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
關鍵詞:智慧社會;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
摘 要:經過20余年的實踐和探索,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快速發(fā)展。文章嘗試梳理了我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的現狀,分析了智慧社會背景下老年人服務存在的問題,并對公共圖書館開展老年人服務提出了幾點思考,即注重標準化服務與個性化服務有機統(tǒng)一、注重傳統(tǒng)服務與智能化創(chuàng)新服務統(tǒng)籌并進、注意自上而下逐層推進,以期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閱讀需求。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2)03-0025-04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目前已經達到比較嚴重的程度。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18,766人,占18.70%[1]。如何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一項長期重要任務。加強老年文化建設與服務工作是公共圖書館的責任。在智慧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路徑和服務模式均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尤其是針對以老年人為代表的弱勢群體服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戰(zhàn)。筆者嘗試總結了我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的現狀,分析了智慧社會背景下老年人服務面臨的難題,并對老年人服務的開展提出了思考。
1 我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現狀
1980年5月26日,《圖書館匯報提綱》頒布執(zhí)行,標志著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正式步入一個新的繁榮發(fā)展時期[2]。此后,公共圖書館事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但為老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服務直到21世紀初才開始引起圖書館的重視[3]。經過20余年的實踐和探索,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及圖書館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果。
1.1 服務意識不斷提高
20世紀初,我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出臺的圖書館地方性法規(guī),如《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2001)[4]、《北京市圖書館條例》(2002)[5],在老年人服務方面均做出“公共圖書館應當為老年人提供方便”等相關規(guī)定。此后,老年人服務開始得到公共圖書館重視,老年人成為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服務對象?!吨腥A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2)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應當對老年人免費或者優(yōu)惠開放”[6];《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2015)[7]將老年人等群體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對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2017)明確指出,“公共圖書館要考慮老年人等群體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8]。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以老年人為代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突出,公共圖書館應面向老年人開展數字化、智慧化服務。2020年年底,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發(fā)布《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9],各大公共圖書館根據通知要求,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和具體要求,如:國家圖書館專門制訂了具體的實施方案,解決老年人遇到的困難,保障到館老年人的基本文化權益。
1.2 服務內涵不斷延伸
公共圖書館的老年人服務從簡單的文獻借還延伸到提供社會教育、休閑娛樂和交流平臺等,公共圖書館針對老年群體舉辦了講座、培訓、閱讀推廣等活動,以助力文化養(yǎng)老。例如,陜西省圖書館“陜圖講壇”面向老年讀者舉辦專題講座,設置課程,開展了實用生存英語的系列培訓[10];國家圖書館開展了“關愛夕陽”老年課堂培訓服務,指導老年人閱讀數字資源。
公共圖書館引進24小時自助借還設備、流動圖書車、智能服務系統(tǒng)等設備和技術,進一步延伸了服務陣地,保障了廣大民眾的閱讀權益。例如,湖北省圖書館推出的“楚天云遞”智能借閱柜服務[11],為不方便出門的老年人提供閱讀服務,老年人在“楚天云遞”平臺借閱的圖書既可快遞到家,也可預約快遞上門取書。“圖書館+社區(qū)”“圖書館+書店”“圖書館+公園”等“圖書館+”服務模式延伸了公共圖書館的功能,其成為集閱讀、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閱讀服務場所。例如,河北省圖書館在唐山市建成了9個社區(qū)圖書分館[12],滿足了社區(qū)民眾的閱讀需求;國家圖書館與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13],將國家圖書館的借閱服務送到老年人身邊。
1.3 服務水平日益提升
20世紀初,公共圖書館在新館建設中注重無障礙通道和設備的投入建設[14],為老年人入館開辟“綠色通道”,并陸續(xù)為老年人配備便民助老用品,設立臨時救助站,提供人工幫扶服務等。例如,國家圖書館在館區(qū)內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為員工普及急救知識,在咨詢臺配備“便民服務箱”,配備老花鏡和應急醫(yī)藥用品等[15];湖北省圖書館設置“扶老助殘公益崗”,安排引導人員主動為老年人提供咨詢、指引、檢索等服務[16]。此外,部分公共圖書館還專門為老年人設置閱覽區(qū),或為老年人提供專座服務,并嘗試建立老年分館,在館舍布局、基礎設施、文獻類型、閱讀活動等方面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閱讀需求,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服務,如溫州市圖書館成立了老年分館[17]、湖南省圖書館設立了老年圖書館[18]。
