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斌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鄙虾J薪涛萄袉T朱浦老師在其著作《與新課程同行》里說:“英語教學要通過完整的、連續(xù)的展開,表現(xiàn)出有序性,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要結合課內外閱讀材料進行單元整體設計來突出‘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考慮語言學習的整體性?!痹谟⒄Z課堂教學中引入繪本進行閱讀教學,不僅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又能與教材有機整合凸顯主題閱讀模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因此,筆者設想通過生動有趣的英語繪本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基于內容的語言訓練,達到基于主題的繪本閱讀指導。
繪本,英文稱之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是一種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它是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維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英語繪本閱讀是一種符合孩子認知需求、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閱讀興趣的讀物。它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達到基于主題的繪本閱讀指導。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與學生喜好,科學合理地選擇繪本進行教學,以主題形式建構一種開放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主題式”閱讀教學是以教材內容為主線,將課內與課外整合在一起,實現(xiàn)課內所得向課外延伸拓展的閱讀方式。具體而言,就是將教材的內容與相應的教學資源進行匹配,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生成性解讀,實現(xiàn)自我意義體系的構建。本文作者將繪本作為“主題式”閱讀教學的閱讀材料,將課內外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來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繪本進行主題閱讀的教學模式。
基于核心主題,精心選擇繪本材料
開展主題閱讀,就意味著英語教學切不可只囿于教材之一隅。朱浦老師在《教學理論與探究》一書中指出,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概念,英語課程資源包括教材以及有利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作為課改的直接實施者,教師需轉變課程資源觀念,確立“大課程”資源。鑒于小學生特有的年齡結構和認知特點,可以將繪本閱讀資源作為學生補充閱讀資源。因為孩子能夠理解圖畫中所表達的意思,能夠與之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由于要與教學內容主題相關,所以對繪本的選擇要做到精當適切。選擇難度適中、新穎有趣、豐富多彩的英語繪本材料,可以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閱讀形式,讓學生體會到主題式英語閱讀的樂趣。
例如以四季為主題的單元,教師選擇了A slide of four seasons(《四季滑梯》)這一富有童趣又簡單的繪本作為閱讀材料,在改編之后非常恰當?shù)卦忈屃藛卧黝}The four seasons(四季)的核心內容;以學習用品為主題的單元,教師選擇了學生所熟知的卡通人物Mickey,教師進行創(chuàng)編繪本Mickey’s gifts(《米奇的禮物》)贈送朋友學習用品,來體現(xiàn)學習用品這個單元主題;以水果為主題的單元中,教師巧妙地選擇了原版繪本Peppa’s in the fruit shop(《佩帕在水果店》),直接體現(xiàn)這一單元主題。
基于教材基準,有機進行內容整合
繪本與教材的有機整合是英語主題閱讀的重要內容。首先,教師要基于教材的教學內容。主題閱讀是以教材內容為藍本的,不對教材和繪本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內容整合,一切繪本閱讀將形同虛設,毫無根基可言。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王玨老師說過:“作為當代的英語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學會在教學中重新整理教材進行文本再構,再構的文本要達到完整性、真實性和情景性的要求?!彼哉n堂教學中,教師務必要結合繪本和教材內容,緊扣教材,圍繞單元主題的核心詞匯、句型結構進行內容重整,才能引導學生進行反復閱讀、精心推敲、直至能夠靈活運用繪本展開閱讀,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英語水平的不斷提升。
以Oxford English 2BM3U1 The four seasons(四季)這一課為例,教材的單元主題教學目標是:正確理解核心詞匯autumn,winter,cool,cold的音、形、義,并能正確朗讀這些核心單詞;能正確朗讀、仿說核心句型I like …(doing) in/on…表述自己在四季喜歡做的事情;聽懂并正確運用句型Do you like…? Yes,I do. / No,I don’t.對于喜歡的季節(jié)或事情對他人進行詢問和回答。
基于單元主題教學目標,作者發(fā)現(xiàn)所選擇的繪本內容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難度有些偏高,繪本的文本需要降低難度。因此作者將繪本進行改編,將四個季節(jié)的天氣情況、所見事物、從事的活動以及心情感受作為文本內容,再構了四段文本。四段文本展示的語言框架是完全一樣的:…(season) is …(weather). I can see… I like…(doing)…in/on… I like…(season). How…?。╢eeling). 將教材和繪本在文本內容處理上進行了有效整合。而且,作者選擇《四季滑梯》這一繪本的另一個原因是此繪本的語境創(chuàng)設十分吸引低年級學生的眼球,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滑滑梯很感興趣。因此,作者將繪本語境融入教材語境,把四季和滑滑梯聯(lián)系起來整合在一起,通過玩滑滑梯滑到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去。在每一段文本引入時加上玩滑滑梯的心情:Do you like spring? Yes,I do. One, two,three,whee! 通過這樣的語氣將語境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語境帶動語用體驗,仿佛身臨其境。作者將教材與繪本進行內容的有機整合,這樣不僅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繪本,而且提高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課堂的趣味性、學科的整合性和藝術性也得到了體現(xiàn)。
