵□夷,民俗殷阜。進號寧朔將軍,內史如故。久之,征為后軍(將軍)”〔7〕。這里墓主蕭敷先任建威將軍(四品)、隋郡內史,而后“進號”寧朔將軍(四品),之后“久之”方升遷為后將軍(三品)。后將軍之職顯然高于建威將軍。

      因此,若將顏延之的起家時間推前十年左右,此時劉柳任吳國內史,但其加官為建威將軍而非后將軍,依舊與《宋書·顏延之傳》中“后將軍、吳國內史劉柳”的記載不符。

      第二,義熙元年顏延之二十二歲時確實有出仕機會?!端螘ゎ佈又畟鳌份d:“晉恭思皇后葬,應須百官,湛之取義熙元年除身,以延之兼侍中。邑吏送札,延之醉,投札于地曰:‘顏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死!’”〔2〕《南史·顏延之傳》載:“晉恭思皇后葬,應須百官,皆取義熙元年除身。以延之兼侍中,邑吏送札,延之醉,投札于地曰:‘顏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死?!薄?〕《宋書·顏延之傳》《南史·顏延之傳》均載顏延之有“義熙元年除身”?!俺怼奔锤嫔恚瑸楣糯诠俚膽{信,類似于后世的委任狀、任命書。由“義熙元年除身”推斷,顏延之在義熙元年曾被授予官職,但其并未接受?!端螘ゎ佈又畟鳌贰赌鲜贰ゎ佈又畟鳌方暂d顏延之酒醉后自稱:“顏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死?!本坪笸抡嫜?,這里“未能事生”指義熙元年顏延之被授予官職,但其并未接受之事;“焉能事死”指元嘉十三年晉恭思皇后下葬,以顏延之兼侍中之職,其同樣拒絕之事。若顏延之于義熙元年出仕,則與其“未能事生,焉能事死”的自稱明顯相悖。

      第三,《宋書·顏延之傳》載:顏延之“年三十,猶未婚。妹適東莞劉憲之,穆之子也。穆之既與延之通家,又聞其美,將仕之,先欲相見,延之不往也。”〔2〕《南史·顏延之傳》所載與之基本相同??梢婎佈又畾q時依舊未婚、未仕,因而有劉穆之“將仕之”的記載。顏延之二十歲左右出仕顯然與之矛盾。

      由上可知,將顏延之起家時間提前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帶來更多的矛盾。關于劉柳任吳國內史比《宋書·顏延之傳》所載時間早十年左右的問題,我們認為有兩種可能:一是史書記載有誤,即義熙十年劉柳未任吳國內史,但這種解釋并無其他證據(jù)可以佐證,且《宋書·顏延之傳》所載人物諸官職大多無誤,可與其他史料相互參證,因而這一假設成立的可能性很小。無確鑿證據(jù)的情況下,不宜輕易判定史籍記載有誤。除此之外,由劉柳仕履來看,還有一種不改動現(xiàn)有史料的解釋,即劉柳曾兩次任吳國內史,第一次在元興二年至義熙元年,第二次在義熙十年至十一年,這里我們補充論證如下:

      第一,如前所述,劉柳任尚書左仆射在義熙八年九月至十年之間,義熙十年之后,劉柳保留后將軍之職,不再任尚書右仆射,而是外放地方為官。義熙十一年四月至十二年六月,劉柳任江州刺史,卒于江州。但是,劉柳離任尚書左仆射與任江州刺史之間,尚有約一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劉柳的仕履空缺。我們認為這一時期劉柳可能再次任吳國內史,這就符合《宋書·顏延之傳》關于劉柳義熙十年左右任“后將軍、吳國內史”的記載。

      第二,東晉尚書仆射有外任吳國內史的先例。例如,《晉書·王劭傳》載:“劭字敬倫,歷東陽太守、吏部郎、司徒左長史、丹陽尹……桓溫甚器之。遷吏部尚書、尚書仆射,領中領軍,出為建威將軍、吳國內史”〔1〕。因此,劉柳由中樞尚書仆射外任吳國內史有前例可循,并非特例。

      第三,東晉官員有輾轉地方、中樞兩次任吳國內史的先例。例如,《晉書·王薈傳》載:“薈字敬文。恬虛守靖,不競榮利,少歷清官,除吏部郎、侍中、建威將軍、吳國內史……征補中領軍,不拜。徙尚書,領中護軍,復為征虜將軍、吳國內史”〔1〕。這里王薈先在中樞任吏部郎、侍中,而后外任建威將軍、吳國內史,之后返回中樞任尚書,領中護軍,之后再次任征虜將軍、吳國內史。因此,劉柳兩次任吳國內史也有前例可循,并非特例。

      由上可知,劉柳第一次任吳國內史在元興二年(403)至義熙元年(405),加官為建威將軍;第二次任吳國內史在義熙十年(414)至十一年(415),加官為后將軍。這樣一來,義熙十年顏延之起家為官時,劉柳任后將軍、吳國內史的記載就沒有問題,并能與相關文獻材料自洽兼容,而不必臆改原始文本。顏延之義熙元年(405)起家為官這一推論則與現(xiàn)有史料存在前述三處明顯沖突,難以成立。

