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碑敶嗄陸斀恿ο容呏拍?,振興國家與民族。作為復興中學的一員,我應當響應時代的召喚,選擇熱愛的事業(yè)、推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未來,復興我大中華!
材料中那位科學家,她選擇致力于科技攻關,并從事科普教育,著力培育下一代的科學素養(yǎng);那位攝影師,他選擇了從民族傳統(tǒng)中汲取養(yǎng)分,通過照片增強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那位建筑家,他一直致力建造“再過幾代人仍然感覺美好”的建筑作品……從他們的事跡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的人生,就必須會選擇、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未來。
會選擇。
選擇正確的而又熱愛的事業(yè),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第一步。張桂梅選擇了給大山里的女孩一個美好的未來,為此創(chuàng)建了女校。因為熱愛,她不求回報,孜孜不倦;因為選擇了正確的事業(yè),她成就了自己的報國之志。熱愛自己的事業(yè),才會無怨無悔,執(zhí)著奉獻。錢學森、鄧稼先、葉嘉瑩等大家事業(yè)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熱愛的基礎之上。因此,我們要學會選擇,選擇自己熱愛而且有益于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為國家和個人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基礎。
重創(chuàng)新。
如果只是熱愛自己的事業(yè),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自己永遠走在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袁隆平,致力于水稻改良方面的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事業(yè)。他不僅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作,而且追求創(chuàng)新,始終走在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上。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也不是一味照搬教條,模仿他國,而是開創(chuàng)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全新的道路。諸多成功的案例無不詮釋著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創(chuàng)新才會有生命力,閉關鎖國,因循守舊,只會滑向深淵。
創(chuàng)未來。
有人說:方向比道路更重要。因為沒有目標和方向,我們就無法知道哪條路才能通向成功。所以,選擇好目標,才能贏得未來;贏得未來,就是最大成功。華為開發(fā)5G的例子就向我們證明了什么是找準目標、創(chuàng)造未來;反之,如果像諾基亞那樣,鼠目寸光,不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即使現(xiàn)在輝煌,未來也將慘遭淘汰。只有瞄準未來,才會永葆生機。
作為新時代的生力軍,如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在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天問、嫦娥等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擔重任、挑大梁。廣大青年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在攀登知識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成就事業(yè)的輝煌。他們勇于選擇,敢為人先、奮力突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創(chuàng)造未來。
而我,有幸生逢盛世,作為時代青年的一員,深知重任在肩。今天,奔赴高考考場,我將趟過無數(shù)選擇的關口,努力前行;明朝,我愿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中書寫成長和擔當,在矢志奮斗中踐行責任和理想,為我們的祖國、為我自己創(chuàng)造出最美好的未來!
【點評】作為一篇考場作文,本文具有這樣三個亮點:一是主題鮮明,立意精準。文章貼緊命題材料,緊扣“會選擇,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未來”這一中心論點,條分縷析,不蔓不枝,論證嚴密。二是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文章采用總分式結構,先通過引述名言和材料,分析和導出論點,再從三方面具體論證,最后揭示身份,表達愿望,結構井然。三是材料豐富,論據充分。文章從開頭的導入到主體部分的論述,都注重經典材料的運用,增強了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