基于語用體驗,有機滲透情感教育
小學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過程,都充滿著濃郁的情感因素。繪本這個給學生帶來強烈美感體驗的藝術品,更是將豐富的情感渲染得濃郁醇厚。繪本對兒童情感教育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在故事閱讀的潛移默化中,學生獲得了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也儲備了社會生存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老師應借由繪本故事所蘊含情感內容,將之進一步拓展深化,以此來啟發(fā)兒童,使其情感朝著積極、正面的方向發(fā)展。以Oxford English 2AM4U3 In the street(在街上)的第三課時為例,說明如何在繪本中滲透情感教育。
本課時是In the street的第三課時Beautiful street in Stich’s eyes(斯蒂克眼中的美麗街道), 教師從三個層次:公園、學校、馬路三個場所通過圖片、文字、聲音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常見的不文明習慣。一張張生動的圖片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的行為并改正:不準摘花、不準爬樹、不準亂扔垃圾、不準大聲喧嘩、不準在課桌椅上亂涂亂畫等等。一句句配音的文字讓學生跟著繪本讀說,操練核心語言“Don’t…”“I’m sorry!”,體會到在任何場所和地點都要遵守文明習慣,做錯了就要敢于道歉承認錯誤,做一名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在本課的post-task(后期服務)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繪本,自行選擇一個場所地方進行不文明行為的闡述。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教育。
基于閱讀興趣,建立多元評價方法
朱浦老師在《教學理論探究》一書中提出:“國外外語課程評價總趨勢是:從重視語言要素轉向語言實際能力的運用;從強調書面轉向口頭;從重視結果轉向過程;從重視共性轉向個性等。在具體操作上,聽說能力的檢查以課堂口語練習、角色扮演、配對、小組互動等為依據(jù)?!痹u價對教學十分重要,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評價目前主要通過閱讀理解、互動表演的方式評估學生的閱讀過程、閱讀行為和態(tài)度。教師要善于以興趣為導向,采取相應策略,將有效評價滲透于課堂的全過程。下面,以Oxford English 3AM3U3 In the park(在公園里)這一單元的課堂評價為例,說明在繪本閱讀教學的評價中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這節(jié)課是3AM3U3 In the park的第一課時Things in the magic park(魔法公園里的東西)。在板書設計上教師呈現(xiàn)出小組評價方式“Let’s make a flower!”。本課時的主題人物是Rainbow Flower,因此教師以主人翁Rainbow Flower展開小組評價,隨著課堂的推進最終看哪個小組可以率先拼成一朵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了一些小組性的活動,比如小組開火車讀單詞、小組chant練習、小組閱讀繪本某一段文本。通過這些小組活動進行小組評價,激發(fā)小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小組閱讀興趣。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適當?shù)貙€人進行口頭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模仿本課時中Rainbow Flower的一段自我介紹:Hello,I’m Rainbow Flower. I have six colors. I’m magic. I can help everyone. I’m happy(.你好,我是彩虹花。我有六種顏色。我有魔法。我可以幫助所有人。我很高興。)學生富有感情地進行模仿扮演,配上動作和表情將魔法彩虹花助人為樂的情感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教師對表演很投入有感情的學生給出Super、Excellent、Perfect等優(yōu)秀評價,對表演比較投入較有感情的學生給予Great、wonderful等評價語,對表演一般的學生給予Good、keep going等鼓勵性評價。并給予這些有勇氣展示自己的學生獎勵貼紙,這些貼紙和繪本閱讀材料相關,教師在課前準備時準備好和本課有關的小船、風箏、花和氣球貼紙,將評價與繪本相結合。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在繪本閱讀中愛上了繪本,愛上了閱讀。
基于閱讀指導,有效提升閱讀能力
英語繪本閱讀能否受到孩子們的喜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指導。因此,教師應通過對課堂實錄、案例分析、研討反思等形式尋找出適合學生的閱讀策略,對英語繪本材料進行指導閱讀,使我們的學生受益匪淺。
初讀文本,巧設問題 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繪本,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繪本,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閱讀效率。繪本閱讀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繪本相關的人(Who)、事或物(What)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從而更易于理解和把握繪本的中心思想。例如2AM4U3 In the street(在街上)第一課時,教師通過三個問題逐步帶領學生引入繪本故事:(1)Who’s Stitch?(2)What does Rona like?(3)What does Stitch like?