      《宋書·顏延之傳》載:“年三十,猶未婚。妹適東莞劉憲之,穆之子也。穆之既與延之通家,又聞其美,將仕之,先欲相見,延之不往也。后將軍、吳國內史劉柳以為行參軍,因轉主簿,豫章公世子中軍行參軍?!薄?〕《宋書·陶潛傳》載:“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尋陽,與潛情款?!薄?〕《南史·顏延之傳》載:“又少經為湛父柳后將軍主簿?!薄?〕《晉書·安帝紀》載:“(義熙十二年)六月己酉,新除尚書令、都鄉(xiāng)亭侯劉柳卒?!薄?〕《南史·劉湛傳》載:“父柳亡于江州,府州送故甚豐,一無所受,時論稱之。”〔4〕由這些史料記載可知,義熙九年(413)顏延之三十歲時尚未出仕,其入仕之初為后將軍劉柳的屬官,先后任后將軍行參軍、主簿、功曹等職。義熙十二年(416)六月,劉柳改任尚書令,未離江州即去世。顏延之由后將軍行參軍起家,逐步升職,主簿、功曹已是后將軍(三品)的高級屬官?!稌x書·職官志》載:“三品將軍秩中二千石者,著武冠,平上黑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食奉、春秋賜綿絹、菜田、田騶如光祿大夫諸卿制。置長史、司馬各一人,秩千石;主簿,功曹,門下都督,錄事,兵鎧士賊曹,營軍、刺奸吏、帳下都督,功曹書佐門吏,門下書吏各一人?!薄?〕《宋書·百官志》載:“自左右前后將軍以下至此四十號,唯四中郎將各一人,余皆無定員。自車騎以下為刺史又都督及儀同三司者,置官如領兵,但云都督不儀同三司者,不置從事中郎,置功曹一人,主吏,在主簿上,漢末官也。漢東京司隸有功曹從事史,如諸州治中,因其名也?!薄?〕顏延之展現(xiàn)才干以及劉柳的賞識提拔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難以一蹴而就。因此,顏延之起家時間當在義熙十年(414)左右,起家官為后將軍行參軍。

      需要說明的是,顏延之在尋陽任后將軍主簿、功曹期間,與陶淵明交好?!端螘ぬ諠搨鳌份d:“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尋陽,與潛情款。后為始安郡,經過尋陽,日日造潛。每往,必酣飲致醉?!薄?〕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七亦載:“顏延之為始安郡,道經尋陽,常飲淵明舍,自晨達昏。及淵明卒,延之為誄,極其思致?!薄?〕顏延之《陶征士誄》追憶兩人在尋陽的交往云:“深心追往,遠情逐化。自爾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閻鄰舍。宵盤晝憩,非舟非駕。念昔宴私,舉觴相誨:‘獨正者危,至方則礙。哲人卷舒,布在前載。取鑒不遠,吾規(guī)子佩?!癄枌嶃溉唬醒远l(fā):‘違眾速尤,迕風先蹶。身才非實,榮聲有歇?!瘏币粲酪樱l箴余闕。嗚呼哀哉!”〔9〕陶淵明年長顏延之近二十歲(按照《宋書·陶潛傳》、蕭統(tǒng)《陶淵明傳》〔10〕、《晉書·陶潛傳》的記載,元嘉四年陶淵明去世時六十三歲,則其年長顏延之十九歲),由于兩人性情相投,在喜飲酒、好讀書、性格直率、生活儉約等方面多有共性,因而能夠結成忘年之交。

      由上可知,元興二年(403)至義熙元年(405),劉柳任吳國內史、建威將軍;義熙三年(407)至八年(412)初,劉柳任尚書右仆射;義熙八年九月至十年(414),劉柳任尚書左仆射,加后將軍;義熙十年至十一年(415)四月,劉柳再次任吳國內史,保留后將軍之職;義熙十年顏延之開始出仕,起家官為后將軍行參軍;義熙十一年四月至十二年(416)六月,劉柳任江州刺史,后將軍之職不變,顏延之任后將軍主簿、功曹;義熙十二年六月,劉柳改任尚書令,未離江州即去世,追贈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顏延之由此結束了劉柳屬官的身份,返回建康改任豫章公世子中軍行參軍。

      猜你喜歡
      劉裕刺史將軍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未來日記
      哼將軍和哈將軍
      將軍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將軍駕到
      偷皇帝的車
      將軍完婚
      公事公辦,私事私辦
      六枝特区| 彭山县| 中阳县| 定西市| 马公市| 牟定县| 九台市| 依安县| 新疆| 雷山县| 汕头市| 齐河县| 进贤县| 西和县| 绥德县| 平远县| 乌鲁木齐市| 巴林右旗| 白朗县| 平南县| 合川市| 眉山市| 崇阳县| 长寿区| 靖江市| 滁州市| 平舆县| 海口市| 彭山县| 胶州市| 孟津县| 宁津县| 安西县| 自贡市| 罗田县| 弋阳县| 卓资县| 郧西县| 通化市| 东乡族自治县|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