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其瀚
(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廈門 361026)
在全球節(jié)能減排的背景下,價格實惠且儲量豐富的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因其綠色、環(huán)保、高效的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船東的青睞。甲烷作為 LNG的主要成分,是一種高效清潔的優(yōu)質燃料,燃用 LNG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船舶開始將LNG作為燃料,作為動力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船舶 LNG供給系統(tǒng)的研究尤為重要。
LNG的常壓沸點為-162.15 ℃,爆炸極限為5%~15%,LNG氣化后,體積會膨脹600倍。考慮到上述特點,LNG供給系統(tǒng)有別于常規(guī)燃料系統(tǒng),在設備配置和管系選型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7 500車雙燃料汽車滾裝船,對液化天然氣供給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進行闡述,并對雙壁管材料選型、設計與檢驗、制作與安裝要求進行分析,為船舶LNG供給系統(tǒng)的設計提供一定參考。
本文研究的7 500車雙燃料汽車滾裝船是目前處于運營狀態(tài)的全球最大的雙燃料汽車滾裝船,可裝載大卡車、翻斗拖車和公路拖車等重型工程車輛,契合船型大型化的發(fā)展趨勢。該船的雙燃料主機可滿足Tier Ⅲ排放要求,綜合技術水平跨入國際先進水平行列。
7 500車雙燃料汽車滾裝船配備1臺30 MPa高壓雙燃料主機,型號:MAN B&W S60ME-C10.5 GI,該主機配備有由電控液壓驅動的燃油閥、燃氣閥和排氣閥。由于該主機的廢氣可實現(xiàn)再循環(huán),故在任何燃油模式下無須經(jīng)廢氣再處理就可直接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Tier Ⅲ排放要求。
除30 MPa高壓雙燃料主機外,7 500車雙燃料汽車滾裝船還配備有如下設備:1)3臺低壓雙燃料中速發(fā)電機,在燃氣模式下滿足Tier Ⅲ排放要求,為使燃油模式同樣滿足要求,事先為選擇性催化還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轉化器預留安裝空間;2)1臺低壓雙燃料鍋爐,適用于重油、柴油和天然氣,該鍋爐可燃燒任何甲烷含量的燃氣,也可處理任何情況下的多余蒸發(fā)燃氣;3)2個容積為1 800 m的C型LNG儲罐。
LNG供給系統(tǒng)由LNG加注單元、LNG儲罐、供氣處理單元(Fuel Gas Supply System,F(xiàn)GSS)、燃氣高壓泵及燃氣閥組單元(Gas Valve Train,GVT)等部分組成,為便于后期安裝,均采用模塊化設計。各艙室的設備布置情況如下所示:
1)LNG罐艙布置有C型LNG儲罐。
2)供氣設備間布置有FGSS、主機GVT和發(fā)電機GVT。
3)機艙布置有主機、發(fā)電機、鍋爐以及鍋爐GVT。
4)供氣設備間與機艙之間設置隔離空艙。
LNG供給系統(tǒng)示意圖見圖1,加注站將 LNG注入 LNG儲罐,管道采用單壁管,并包覆保冷絕緣。儲罐中的 LNG經(jīng)過儲罐連接站(Tank Connection Space,TCS)向FGSS輸送,再經(jīng)由GVT調節(jié)流量后向燃氣用戶供氣,位于隔離空艙及機艙區(qū)域的燃氣管路需采用雙壁管。值得注意的是,用于主機的高壓燃氣需經(jīng)燃氣高壓泵增壓后使用。
圖1 LNG供給系統(tǒng)示意
LNG供給管系主要依據(jù)-(IGF Code)和船級社相關規(guī)范進行設計。為避免因管路缺陷造成的泄漏危險,機器處所在任何情況下均要處于氣體安全狀態(tài),故需對機器處所的燃氣管路施加保護措施。在本項目中,采用雙壁管作為LNG輸送管路以增加安全性。
