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菁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弊鳛榻處?,要對學生傾注一片愛心,用愛溫暖學生心靈,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尤其對學生的自尊要像對待花瓣上顫顫欲墜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應(yīng)冷靜思考,耐心疏導,以繡花般的細心、慈母般的愛心、磐石般的恒心溫暖學生,感化學生。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見到小海,除了靦腆、拘謹,更多的是憔悴、迷茫。作為班主任,我多方打聽,終于了解了小海的情況:家境貧寒,父親去世,母親遠嫁,從小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很努力,考上了縣城里的重點初中,但是由于生活環(huán)境與經(jīng)歷,他逐漸變得內(nèi)向,甚至出現(xiàn)自閉傾向。對于小海,我充滿了同情與愛憐。老師的責任告訴我,必須要幫他解除心理障礙,使他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我堅持每天與他談心,講自己的成長故事,講同學的轉(zhuǎn)化事例,并幫助他分析自我封閉的原因,和他一起尋找克服自卑的方法。當我了解到他喜歡體育,便安排他擔任體育委員。在班級學習生活中,小海逐漸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增強了自信,同時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肯定與尊重。小海逐漸增強了自信,并如愿考入了理想的大學。
教育是一種大愛,關(guān)愛的是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尤其是對問題學生的關(guān)愛。說到問題學生,小龍絕對算得上是一個“人物”:發(fā)黃的頭發(fā),泛白的牛仔褲,一副吊兒郎當?shù)臉幼?。小龍的“出名”不僅僅是他奇異的外表,更主要是經(jīng)常遲到、早退、曠課,從來不交作業(yè)。通過多次和小龍談心,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周內(nèi)住校,周末寄宿在姑姑家里。特別是到了中學,他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更加自卑。于是,選擇上課睡覺、逃學打架,誤認為這樣能找回自尊。
眼看小龍逐漸脫離人生軌跡,我急在心上。經(jīng)過仔細研判,我決定從作業(yè)入手,將小龍請到辦公室,示意他坐下,并把課本、作業(yè)本放在辦公桌上,微笑著告訴他,從今天開始,老師每天陪他寫作業(yè),為他及時解惑。小龍一臉不屑,但還是按照我的要求開始寫作業(yè)。放學鈴聲一響,他馬上跳起來說:“老師,我晚上回去做,明天上交吧?”“不行!”我堅定地說。直到陪他完成作業(yè),并耐心點評完,才送他回家。天色漸晚,我明顯感覺到小龍從最開始的不耐煩變成了羞愧?!袄蠋?,真對不起,耽誤您下班休息的時間,下次我一定會按時寫完作業(yè)的!”這天成了小龍新的起點。
從那以后,我對小龍的關(guān)心更多了,課余時間經(jīng)常找機會和他說話,詢問他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師生之間贏得了彼此的信任與尊重。我的努力換來了小龍的進步,看著他的變化,我欣慰又幸福。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意義在于點燃愛、守護愛、播撒愛、以愛育愛。我慶幸和欣慰的是,一個個問題學生在我的愛與呵護下,走出了泥潭,沖散了陰霾,樹立了信心。我的愛與付出,扶正了許多在人生路上即將滑倒的少年;我的愛與付出,也成就了一位從成熟走向成功的人民教師。
教育始于接納,終于奉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愛中感悟生命,收獲成長。愛是對學生成功的褒獎,也是對學生創(chuàng)傷的理療。人生中,學生時代是最值得追憶的生命旅程,而在學生時代,遇到一位有愛心的教師,是人生旅途中最幸運的事。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用愛點亮每一位學生的心燈,用情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用愛澆灌每一株花蕾,裝點出教育美好的春天。
(作者單位:廣河縣回民第一中學)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