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欣
天空慢慢褪成一片淺絳,然后帶出一抹酡紅。所有隨風而散的,都留在歷史的昨天;所有向陽而生、歷久彌新的,方成永恒。丹霞山,在世代里挺立。
跨入“紅石公園”的大門,一排皴著山泥的石階排開林木山石,向我們迎來。沿著霧氣氤氳的臺階拾級而上,左側(cè)暴露的紅色沙礫巖垂下一綹綹蕨類植物遮羞。呈朱紅的沉積巖已形成萬年。我放下相機,用兩指在濕潤的石壁上輕蹭,帶下一些剝落的沙泥。置于鼻前,深吸一口,堅硬的塵土氣混雜花香,香氣清甜凜冽,撥開成串的藤蔓后,隱匿著白色夾絳紫的花。原來是丹霞堇菜!這花乃2015年尋得的新品種,我們客棧房間與它同名呢!母親托著花串攝影,我又蹭下點花香,想趁它消散前灌進我鼻腔,制成標本,不叫堇菜,應喚作“我的丹霞印象”。
行進一炷香的時間,右側(cè)猛然開闊亮敞。兩峰間裂出一汪幽碧,取“匯元”之意為名。秋冬泉退,顯露出山麓的泥沙。兩側(cè)的古柏老槐罩不住一方泉,日暾得以瀉下一襲明黃,泛濫在粼粼水面??展劝樯饺富仨?,蟬鳥亂鳴,嚶嚶成韻。舒緩身心,放牧心靈,倚一棵直入云海的老樹,滑落石板席地而坐。摘下耳機,關(guān)掉沸騰的流行曲。讓知了蟬音的和鳴滌凈雙耳,任鳥雀蟲啼的余音縈繞身心。一襲風掠過泉水傾入山林,枝葉婆娑,似經(jīng)不起這般輕佻的調(diào)戲。用手敲擊山巖,沉悶雄渾,是歷史的強音;垂手撫過枯葉,清脆單薄,是生命的余音。浩如煙海的宇宙里,人們渴望成名,而今的我,只想在世界留下一點聲音,作為我存在的證明。掏空靈魂,注入一縷丹霞之音,以紀念我心安處的琴瑟和鳴。
再步百級石梯,經(jīng)歷深林樹密的至暗處,前方送來滿目光明。觀景臺人影紛雜,三腳單反架了幾臺,眺望隔巒的陽元石,人們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陽元石柱與石壁是丹霞地貌的奇景。百萬年沉淀,三十萬年打磨,紅白籌錯的巖石烙下了年代的蒼老。傍晚的云海罅隙里躥出一擰晚霞,映射在蔥郁的平頂。陽元石無愧名字的雄壯之意,向陽而生,大斂元氣。夕陽沉山,晚煙縈樹,怎懼那冬夜漫漫,陽元石等候的旭日就在它挺立的天地彼岸。將這份蒼茫雄壯婉約成風景,斂陽元之氣,愿在黑夜里,我有這般勇氣,升起自己的太陽。
我嗅丹霞多清芬,我聽丹霞多悅耳,我見丹霞多嫵媚。我與丹霞本一體,丹霞見我應如是!
(指導老師:謝 靜)
此文獲本次大賽中學組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