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江 孫立鵬 呂建龍 田曉瑜 楊曉榮
摘要:目的? 探討骨搬移技術聯(lián)合百損丸治療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連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6月到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連患者20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手術治療,觀察組實施骨搬移技術聯(lián)合百損丸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連患者實施骨搬移技術聯(lián)合百損丸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連;骨搬移技術聯(lián)合百損丸;療效
感染性骨不連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缺損、骨髓炎、關節(jié)僵硬、耐藥菌感染、肢體長度不一等癥狀。臨床上多通過自體骨移植術、骨搬移技術及膜內成骨技術治療該疾病,其中自體骨移植會受自身提供骨量限制,且易對患者患者造成二次損傷,膜內成骨技術則需要多次手術,且感染復發(fā)率極高。百損丸,出自《蒲輔周醫(yī)療經(jīng)驗》。具有滋補肝腎,強壯筋骨,活血祛瘀,通經(jīng)絡,續(xù)斷傷,補骨髓之功效。主治跌打損傷,不論內傷臟腑,外傷筋骨,以及勞傷經(jīng)絡;并治遺精,腳弱,腰膝疫痛,諸虛百損?;诖?,本研究分析了骨搬移技術聯(lián)合百損丸治療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連的治療效果,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連診斷標準者;②均符合手術指征,且無嚴重基礎性疾病;③患者均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參與書。排除標準:①大于18周歲者;②無惡性腫瘤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③患者未出現(xiàn)骨缺損;④不配合本研究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齡37~69歲,平均年齡(52.97±5.26)歲。對照組1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32.46±5.14)歲。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手術治療。根據(jù)患者過敏試驗為其選擇抗菌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游離患者自體骨骼,并將其移植到骨缺損處。若患者骨缺損范圍較大,則可選擇帶有血管蒂的骨瓣進行骨缺損填補;若患者骨缺損處存在內固定物,則對患者清創(chuàng)后將其內固定物取出,待骨折斷端處理完畢后,采用雙氧水反復沖洗。若患者傷口完全閉合引流后,則可對大段骨缺損導致肢體不等長的患者實施肢體延長術。
觀察組實施骨搬移技術治療,取患者平臥位,本組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麻醉,并對其患處皮膚進行碘伏消毒。將原有固定物取出,充分暴露患者骨不連處,并對其清潔消毒,清除骨不連處的硬化骨、感染組織、死骨、纖維瘢痕組織等。當患者骨折端出現(xiàn)“紅辣椒征”及骨腔內有含脂肪的新鮮出血時,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抗感染治療,并借用X線機對其骨缺損長度進行測量,采用雙氧水消毒后,使用C形臂X線機引導,將Schanz針置入患者股骨外側與股骨軸線垂直。患者股骨遠端、近端分別置入外固定針,重建其外固定架。于骨缺損遠端適宜位置取兩個2cm切口,縱向切開骨膜,適當牽引患者截骨處,并使用生理鹽水小流量沖洗。待截骨完畢后,對患者斷端進行適當加壓,縫合切口。術后給與中藥百損丸口服,方示如下:補骨脂75g 骨碎補60g 杜仲30g 川牛膝30g 續(xù)斷30g 肉蓯蓉30g 當歸30g 雞血藤90g 三七15g 琥珀10g 血竭10g 沉香15g 黑豆30g 蜜丸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療效。
療效評定標準:將患者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低于5個月,且其髖關節(jié)活動能力恢復正常,無疼痛情況;有效:患骨折愈合時間低于8個月,髖關節(jié)活動功能有所改善,患者自我生活能力改善;無效:患者骨折長期不愈合,切切髖關節(jié)功能無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做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用c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股骨干骨折多發(fā)于中老年人,該類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故創(chuàng)傷后極易出現(xiàn)感染或愈合緩慢等情況,若不能及時治療,會導致患者骨缺損或軟組織損傷,嚴重者會直接導致感染性骨不連,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臨床上多通過手術清創(chuàng),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進行骨瓣移植或自體骨移植治療。若患者骨缺損量大,則需進行顯微外科技術治療,但該方法周期長且易反復,反復的手術治療會導致患者軟組織條件降低,加大治療難度,嚴重影響患者治療效果。
骨搬移技術是一種借助外固定架維持患者肢體長度的手術方法,其主要通過選取患者供血豐富的截骨對其骨缺損處進行修整,并將正?;罟歉采w到缺損處,進而促進患骨組織者新生與修復,在提高療效的同時,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骨搬移技術組患者的總有效率100.00%,顯著高于實施常規(guī)治療組總有效率60.00%。進一步表明,骨搬移技術用于股骨感染性骨不連治療中效果顯著,且能促進患者骨缺損處快速愈合。
百損丸中補骨脂補腎壯陽,助火益元,止遺澀精;骨碎補補腎接骨,活血通經(jīng),二藥為此方的君藥。杜仲、續(xù)斷補肝腎,強腰膝,壯筋骨;肉蓯蓉養(yǎng)命門,滋腎氣,補精血;黑豆補肝腎,益陰血。當歸、雞血藤為養(yǎng)血活血良藥,三七、血竭、琥珀活血化瘀止痛;沉香既可行血止痛,又可溫腎納氣。川牛膝破血通經(jīng)。諸藥合用,培補肝腎,強壯筋骨,通經(jīng)活絡,既可補肝腎以扶正,又可活瘀血以祛邪,功效顯著。
綜上所述,骨搬移技術聯(lián)合百損丸用于股骨感染性骨不連患者治療中療效確切,可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楊紅勝,賀軍,潘顯明,等.骨皮質剝脫術治療非感染性股骨干骨不連的臨床效果研究[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20,15(4):125-130.
[2]高嘉鍇,郝賦,牛志霞,等.環(huán)形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療脛骨中下段感染性骨不連的療效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21,27(5):27-33.
[3]朱建波.骨搬移術聯(lián)合強腎健骨湯治療脛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連臨床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20,28(11):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