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關節(jié)遠足部血管、神經出現病變,導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覺異常,出現潰爛、感染癥狀。癥狀嚴重時,可能影響患者肌肉及骨骼,導致組織壞死,甚至必須采取截肢的治療措施。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約為11.2%。如此估算,我國有超過一億的糖尿病患者。而其中,大約30%的病人會出現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有哪些癥狀
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導致下肢及足部血管出現阻塞或狹窄,影響足部血運,表現為皮膚色素沉著、皮溫降低、傷口難以愈合。高血糖狀態(tài)也會使下肢及足部的感覺神經受損,出現感覺遲鈍、疼痛麻木,呈襪套樣改變。
糖尿病足分六級
目前評估糖尿病足的常見方法是Wagner分級法。該分級法將糖尿病足的損傷分為6級(0—5級)。0級指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1級指糖尿病足出現傷口或者破潰,5級指糖尿病患者出現足部壞疽,需要截肢。出現1級以上(即傷口經久不愈或出現局部紅腫)癥狀的患者,就必須去糖尿病足??凭驮\。
糖尿病足如何治療
1.控制血糖。發(fā)生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是糖尿病。對于糖尿病足患者來說,首要的治療是控制血糖。
2.保證足部血供。良好的血運是創(chuàng)面愈合的必要條件。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長期糖尿病血管病變出現足部供血不足,導致受傷后傷口難以愈合。治療上盡可能恢復足部血運,比如下肢或者足部血管狹窄者,可以在血管中放置支架,或施行球囊擴張。
3.早期外科干預。糖尿病足患者出現足部和小腿創(chuàng)面后,需盡快施行手術清創(chuàng),去除壞死及感染組織,并利用封閉創(chuàng)面負壓吸引等手段,使創(chuàng)面新鮮。應盡早通過植皮、皮瓣等方法封閉創(chuàng)面,達到治愈目的。
4.營養(yǎng)支持。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因為感染、應激等原因會出現營養(yǎng)不良,要加強營養(yǎng)支持,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預防糖尿病足,應做到“十注意”
1.每天檢查雙足,可請家人幫忙檢查足底。
2.每天用溫水(38—40攝氏度)清洗雙腳,洗前用手試一下水溫,千萬不要燙傷雙足,避免長時間泡腳(10分鐘以內)。
3.保持足部干燥。腳容易出汗者,勤換襪子,或者撲上無刺激干粉。
4.勤修趾甲。趾甲應剪成弧形,前段應與腳趾等緣,并剪平磨光,防止趾甲向肉內生長,也要防止趾甲過長產生甲溝損傷而引起感染。最好讓家人幫助,不要自己修腳。
5.足部特別干燥者,可以濕敷或浴后涂甘油、護膚霜。
6.如有雞眼、胼胝(繭子),一旦出現感染化膿,應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治療。
7.穿著合適的鞋襪。保證鞋子、襪子寬松,讓足趾有一定空間。穿鞋前應檢查鞋內是否有異物,以免硌傷足底。鞋子形狀及尺寸不合適、襪子過緊、鞋子有異物,都可能造成足部不必要的摩擦而產生水皰。
8.避免赤腳走路,夏天不穿露趾涼鞋。
9.每日早、中、晚按摩足部各一次,每次30分鐘。動作應輕柔,從趾尖開始向上按摩,改善足部微循環(huán)。
10.冬天不要烤火,并避免使用熱水袋,以防燙傷。天冷時可用空調提升室內溫度。
編輯/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