1.4 服務影響力逐漸擴大
近年來,各大公共圖書館致力于為老年人量身打造優(yōu)質服務項目,注重老年人服務的常態(tài)化和品牌化,打造的一批高質量的閱讀推廣活動項目和服務品牌,深受老年人喜愛,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的社會影響力和輻射力日益擴大。例如,遼寧省圖書館打造的“樂齡俱樂部”老年人文化沙龍已開展活動600余場[19];深圳圖書館專門為中老年讀者量身打造“銀發(fā)閱讀”服務項目,截至2020年7月已舉辦中老年活動近400場,參與中老年讀者達12萬余人次[20];國家圖書館打造的“關愛夕陽”老年課堂已開辦多年,年均線下培訓老年人超過1,000人次,2020年老年課堂依托微信群開展線上培訓,累計培訓老年人超過5,000人次,幫助老年人克服了數字閱讀障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 智慧社會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面臨的難題
2.1 現代技術發(fā)展給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帶來巨大沖擊
目前,以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對公共圖書館產生了深刻影響,推動著公共圖書館朝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同時也給老年人服務帶來了沖擊,老年人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數字弱勢群體”。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9.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7%,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僅占10.3%[21]。聯機公共檢索目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引入,數字圖書館軟硬件的搭建和數字資源的建設,移動閱讀終端、視聽體驗設備的引進等,推動公共圖書館逐步朝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而“技術至上”往往會讓公共圖書館的老年人服務缺乏“溫度”。如何處理老年人服務與技術應用的關系,實現傳統(tǒng)服務與智能創(chuàng)新服務的平衡共存,既是智慧社會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亟須深入思考的問題,也是公共圖書館開展老年人服務面臨的最大難題。
2.2 促進老年人個體服務均等化
在老年群體中,有一部分老年人搭上智慧社會的快車并享受其中,有一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能力較差的老年人不能主動接受數字閱讀,還有一部分長期處在智慧社會邊緣的老年人,由于缺乏數字化環(huán)境,與現代信息社會嚴重脫節(jié),致使老年群體中的個體差距越來越大。公共圖書館在老年人數字閱讀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嘗試,主要集中在提供數字閱讀硬件設備、設立視聽等數字閱讀區(qū)、開展電子設備使用培訓等方面,由于服務資源、內容和形式都較單一,導致社會關注度不高,服務效果不理想。影響力較大的一些服務項目吸引了一批老年人加入數字閱讀隊伍,但參與人群比較固定。因此,公共圖書館應充分考慮不同類型、不同層次老年人的特點,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擴大老年人服務的覆蓋面,促進老年人個體服務均等化。
3 智慧社會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的思考
3.1 注重標準化服務與個性化服務的有機統(tǒng)一
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性和多功能性決定其服務既要滿足普通民眾的需求,又要考慮特殊群體的個性化特點。自20世紀以來,我國圖書館界越來越重視服務質量的提升,形成了一系列管理標準和規(guī)范,如《中國圖書館員職業(yè)道德準則(試行)》(2003)、《圖書館服務宣言》(2008)、《北京市公共圖書館文明服務規(guī)范(試行)》(2007)、《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2012),雖然這些準則、規(guī)范對圖書館服務的原則和方式進行了規(guī)定,對于其開展老年人服務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對老年人服務的具體原則、標準、方法等均未作出規(guī)定。立足老年人服務的實際需求,針對服務實踐中的重點問題和突出困難制定相關工作規(guī)范是提升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水平和質量的重要舉措。相關部門可在《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的框架下,借鑒國際圖聯、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等編制老年人服務指南的成功經驗[22],制定我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規(guī)范或工作規(guī)范,為提高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質量和服務效能提供標準保障;建立評估機制,以評估促進老年人服務建設和管理,并根據評估結果改善服務規(guī)范、工作規(guī)范。
3.2 注重傳統(tǒng)服務與智能化創(chuàng)新服務統(tǒng)籌并進
面對現代技術發(fā)展給老年人服務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公共圖書館應理性分析老年人對知識信息服務體驗的現實需求,以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服務保障不同年齡、不同教育背景、不同閱讀習慣的老年人公平獲取信息和知識,具體措施如下:一是改善傳統(tǒng)的服務方式。公共圖書館要打造以無障礙、引導標識醒目、光線充足等為特點的閱讀空間和環(huán)境;優(yōu)化閱讀資源結構,為老年人設立專區(qū),調研老年人的閱讀喜好,做好優(yōu)質書刊專題推薦工作;加大幫扶力度,對只愿意接受傳統(tǒng)紙質資源的老年人給予耐心指引;進一步優(yōu)化服務流程、簡化服務手續(xù),提高老年人服務效率;針對老年人開展專題講座、主題展覽等公共文化活動,吸引老年人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二是推動智能化服務創(chuàng)新。公共圖書館可為老年人配備大屏幕、大字體、大音量的專用智能設備;對檢索系統(tǒng)和數字資源服務平臺進行適老化改造,通過簡化操作界面、增加操作提示和添加語音識別功能等方式,為老年人檢索提供便利;建設專用數字資源數據庫,設置推薦專欄,提高老年人的數字閱讀興趣;提供更多適老智能應用產品和服務,開發(fā)適合老年人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移動閱讀類軟件,利用現代技術助力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