教師所設計的這些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旨在使學生走進繪本并進一步熟悉繪本,鞏固語言知識點。這些問題為學生提供了必要的語言支架,為學生理解故事甚至復述故事提供了幫助。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不僅要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而且要有助于對語言知識點的運用,使教師能借助這些問題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借助這些問題進行操練。
細讀文本,指導策略 繪本閱讀指導是指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如讓學生先通過速讀提取有效信息,再通過細讀文本理解文本的深層含義,在閱讀過程中聯(lián)系上下文解決生詞的學習,形成習得語言知識與“悅”讀教學的完美結合,切忌孤立教授新詞。本文介紹利用“閱讀小貼士(Learning Tips)”這一策略有效指導繪本閱讀,以In the street第二課時為例。
教師先逐一出示課件圖片,并提問:“Where are they? ”在師生尋找主人公Stitch和Rona的過程中逐一引出繪本中Stitch和Rona所到過的不同場所的單詞。在充分鋪墊的基礎上,教師發(fā)給每個孩子一份繪本材料,出示“閱讀小貼士”,讓孩子們明白閱讀“注意事項”。然后,教師在PPT上出示以下問題:What are the signs? Can we walk on the grass? How is the park? Does Stitch like the park? Why?
讓孩子們帶著問題自己閱讀繪本,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繪本教學方式。在這里,教師運用閱讀小貼士(Learning Tips)有意識地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和策略(教學中涉及的閱讀策略主要包括略讀、速讀、猜測詞義等)。引導學生逐漸成為一個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個體,能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繪本閱讀教學的幾點改進建議
重視繪本閱讀圖片分析 重視繪本中圖片的情感內涵的分析。有趣生動的繪本語言能幫助我們了解故事主要內容,但其語言表達往往不能很好地凸顯故事的情感,這就需要我們在繪本的圖片中尋找有關情感的線索。為什么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中的最后一頁圖片出現(xiàn)了各種膚色的孩子?其實作者想告訴我們人類和各種顏色的動物們一樣都是多彩世界的一分子!又如My Dad中的爸爸難道他真的會像圖片中的房子一樣高嗎?當然是不可能的,那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爸爸和高大堅固的房子一樣堅實,可以保護家人!通過對圖片情感內涵的分析,學生能夠體驗繪本故事中的情感。
優(yōu)化繪本情感目標認知 首先教師一定要明確什么是情感目標,布魯姆在教學目標分類理論中將情感目標按照價值內化的程度分為接受或注意、反應、價值評價、價值觀的組織、品格形成五級,對于學習內容產(chǎn)生穩(wěn)定注意力、主動參與、形成興趣等與價值認同一樣同屬于情感目標范疇,因而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對于繪本產(chǎn)生的興趣以及能主動參與課堂交流等制定為情感目標。
其次對于繪本閱讀本身來說,繪本故事的閱讀活動實際是兒童以稚嫩但形式多樣的繪本故事進行互動的過程,在閱讀的世界中他們徜徉著、觀察著、思考著、探索著、體會著、成長著……因此孩子們真實的、童真的閱讀體驗就是最好的自我情感教育,教師應學會尊重和保護孩子們特有的情感體驗,守護孩子們的精神家園。
總之,一堂成功的繪本閱讀教學課,是缺不了繪本這支“點睛之筆”的。在小學英語低年級的繪本閱讀課堂中,教師要多角度全面解讀“主題閱讀”方面的理論知識,結合自己所教課時的文本與語境,創(chuàng)編出與本課內容匹配的繪本。不但要講究內容形式的新穎,而且要凸顯主題閱讀教學模式,既要“有趣”,更要“有用”。讓繪本點亮“悅”讀之路。