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勤
導讀:本文為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兒園開展繪本教學提升幼兒語言能力,包括:一、在進餐環(huán)節(jié)中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根據(jù)幼兒需求立足生活,在繪本閱讀中豐富幼兒的詞匯量;三、在上下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情感表達;四、在繪本情境游戲中訓練幼兒的語言應變能力。
繪本就是圖畫書,它是以圖畫為主,附有少量的文字的書籍,是國際公認的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繪本以生動形象的圖片語言,與幼兒對話,滿足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需求。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信息傳播載體,人們可以通過語言交流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陳述自己的觀點及吐露自己的情感。對于幼兒教育,教師要特別重視孩子們的語言培養(yǎng),因為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成長。關于如何運用繪本閱讀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園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角度出發(fā),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學習,在快樂中進步。
語言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受到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而逐漸掌握的。幼兒園的孩子們雖然已經(jīng)可以和人們正常交流,但是此時幼兒的詞匯量還不是很豐富,在交流的時候只是簡單表達自己的內(nèi)在需要,比如,餓了會要吃的,渴了會要喝的,這些最基礎的詞匯量不足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幼兒園的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讓幼兒掌握更多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方式,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接受能力也是最好的,教師需要抓住這個黃金年齡,進行語言的全面教學活動,為幼兒后續(xù)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針對幼兒的語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借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予以輔助。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這些教育思想是非常符合目前幼兒教學的實際情況的,教師通過生活教育理論可以讓孩子很自然地學會各種語言的表達技巧。在幼兒的語言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運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接下來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闡述。
一、在進餐環(huán)節(jié)中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表達最多就是關于食物這一方面,人本身就有攝入食物的本能欲望,幼兒所處的年紀是細胞分化生長的快速時期,所以幼兒對于食物的渴望比較大,幼兒也就很自然地對食物的語言表達比較多。
在進餐這個聚焦幼兒語言的地方,教師要非常重視幼兒語言的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方法上,可以借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幼兒的進餐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具體的學習教案,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加強語言的表達能力。
以中午用餐為例,教師一改往日統(tǒng)一發(fā)餐的方式,改成讓幼兒自主取餐。方案重點設計在自主取餐上,教師準備的午餐豐富多樣。在幼兒前來選取自己要吃的食物種類時,如果幼兒說“要這個和那個”,這時教師要及時糾正,要讓幼兒具體表達所需食物的名稱,比如,讓幼兒改口說:“我要西紅柿雞蛋和土豆牛腩?!苯處熯€可以適時地追問幼兒為什么選擇這些食物種類,對幼兒給出的答案要及時予以鼓勵,激發(fā)幼兒語言表達的欲望。用餐后,教師同樣可以設置教案進行教學,這時候的教師可以問幼兒覺得飯好不好吃,如果幼兒說“好吃”,就要適時追問好吃在哪里,通過這種追問的方式一步步激發(fā)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假設部分幼兒說“西紅柿酸酸甜甜的,可以給我補充維生素,牛肉可以讓我長個子”,對于這種豐富的語言表達,要給予適當獎勵。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回家之后對于媽媽做的飯菜發(fā)表一下評價,最好能給媽媽一些鼓勵的話語,此時老師可以給出一個示范,讓幼兒主動學習語言表達。
通過在進餐環(huán)節(jié)中學習語言表達,幼兒不會感覺到絲毫的學習壓力,但是語言表達的能力卻得到了顯著提升。在幼兒開動腦筋去想怎么表達時,幼兒的神經(jīng)細胞會加速生長,那么幼兒的智力也將得到明顯提高。
上述教學方法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要時刻明白幼兒學習語言表達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從生活中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教學效率高,幼兒的接受度也高。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實現(xiàn)幼兒在無形中成長、在快樂中進步。
二、根據(jù)幼兒需求立足生活,在繪本閱讀中豐富幼兒的詞匯量
