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旺,崔 建,袁旭光,劉增廣
(中央儲備糧聊城直屬庫有限公司高唐分公司,山東 高唐 252800)
中央儲備糧聊城直屬庫有限公司高唐分公司所有倉房全部是內環(huán)流控溫,倉頂棱鎂板架空隔熱,倉儲各項設施配套齊全,符合“四合一”儲糧技術的要求。倉房位于山東省西北部,處于第四儲糧生態(tài)區(qū),其氣候四季分明,秋季較短,冬夏季較長,夏季高溫、高濕,對于烘干玉米的蟲霉防治有諸多不利,如何利用科技儲糧技術,減少玉米蟲害,霉菌生長,保障糧食安全度夏,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達到綠色安全儲糧目的,是當下研究的重點問題。
玉米的儲藏特性有:玉米胚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可溶性糖,有較強的吸濕性,呼吸強度大,不耐高溫,易感染害蟲;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敗;帶菌量大,容易霉變。尤其是烘干后的玉米,糧粒內組織結構疏松,皮層與胚乳脫離或皮層皺裂,在運輸和裝卸過程中大量的玉米籽粒失去皮層保護,胚乳裸露在外,籽粒的吸濕性增大,降低了對蟲霉的抵抗力,加大了保管難度。
選取10號、46號倉為實驗倉房,其中10號倉為東庫區(qū)老倉房,46號倉為西庫區(qū)新倉房。倉房的基本情況和倉房內糧食的儲存情況,見表1和表2。
表1 儲糧倉房基本情況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grain storage room
表2 儲糧倉房糧食基本情況Tab.2 Basic information of grain storage room
軸流風機2臺,單臺功率1.1 kW;倉房山墻上有空調2臺,為格力KFR-72GW/(72556)Ba-3內環(huán)流控溫系統(tǒng),環(huán)流風機為功率0.75 kW的三相異步防爆風機;電子測溫系統(tǒng)是北京佳華糧情測控系統(tǒng),北京佳糧科貿有限公司HL-200氣體檢測報警儀、“佳糧”牌HL-210型磷化氫氣體檢測儀和HL-210型氧氣檢測儀等。
檢查倉房,由于玉米胚大,生理活性強,烘干玉米內部組織疏松,呼吸旺盛,極易發(fā)熱霉變,所以要求倉房必須達到隔熱防潮的效果,同時對倉房內部的地籠分部,空氣途徑比控制在1.5~1.6,采用山墻上的軸流風機降溫效果更好。
對入庫的玉米采取初檢、復檢相結合的辦法,逐車采綜合樣,倉口卸車保管員逐車復檢,杜絕鋪底糧、夾心糧、不合格糧入倉,采取倉外過篩整理,結合倉內機頭擺動,避免雜質聚集,嚴格控制入庫水分,要求入庫水分必須達到安全水分以內(14.0%)。采用多種入庫措施,保障糧食高質量入庫,為以后安全儲糧打下良好的基礎。
控制好倉內的溫度、濕度和糧食水分,是保障儲糧安全、防治蟲霉的關鍵。要牢記每季儲糧安全細則:冬季通風降溫,注意結頂結露,低溫儲藏莫忘,鼠雀規(guī)律防治;春季冷凍殺蟲抑霉,低溫、通風、密閉隔熱做到位;夏季消毒防護要做好,徹底殺蟲除隱患,夏糧熱入密倉房,高溫殺蟲;秋季排積熱,同時加強糧情監(jiān)控,做好糧溫檢測和分析,注意氣溫變化,適時、合理地進行機械通風散熱,降溫、控水、殺蟲,達到確保糧情穩(wěn)定的效果。
氣溫影響倉溫,倉溫影響糧溫,7月左右是一年中的高溫、高濕天氣,是儲糧安全最關鍵的時候,試驗倉10號倉和46號倉在6月25日同時投藥熏蒸,糧堆、空間均用藥6 g/m3,10號倉用藥30 kg,46號倉用藥24 kg,檢測熏蒸期間檢測數(shù)據(jù)見表3。從表3中發(fā)現(xiàn)10號倉維持有效濃度的時間較短,只能殺滅倉內的害蟲,不能控制高溫期間表層糧食的霉菌生長。而46號倉有效濃度時間較長,可以利用倉內環(huán)流控制倉內表層的糧溫,借助于低濃度的藥劑,有效控制霉菌生長,保持儲糧穩(wěn)定。10號倉通風散氣后,還處于高溫、高濕時期,要利用空調補冷來控制倉溫,抑制霉菌的生長。8月中旬,此時早晨、晚上的氣溫已逐步轉涼,可以在做好倉內防護的同時,開啟門窗,軸流風機降低倉內積熱,達到安全儲糧的目的。
表3 磷化氫濃度檢測表Tab.3 Phosphine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table mL/m3
夏季要加強糧情檢查,重點部位重點關注,采取電腦測溫和人工查倉相結合的方法。人工查倉最簡單,適用的方法是赤腳在糧面上走動,能夠直接發(fā)現(xiàn)發(fā)熱糧和不穩(wěn)定的糧情,對不同的發(fā)熱類型采取相應的措施,局部水分增高發(fā)熱,采用人工扒溝、翻倒和用下單管通風降濕,雜質聚集的,采取人工清理和分散的方式;害蟲引起的先降溫后投藥熏蒸。氣溫下降時要及時開通風口,采用軸流風機,使糧溫隨外溫而緩慢下降。由于烘干玉米的生命力降低,出現(xiàn)霉變或結露時發(fā)熱不明顯,糧情測控系統(tǒng)不易發(fā)現(xiàn)異常,所以要加大進倉檢查力度。
冬季氣溫較低,糧溫和外界氣溫溫差較大,如果使用離心風機降溫,雖然降溫快,但是水分丟失太多,損耗太大,選擇利用倉后的軸流風機,打開倉房下面的通風口,進行通風降溫,軸流風機通風,風量小,氣流弱,水分損失小,是比較理想的保量通風方式,但是它要分階段通風,而且時間比較長,溫差大易形成結露,所以通風一定要掌握好時間和溫濕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針對烘干玉米破碎粒多、質地疏松的特點,嚴把入庫質量關,從質檢到倉口到入倉整理,層層把關,責任落實到人。保障入庫糧食質量合格,減輕自然分級,防止破碎粒聚集,為日常保管做好基礎。
烘干玉米本身特點決定霉變速度比自然干燥的玉米快,在氣溫驟降后半月至1個月內增加檢查次數(shù),重點檢查糧面下40~60 cm處的水分變化,預防和盡早發(fā)現(xiàn)結露、發(fā)熱現(xiàn)象是防止霉變最有效的措施。
對氣密性好的46號倉采取延長熏蒸時間,內環(huán)流控溫和電腦測溫相結合的方法,監(jiān)控好倉內糧溫,既能有效防治儲糧害蟲,又能抑制玉米的呼吸強度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確保了糧情穩(wěn)定,延緩了玉米品質的下降,減少了水分損失,達到了玉米保質保鮮的目的。
對氣密性不很好的老倉房10號倉。在保障能徹底殺蟲后,利用空調補冷,使糧堆能保持一個低溫狀態(tài),達到殺菌除蟲的目的。為實現(xiàn)綠色儲糧,延長糧食儲存年限,降低輪換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也是一種不錯的科學保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