雙壁管采用大管套小管的形式,內管為 LNG管路,危險區(qū)域等級定義為ZONE 0。外管與內管間的空腔可用于通風或填充氮氣,危險區(qū)域等級定義為ZONE 1。外管與內管之間通過滑動式彈性支撐和焊接式固定支撐進行固定,彈性支撐橫向與豎向交錯布置,使各方向受力平衡、變形均勻分布。根據(jù)應力計算的結果確定固定支撐的位置,將內管與外管通過套管和固定板進行焊接,限制相對位移。雙壁管彈性支撐和固定支撐布置示意圖見圖 2,彈性支撐和固定支撐截面圖見圖3。
圖2 雙壁管彈性支撐和固定支撐布置示意
圖3 彈性支撐和固定支撐截面圖
若設備廠家對雙壁管有明確的要求和推薦的型號,則參照其要求和推薦進行選型;若設備廠家沒有給出要求和推薦信息,則需遵循以下原則對雙壁管進行選型。
3.1.1 管徑
1)內管
在對內管管徑進行選擇時,需要考慮供氣量多少,并對用氣設備滿負荷運行的工況進行核算。合適的管徑可在提供穩(wěn)定流量的同時有效降低壓力損失。
2)外管
在對外管管徑進行選擇時,主要考慮彈性支撐安裝空間和變形量的需求。若外管管徑太大,不僅浪費材料還不利于船舶重量的控制;若外管管徑太小,則不利于彈性支撐的安裝和吸收變形。此外,還需考慮雙壁管空腔的通風需求。
3.1.2 材質
在對雙壁管材質進行選擇時,需選擇耐腐蝕、耐高壓的材料,還需考慮焊接要求,盡量與廠家接口相匹配。通常情況下,低壓管可選用304不銹鋼或316不銹鋼,高壓管可選用雙相不銹鋼或超級雙相不銹鋼。
3.1.3 壁厚
根據(jù)IGF Code相關要求,壁厚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負公差與公稱壁厚之比;為彎曲余量;為腐蝕余量;為實際壁厚;為理論壁厚,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設計壓力;為管子外徑;為許用應力;為焊接有效系數(shù),對于無縫管=1。
一般情況下,在對雙壁管進行布置時,需考慮先確定走向,再確定外管支架,最后確定內管支架。盡量減少雙壁管與其余管路或舾裝件之間的布置空間協(xié)調。雙壁管的合理布置可提高安全性,在船舶生產設計時需滿足如下5點要求。
3.2.1 規(guī)范要求
根據(jù)IGF Code相關要求,燃氣管和透氣管需距離舷側外板800 mm以上,燃氣管不應直接穿過居住區(qū)、服務區(qū)、電氣設備間和控制站等處所。
3.2.2 膨脹要求
考慮到消除應力的需求,直管長度一般不得超過10 m,確需超過10 m的管道應設置膨脹彎。在水密艙壁、防火艙壁和甲板外的其他處所,應盡可能少設置通艙管件,以設置自由孔貫穿為宜。外管支架的設計應充分考慮管路膨脹方向和大小,組合使用滑動支架和固定支架。
3.2.3 裝配要求
雙壁管在裝配時采用定型彎頭而非機械彎管的形式。一般情況下,內管彎頭的彎曲直徑為 1.5,外管彎頭的彎曲直徑為。當內管和外管的管徑差異較大時,內管彎頭應選擇曲率直徑更大的彎頭。本船的雙壁管彎頭選型共有3種方案(見圖4),為避免內、外管彎頭變形時相碰撞,選擇內、外管彎頭間距最大的方案3。
圖4 雙壁管彎頭選型方案
3.2.4 焊接要求
根據(jù)IGF Code相關要求,LNG管路均采用對接焊。為便于安裝,LNG雙壁管一般布置在所有管路和電纜的最外層,對接焊縫的數(shù)量應控制在最少。
3.2.5 檢驗要求
雙壁管的安裝精度要求較高,為了檢查外管焊接質量及內管彈性支架安裝位置的準確性,在外管合適位置設置檢查孔,用于插入內窺鏡檢查,內管及外管的對接焊縫需做無損探傷并預留拍片空間。
LNG雙壁管支架布置及管路走向關乎船舶安全,對于雙壁管的設計要充分驗證,確保萬無一失。
根據(jù)IGF Code相關要求,對于內部流體溫度低于-110 ℃或壓力高于1 MPa的管道,應保證在環(huán)境溫度變化、船體變形和流體溫度變化的影響下不出現(xiàn)過大的應力或疲勞損傷,這需要通過應力分析進行驗證。本船依據(jù)ASME B31.3-2016的要求,基于CAESARⅡ軟件進行應力分析,分析過程主要考慮以下3點因素:
1)各工況下船體變形量和加速度,這是雙壁管應力分析的基礎。
2)雙壁管1階固有頻率應大于主機推進系統(tǒng)運行時的激振頻率,通常設置20%安全裕度,以免發(fā)生共振,激振頻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激振頻率;為主機轉速;為主機缸數(shù)或螺旋槳的槳葉數(shù);為主機或螺旋槳的固有頻率。