繪本閱讀是我們在“大閱讀”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教師通過繪本閱讀活動、親子繪本閱讀等形式,利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來輔助教學,以起到增加幼兒詞匯量的教學目的。
利用繪本教學的優(yōu)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因為幼兒對繪本故事非常感興趣,能夠很好地把教學方案進行切入;二是因為繪本是開放性的,會涉及大量的陌生詞匯,可以起到豐富幼兒詞匯量的問題;三是從故事中教學的第三個優(yōu)勢是繪本容易激發(fā)幼兒的思維,可以促進幼兒發(fā)現(xiàn)新的詞匯。
以繪本《我爸爸》為例,每個爸爸都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繪本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繪了一個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幼兒說:“我爸爸什么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我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快”“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也像河馬一樣快樂……”這樣簡單樸實卻生動的畫面和語言,和現(xiàn)實中幼兒對爸爸的印象非常一致,幼兒會覺得說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因此在開展這個活動時幼兒會自然而然地說起自己的爸爸,幼兒之間談論自己和爸爸相處的點滴事情,感受爸爸溫暖而源源不絕的愛。與幼兒生活如此貼近的繪本,讓幼兒很容易就融入故事,激發(fā)強烈的閱讀熱情。在這個教學方案中,可以針對文中的故事讓幼兒發(fā)表一些看法,這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并鼓勵和肯定孩子,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幼兒可以輕松掌握更多的詞匯量。
三、在上下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情感表達
在幼兒入園和離園時,就是培養(yǎng)孩子情感的非常好的表達時機。幼兒需要和老師及同伴打招呼;離開幼兒園時需要和老師及同伴告別。這種打招呼和告別的時候是最方便切入情感教學的,幼兒通過帶有情感的問候和告別,也有利于加深同伴之間的感情。
在實際教學方當中,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要做一個感情豐富的老師。在具體方案設計上,教師可以安排兩個場景,第一場景是幼兒入園時,教師安排幼兒相互問好,首先教師要充滿感情的表示歡迎,對聲音響亮和感情豐富的孩子要給予鼓勵,并對全體孩子說這個小朋友今天表現(xiàn)真好,以此來激勵其他孩子也能帶著豐富的感情向其他同學打招呼;第二個場景是孩子們離園時,教師要帶著感情地說:“孩子們再見,你們今天很棒,回去也要好好表現(xiàn),加油!”在幼兒道別時,要鼓勵幼兒多帶有一點感情色彩,可以適時地說:“小明,今天和你的同桌相處的開心吧?明天還要一起開心的學習和玩耍哦!”要注意在關鍵時刻加以引導,以鼓勵幼兒帶著感情去交流。
通過上述教學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就豐富了幼兒的情感表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性,實踐意義非常強。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注重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存在的教學機會。
四、在繪本情境游戲中訓練幼兒的語言應變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為在游戲中孩子們能夠輕松地找尋到快樂。教師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受到啟發(fā),從而選取繪本情境游戲這個突破口來訓練幼兒的語言應變能力。
以繪本《天生一對》為例,這是一個蘊含著濃濃情意的繪本,但幼兒理解繪本的前提是明白什么是天生一對,因此我以生活中的配對為內(nèi)容為幼兒營造了游戲情境。我先出示手套圖片讓幼兒進行配對,讓幼兒說說哪兩樣東西能配成一對和配對的理由。接著我出示款式一樣、圖案不同的手套、花和花托讓幼兒配對,然后我更進一步出示汽車、樹、蘋果、電腦、衣服等圖片進行配對。這種以生活為基礎,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幼兒從尋找相同到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聯(lián)系,逐步明白兩個東西只要有合適的理由,就能把它們配成一對。為了讓幼兒理解長頸鹿和鱷魚的濃厚情誼,我讓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在一分鐘里要找到一個朋友,做出讓人們覺得是天生一對的動作。每個孩子都很積極地參與游戲,他們和同伴般配地在一起合作。雖然是簡單的一個動作、短暫的一個游戲,他們卻深深地感受到了同伴間的友情和關愛,更深刻地領會了什么叫天生一對。
這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是通過游戲的方式教學,可以讓幼兒開開心心地學習,既輕松又有實際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加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在業(yè)余時間多和幼兒玩這種以教育為目標的游戲,讓幼兒們始終處在被教育的環(huán)境當中,那么幼兒的語言應變能力將會得到一定提升。
幼兒的教育是開放式的,這個階段的教育不需要像小學一樣必須要有可以衡量的教學成果,幼兒需要學習的更多的是一些生活習慣和技巧,比如:早睡早起的規(guī)律、擁有時間觀念及學習盡量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其中語言表達的教學相對較難。雖然幼兒的語言教學比較難,但是只要選對了教學方法,教學目標一樣能實現(xiàn)。
在日常的繪本教學活動實踐當中,教師可以借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讓幼兒從生活中最常見的活動出發(fā),在一些基本的生活場景中學習,讓幼兒真正地走進繪本,感悟繪本,在自然的成長過程中掌握一些語言表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