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鎖橋
在紐卡一待已快九年了,在此生了仔安了家還建了屋,可以稱“我的紐卡”了。紐卡是英格蘭東北部地區(qū)的主要城市,全稱叫“泰茵河畔的紐卡斯爾”(Newcastle upon Tyne),據(jù)說在英國和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地方叫Newcastle,我們這個就顯得獨一無二了。
當年我從香港來到紐卡,第一個感覺是到處都是綠地。緊靠市中心就有一大塊空地,叫“城市綠地”(town moor),經(jīng)??匆娕Q虮榈?。從香港過來,真是反差很大,有時候不禁感嘆:英國人口膨脹的時候,把人都送到美洲、澳洲去,而現(xiàn)在又要脫歐,也是要管控好自己的人口——讓什么樣的人進來、進多少,都要自己能說了算。
紐卡曾是18、19世紀工業(yè)革命時期的重鎮(zhèn),以產(chǎn)煤和造船業(yè)聞名世界。因為有紐卡這樣的“煤都”,才會有曼切斯特那樣的世界工廠。至于造船盛況,中國人應該有刻骨記憶:北洋海軍的很多軍艦都是從紐卡開出去的,當然也包括擊沉那些軍艦的日本軍艦。如今,東莞變成了世界工廠,紐卡則變成了到處都是綠草坪的“宜居之地”,其支柱產(chǎn)業(yè)都是第三產(chǎn)業(yè),比如教育。紐卡市面積并不大(大城市就不能算“宜居”了),但有兩所大學坐落于市中心區(qū):紐卡斯爾大學是英國的一所精英大學,另一所是諾桑比亞大學,其校區(qū)人口更多。
在美國時,經(jīng)常和朋友開玩笑說,美國這么大,開車從東到西一路經(jīng)過美國的城鎮(zhèn),標志就只有一個加油站、一家麥當勞還有一面星條旗。英國完全不一樣,到處都有古城堡、紀念碑、人物雕像等,歷史感倍增。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植樹后人乘涼吧。讓我最感動的是,前幾年英國政府決定在10鎊紙幣上印上簡·奧斯?。↗ane Austen)的頭像。希望在任何一個文化大國,作家都能享受如此榮耀。
當然,最令紐卡驕傲的歷史人物是查爾斯·格雷。他來自大紐卡地區(qū)的一個名門望族,史稱第二代格雷伯爵,于1830年~1834年帶領輝格黨成為執(zhí)政黨,他自己出任英國首相?,F(xiàn)在非常流行的一款英國茶“格雷伯爵”(Earl Grey)就是以他命名的。從紐卡市中心地鐵站“紀念碑站”出來,那條街就叫格雷街,這里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筑,也是一處旅游景點。這座紀念碑很高大,最頂端矗立著格雷伯爵的雕像。格雷在位時做了兩件事,哪一件都可以使他青史留名。
1832年,在格雷的大力推動下,英國議會終于通過了《1832年改革法案》。這部法案獲得通過的意義極其重大,它開啟了一人一票式民主制。要知道,英國的民主制來自貴族向國王爭權,在1832年以前,它的議會都是由貴族階層控制的。雖然英國最早實施民主制,但17、18世紀的民主制和今天的議會民主相當不同。
《1832年改革法案》開創(chuàng)了先河。從此以后,每一個人都要擁有政治權利。雖然,法案本身對擁有投票權這一政治權利的人群還有很多限定,比如從事什么職業(yè)、交多少房租,關鍵是,這個改革之門一旦打開,后面就只能朝著一人一票的方向(包括女性)逐步前進。之后,在維多利亞時期和20世紀初,英國政治一直圍繞著這個改革往前走,避免了法國式的暴力革命,發(fā)展至現(xiàn)如今我們熟悉的議會民主制?,F(xiàn)在人們到英國旅游,在倫敦議會大廈前留影,一般都不會想到格雷伯爵在其中的貢獻。
格雷伯爵的另一項貢獻更加被低估。1833年,格雷在整個大英帝國境內全面禁止販賣奴隸。這比美國總統(tǒng)林肯頒布的《解放黑奴宣言》(1862年)要早近30年。要銘記格雷的功勞,因為這個宣言第一次規(guī)定:販奴這種事,今后不能做了,如果再做,道義、法律上都不能饒恕。于是,人類的文明就往前踏了一步??墒?,現(xiàn)在已是21世紀20年代,人類能否非??隙ǖ卣f,販奴的事,人已經(jīng)不做了?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