3.3 注重自上而下逐層推進,并與社會各界形成合力
智慧社會背景下,老年人文化服務的蓬勃發(fā)展需要國家層面自上而下的引導和推進,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需要黨和政府、公共圖書館、社會、市場等各方協(xié)作聯動、形成合力。政府應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要求,聚焦老年人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在政策、資金、技術和項目等方面對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給予支持和傾斜。發(fā)達地區(qū)與欠發(fā)達地區(qū)、城市與區(qū)縣鄉(xiāng)鎮(zhèn)之間應建立區(qū)域聯動,自上而下發(fā)揮引領和示范作用,在運行機制、設備資源、人員管理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此外,老年人服務需要專業(yè)知識、技能、人員、設備的輔助[23],尤其是在智慧養(yǎng)老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今天,公共圖書館憑一己之力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公共圖書館應拓寬對外合作渠道,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廣泛尋求文化機構、服務機構、慈善組織、企業(yè)和社會力量的關注和支持,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文化養(yǎng)老社會氛圍,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豐富、優(yōu)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幫助老年人更好、更快地融入智慧社會。
4 結語
加強老年人文化建設任重道遠,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智慧社會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理性分析老年人的現實需求,凝聚社會各界力量,通過更專業(yè)、更智慧、更個性化的文化服務方式,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五號)[EB/OL].[2022-01-10].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
[2] 潘燕桃.《圖書館工作匯報提綱》及其歷史作用與重要影響:紀念《圖書館工作匯報提綱》通過30周年[J].圖書館論壇,2010(6):107-113.
[3][14] 韓永進.中國圖書館史現當代圖書館卷[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406.
[4] 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EB/OL].[2022-01-10].http://www.hppc.gov.cn/p/8010.html.
[5] 北京市圖書館條例[EB/OL].[2022-01-10].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dfxfg/201905/t20190522_56537.html.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EB/OL].[2022-01-10].http://www.gov.cn/flfg/2012-12/28/content_2305570.htm.
[7] 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EB/OL].[2022-01-10].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4/content_2804250.htm.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22-01-10].http://www.gov.cn/xinwen/2017-11/05/content_5237326.htm.
[9]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于落實《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2-01-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11/24/content_5563804.htm.
[10] 陜西省圖書館:不讓“數字鴻溝”阻礙老年群體暢享文化服務[EB/OL].[2022-01-10].https://www.163.com/dy/article/G065BSFQ0534C7JZ.html.
[11][16] 湖北省圖書館提供系列服務 助力老年讀者惠享智能生活[EB/OL].[2022-01-10].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1-01/23/content_13591428.html.
[12] 田恬,張曉蓉.社區(qū)圖書館,打通全民閱讀“最后一公里”[N].河北日報,2019-03-20(006).
[13] 國家圖書館與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EB/OL].[2022-01-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804024829353115779.htm.
[15] 王彬.國家圖書館:填平“數字鴻溝”,讓老年人不掉隊[N].中國文化報,2021-01-08(001).
[17] 吳蛟鵬.溫州市圖書館的新實踐:成立老年分館[J].圖書館雜志,2011(9):42-44.
[18] 老年圖書館簡介[EB/OL].[2022-01-10].http://www.library.hn.cn/zttsg/lntsg/201306/t20130622_172119.htm.
[19] 遼寧省圖書館:開拓創(chuàng)新優(yōu)化服務 打造文明窗口[EB/OL].[2022-01-10].http://www.lantrydata.com/a/73641.html.
[20] 零門檻、無阻礙,“銀發(fā)閱讀”來助老:深圳圖書館獲評2020年全國“敬老文明號”[EB/OL].[2022-01-10].https://digi.shenchuang.com/1576994.shtml.
[21] 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22-01-10].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
[22] 肖雪.我國公共圖書館老年服務的制度設計與反思[J].圖書情報工作,2013(10):38-44.
[23] 肖雪,苗美娟.美國公共圖書館老年服務:歷史與啟示[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9(1):95-109.
(編校:孫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