3)彈性支撐的徑向變形量不得超過廠家推薦值,彈性支撐的徑向變形示意圖見圖5,計算公式為
圖5 彈性支撐徑向變形示意
式中:為彈性支撐的徑向變形量;為外管豎向位移;為外管橫向位移;為內管豎向位移;為內管橫向位移。
若局部應力超出許可值,則需消除應力。消除應力以調整支架位置、形式及數(shù)量為首選方案,盡量避免大幅調整管道走向。
需根據(jù)管道的實際布置,對內管進行 LNG供給壓降計算,以核查供氣壓力是否滿足設備的使用需求。壓降計算除考慮管路本身產生的壓損外,還要考慮沿程設備、閥件和附件所產生的壓降。
雙壁管的內管用于燃氣輸送,而外管起到隔離保護的作用。利用風機不間斷抽風在內管和外管之間形成負壓,可將泄漏的燃氣及時抽出并排放到安全區(qū)域,以控制火災及爆炸風險。
根據(jù)IGF Code相關要求,外管與內管之間的空腔需進行機械通風,換風頻率不低于30次/時。為達到良好的通風效果,應進行風阻計算。風阻是由空氣的黏滯性以及空氣和管壁間的摩擦產生的,與管道的直徑、長度、管壁摩擦阻力系數(shù)、風速和流體密度等因素息息相關。計算風阻值并據(jù)此選擇合適的風機容量及靜壓值。在風機選型時要預留合理裕度:若風機容量太大,則換風過快,噪聲較大,會導致可燃氣體探頭失效;若風機容量太小,則換風不足,無法滿足基本要求。
當內管和外管之間填充有氮氣時,不需要通風,但雙壁管腔體內的氮氣壓力應大于內管壓力。此外,應設置壓力開關,在內管發(fā)生泄漏或外管損壞時,可實現(xiàn)報警并停機保護。
在對LNG雙壁管的設計進行驗證時,要綜合考慮應力分析、壓降計算和風阻計算,流程圖見圖6。
圖6 LNG雙壁管設計驗證流程圖
LNG雙壁管的制作應滿足以下5點要求:
1)雙壁管應選用不銹鋼材質,不銹鋼管加工過程應具備獨立的車間,不可與鋼管共用加工車間。此外,切割片和鋼絲刷等輔助工具也要采用不銹鋼材質,以免鐵屑依附在不銹鋼管表面造成腐蝕。
2)雙壁管采用對接焊,需具備船級社認可的焊接工藝規(guī)程。
3)焊接人員要持有船級社頒發(fā)的資質認證,要對施工人員、焊接時間和焊縫信息做詳盡的記錄,確??勺匪菪?。
4)雙壁管制作完成后,需進行強度試驗。對于低壓管路,可采用特殊工裝將管段連接試壓;對于高壓管路,采用焊接盲板的方式將端口封死,再進行試壓。
5)需做好雙壁管的清潔和干燥工作,密封管道的端口,利用帆布等材料包裹管道的外表面。
1)對中要求
雙壁管的對中安裝精度要求極高,若安裝精度不符合要求,內管無法得到很好的支撐,易造成管路損傷。
2)安裝順序
雙壁管需按同一個方向進行順序安裝,在內管安裝完成且無損探傷及試壓檢驗合格后再安裝外管。
3)外管支撐
一般情況下,雙壁管的外管支撐在機艙所有分段搭載完成后一次性安裝到位,這種方式可有效避免因分段制作及合龍誤差導致的定位偏差。
4)內管支撐
雙壁管內管支撐在車間安裝,管路整體安裝后,通過內窺鏡檢查內管支撐安裝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是否產生明顯變形。
1)無損探傷
雙壁管的內管和外管均為全焊透對接焊,對接焊縫需要無損探傷。
2)串洗
為了清除固體顆粒物以及附著在管壁的污漬,需對雙壁管內管進行串洗。使用清潔淡水對內管進行串洗,結束后用氮氣吹干。
3)試壓
內管需要在車間完成壓力試驗,實船安裝后需進行密性試驗;外管在安裝后需進行密性試驗。壓力試驗的介質為蒸餾水。試驗結束后,需對整個管路進行通風,要確保所有的水分能夠從管道中吹出。
本文以 7 500車雙燃料汽車滾裝船為例,對LNG供給系統(tǒng)雙壁管的設計、檢驗、制作、安裝和驗收方法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實船試驗證明了雙壁管應用于液化天然氣供給系統(tǒng)的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設備供貨商、船東和船級社對應力計算和無損探傷等的要求不盡相同,應根據(jù)實際需求進行相應調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為船舶液化天然氣供給系統(tǒng)的設計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