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教學是依照教學特征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圍繞特定教學目標和條件,以典型案例為基礎性教學資源,向學生重現(xiàn)真實的教育情境,借助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溝通和良性互動,深化學生的知識領悟能力,加強學生在教育情境當中的應變能力、計劃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夠讓教學實踐更貼近教學理論。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處理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學前心理學當中對案例教學進行運用,除去應該遵照客觀性、真實性、針對性、研討型的要求以外,還要實施一些編制性、探討性、呈現(xiàn)性、總結性的案例。
◆關鍵詞:案例教學;學前心理學;應用探討
學前心理學作為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是幼兒教師教育的關鍵性課程。借助學習,要求學生把握相關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性的基本知識點,用合理的兒童理念、教育理念和發(fā)展理念,對學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進行觀察、分析和引導,在依照學前兒童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去開展好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推動學前兒童心里層面的健康發(fā)展。在學前心理學的教學過程里,對案例進行精心且恰當?shù)奶暨x,不僅迎合了時代革新的進程,而且遵循了教學特征的內在需求,對教學質量、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的提高,更是適應了當前社會對院校教育提出的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和綜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標。學生除去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加深自己對心理學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外,還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強化自身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一、概述案例教學
早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哈佛大學就針對“職業(yè)培訓的加強”,把案例教學法運用到了法學教育當中。由此,開始了案例教學法的傳說。而在當前這個階段,案例教學法已經(jīng)運用到了各個領域當中,像是心理學,教育學,經(jīng)濟學等等。關于“案例教學”的定義,其研究者甚多,但并沒有官方的蓋棺定論。有的學者認為,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依照教學目標的條件,讓學生對案例進行調查和研究,并通過調查和研究,深化他們的分析能力。有的學者則認為,案例教學就是借助一個具象化教育情境的表述,引導學生對這些情境進行溝通和交流的一種教學策略。本文遵循的是孫華的案例教學內涵,在他看來,案例教學就是根據(jù)教學特征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圍繞特定教學目標和條件,以典型案例為基礎性教學資源,向學生重現(xiàn)真實教育情境,借助合作互動,深化學生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
知名教育家杜威曾說,最有效的一種教學,就是理論能夠和實踐相互結合起來。而案例教學就是一種,能夠找尋到理論和實踐融合點的教學策略。案例教學并不注重抽象化的知識傳遞,而是把實踐過程,真實的提取到課程當中,使學生在課堂上切身感受,并在教師的指引之下,對案例進行思考和分析,學生能夠借此,了解學前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并將其拓展、深化和使用。
(二)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處理能力
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十分頻繁,而這種交流,就促進了教育的延展。教師在挑選案例的時候,往往會挑選一些有問題的案例,因為,教師想要學生結合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和研討,并且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不僅僅知識學生自身的知識構建過程,還是綜合能力不斷加強的過程。
三、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的具體步驟
(一)案例的編撰
對案例的編撰是落實案例教學的前提要求,教師除了要重視教學重難點的添加以外,還要注重案例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以及時代性和針對性。最為重要的是,教師需要強烈重視問題的設計。案例當中蘊藏著很多問題,比如案例中的孩子,有著什么樣的行為?能夠用哪些心理學知識對其進行解釋?這個案例當中的孩子和你小的時候有什么相像的地方或者不同的地方?如果你是幼師或者孩子的家長,你會怎么做?你所預想的成果是什么樣的?你會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哪些方法相對比較適合這個案例當中的孩子等等。
(二)案例的呈現(xiàn)
根據(jù)教學的需求和時間的編排,在呈現(xiàn)案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為學生進行展現(xiàn)。其一,預先一個星期,把案例通過信息技術傳播給學生,借此便利使學生對案例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并能夠借靠自身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對案例進行初步的分析和延展,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里,提前寫下自己的認知,之后,學生就能夠在上課的時候,結合自己的認知和其他同學之間進行研究和討論。其二是在上課的時候,展現(xiàn)案例,當然,課上所呈現(xiàn)的案例,需要簡化,且這個案例的話題度,能夠讓全班同學都參與進來。
(三)案例的研討
對案例的研討,是案例教學中最為關鍵的部分,更是案例教學中獲取優(yōu)質成效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無論教師是在一個星期之前展現(xiàn)案例,還是在課堂之上展現(xiàn)案例,教師都能夠結合多樣的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探討,像是小組之間的小型討論、全班之間的大型討論、情境創(chuàng)設中的角色扮演、觀念不同的課堂辯論競賽等等。教師可以把課堂上的表現(xiàn),當做考核的一個標準,這種標準能夠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學習積極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未來的社會發(fā)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學本身就是用案例來引發(fā)討論,激活思維,并和實踐相互融合,它把實踐過程幻化成了教學內容,并以討論的形式作為主要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把問題分析當做常態(tài),提升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莉.動態(tài)教學模式在幼兒心理學教學應用中的研究[J].2020.
[2]鄔爾娜.參與式教學法在《學前兒童心理學》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資訊,2020,18(28):3-3.
[3]曾巧.“3D+3S”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實踐應用——以中職幼兒心理學為例[C].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2020.
作者簡介
陳思羽(1991.07—),女,四川宜賓人,現(xiàn)就職于四川省珙縣職業(yè)技術學校,二級教師,主要從事關于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