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河合隼雄 蔡鳴雁 譯
“孩子的幸?!弊钪匾囊稽c是,讓孩子自己獲得幸福,“守護”它遠比對孩子指手劃腳、多管閑事更需要心靈的力量。
父母都會祈禱自己的孩子得到幸福,甚至在日本人中不乏那種認為如果是為了孩子的幸福,犧牲自己也無所謂的人,而且也有許多踐行這類事情的“美談”。還有人說,如果不能親眼見證孩子的幸福,便會“死不瞑目”。
祈愿孩子幸福的舐犢之情以及作為父母的努力,雖然令我心生佩服,但有時卻不得不說他們是打錯了算盤。
比如有這樣一位父親,上初中的孩子不去上學了,于是嘆息:“現在的孩子太不知足了?!边@位父親小時候因為家貧,小學畢業(yè)后家人就不讓上學了,于是他只好半工半讀,總算有了今天的成就。如今他雖然開了一家小公司,但不知為沒有學歷受了多少苦。所以,他不想讓孩子也受那種辛苦,便在小學時讓他上課外班,給他請家庭教師,還讓他上了一所“很好”的私立初中。
正因為父母之前為他做了這一切,所以說他偷懶不上學是“不知足”。
這位父親當然希望孩子幸福,殫精竭慮就是為了讓他免受自己小時候的不幸,可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可能很難判斷沒有錢的“辛苦”和違背自己意愿去上補習班或被迫跟著家庭教師學習哪個更不幸福。如果把關注點放在是否按照“自己的意愿”上,那是否可以說后者更不幸呢?
祈愿“孩子幸?!钡母改福娴氖窃谄矶\孩子想要的幸福嗎?我們有必要考慮一下,難道父母不是隨意制造出自以為是的“孩子的幸?!?,并相信孩子是“幸?!钡?,希望自己因此心安理得嗎?難道許多時候不是因為自己怕看到孩子辛苦而痛苦,所以才想逃避的嗎?
據說,最近日本中產階級的商業(yè)人士也開始經常讀一些像我的書這樣的關注心靈的讀物。雖然以前可能因為忙于工作不怎么讀書,但我依然疑惑于他們?yōu)楹伍_始對心理問題感興趣了。有人向我解釋,因為之前認為畢業(yè)于一流大學后進入一流企業(yè)工作,就等于“未來的幸?!庇辛吮U希韵M约旱暮⒆右材茏哌@樣的路。但想想自己現在所處的狀態(tài),漸漸明白不能簡單地那樣說,于是開始讀書,希望通過某種方式得到線索,找到一種思考屬于孩子的真正幸福的方法。
日本的商業(yè)人士已經開始注意到“一流病”的危害,這是好事。一流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一流企業(yè)工作未必能帶來“幸?!?,反之,我漸漸見到許多人因此變得不幸。這并非因為“一流”不好,而是因為“一流”的重負扼殺了一個人本身的個性和欲望。應該說,問題在于大家公認的“一流”化身成了標準,人作為個體的思考與希望被碾碎了。
祈禱孩子真正幸福應該怎么做呢?應該先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正假借“孩子的幸?!敝瑏慝@得做父母的安心和幸福。
無論怎么想,在考慮“孩子的幸?!敝鉄o法思考自己的幸福的人雖然也沒什么,但他們即使聲稱自己為了“孩子的幸福”,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己,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太趾高氣揚或者強加于人吧。
“孩子的幸?!弊钪匾囊稽c是,讓孩子自己獲得幸福,“守護”它遠比對孩子指手劃腳、多管閑事更需要心靈的力量。
余勇摘自《共鳴的靈魂:河合隼雄談幸?!罚ū本┞摵铣霭婀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