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強
高中生物作為高中理科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和物理、化學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就是高中生物的概念要更多一些。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當中,高中生物的概念是生物學科知識結構的基礎,是學生進行生物學習的支持。只有當學生有了正確的生物學概念知識,才能夠掌握生物的基礎知識。同時在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方面,概念教學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我們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當中,幫助學生去理解生物這一學科當中的基本概念是最基本的教學要求。近年來考試卷中針對于基本概念的考查的題目越來越多,而基本概念分不清,也逐漸成為考生在試卷中丟分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增加對于概念教學的關注程度。
在高中生物當中,教師教授的生物學概念都是比較專業(yè)的,因此這些概念都顯得比較抽象。而高中生的綜合理解能力不強,所以當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給學生灌輸這些生物學概念時,就很難讓學生真正地理解這些生物學概念,這也就導致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很難提高。現在許多教師在講解生物概念時,只是將概念本身的內容教給學生,而對于概念的產生過程則不進行講解,讓學生學習過之后就進行機械地背誦,認為只要學生將概念的內容背會即可。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學生很難能夠真正地學會生物學的概念。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下,高中生的概念學習很難得到進步。筆者認為針對于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學,教師要進行更多的思考,要去思考如何將生物學當中原本抽象的生物概念有機地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構建好高中生物概念理論體系,讓學生真正明白生物概念當中的內涵,最終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發(fā)現,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性的認識,讓學生知道生物概念的內容,也要讓學生知道生物概念背后的內涵。筆者認為在概念教學當中給學生構建相應的教學情景,并帶領學生進行教學實驗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將原本無趣的生物學概念變得生動有趣。在本文當中,筆者將會簡要地分析目前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
一、目前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中的問題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概念教學,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生物概念自身特點、高中生認知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對于生物概念的學習往往都只是進行淺顯的學習。在生物學習中,學生也因此無法形成正確的生物學概念。只有當學生有了正確的生物學概念知識,才能夠掌握生物的基礎知識。但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學當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于高中生物概念的學習。因此教師需要對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模式進行探索,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來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對于學生的概念教學形式化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課堂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概念教學偏重于形式化教育。教師的教學模式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給學生進行生物概念講解時,往往都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課本上的概念定義灌輸給學生,借助于教材當中的例題來進行舉例說明,把概念的注意事項一一列舉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概念的背誦,認為學生只要將概念背誦好就可以了。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教師只是在概念的形式上進行了教學,沒有真正地把生物學的概念教給學生,就相當于讓學生構建了一個概念的外框,內里卻沒有任何東西。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去構建一個徒有其表的概念理論知識體系,而根本無法經得起具體的考驗。
目前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概念之后,讓學生背誦概念,然后教師給學生布置練習,通過進行反復的練習,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概念的含義。對于使用例題的練習幫助學生去掌握概念的方法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但目前有一些老師過于極端化,這些教師在課堂上只對學生進行很簡單的概念教學,然后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練習,讓學生通過利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練習來對概念進行學習。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做題能力,但也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同時耗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加大了學生的學習任務。如果學生適應了這樣的概念教學方式,他們就會認為概念的教學無關緊要,只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就能夠理解概念、運用概念,這也就會讓學生不再愿意去知道概念的具體內容定義。
在目前,部分教師已經采用了教學情景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但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有一些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并不能夠真正讓學生認識到生物概念的本質。這些教師設計的教學情景就只是為了教學情景而進行設計,教學前景和具體的生物學概念分離開來,并沒有考慮到同具體的生物學概念結合的情況,使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得生物教學效果仍然處于比較低效的情況。
(二)沒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概念
雖然目前生物教師已經注意到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并為之投入了較大的精力,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學概念。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教師在講課當中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高中生物之前,就已經在生活實踐當中知道了一些生物學的概念。在學生形成的這些生物學概念當中,有一些是錯誤的,而這些錯誤概念嚴重地影響了學生以后的學習,但在我們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之前形成的生物學概念;其次就是學生在學習概念時,經常容易將生活當中習慣的概念,同生物學科學的概念混淆,將生活當中一些不科學、錯誤的觀念帶入到了生物學專業(yè)的概念當中,導致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生物學概念系統(tǒng)。
二、利用教學情景改革概念教學模式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當中,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筆者認為如果教師可以使用以合理的教學方法,依然能夠避免這些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生物概念。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使用教學情境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高中生物概念的學習。
(一)利用情景教學,拒絕形式教學
筆者認為推進高中生物概念教學,就要先拒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不能夠在教學當中只是“填鴨式”地給學生灌輸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師可以利用構建教學情景的方法,來讓原本枯燥的生物學概念變得生動起來,從而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況。生物知識與學生認知和生活經驗聯系較為緊密,學生學習完生物知識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知識存在和應用的實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在課前對課本上的生物學知識進行整體的把握和深度的探索。在將生物學概念理解透徹的情況下,去創(chuàng)設教學的情景。這些教學情景,不能夠只是為了進行情景教學而設計教學情景,要將教學情景和課堂中要講述的生物學概念相結合。
在筆者的教學過程當中,筆者主要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可能出現的具體事例為基礎去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通過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例同生物學概念相聯系,來引出課堂上要講的生物學概念,通過實例的學習讓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再給學生講解概念的具體內容和其中蘊含的內涵,逐漸地帶領學生對生物學概念進行理性的認識。比如在講解反饋調節(jié)的時候,課本上講的概念比較晦澀難懂,學生沒有搞明白反饋調節(jié)的具體內容,筆者就借用學生生活當中常發(fā)生的事件來進行講解,比如利用學生的成績和學生努力情況的關系來進行講解。有的學生看見自己的成績得到了提高,認為自己平時的努力學習沒有白費,因此他更加努力了,然后他的考試成績也越來越好,這就是正反饋調節(jié);而有的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得到了提高,認為是因為自己聰明和努力沒有什么關系,因此不再努力地學習,導致后面的考試越來越差,這就是負反饋調節(jié)。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這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概念的學習。
在筆者的教學過程當中,也注重于學生的具體做題能力,經常給學生出一些同生活當中具體情景相結合的題目,讓學生通過分析生活中的具體情景里蘊含的生物學概念來做題。比如在教學生伴性遺傳時,筆者通過利用蘆花雞的蘆花性狀在不同性別上的遺傳不同,讓學生去思考如何通過蘆花性狀來分辨雞的雌雄,同時讓學生去設計一個可以應用到養(yǎng)雞場實際當中的配種方案。通過利用這樣的做題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做題過程當中進一步加深對于生物概念的理解。
(二)利用教學情景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概念
在目前生物概念教學當中,另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生物學概念。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教學情景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形成正確的生物學概念。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實驗的方法來為學生建立正確的生物學概念,比如有的學生認為糖類就是生活當中常見的白砂糖、葡萄糖等,認為糖類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它們的口味是甜的。對于學生這樣的錯誤觀念,教師可以拿一些糖類來讓學生進行品嘗,比如讓學生去品嘗淀粉,教師需要在給學生品嘗之前告訴學生淀粉屬于多糖,在與唾液淀粉酶的反應中會被分解,因此會有甜味。學生在品嘗過程當中,一開始會感覺不到甜,而后逐漸感覺到甜。在這樣的品嘗過程當中,學生就可以知道原來糖類并不都是甜的,通過這樣簡單的實驗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具體地認識到生物學的概念,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糾正他們原本對生物概念的錯誤認識,從而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到生物學的具體概念。
結語:
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學效果,同時能夠克服目前生物學概念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學概念,實現學生成績的提升。
*本論文系2020大田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科學實驗與探究情境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應用研究》(課題號:TKTZ-201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